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杜如晦,李世民问道:“朕应该下旨吗?”
杜如晦说道:“如今长安三千读书人向李正请功,士族倒还没出手,不如我们再看看。”
李世民微微点头。
房玄龄也说道:“科举该提上议程了。”
泾阳
李正专研着马病防治。
李江山站在他身后说道:“崔言又重新回到崔家了。”
“我知道。”
看李正入定一般地看着书她再次说道:“你如今这样做已经把五姓得罪死了,他们会来报复你的。”
“我也知道。”
李江山拔出手里的横刀说道:“需要我杀了崔言吗?”
听闻这话,李正抬头看着她说道:“为什么要杀他?”
“皇后派我来还有一个吩咐,让我保护好你。”
“所以你就要杀他们?”
“你放心,我早前年做过那种事情。保证不会让人查出蛛丝马迹。”
李正倒吸一口凉气,“原来还是一个杀手姐姐,失敬失敬。”
“现在不杀他以后后患无穷。”
“这位杀手姐姐,你知道现在杀了他,朝中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我,因为我和他刚刚结了梁子。”
见她一脸疑惑,李正接着说道:“这位杀手姐姐,你知道若是崔言死了对我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李正收起书本,“现在我和五姓顶多是闹脾气撕破脸皮,可是崔言一旦死了就意味着我要和五姓开战了,懂我意思不?”
李江山抱着横刀说道:“放心有皇后和陛下保你。”
李正感叹道:“可算了吧,我要是大祸临头,李世民第一个把我推出去献祭了你信不信。”
“你不能直呼陛下名讳。”
“呵,你管我。”
说完李正又扭头看向她,“杀手姐姐,你是不是应该回去算帐?”
“我……”
“你要是偷懒我不仅扣你工钱,我还要告诉皇后让她换个人来给算帐。”
李江山抱着横刀转身离开。
信谁都好,就是不能信皇帝。
信皇帝?狗命不久矣。
李正打开系统取出一些肠虫清,有几匹小马肠胃不太好,徐大虎说过是马肚子里闹虫了。
尤其是小马,更容易得这种病。
再看了一天系统,属地三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七千五百六十……
到如今已经增加了一千多人,距离完成任务还差一半。
人口总算是有所提升,看来李义府干得还不错,一直都有人口迁入泾阳。
拿了几片药,混在饲料里,小心翼翼地喂给这几匹小马。
第二日一起床,这些马匹已经肯主动吃饲料了,看起来情况好了不少。
徐大虎买了一些羊肉回来说道:“都尉,有个叫许敬宗的人找你。”
“人呢?”李正朝他身后看了看也没见人。
徐大虎说道:“那个人很古怪说是,半个时辰后就会过来。”
接过徐大虎买来的羊肉,李正打算接着吃火锅。
等到火锅里的涮羊肉熟了,终于见到他过来。
许敬宗一步一望小心翼翼走来。
“许敬宗,你用得着这样吗?”
许敬宗揭开自己的蒙着面的黑布说道:“没想到这样被县侯认出来了。”
“面纱不够厚。”李正说道。
许敬宗微笑说道:“其实这是平康坊一位姑娘送给在下的手帕。”
平康坊是长安最大的红灯区,看来这个许敬宗果真是个老渣男,李正心里暗暗肯定。
“事情办成了?”
许敬宗恭敬地说道:“办成了,那几个倭国人已经出家做和尚了,怕是不会再给县侯添麻烦了。”
“做和尚?”
许敬宗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感情是那几个倭国人失手烧了寺庙的禅房之后拿不出赔寺庙的钱,要给寺庙做五年的扫地僧才行。
说是失手烧了寺庙,其实就是许敬宗干的。
倒是很多细节上的事情他没说,也不想追究,事情办好就行了。
许敬宗说道:“县侯放心,这几个倭国人五年内离不开那座寺庙。”
“平康坊你很熟吗?”
