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挥动锄头铲开地上的冻土。
    李绩大早上走来说道:“今天这天儿可这冷啊。”
    李正说道:“大将军这么早出来散步了?”
    李绩活动着筋骨说道:“孙神医说过年纪大了才要多多运动,这样对老夫有莫大的好处,总要活得久一点,这样老夫才能看着你,万一等老夫一死你就造反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正笑道:“大将军真爱说笑。”
    李绩晃动着自己的胳膊说道:“你接着刨地吧,老夫自己到处走走。”
    李正再次挥起锄头,就看到李治带着图纸急匆匆跑去铁匠铺,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多年前的案子
    铁匠铺的炉子又开始烧起来了。
    铁家三兄弟再次忙了起来。
    图纸改过之后,李治的锅炉有很多的细节处需要重新锻造。
    看来这段时间李治还有的忙,不过距离中世纪锅炉的样子已经很接近了。
    在田地里忙活了好半天,李正这才把地里的冻土翻的差不多了。
    由于泾阳田地很多,上官仪也安排了不少劳动力去翻动田地冻土。
    见上官仪走来,李正说道:“这个县丞你做的越来越顺手了。”
    上官仪也感慨地长叹一口气说道:“很多时候做一个县丞更像是做村民的朋友,要听他们讲述各种烦恼,在朋友有困难有矛盾的时候还要想着帮他们解决。”
    李正坐在田根边说道:“要不是找不到其他人手,我还真舍不得让你做一个县丞。”
    上官仪笑道:“泾阳村子就这么大,对村子里来说县丞这个官已经很大了。”
    虽说没有朝中直接的任命,泾阳县的县丞这个官职也一直是上官仪暂任着。
    上官仪瞧着田地里劳作的村民说道:“长安令,薛仁贵和王玄策迫不得已进入卫府军中,你和当今陛下的关系想必越来越不好了吧。”
    李正感慨着说道:“你想多了,昨天我们还在山顶一起喝酒看雪。”
    上官仪放低自己的声音说道:“有时候在下挺佩服你的。”
    李正皱眉说道:“别人都看不上我,你佩服我什么?”
    上官仪说道:“俗人就要有俗人的样子,长安令是一个俗人,但相比其他人,长安令至少活得比别人要坦荡。”
    说完上官仪站起身说道:“村子东面还有一些事情要忙,隔壁村子的人说我们的田地挨着他们的,我得过去看看。”
    李正说道:“辛苦了。”
    上官仪说道:“我帮长安令做事也是心甘情愿的。”
    等上官仪离开,李正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重新站起身往家里走去。
    长安城内
    禄东赞走在朱雀大街上,看着如今长安的变化。
    正走着就撞见一个人。
    来人自称是大理寺的少卿。
    大理寺少卿戴至德向禄东赞行礼说道:“敢问可是吐蕃使者禄东赞?”
    禄东赞看着来人说道:“有什么事吗?”
    戴至德有些事情想要找你谈谈。
    对眼前这个人禄东赞心里带着警惕。
    戴至德带着禄东赞来到大理寺内,一边说道:“我伯父是大理寺卿戴胄,可惜早年前他就去世了。”
    禄东赞说道:“那还请节哀。”
    戴至德说道:“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只是我伯父当年查过一个案子,那个案子非常的离奇,一查就是很多年,直到伯父去世之后也没有查到结果,到了现在也没有结案。”
    禄东赞说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吗?”
    拿出几份大理寺的卷宗戴至德说道:“有关系,当然有关系了,这个起初是我伯父在查,现在到了我手里,为了完成伯父的遗愿我说什么也要把这个案子查到底。”
    禄东赞看着他说得信誓旦旦,心中不由得觉得好笑。
    戴至德说道:“这件事和你们吐蕃也有脱不开的关系,还记得当初西突厥是甚么时候开始异军突起的吗?”
    禄东赞说道:“当然记得,他们手中有关中的兵器。”
    戴至德又说道:“虽然西突厥异军突起但也败亡的很快。”
    禄东赞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西突厥太过好战。”
    戴至德又说道:“你们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西突厥因为一个国师导致西突厥掌握了大唐的兵器,并且实力在那个时候大增,你们吐蕃和西突厥打过仗,你们应该知道更多。”
    禄东赞对戴至德说道:“我们吐蕃帮你们大唐查案,那我们吐蕃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吗?”
