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6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和李绩相视一笑。
    李绩低声说道:“你说你这个征西大将军不出征算怎么回事,还能这么打仗?”
    “我就没有打仗的泾阳,大将军不用说笑了。”
    李绩看了看村口,“王玄策和薛仁贵已经在村外等着你了,就等你一声令下,大军开拔西征。”
    两人一起走向村口,李绩又说道:“陛下已经为太子和你扫清了阻碍,老夫总觉得陛下要退下来了。”
    皇帝能够安然退位养老是最好的。
    李世民拟旨的时候也和他说过这事,他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应。
    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来到村口见到了一身甲胄的薛仁贵和王玄策,这一夜发生了太多事情,这两人一夜没睡现在还要带着大军开始西征。
    “参见上将军!”
    两人整齐行礼。
    李正感慨着说道:“好久没见你们了,好像胖了,这段时间是不是缺少锻炼了,军中的日子是不是挺闲的。”
    薛仁贵和王玄策也是尴尬地笑了笑。
    李正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看不到头的大军,低声说道:“你们放心,以后我在朝中再无敌人了。”
    说着话并不避讳李绩。
    李正对俩人说道:“王玄策带兵三万从河西走廊出发,掠过沙洲迎击大食人!”
    王玄策拱手大声说道:“喏!”
    “薛仁贵带兵两万前往青海一带协助吐蕃人撤离,保护吐蕃妇孺,王玄策一旦开战,如有必要可以策应,你们两人打好配合,大牛已经带着人去吐蕃了,现在应该过陇西了。”
    听到大牛也在王玄策和薛仁贵心里也有底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大牛会告诉你们,军机不可延误赶紧出发吧,祝你们旗开得胜。”
    “喏!”
    两人收到话语翻身上马离开。
    李绩低声说道:“老夫还以为你要雄纠纠气昂昂吼几嗓子。”
    李正摇头叹道:“那不是我的风格。”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这一仗也要拿下吐蕃。
    一路走回村子,李绩说道:“昨晚事发突然,老夫也没有太多的准备,好在是唬住了侯君集。”
    “多谢大将军了。”
    李绩低声说道:“你知道这件事有多少人参与吗?”
    李正想着,“这我还真不清楚。”
    “你这位大唐最年轻的国公,又位列凌烟阁,你在朝中确实没有敌人了,但你在关外一个敌人,你还记得阿史那吗?”
    “当然记得了,他还活着呢?”
    “陛下的探子审讯了一些人,阿史那为了这个机会可下了不少心血,倒是他一拳没打好,没打到你。”
    李正释然地笑了笑。
    平静的日子又过去了三个月,征西大军和天竺人也正式交锋了,火炮第一次出现在战场给大食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大食人信奉神明,与他们的信念不符的一切都是歪理邪说,这场战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科学与愚蒙的战争。
    战报上,征西大军一次次地打退大食人,还有苏定方的大军与征西大军会和,在吐蕃的关中大军足足有八万人。
    大食人与天竺人会和之后,这才在吐蕃又站足了脚。
    吐蕃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这一仗没有这么快结束,大唐如今也有了国力可以打一场持久的战争。
    默呕带着西域人和吐蕃人建设了一个个工坊,为了战争日夜不停歇地制造火炮。
    贞观十六年十月,东海的战事也已经结束了,倭人的人口下降到不足当初的十分之一。
    再也打不动了,也没有人口大了。
    段纶带着船队来到了这个岛,称心亲自迎接了他。
    一膄膄巨大的海船停靠在海岸。
    段纶拿出一份书卷递给称心,“这是长安令对这里的安排。”
    称心打开书卷,低声说道:“停战了这么长时间整日醉生梦死的,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段纶笑道:“这一次要做事情有点多,把这些建设好之后,不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
    听到这两个字称心苦涩地笑了笑,“我都快忘了,还有一个家。”
    段纶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早点回去看看,现在关中的变化很大。”
    “好,好……”称心擦了擦眼泪,“我一定回去。”
    这样几年,王盛回到了中原,他想去看望自己的姐姐,却被拒绝,只是让王盛好好地活着。
    王盛不知道的是,他的姐姐在武媚的陪伴下远远看过他几眼。
    如今的王盛也不像以前这么心浮气躁了,经历了这么多,如今的他也内敛了不少。
    贞观十九年七月,李世民打算在今年退位,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李承乾也终于可以坐上这个位置了。
    三十五岁的李承乾比以往成熟了很多。
    登基的日子选在了八月。
    泾阳,如今的泾阳的富庶再一次拔高,泾阳的人口翻了数倍,如今泾阳的规模是一座可以比肩长安城的大城,只是泾阳没有城墙。
    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还是生产力,泾阳都碾压了长安城。
    李正看着自己的任务很头疼,李丽质又生了一个女儿,他一边要哄着女儿,还要想着怎么把铁路造出来。
    六岁的李夏天天跟李泰混在一起。
    这小子真是越来越皮了,不论是在长安还是在泾阳,没人敢招惹这个小魔王。
    他也越玩越大。
    李夏听着李泰的讲述,“什么!我外公欠了我爹十多年的俸禄都没给。”
    李泰抚须说道:“确实是这样,谁让你爹这么有钱。”
    李夏像个小大人一样,“有钱是有钱,俸禄是俸禄,哪有做皇帝的欠钱不给的。”
    李泰有些苦恼地说道:“亏你外公这么疼你,还给你封了一个大将军,这点事也要和你皇爷爷计较。”
    “舅舅!”李夏一拍桌案。
    “怎么了?”这一拍桌子吓了李泰一跳。
    李夏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要,替!父!讨!债!”
