李正有些感慨地说道:“是金子都会发光,尽管我是一颗蒙尘的金子。”
吃完饭,李正放下碗筷说道:“记得洗碗筷。”
夜里的风有些凉,饭后李大熊坐在自己家门口一边洗着碗筷,一边想着自己这儿子怎么就这么有出息呢?
莫非是随他娘?李大熊左思右想还是想不明白。
自己就他一个儿子。
千顷良田就一根独苗。
只要儿子平安就好。
想着这些李大熊打量着自己的家的门院。
还应该盖新房子。
第二日,刚睡醒的李正看到老村长带着一群乡亲而来。
李大熊一本正经地说道:“也该给你建个新房子了。”
听到李大熊的话有些惊讶,“建新房子?”
李大熊点头,“臭小子,你莫非想让公主和你住这种破房子不成?”
看李正洗着脸,老村长又说道:“以前你怎么样,我们都不会来管你,你做官了,你封侯了,你爱住什么样的房子都随着你,可现在要成家成亲了,你成亲了就是我们全村上下的大事。”
李正连忙说道:“村长爷爷,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不过是个公主而已。”
“不过是个公主……”
一群村民无言相望。
李大熊耍起一巴掌拍向李正的后脑勺,却被这个小子躲过。
一掌打空的李大熊说道:“臭小子,这世上有几个公主给你娶!还不过是个公主?。”
村子里的婶婶劝说道:“大熊,可别打了,这小子本来就傻乎乎的,再打就更傻了。”
李大熊这才悻悻地缩回手。
村民们离开之后,李大熊对李正说道:“等有了新房子,你就算是自己成家了。”
瞧着李大熊,李正小声问道:“村子新房子还有这么多空着,话说咱们家为啥不搬过去呢?”
提到这个问题李大熊有些伤感。
李正又说道:“是不是要守着什么?”
李大熊有些诧异地看着李正,突然觉得这个小子懂事了。
李正又小声说道:“是不是咱们家地下埋着很多金子?”
李大熊:“……”
“你要守着这些金子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我是个富二代对不对?”
刚觉得这个小子有点懂事了,果然还是这幅臭德行。
好想抽这小子一顿……
全村上下都开始为自己的婚事忙碌起来。
李正坐在河边钓鱼,心中惆怅着,有种下不来台的感觉。
村子里上上下下都在打算给自己建个大宅院。
回头看了一眼,一群又一群的村民聚在一起筹谋着自己娶公主的事情。
全村上下都在为自己打他李世民女儿的主意,李世民知道之后会作何感想?
谁家出几个人,谁家出肉,谁家出多少钱。
在德高望重又有些英明神武的老村长组织下,很快就敲定了章程。
要建设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老村长说道:“正儿要娶公主了,是给我们全村上下涨脸了。”
一句话落下,村子里的村民又是一阵欢呼。
老村长示意众人小声点嘱咐道:“老头子我年纪大了,咱们村子好不容易有个出息的,你们可千万不要在外面到处传,特别是隔壁的牛家村,万一人家羡慕得急红眼可就不好了。”
一众村民点头。
“牛家村?关牛家村什么事?”
李正心里一阵疑惑自言自语琢磨着。
“牛家村是牛进达将军的地盘,与咱们村子的人经常吵起来。”
突兀的一句说话声,吓了李正一个激灵回头看去是李恪。
“蜀王殿下,你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站在人家身后,怪吓人的。”
李恪面无表情说道:“我已经站在这里很久了。”
李正拍着自己的胸膛压惊,“吓死我了怎么办?你是不是要偿命?”
李恪:“……”
李正收回目光看着鱼线说道“万一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
已经习惯了李正说这种话,李恪又说道:“我知道村子里的村民都在为你的婚事准备了。”
一手托着下巴,李正浑身无力,全村上下都知道了。
李恪观察着李正的神情,又说道:“我来是有事情和你说。”
“说。”
李恪开口说道:“村子里的护卫队,老兵们带出来一批,你要不要去看一眼?”