    正说着又有一个走入大理寺,乌哈那对禄东赞说道:“我们又见面了吐蕃使者。”
    禄东赞看了看大理寺少卿,又看了看乌哈那说道:“你们两个早就认识?”
    乌哈那说道:“在下刚来长安的时候就结识了大理寺少卿,至少就是见到你吐蕃使者了。”
    看禄东赞还是一脸的疑惑,乌哈那说道:“当初我们突厥与西突厥交战之时,就发现对方的打仗方式很奇怪,并不是一直以来用西突厥人野蛮的方式打仗,他们打仗不论是前后还是围攻,都有呼应,更像是用了关中的兵法,而且我们一度怀疑,西突厥的国师是一个中原人。”
    乌哈那说完看向禄东赞说道:“你们吐蕃觉得呢?”
    禄东赞说道:“据传闻当时西突厥的国师一直不露面,那个国师后来别烧死了,对方处理的很干净,见过那个国师的人都已经死了。”
    戴至德接着说道:“可是那个国师死了之后,兵器生意依旧在积蓄,我们查到一个叫做莫先生的人。”
    乌哈那说道:“这个西突厥的国师可能是假死,之后这个西突厥的国师换了个身份成了莫先生。”
    禄东赞说道:“这个莫先生其实是一群孩子,那几个孩子非常诡异,很少知道他们的行踪,也有人说这些孩子的父亲才是真正的莫先生,但和那些还只做过生意的西域人也确实买到了关中的兵器。”
    “也有人冒充过莫先生,只不过后来的下场都很惨,至于那个几个孩子没人敢得罪,得罪那几个孩子的人也都没活着了。”
    戴至德让人记录下这些话语。
    莫先生的传闻在西域就是一个传说,只要莫先生一句话西域三十六国就会发生战乱,不仅仅可以买到兵器甚至可以买到粮食,甚至还多传闻只要莫先生愿意,他可以一统西域。
    这些话已经分不清真假了。
    传闻就是这样,有些事情会被夸大,也有些事情会被以讹传讹。
    从西突厥的国师再到现在的莫先生。
    对方一直都隐藏的很好,在外甚至连一张画像都没有。
    也没有什么只言片语。
    戴至德说道:“我们怀疑这个莫先生其实是中原人。”
    禄东赞说道:“我们也想过这个莫先生是不是中原人,但最早和兵器生意有关联的人说过莫先生是突厥人。”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和李世民吃火锅
    三人一时间三顾无言,这个兵器贩子的身份隐藏的太好了,莫先生的身份没有,就连一张画像都没有。
    乌哈那说道:“在下曾经听闻泾阳李正,时常有贩卖粮食给关外。”
    戴至德低声说道:“我们大理寺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李正,但苦于没有证据。”
    禄东赞看着乌哈那与戴至德一唱一和似乎想要把这个案子用李正身上引。
    如果想要对付李正,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戴至德接着说道:“对方也很警觉,每当我们查到了一些端倪他们就会很快掐断联系,起初最查到的几个人很快就消失了,像是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知道我们下一步也要查什么,以至于我们怀疑是不是自己这边有人在通风报信,所以我们换了一批人手去调查。”
    禄东赞说道:“那是又查到什么了吗?”
    戴至德说道:“这点我不能和禄兄说的太多。”
    乌哈那对禄东赞说道:“如果禄兄有知道更多的消息,还请告知大理寺。”
    禄东赞说道:“如果我们有更多的消息一定会告诉你们。”
    说完禄东赞便走出了大理寺也不想和他们再多说什么。
    走在朱雀大街上,禄东赞心中很明白大理寺的戴至德到底想要做什么。
    回到驿馆之后,禄东赞看到乌哈那也回来了。
    乌哈那坐下之后说道:“禄兄以为如何?”
    禄东赞喝着酒水说道:“他们要对付李正,和我们吐蕃无关。”
    乌哈那说道:“说的也是,阿史那说过切莫被人当刀使。”
    禄东赞说道:“我以为你和这个戴至德很熟悉。”
    乌哈那笑了笑说道:“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我们突厥王庭纵使对李正有再大的仇怨,在对付李正之前还是要让突厥再次强大起来重要?
