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以来,几经辗转,河西走廊再次回到中原人的掌控之中。
吐蕃拿出五十万贯为代价。
大唐承诺不会出兵支援吐谷浑。
一场吐谷浑和吐蕃的谈判总算是告一段落。
伏逆失魂落魄地回到驿馆。
禄东赞回到驿馆的房间内也是神情低落,虽然不像吐谷浑那般,不过这一次出使也没有在大唐讨到任何好处。
禄东赞写下一封信件交给身边的随从,“立刻把信送到赞普手里。”
禄东赞已经把沿途而来大唐各个关隘的驻兵情况全部记了下来。
信刚刚送出长安,当天下午,送信的随从就鼻青脸肿地而来。
“怎么了?”禄东赞关切的问道。
“我们刚刚出了城,路过泾阳,就遇到了一个大汉和李正,把我们好揍了一顿信也被抢走了。”
“你说什么!”禄东赞神情紧张,“信也被李正给夺走了?”
随从委屈着脸说道:“不止是信,我们的盘缠也被他们给劫了,大唐好危险。”
信里面记录的可是从玉门关一路到长安的驻兵情况,若是这封信落在李世民手里……
禄东赞都不敢想事情的后果。
无力地坐在榻上神情恍惚。
“大唐太危险了,我们要不回吐蕃吧。”
听着随从的话,禄东赞心里担忧不过为了避免东窗事发还是赶紧离开长安为好。
谁知刚背着包袱要离开驿馆,就撞到带着礼部官员的李崇义。
看着几人的情况,李崇义微笑问道:“几位使者,你们这是要离开了吗?”
“是啊。”禄东赞感叹道:“在下心系吐蕃安危,想着早点回去,为我们伟大的赞普松赞干布效力。”
李崇义带着一些礼部官员依旧拦着禄东赞说道:“不着急,过几日陛下会有设宴招待诸国使者,不妨吃了再走,以免外人说我们大唐招待不周。”
听闻这话,禄东赞神色惨白。
不敢露出什么异样,几人只好回到驿馆
吐蕃人离开长安送信就一定会路过泾阳。
李正和程处默,李泰,李恪闲着没事在官道上烤着一只野狍子就遇到骑马而来吐蕃人。
李泰吃着肉说道:“就这么把吐蕃的使者给劫了,到时候朝中追查起来怎么办?”
程处默满不在乎地说道:“怕他做甚!”
李正把从吐蕃人身上抢来的几块银饼放入自己的怀中,看着羊皮卷上的内容。
这是刚刚那个吐蕃人快马加鞭要送出去的信件。
抢了这个信件之后那个吐蕃人的神情也是格外慌张。
“松赞干布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一次禄东赞来长安就很蹊跷,吐蕃说是如今对吐谷浑下手,其实松赞干布的目标一直都是中原,从来就没有变过,吞并吐谷浑也不过是松赞干布的垫脚石。”
“一块可以进攻中原的垫脚石,得到了吐谷浑,吐蕃就有了可以进攻中原的通道,所以他才处心积虑想要得到河西走廊。”
李泰小声问道:“你的意思是吐蕃本来就不安好心?”
李正点头,继续看着羊皮卷上的内容,吐蕃文字根本看不懂。
招手叫来站在不远处正在解手的李恪。
李正把羊皮卷递给李恪问道,看得懂吗?
接过羊皮卷,李恪看了许久之后说道:“我懂一些吐蕃话,不过我也看不懂吐蕃文字,吐蕃的文字太小,而且看起来都差不多。”
细细看着,李恪说话道:“不过这里面的几个字我倒是认识。”
在地上铺开羊皮卷,李恪指着三个符号一般的字说道:“这三个字是玉门关,这是凉州城,还有兵力,城防,城墙……”
程处默好奇问道:“你说这个吐蕃使者给吐蕃去送信尽写我们大唐的地名是什么意思?”
“玉门关,凉州?兵力,城防城墙……”
李泰立刻想到了,一手夺过这份羊皮卷看起来,神情越发不对。
程处默看着李正,又看看李恪和李泰,“到底怎么了?”
