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习惯住这里了,就一直没有搬过去。”
    长孙皇后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拿起筷子便尝了一口南瓜,“你的手艺果然很不错。”
    “皇后过奖了。”
    走出李正的家门,长孙皇后看着远处的印书坊说道:“据说你拒绝了五姓的生意?”
    李正点头道“是的。”
    “后悔吗?”
    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的神情,李正心里想着皇后这是敲打自己吗?
    李正低声说道:“其实我挺后悔的,不过真要再有一次机会我还是会这么做。”
    “这么大的一笔生意就这么拒绝还真是可惜了,本宫知道你是一个爱财之人。”
    再看长孙皇后脸色,似笑非笑。
    李正摇着手里的扇子感叹道:“我觉得拒绝他们比较稳妥。”
    “稳?”
    李正连忙又说道:“下人怕死。”
    “好一句怕死。”
    靠!和五姓做生意自己还活不活了。
    以后还混不混了。
    “当初你上奏说要陛下和你生意。”
    李正说道:“说来是我鲁莽了,我不应该和陛下说三七开的……嘶!死胖子你踢我干嘛。”
    李泰双眼瞪着示意好好说话。
    长孙皇后也回头看了一眼神情有些慌乱的李泰,“那你说应该怎么分。”
    “人力物力都是我自己出,皇家若是可以帮我主持生意,八二开。”
    长孙皇后稍稍点头,知道李世民对这个活字印刷实在必得,可以得到印书的方法,掌握大量书籍掌握越多的读书人,就可以在五姓中撕开一个豁口。
    若是天下书生士子都出自五姓,这朝堂还是谁的朝堂。
    李世民更喜欢得到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
    一些没有背景的学子来朝堂做官。
    这也是朝中屡次想要推行科举的原因。
    但如今要重开科举,在五姓的从中作梗下也是杯水车薪。
    思量了好一会儿长孙皇后又说道:“李正,当今陛下是天子,是可汗,他是不能和你做生意的,可你也要知道没有我们皇家庇佑,五姓对你的手段也不会停止。”
    “陛下不能和你做生意,本宫可以与你做生意,印书坊的生意八二开,你要人要地都可以与本宫说道。”
    “这个……”李正很犹豫。
    李泰激动,心里想着这该答应了吧。
    见李正的面色凝重,长孙皇后又问道:“怎么?不愿意?”
    李正惆怅着说道,“我要好好考虑考虑。”
    再次上下打量了一番,长孙皇后稍稍点头,“你能考虑是对的,不过你放心,皇家不会亏待,只是希望你以后好好对待丽质。”
    “嗯?!”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陛下有意把丽质许配给你。”
    娶公主?还是长乐那个小丫头?
    长孙皇后观察了一眼李正的神色说道:“本宫也该回去了,你好好考虑。”
    “皇后慢走。”李正连忙送别。
    李泰也瞅着自己的母后的离开
    “胖子,还钱!”李正说道。
    李泰很不情愿地从怀中拿出几块银饼,叹息一声,“李正,你有什么好拒绝的。”
    “这事不对劲。”李正揣测说道。
    恨铁不成钢,李泰又是一阵叹息转身也离开泾阳。
    长孙皇后回到了立政殿。
    李世民拿着一份奏章看着说道:“去见过李正了。”
    长孙皇后点头。
    李世民点头又说道:“你觉得李正这人怎么样。”
    “有些油滑,但是没有功利心,不贪图奢华倒也不卑不亢,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太坏。”
    李世民微微点头。
    长孙皇后又说道:“妾身去看他的时候,这孩子眼神清明,长得干净,心思也干净。”
    收起手里的奏章,会想着自己娶她之前,还不是秦王只不过是陇右的一个富贵子弟。
    现在想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观音婢的眼光一直很准。
    看人绝大时候不会错,听着她的描述,一个长得干干净净的孩子,心思也干净。
    这个评价说高不高,说坏也不坏。
    “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长孙皇后躬身说道:“陛下做主,臣妾怎敢多言。”
    “丽质也是你的女儿,怎么不能多言了。”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说不上是良配,但如实许给李正,想来以后丽质也不会吃亏,这孩子心思干净,只不过这小子没有接受,而是说要考虑一下。”
    李世民苦笑说道:“倒也是奇了怪了,朕要把公主嫁给他,他倒是还要考虑一下。”
    一直躲在立政殿外偷听的李丽质,转身就往殿外走去,顺手还拿了自己父皇放在甘露殿的那把剑。
    在侍卫的护送下,李丽质红着脸走出皇宫。
    “公主是要拿下李正?我们来就好。”女侍卫对李丽质开口说道。
    “不必!”