李正冷不丁地一问,许敬宗一时间也不好答话。
想了一会儿许敬宗说道:“熟,在下经常去,若是县侯有意,在下还可以给县侯介绍几个姑娘。”
“不必了,我就随口一问。”
许敬宗连连点头,“那下官以后可以给县侯办事了吗?”
“坐下陪我吃火锅。”
许敬宗听到话坐下拿起筷子和李正,在火锅里捞着肉,一边观察着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问道:“那以后下官要为县侯做什么。”
“陪我吃火锅。”李正说道。
吃火锅?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感叹道:“县侯说话果然高深莫测,在下实在是想不明白县侯这句话的深意。”
李正心里感叹,人才呀,这家伙拍马屁可比李义府炉火纯青多了。
吃着火锅的涮羊肉,李正开口问道:“许敬宗,你说我一个小小县侯,又是一个养马的,你为什么要给我做事。”
许敬宗吃下一口羊肉,躬身行礼说道:“因为下官不想留在御史台。”
“那你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像门下省,中书省,六部九寺有的是地方。”
“不瞒县侯,朝中已经无下官立足之地,朝中能人诸多,陛下看不到下官。”
李正接着问道:“那你再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跟我,长安权贵这么多你可以为他们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坏叔叔与小孩子
许敬宗笑了笑说道:“其他权贵门下要不就是不收幕僚,要不就是已经有了幕僚,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更看不上自己,之所以选择县侯,是因县侯没有势力,县侯很干净。”
李正喝下一口汤说道:“许敬宗啊,太聪明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许敬宗也说道:“若是下官不说实话,县侯不会收容在下。”
果然还是太聪明了。
李正夹给许敬宗一片羊肉说道:“你慢慢吃吧。”
见李正站起身,许敬宗端着碗问道:“县侯这是去做什么?”
“我去钓鱼。”
见李正离开,许敬宗把盘子里剩下的羊肉全部倒入了火锅中,自得其乐吃了起来。
回到家中,刚拿起鱼竿李正见到一个家伙正在跟自己爹说话。
再一看这人眼熟。
走近一看这不是当今陛下吗?!我靠……
见对方好像没有察觉自己,李正转身就要离开。
“臭小子过来!”李大熊突然喝道。
李正的脚步停在半空。
“臭小子,还不过来。”李大熊再次说道。
李正走回来,看了一眼满面微笑的李世民。
再看自己老爹也是一脸微笑。
李世民对李正说道:“好久不见了。”
瞅着李世民,李正心里想着,李世民是不是想用李大熊要挟自己就范?然后娶他的女儿,给他做官?
好歹毒的心思,果然皇帝都不是什么好人!
李大熊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家客人在这里,你小子就不会行礼道声好?”
李正扯着李大熊的衣袖小声说道:“这人是谁,你知道吗?”
李大熊也小声说道:“他家是做生意的,他有个女儿想嫁给你。”
嘶……
李正倒吸一口凉气,回头看了一眼不动如山的李世民。
李大熊小声说着:“小子,你看看那人的穿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你在看人家腰间的玉佩,那色泽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你要是能娶人家女儿,你这辈子铁定吃穿不愁。”
确实吃穿不愁了……
“你们说什么呢?”李世民微笑问道。
“没什么,小子不懂事教训了几句。”李大熊笑呵呵说着又问道:“你说你嫁女儿,能够多少嫁妆?”
“这个……”李世民也斟酌了起来。
这话能随便问吗?李正一头冷汗。
李正对李世民小声说道:“我们出去聊行不?”
“也好。”李世民点头。
李大熊诧异道:“怎么?你们认识。”
李世民站起身回话道:“确实认识。”
带着李世民离开家门,走到泾阳的河边,李正说道:“陛下,你怎么又来了。”
“不欢迎朕?”