站起身,李正跟着李恪离开河滩。
一路来到村子的住宅区。
后方有一群老兵正在指点着村民,这边是李义府和李恪组织村子护卫队。
村民们被这些老兵倒是训练得有些模样。
李恪说道,“要不要给他们选一个将领?”
李正思索着说道:“苏定方怎么样?”
“苏定方跟着李靖大将军有些年头了,要是他能来是最好的,可他现在身居左武卫,掌管兵务你说他会来吗?”
“你代我传话给他,就说我有兵法三十六计,问他感不感兴趣。”
“三十六计?莫非县侯还会兵法?”
“我不懂兵法,我只是手里正好有这么一本书而已。”
三日之后苏定方便收到李恪的邀请来到了泾阳县。
李正把苏定方请进家门,热情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
“听蜀王殿下说你有事找我,朝中事情诸多,我不能久留。”
若是别人邀请苏定方不见得会来,可李正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
李正开口说道:“我最近想要在村子里训练一批护卫队们,可我手中的人没什么练兵的经验。”
“需要我帮你练兵?”苏定方直截了当地说道。
“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意思。”
苏定方站起身说道:“你要是想要一些护院当然没有问题,可若是养私军就是重罪,朝中事情诸多,要是没有其他的要事我就先走了。”
“兵者,诡道也。”李正突然说道。
苏定方愣在原地,回味着这句话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正。
“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打草惊蛇,欲擒故纵,抛砖引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军训
“现在苏将军有兴趣坐下来谈谈了吗?”
苏定方回身看着李正说道:“你刚刚说的这些我也知道,跟随李靖大将军这么多年,我学过也亲眼见过。”
李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十六计,“这本书我就送给你了。”
看着眼前这本三十六计,苏定方退后一步,“我若是帮你练兵,你就送我?”
李正咧嘴笑了笑说道:“你就算不帮我练兵,我也送你。”
苏定方还是退后一步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这本兵书我不能收,朝中律法严明,军法森严,我还是不能帮你练私军,你如今身为龙武军中郎将,我希望也不要有练私军的这份心思。”
“我没说练私军,我只是想要练一些看家护院的。”
苏定方翻身上马说道:“要是有其他什么事情,你只管吩咐我,但是练私军这种活,军法所在,恕我不能帮你。”
说完苏定方就离开了,手里拿着三十六计,李正一脸惆怅。
李义府回报道:“看来苏定方将军不想帮我们。”
李正收起三十六计说道:“那我们就自己练兵。”
“县侯还会练兵。”
“略懂略懂。”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从系统图书馆里拿出一本书《军训简要纲领(高中版本)》
把封面被扯了之后,李正拿着这本书,来到印书坊,一页页地排列字模,把书里面比较重要的几个章程摘下来。
军训的起源与发展。
军训的特点、形式和基本要求。
如何使用军事地形图。
班(组)战术动作。
单兵战术动作。
战场自救互救。
……
就挑选了十来页的内容,忙完这些李正感觉自己的双腿都麻了。
站起身活动着自己的腿,如今印书坊加了不少人。
印书的也比以前快了很多。
工头张齐见李正在这里便问候道:“县侯。”
李正指着自己拼凑好的字模说:“你把这些印出来之后交给蜀王殿下。”
由于腿麻得走不稳路,张齐一路扶着说道:“县侯,你之前说要扩大咱们印书坊的规模,咱们的规模什么时候扩大呀。”
“时机未到。”李正活动着自己的腿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张齐问道:“那时机什么时候会到?”
李正指了指长安方向。
张齐也看向长安方向。
开什么玩笑!印书坊这种事情能随便扩大规模吗?
