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6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大片房子和一大片工坊连成了一片。
    工业区已经有了雏形。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经济命脉
    五个月后的泾阳,关中刚好入秋,李丽质的孕肚也已经很明显了,她总是站不久,每站小半个时辰之后她都要坐会儿。
    已经怀孕第六个月了,李丽质走动久了之后,后脚跟总是很疼。
    李丽质红着脸看着李正给自己按着脚,“你一个大男人给女人按脚合适吗?”
    几次想要把脚收回来,都被李正抓着,经过一番较劲之后,李丽质放弃了。
    家里还有这么多的侍女,就连侍女看着都脸红。
    不过放松下来之后,按了一会儿原本疼痛的脚底就好多了。
    李正说道:“这个是孕期的正常现象,不用太过担心,平时走动的时候脚步放慢一些。”
    李丽质点着头,从一旁的桌子看起账本,这个时候把自己的目光放在账本上,不去看李正就会让自己那种羞死人的感觉稍微减轻一些。
    换了一只脚按着,李正目光看着家门的远处,“关中的作坊都收购得差不多了,该用的手段也用了。”
    李丽质点头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泾阳掌握了整个关中七成的生意买卖,从笔墨到衣着,甚至酒价和肉价,还有……”
    话语顿了顿李丽质低声说:“还有人力的价格。”
    控制人力的价格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控制了关中七成的买卖,就意味着控制了关中七成的生产,谁掌握了生产就掌握了人力资源。
    一样的道理谁掌握了物价谁就掌握了经济。
    大事可期已经成了一半,距离抗衡朝堂又进了一步。
    李丽质翻看着账本说道:“听说你让铁大在造一些奇怪的东西?”
    李正说道:“还没有组装出来,现在做的都是零件。”
    看到李正的笑容,李丽质明白了一个大概,她又开口说道:“还不是稚奴最近整天缠着铁大,听说你又给铁大派活了,他没有能够干活的人,整日着急呢。”
    “晋王现在想要造的东西有些难,而且我觉得他有些操之过急了,技术上也有难题没有解决,泾阳的底子还不够好。”
    李丽质澹然地笑了笑,虽然不知道李正和稚奴又在鼓捣什么了。
    还听说这一次李治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来落利澜,已经进行了一些小实验了。
    李丽质发现李正捏脚的动作已经停下,反而有些贪心地抓着,她抬起下巴,趁着李正放松,连忙把脚收了回来。
    李正感慨着说道:“手感还是很不错。”
    李丽质的俏目瞪着他,“你还说。”
    眼看李丽质又要发脾气,李正连忙走出家门,怀孕的这些日子她的脾气一直不是太好。
    再怎么说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的呢。
    暂时先不和她计较了。
    呼吸着村子里的新鲜空气,李正走在田边的小道上,远处有一个身影正提着一个袋子朝着这里而来。
    这个身影看起来有些眼熟。
    …
    再仔细一看,这不是李泰吗?
    他跑得很快,头发散乱,阳光下仿佛跑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跑到近前,李泰这才停下,他晃了晃手中的袋子,“做……”
    “做什么。”
    “做……”
    李泰上气不接下气。
    李正愁眉看着他说道:“你要不先喘一会儿吧。”
    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李泰坐在地上不停地呼气吸气,进入书院之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这么跑步,一时间心肺有些受不了。
    好一会儿之后,他咽下一口唾沫,“做出来了,海盐!送来的海盐一共有六千石,下个月就可以再送四千石,一万石不是问题。”
    他又擦了擦汗水打开袋子说道:“你看看。”
    李正瞧着白花花的海盐,沾了一些自己尝了,盐很细而且吃着咸味也还不错,没有苦味。
    李泰抓着李正的衣服,“我可以成婚了,有了这么多海盐,发财了,发财了,以后大唐再也不用缺盐了。”
    李正倒没太高兴,这也就意味着盐价要跌了,而且是大跌特跌,那些盐商要赔死了。
    “胖子,我不想打击你,以后我们怕是会受到铺天盖地的攻击,会有很多人千方百计要置我们于死地。”
    李泰眨了眨眼说道:“什么意思?”