    李丽质提着剑就来到泾阳,见到李正喝问道:“李正!你到底想不想娶我!”
    看着李丽质,李正苦笑一番说道:“公主殿下,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李丽质抬着下巴眼神委屈地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本公主配不上你?”
    李正:“没有!在下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李丽质:“那你为什么拒绝母后。”
    李正:“我只是说我考虑一下。”
    李丽质:“你是不是心里有别的女孩子了。”
    李正欲哭无泪,“我都好久没出村子了,怎么可能心里有别的女孩子。”
    细细想了想李丽质说道:“确实,除了本公主,谁看得上你这样的人。”


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正养马
    “公主殿下,你可以先把剑放下了吗?”
    李丽质依旧提剑架在李正的脖子上。
    李正小心翼翼地看着剑刃说道:“公主殿下,你这一剑下去可能就要做寡妇了。”
    “你愿意娶我?”
    李丽质这才收回了手中的剑,红着脸看向一旁的女侍卫娇声喝道:“看什么看!”
    哗!
    十多个女侍卫整齐划一地转过身,像是一堵人墙。
    李正长叹一口气,“虽说在下其貌不扬,但也算是一个人才吧。”
    “呸!便宜你了!”李丽质说道,红着脸就转身离开。
    一群女侍卫也护送着心满意足的李丽质离开。
    总算是安全了,李正浑身脱力的坐下,大唐的公主果然危险,刚刚若是说错一句话怕不是小命不保。
    果然,苟一点是没错的。
    回到家里,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传话下去,我们从今天就不接五姓的生意了。”
    李义府小心翼翼说道:“可是这样也太得罪人了。”
    “就说是当今陛下说的。”
    “当今陛下?莫非……”
    李正对他说道:“你放心,咱们背后有的是人撑腰,就算他们要来对付也要掂量掂量他们自己的分量。”
    “明白了。”
    李义府走出李正家门,心里想着大将军李靖是李正的老师,又和长安程咬金大将军做着生意,又有如今的陛下撑腰,倒是自己多虑了。
    朝中很快就来了旨意,宣旨的太监是老熟人了。
    李正客气地打着招呼:“这位公公,我们又见面了。”
    “县侯这回不生病了?”
    李正尴尬地说道:“本来是生病来着,这不是魏王殿下还钱了,我的病也好了。”
    老太监点了点头,“那老奴就宣旨了?”
    “不用了,我自己看吧。”李正随手接过圣旨看了起来。
    老太监见李正这样的举动心里着急,又看了一眼身后的两排侍卫说道:“县侯,这样不合适,还是按规矩来。”
    看完了旨意,李正问道:“龙武军飞骑营都尉是个什么职位。”
    老太监解释道:“是个军职。”
    “那我之前的文职?”
    老太监又说道:“是这样的,平章事也是县侯的官职,龙武军的都尉也是县侯的官职。”
    李正看了一眼后方的侍卫小声说道:“我那个俸禄是不是也有两份?”
    “对。”
    李正再次说道:“你说我做平章事也有三个多月,这俸禄我是一文钱都没瞧见呀。”
    老太监满脸堆着笑说道:“县侯一天都没去当值你说陛下怎么好给你俸禄。”
    “说得也对。”李正又问道:“那这个飞骑营都尉是做什么的?”
    老太监微笑着打了一声唿哨,远处传来了战马奔腾的声音。
    李正循声看去数千匹战马朝着泾阳村而来。
    太监说道:“是养马的。”
    “养马?!你说陛下让我养马?”李正指着圣旨。
    老太监点头。
    “那我也没有养马场呀。”
    老太监微笑着说道:“长乐公主的封地就在隔壁,哪里原本就是打算做一个马场,现在正好可以给县侯养马。”
    李正苦苦一笑,“所以一切都给我准备好了是不是?”