伴君如伴虎,眼下还是苟一点的好。
等到李世民真正放心了,再扩大规模不迟。
张齐面色发苦地说道:“县侯有所不知道啊,如今我们印书坊的生意实在是越来越多了,县侯还加大了摊口,这一下子活都堆积成山。”
“这些活还没干完后面源源不断的生意又来了,咱们印书坊现在是三班人日夜轮流转,实在是干不过来。”
李正拍了拍张齐的肩膀说道:“辛苦了,不要太累,让大家多多休息,我给你们加工钱。”
“加工钱就不必了。”
“你放心,等我把公主那块地拿到手咱们就立刻扩大规模。”
“好嘞。”张齐点头。
全村上下动工打算给李正修建房子的这一天,李义府把一本书递给李恪说道:“刚印出来的,就给你送来了。”
“军训简要纲领?”李恪翻开第一页,又翻开第二页,一页接着一页地看着。
李义府说道:“怎么样?是不是没想到我们县侯竟然还懂练兵之法。”
李恪粗略地看了一遍心里大概是有数了,“李正的这个练兵法门,看起来不像是用来打仗的,像是用来练身体的。”
“是吗?”李义府诧异问道。
李恪细细琢磨着,“不过这里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我在陇右驻兵这么多年,看过将军们练兵,就是李正的这个法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端着书本,李恪问道:“你说这上面说的,体能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
李义府也有些懵。
李恪再次说道:“这些也就算了,你看看县侯说得向右看齐,向左看齐,这又是何意思,稍息?”
李义府:“这……”
李恪越看越疑惑,“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下才疏学浅就先告辞了。”李义府说完便离开。
想不明白了的李恪径直找到了在马圈的李正,立刻问道:“李正,你这上面写着的都是什么?”
“军训啊。”李正烤着鸡翅膀说道:“蜀王殿下吃鸡翅膀吗?”
“不吃。”李恪当即摇头。
把手中的鸡翅膀交给大虎,李正站起身接过这本军训简要纲领。
“其实这些都是练体能的动作。”
“动作?”
“来我教你,我做一遍你也跟着做一遍。”
几遍下来李恪很快就熟悉了。
又说了几遍动作要领,李正对他说道:“现在我来喊口令你跟着做。”
“向左看齐!”
“向右看!”
“稍息!”
……
大虎一边吃着鸡翅膀,看模样还挺有意思的。
回到村子之后,李恪就开始有模有样地训练这些护卫。
不得不说这么一来还挺有意思的,不像是以前练兵那样松散,站没有站样。
现在一看整齐划一做动作,确实很舒坦。
李恪再次拿起手中的书看着书中的内容说道:“接下里开始体能测试,慢跑十里地……”
“十里?十里是多远来着……”李恪挠了挠后脑勺说道:“这样吧,你们从这里开始跑,绕着村子跑一圈,谁最先到这里,今晚奖励他喝程家烈酒。”
训练了半天结束之后。
李恪心中明白了这本书军训简要的真正精髓所在。
看起来整本书有些古怪,其实明白其中含义之后立刻就能感觉出来不一样。
整本书的精髓就是令行禁止。
军中也是一样,令行禁止很重要。
若是士兵松松散散打起仗也是有气无力。
可若是士兵可以整齐划一的做出一致动作,其战斗力提升可不止一点半点。
看着书里的内容,很多的条例看起来更是有些画蛇添足,当士兵在执行的时候,却可以充分地提高士兵的执行力。
李恪感叹道:“差点辜负了李正的一番好意,此书当可流传大唐所有卫府军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五姓嫁女
李恪找到李正说道:“这本军训简要可以传入军中,说不定可以提高各个卫府的实力。”
听到李恪的话,李正低语说道:“不见得吧。”
“怎么不见得,我觉得很好。”
李正懒洋洋地说道:“如今朝中的大将军们身经百战,我一个毛头小子的东西他们未必看得上,先不说有没有用,万一没用岂不是贻笑大方?”
李恪点头,“你说的也对。”
“去把大牛叫来吧。”
来到泾阳的书院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