    李正低声说道:“海盐的提取简单吗?”
    挠了挠头,李泰说道:“东海那边传来的消息说一开始很难,还要适应气候,后来等这些困难克服之后,制盐的速度特别快,而且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成本也很低。”
    李正眼神忧愁,“这就是了,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盐随时都可以通过海盐工坊来获取,只要规模足够大,能够获取的海盐也会越来越多,一旦大量的海盐进入中原,中原的盐就会成为一种廉价的东西。”
    “这不好吗?”李泰疑惑道。
    “人人都能吃得上,干净又卫生的海盐自然是好,但魏王殿下要想想,这个世上有多少盐贩子,有多少人指着贩盐湖口,一旦盐的价格雪崩,那些靠着海盐挣钱的利益方会放过我们吗?”
    听完这些,李泰没有烦恼反而笑了笑,“当初面对五姓的时候你就没有退缩,更没有让你,我也不会退缩的,盐越便宜寻常人家就能吃得起盐,这是惠于民生的好事!”
    李泰充其量只是一个书院的管事,他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李正耐心说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原的经济,盐铁粮食是中原经济三座大山,如今盐便宜了动摇其中一座大山,也会跟着动摇其他两座大山,没有你想得这么简单,事关中原经济命脉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明白的。”
    “而且一旦盐便宜了,你父皇的财富也会缩水很多,很多囤盐盐商的财富也会缩水,可能会造成动荡。”
    事情过了过脑子,李泰脑海中思量着渐渐有些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你说的经济不只是盐价,你真正想说的影响大唐钱币的流通,钱币如果不值钱了,会影响整个大唐的所有人。”
    李正长叹一口气,“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海盐的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李泰挠了挠头,“不多,只有我们书院派去的十余个学子知道。”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孩子出生
    李正低声说道:“先封锁消息,海盐也不能出现在市面上,让你父皇来泾阳商议一些事情。”
    “你让我父皇来泾阳?架子会不会太大了。”
    “行啊,那就让海盐出现在市面上,然后大唐的经济垮了,到时候让你父皇求着来见我。”
    李泰看了看李正,他也明白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大唐的钱如果不是钱了,那就不是一个难题,那会是一个灾难。
    又看了看李正,李泰叹息道:“行吧,我再去一趟长安城,为了我的事情闹出这么多曲折,我难辞其咎。”
    “暂且先稳住寻常人家的经济吧。”
    书院的招聘会还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泰把事情都交给了褚遂良。
    赶在天黑之前,李泰急匆匆前往皇宫。
    来到长安,在进入宫门前,天色已经黑了,长安城也宵禁了。
    李世民还在看着近日从关外送来的消息。
    王鼎低声说道:“陛下,魏王殿下来了,还带着一袋海盐。”
    “没想到还真把海盐做出来了。”书院的本事很大,李世民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书院能够做出再离谱的事情,都不是很意外。
    李泰走入甘露殿内,“父皇。”
    李世民说道:“海盐制出来了?”
    李泰点头说道:“书院的学子用蒸馏的方式再用秘方剔除海盐的杂质便可以做出来。”
    李世民走上前,看着雪白的细盐,“都是细盐?”
    李泰解释道:“海盐从一开始提取出来就是细盐。”
    李世民想到当初从李正手里拿到的细盐制作之法,现在想来他或许早就知道细盐会很常见。
    他根本不在乎细盐。
    李世民尝了尝这个细盐,“朕还是小看了你们,朕也不用你制出一万石细盐,礼部已经选了日子,到时候就成婚吧。”
    李泰欣喜道:“多谢父皇成全。”
    说完李泰低下头又说道:“其实海盐制出来还有一个麻烦。”
    “什么麻烦?”
    “父皇也知道海水取之不竭,海盐用之不竭,而且提取时间也很短。”
    李世民稍稍点头。
    李泰接着说道:“那父皇可知道如今中原价格如何?一旦这种用之不竭的盐进入中原,中原的盐将会变得很廉价。”
    “这不是好事吗?”
    李世民笑道。
    “父皇疏忽一件事,那就是盐价,一旦盐价便宜了粮食的价格也会变得便宜,试问盐价如果跌下六成,那么人们还会用相同的价钱去买粮食吗?”