李正看了一眼四周。
“别看了,这里只有朕,李君羡去见李恪了。”
站在树荫下,李正对他说道:“说吧,你这次有什么事情。”
李世民感叹道:“果然还是不欢迎朕,朕不过打牌赢了你一些钱而已,没想到你这般记恨。”
“我……”
李世民又说道:“也罢,朕知道你这孩子是个死要钱的,今日来本就是想见见你的父亲。”
李正席地而坐说道:“那现在陛下可以走了吗?”
李世民没打算走,反而也席地而坐,“李正,你和丽质的婚事闹得长安满城风雨。”
“我知道。”
“你不着急?”
李正咧嘴笑着说道:“陛下比我着急。”
李世民不可否置地笑了笑说道:“朕问你,五姓七望要如何对付?”
“其实很简单。”
“简单?”李世民盯着李正,“还是第一个人说这种话。”
李世民当然想要对抗士族了,士族讲究礼教,讲究正统。
立长立嫡就是士族的理念之一。
李世民得位不正,多少次被那些士族厌恶。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李世民的皇位,是不被士族认可的。
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就已经站在了士族的对立面。
这一点李世民没得选。
当然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拥有的是兵权,天策大将军。
李建成有的是世家大族的支持。
李世民接着说道:“那你与朕说说,要如何来对抗士族,如何对抗五姓!”
“重开科举,让寒门学子有出头之路。”
“如何重开?”
李正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知道陛下早就在打算重开科举了,让寒门学子有出路,想要打破士族对读书人的垄断,就要有不同的理念,不同想法。”
“此话怎讲?”
“说明白点就是培养出一批可以与士族对着干读书人。”
李世民苦笑道:“谈何容易。”
李正接着问道:“敢问陛下,士族掌握的学识什么?”
“士族大多秉承的是儒家学术。”
“在下知道还有种学术,叫做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一种探究,一种观察,一种论证事物真相的学问。也有人称这个叫做格物,就像我在夏天制冰,用的就是科学的知识。”
李世民眼神带着深意地说道:“李正,现在你与朕是在一条船上。”
李正的神情警惕,“是吗?”
李世民又说道:“朕的桌案前可是堆满了弹劾你的奏章。”
为什么听着李世民这话,有一种坏叔叔威胁小孩子的味道。
李正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感慨道:“其实最近马圈挺忙吗?”
李世民说道:“是啊,忙着每日吃羊肉。”
李正:“印书坊的事情也挺忙的。”
李世民波澜不惊地说道:“没错,忙着每天数钱。”
“村子里繁杂的事情太多了。”
“嗯,忙到要来河边钓鱼来消磨时间。”
……
李正实在忍不住了,“陛下,你到底想怎么样?”
李世民看着村子里的景色说道:“科学。”
“科学这门学问很复杂,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它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科。”
“朕又没让你做官你推诿什么?”
“陛下,我爹还想让我多活几年。”
拍着李正的肩膀,李世民语重心长说道:“朕希望你可以出手,朕的女儿也可以早点嫁给你。”
李正说道:“我能说条件吗?”
“当然可以。”
“我想要几个人,陛下能给我吗?”
“多少人,什么人。”
李正咧嘴笑道:“不会很多,我点名几个陛下把他们交给我就好。”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科学的力量
从家里拿来了笔墨,李正当着李世民面写下几个名字。
李世民看着念了出来:“陕州陕县上官仪,”
“河东道绛州薛仁贵。”
“河东裴氏裴行俭。
“并州晋阳狄仁杰。”
“阳翟县人褚遂良”
李正把这几个名字交给李世民说道:“我就这五个。”
“并州晋阳的狄仁杰是狄知逊的儿子,褚遂良如今就是黄门侍郎,据说书法上有些造诣,这两人朕知道,可薛仁贵?裴行俭?上官仪?”
“没听说没有关系,陛下只要帮我把他们找到带来就行。”
李世民犹豫了好一会儿,“你要这几个人做什么?”
“只管带来就行。”
收好名单,李世民便转身离开。
一路回到甘露殿,李世民再次打开这份名单,看着上面的名字耿耿于怀。
怎么看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