    这话听得李泰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还没想好怎么劝他,这小子已经跑远了。
    又是喝下一口茶水,李泰低声说道:“这小子怎么和李正年轻的时候一个脾气,没治了!”
    家中跟李丽质和李正坐在小板凳上数着钱。
    夫妻俩面前放着一座钱山,李丽质皱眉说道:“我刚刚数到哪儿了。”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我也忘了。”
    一头白发的李大熊看着这一幕无奈笑了笑,李正小时候就说过要过上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现在家里的钱多得数都数不完。
    徐慧急匆匆跑来说道:“公主殿下不好了。”
    李丽质皱眉说道:“怎么了?那小子又闯祸了?”
    徐慧低声说道:“小公爷说是要上长安城替父讨债。”
    李丽质长叹一口气,“让李江山保护好他。”
    “喏。”
    村子里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张公瑾拄着拐杖一脸不解,“这孙思邈都一百多岁了,怎么还活蹦乱跳的。”
    贞观十九年八月,正是李世民和李承乾权力交接的时候。
    李夏和李治推着一个口径极其巨大的火炮来到长安城前。
    李夏拿出火折子说道:“小舅舅,这真是威力最大的火炮吗?”
    李治面无表情地说道:“只要你跟着我学物理,这火炮随便你怎么玩。”
    “嘻嘻!”李夏是村子里的学渣,李治是有心培养他,虽说李治才二十岁,他已经在寻找传人了。
    物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也是一门很有前途的学问。
    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的侄子。
    现在长安城正在进行着一件大事,年迈的李世民刚刚从皇位上走下来。
    却听到长安城南面发出一声炮响。
    火炮轰然而出,给长安城的城墙炸出一个大窟窿,随后城墙晃悠了两下,裂出一个巨大豁口,等尘土散去,长安城的城墙像是缺了一颗牙一般。
    受惊的城墙守军当即冲上前,把李夏和李治围了起来。
    一群守军的身后一个女子缓缓走来。
    李江山低声说道:“他是泾阳的小公爷,另外一个晋王殿下,我看你们谁敢动手。”
    一众守军也是傻眼了,这年头谁敢招惹这个小公爷,上一个招惹小公爷,还是太子的儿子李象,就连太子都亲自去泾阳赔罪了。
    如今李承乾不该叫太子了,应该是陛下了。
    李夏朝着长安城大喊道:“替!父!讨债!”
    还显稚嫩的嗓音传入长安城。
    此刻皇权交接的交接被炮声给打断了,李君羡急匆匆来报,“陛下,泾阳的小公爷把长安城的城墙轰了一个大窟窿。”
    李世民慈眉说道:“原来的这样,朕的外孙人还好吗?”
    李君羡说道:“小公爷毫发无损,倒是城墙已经裂开了一个豁口。”
    李世民笑呵呵说道:“一面城墙而已,朕的外孙没事就行。”
    李君羡傻眼地跪在原地。
    回想了一下,李世民低声说道:“朕的外孙为何要炮轰长安城?”
    李君羡回话道:“小公爷说是为父讨债!”
    李世民脚一软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
    (完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