思前想后,李正沉默了许久开口说道:“这个禄东赞是去给松赞干布送情报呀,就知道这个人没安好心。”
李恪又看了一遍这份羊皮卷说道:“这上面写着赞普,赞普是吐蕃对国君的一种尊称,用来称呼吐蕃国君的,看来这份信是送给松赞干布无疑。”
程处默撕咬着肉,“这吐蕃文字写得像虫子一样,可真难看。”
李正看向李泰说道:“胖子,你想立功吗?你想回到长安吗?”
看着这份羊皮卷,李泰还在犹豫,“这个信上的内容我们几个也看不懂,最多看懂零星的几个字,光是这样也不能断定吐蕃人的意图,不如这样,在我的文学馆有一些人,有几个幕僚对关外文字还是颇有见地的,不如让他们来看看,我们再做决断。”
八成可以想到这份信的内容。
李正对程处默说道:“咱们来个守株待兔如何?”
“什么守株待兔?”
……
这么重要的信件被人截了。
禄东赞寝食难安,千不该万不该在这个时候送信。
心中再怎么懊悔也没用。
这次来长安实在是够倒霉了。
大唐怎么就出了李正这个一号人。
来到长安以后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心的,总感觉所有人都在对着自己干。
夜长梦多,那封信件可是一件大罪状,若是被李正交给当今陛下。
一切的谈判都白费了。
趁着李世民还没看到这份信件,禄东赞打算跑路。
一夜没睡,天快亮了,禄东赞趁着这个时候长安行人少,宵禁刚刚结束城门也刚刚打开。
装作是吐蕃的商人,交了路引离开长安城,好在守城的士兵没有多问。
刚走没远几步,破空声从身后传来。
后脑一疼禄东赞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国人
程处默摸着自己的鼻子说道:“守了一夜总算是逮到你了。”
李泰连忙探了探禄东赞的鼻息,“好在是打晕过去了,没死。”
“可以啊,处默,手法够老练的,平时敲闷棍的事情没少干吧。”
程处默嘿嘿一笑,“我就是信手捏来,敲闷棍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
也对,李正暗暗想着,你程家还需要敲闷棍吗?
宫里
李世民已经知道了禄东赞在驿馆不见的事情。
李崇义躬身说话道:“陛下,驿馆的使者并没有看到禄东赞离开,不过已经派出领军卫的人去找了。”
李君羡前来禀报道:“陛下,已经查明,今日清晨有一个吐蕃人离开了长安城,这是路引。”
李世民接过路引看着,上面的写着是吐蕃的副使。
李君羡接着说道:“我们去核对路引的时候,少了一个副使的路引,禄东赞的路引还在,看起来应该就是禄东赞拿着副使的路引偷偷出城了。”
路引是一个人离乡和来历的证明,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特别是那些离乡路远的人路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出了事,若是没有路引很容易被治罪。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甚至有些地方连治安都基本靠狗的年代。
你要是不能证明有路引或者他人来证明身份,很容易被人当作盗贼或者流民。
官府若是想抓也完全可以把你先抓起来治罪。
这也是之前长安周边这么多流民不能进入长安城的原因。
宫中已经在准备宫宴了,禄东赞如此偷摸出城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低声说道:“去找找人在哪里。”
“喏。”
一个吐蕃人不难找,光是口音就藏不住。
好一会儿又有人来报,来的是个太监,拿着一份羊皮卷说道:“陛下,魏王殿下让人送来一份东西,说是事关大唐安危。”
太监把羊皮卷铺开放在李世民的面前。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吐蕃文字,李世民又疑惑地问道:“这上面写着的都是一些什么?”
太监又递来一份说道:“陛下,这是译文。”
李世民接过看了好一会儿。
安静的甘露殿中,李世民质问道:“禄东赞写的当真是边防的情况?”
事关大唐的边防,这件事不小。
李世民召见了几个通晓吐蕃文字的学士。
几经对照之中,李泰让人送来的译文基本上没错。
李世民愤怒拍案而起,“好你个禄东赞!吐蕃到底是何居心!”
“来人!”李世民怒喝道:“将禄东赞抓回长安,切不可让他离开玉门关!”