    老太监又小声说道:“陛下已经有意将公主下嫁给县侯了,只是如今还没下旨而已,等县侯娶了公主那些地也迟早都是驸马的。”
    “我养马没有经验,万一养死了怎么办?”
    “养不死,会有专门的士卒办事,县侯放心。”
    看着一匹匹的战马,李正很纠结。
    你说你李二,好好让我养马做什么?
    要是哪天我忍不住口腹之欲把马儿给剁吧剁吧吃了可如何是好。
    李正小声问着:“这位公公,有句话不知道在下该不该问。”
    “县侯请讲?”
    李正说道:“其实在下有些规矩确实不知道。”
    老太监中肯的点头,看来这个县侯还是挺谦虚的肯请教问题,“请讲。”
    李正揣着圣旨问道:“你说做驸马前要先养马?咱们大唐什么时候有这个规矩了?”
    ……
    做驸马还是要先养马?
    你说你李二这不是为难人吗?
    我连骑马都不会。
    几个士兵把这些马匹都拉到了公主封地。
    说来公主的封地一直挺好的,而且水田特别多一看就是种粮食的好地方。
    见几个士兵要把那儿圈起来,李正连忙是说道:“你么这是做什么?”
    士兵恭敬地行礼说道:“回都尉,不把这些马匹圈起来,容易乱跑。”
    “马儿要多跑才行呀,不然容易养废了。”李正看这个士兵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乃龙武卫飞骑营副都尉徐大虎。”
    龙武军属于大唐的北衙禁军,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也是皇帝的直属部队。
    当初可以长安城北侧玄武门的事情就与龙武军有着关系。
    要说这支队伍,是李世民最看重的一支兵马也说不定。
    听大虎介绍着这三千多匹战马,好多战马都是当初李靖大将军出征突厥的时候带回来的。
    李正观察有些战马的马蹄都磨损得很厉害,“这样的马儿还跑得快吗?”
    大虎回答说道:“若是马蹄都磨没了,马儿也就再也跑不动了。”
    “你们没有马蹄铁吗?”
    “马蹄铁是什么?”
    李正叹息说道:“你说说你们这些古人也太不爱惜马匹了,连马蹄铁都不知道。”
    长安
    陛下要将公主嫁给李正这件事在长安不胫而走。
    没有下旨,但是礼部都已经在挑选日子。
    明里暗里现在李正都已经是大唐的准驸马了。
    而且当今长孙皇后还亲自去看望李正。
    当朝公主下嫁给一个县侯。
    一份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
    虽说李正有才名但是出身太低,不是大氏族也不是权贵,更不是国公大臣。
    当今陛下的公主当然是整个长安的掌上明珠。
    李世民看着各地丰收的奏章心情很愉悦,总算是可以长出一口气,各地的粮食都开始丰收。
    长孙皇后生了小兕子,这些日子李世民几乎都在这里批阅奏章。
    可见陛下对这个小女儿的喜爱。


第一百四十八章 门第之见
    朝野议论纷纷,群臣议论李正与当今长乐公主的婚事到底要如何安排。
    李泰坐在自己的府邸听着自己的幕僚议论。
    “先不说李正出身低微,就看李正平日里那闲散的模样当得起驸马吗?”
    “可不是嘛,公主驸马那不是国公大臣也该是权贵门第,这李正的出身可真是……”
    “据说礼部都在选日子,怕是这婚事陛下真要定下来了。”
    ……
    幕僚们的议论,李泰一句话也没听进去,自顾自喝着酒水。
    这些幕僚都没自己聪明,更没有李正聪明。
    这些人都在议论李正的出身唯独没有提到父皇让李正做龙武军飞骑营都尉之事。
    李泰当然清楚这个位置就是一个养马的。
    既然要让李正做驸马,为了门第之见,父皇怎么说都要提拔一下李正的地位。
    李泰又灌下一口闷酒,怎么就派李正去养马了呢?
    怎么会这样呢?
    父皇到底在想什么?
    唉!
    想不明白了!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