    李世民坐下来思索着这番话。
    李泰低声说道:“父皇不妨去泾阳和李正商量一番,这个真的很重要,而且大唐不少盐贩子手中掌握着不少盐,他们可不会自己的盐变得不值钱,这件事关系方方面面,不可草率决断。”
    喝下一口茶水,李世民看着窗外的黑夜,“今晚你就住在宫里吧。”…
    “喏。”
    如果盐价一旦崩溃,这对大唐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灾难。
    这种取之不竭的细盐是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看李泰就要走出甘露殿,李世民又说道:“朕明日会去见见他的。”
    李泰的脚步稍稍停下,又向父皇行礼,便走出甘露殿。
    泾阳的村民都很忙,所有村民都在自己家园的建设铆足了劲。
    下了早朝之后的李世民便来到了泾阳。
    看到如今泾阳的变化,也没有觉得太意外。
    一路来到马圈,李正就坐在这里。
    李世民走上前说道:“有时候朕觉得这个皇帝没什么分量。”
    李正笑着说道:“陛下,海盐的事情魏王殿下都已经说了?”
    李世民点头。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要解决的这个麻烦其实很简单,将海边的盐场交给陛下,我们五五分成如何?”
    见李世民双目带着一些怒意看着自己,李正又说道:“陛下,提取海盐的秘方就在我们书院的学子手里,陛下可以拿到其中五成,对陛下来说是莫大的好处。”
    李世民说道:“朕得了这五成,海盐的事情朝中就不能坐视不管了,你是在这个意思对吧。”
    没有否认李世民的说法。
    李正无奈地叹息,“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做法。”
    李世民接着说道:“朕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吃得起盐,这件事要如何做?”
    安抚着身边的大狗,大狗的年纪也很大了,照看马圈这么多年它都已经开始掉毛了。
    李正说道:“首先以后的一切海盐都由朝中来管控,盐价也由朝中来决定,不用太高,五文钱一斤盐就很合适。”
    李世民稍稍点头,“可以,这样谁都能买得起。”
    李正又说道:“再者朝中派人大肆抓捕盐贩子,泾阳会出钱尽可能买下中原的各个制盐作坊,先把盐抓在手里,预防有盐贩子倾销盐,导致普通人的银钱遭到损失。”
    “在抓人之前可以先放出足够多的海盐,让盐贩子感觉到朝中有足够的细盐,稳住他们。”
    李世民还是点头。
    “再者泾阳也会开始低价收购粮食,将市面上多余的存粮收下,先控制住市面上粮食的价格。”
    “泾阳收这么多粮食能吃得完吗?收得了这么多粮食吗?”
    李正说道:“不要小看泾阳的实力,我也可以把粮食往其他地方倾销。”
    李世民记下他的话语,“之后呢?”
    “之后的事情我会在完成这些之后和陛下说的。”
    临走前,李世民隐约有些担忧,泾阳什么时候有这么强的实力了。
    几天之后朝中也开始有了动作。
    泾阳也开始行动了,许敬宗已经探明了关中上百个制盐工坊,不论是用收买还是强买的手段。
    许敬宗的人开始大肆收购制盐作坊。
    两个月后的秋风,终于到李丽质临盆的这一天。…
    李正坐在床边陪着李丽质。
    死死抓着李正的手,李丽质声声大叫着。
    “公主殿下,在忍忍孩子就要出来了。”
    长乐公主要生了,这件事也惊动了李世民,他急急忙忙来到泾阳,对挡在门前的徐慧说道:“怎么样了。”
    缺医少药的如今,女人生孩子就是往鬼门关走一遭。
    长孙皇后也是神色焦急。
    好一会儿之后,房间内传来了孩儿的啼哭声。
    宫里派来的产婆,抱着孩子说道:“恭喜长安令,恭喜公主殿下,很顺利。”
    李丽质面无血色,低声说道:“孩子。”
    产婆把孩子送到李丽质身边。
    李正也看着孩子,“也太小了。”
    李丽质温柔地看着孩子,“刚生下的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