长安城外
把禄东赞带到城外的一个草屋,李恪拿着一盆水浇下。
凉水倒在脸上,禄东赞诈尸般地睁开双眼。
刚要站起身就被程处默一拳打倒在地。
李正走到禄东赞面前微笑说道:“禄东赞,你没想到吧,其实我还兼职做土匪,是不是特别的意外。”
禄东赞咬牙爬起身,“李正!你凭什么抓我?”
“我是土匪,你说我抓你还能干啥。”李正说完把禄东赞包袱里的几块银饼全部拿出来放入自己的怀中,
“你说你大清早的出城要做什么?是觉得我们招待不周还是在大唐水土不服啊?”
禄东赞盯着李正和程处默等人,“我一定会告诉你们大唐陛下,你们的暴行。”
李正笑着说道:“你做了什么你自己知道吗?真以为我们没看到那份书信吗?”
程处默冷声说道:“要不是我们半路截到,你是不是就把那些消息都送给松赞干布去了?”
“禄东赞你好算计啊,我们大唐把你当客人好好对待,你倒好背地里这么算计我们。”
禄东赞站起身说道:“你们杀了我吧!”
“杀了是便宜你了。”
李正对禄东赞说道:“这一次你别想走了,就留在长安吧,至于你们吐蕃……就让松赞干布自求多福。”
禄东赞咬牙大声说道:“终有一日,我们吐蕃一定会攻入长安!”
把禄东赞绑在这里,李正带着一行人离开。
“李正!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
程处默领着一群官兵带走了禄东赞。
禄东赞被押进了大理寺待审。
对吐蕃,李世民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宫里的宴席开始照常举行。
几日之后,吐谷浑的使臣伏逆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泾阳。
见到李正,伏逆躬身行礼说道:“最近朝中的发生在下都知道了,没想到这个禄东赞包藏祸心,好在被县侯及时发现,县侯慧眼如珠,在下佩服。”
李正惊讶地说道:“伏兄的消息很灵通嘛,这种事情都逃不过你们的眼睛,这么快就知道了,说!你是不是吐谷浑安插在我们大唐的卧底,是不是也想和禄东赞做一样的事情?”
“岂敢岂敢。”伏逆连连摆手。
“禄东赞的事情现在可没有传出来,若是被太多的人知道怕是不好收场,毕竟这件事关系着你我还有吐蕃三方的布局,一旦出了什么差错……”
伏逆连忙说道:“在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下臣对大唐是非常有诚意的绝对不会做那种勾当。”
李正怪笑道:“鬼知道呢?人心隔肚皮,禄东赞是被我们撞了个正着,不过如今禄东赞的诡计被我们撞破,怕是以后我们与吐蕃之间的事情不能善了。”
伏逆也是点头。
“不过你放心,你们吐谷浑放心的去打个痛快我们大唐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伏逆:“……”
又是一个行礼,伏逆说道:“其实这次来我是来道别的,还想给县侯引见几个人物”
说完伏逆转身看向身后的三人,“他们三人是倭国来的使者,因为对大唐不熟悉,特地让我来引见给县侯。”
“见过泾阳县侯!”三个倭国人齐齐行礼。
李正面色不悦,拉着伏逆走到一边说道:“伏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说你都打算了走了叫几个倭国人过来恶心我是什么意思。”
伏逆又看了一眼三个倭国使者说道:“矮确实是矮了有些,不过他们对县侯早就仰慕许久了。”
第一百三十章 斩马的故事
“我这人对倭国人没什么好感,要不我还是把他们宰了吧。”
几个倭国人当即又是行礼。
伏逆清了清嗓子,悄悄话太大声了……
“不知鄙人是何处得罪县侯了。”一个倭国人好奇问道。
李正也咳嗽了两声说道:“你们现在是没有得罪我,不过总有一天你们会得罪我的。”
几个倭国人又是不解。
今天阳光依旧有些毒辣,李正对眼前的倭国人说道:“你们是不是禄东赞的同谋?”
“县侯这是说的什么话,鄙人从未和禄东赞说过话。”
李正怪笑着说道:“一般心虚的人都会想着解释,所以你们果然是禄东赞的同谋,来人呐,把他们都给我赶出去!”
李恪上前一步,拉着几个倭国人就往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