    没有永远的敌人。”
    禄东赞瞧着眼前这个乌哈那,有些看不透这个家伙。
    他似乎和其他的突厥人不一样。
    禄东赞问道:“现在你们突厥在暗中积蓄实力了。”
    乌哈那说道:“成败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就算是突厥和大唐拼死一战打光了所有家底,又有甚么意义呢?
    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禄东赞苦涩地笑了笑,“你们还真是乐观。”
    乌哈那低声说道:“阿史那在长安做着最低贱的活计,苦熬到现在回到了突厥,期间他看了很多很多书籍,他总说自己不算是一个智者,但智慧这种东西需要常年积累。”
    喝着酒碗中的酒,乌哈那接着说道:“讲来希望吐蕃能够和突厥共同携手,至少我们不会成为敌人。”
    禄东赞说道:“如果我们共同点的敌人是大唐,或许可以做朋友。”
    乌哈那说道:“我们突厥可以给你们战马,但我们缺少的是人口。”
    感同身受地点头,禄东赞说道:“现在吐蕃的情况也是一样,最缺少的就是人口,奈何现在李正似乎在有意无意的控制我们吐蕃的人口,很时候我们又无法反抗。”
    乌哈那长叹一口气,“希望以后你们吐蕃可以拉我们突厥一把。”
    禄东赞笑了笑,“我很佩服阿史那,如果我是阿史那说不定我早就放弃了。”
    乌哈那说道:“以前阿史那还年轻,或许还有很多不懂,但现在的阿史那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禄东赞向他敬了一碗酒水。
    凛冬的寒风吹过又是让人打了一个哆嗦。
    李正看着和李世民吃着火锅说道:“我没想到陛下又来找我了。”
    李世民吃着涮羊肉说道:“临近新年朝中没有其他的事情,朕就来你这里坐坐,而且孩子们也都在泾阳,在泾阳比在宫里舒坦。”
    看李世民的神情,李正说道:“陛下这是要来泾阳养老的架势。”
    李世民喝下一口酒水说道:“养老?
    朕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养老,或许在皇位上坐到死的那天。”
    李正给李世民的酒碗中倒上酒水,“那就在陛下死之前,在下先敬陛下一杯。”
    听到这话,李世民倒也不恼,“新年之后,倭国和高句丽会再次开战吗?”
    李正说道:“今年倭国有很大的粮食需求,如果倭国还需要再买粮食,那么倭国和高句丽必定会再有一战。”
    李世民说道:“这打仗就是人命,朕也不希望看到那种场面。”
    听着李世民说这番话,李正心中不由冷笑,李世民巴不得人家打起来,好在后面疯狂的卖兵器。
    现在却在口口声声说不希望看到那种场面。
    做皇帝的果然都是虚伪的。
    李正心里这么想着,眼前坐着李世民还是面无表情吃下一口涮羊肉。
    远处的锅炉汽笛声已经响了好几次,这一次锅炉运作了有半个时辰。
    李正舒坦地喝下一口热茶,看来这一次锅炉算是成了,泾阳的工业终于可以往上再走一个台阶了。
    当然了这和李世民没有太大的关系。
    李世民把羊肉沾着辣椒吃下接着说道:“听说你在吐蕃的草原上正在大肆招收人手?”
    李正没有否认开口说道:“牧场挺大的,人手太少,需要扩大养殖产业。”
    李世民点头说道:“朕很奇怪,到现在夜想不明白,这么大一片领地你到底如何让它成为你的银钱,你似乎气定神闲觉得一定不会吃亏一样。”
    火锅里的汤水沸腾着,李正又加了一些汤水。
    大冬天吃一口火锅确实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李正对他说道:“没有什么亏不亏的,至少我觉得这片领地的价值很大,陛下看不明白是因为陛下与我的认知不懂,有些东西别人看着不见得有用,但对其他人来说那些原本不重要的东西往往有大用,各有个的眼光,所看的角度不同看东西自然不同。”
    李正指向远处的锅炉说道:“陛下觉得那是什么?”
    李世民说道:“那是一个大炉子。”
    李正说道:“我倒不觉得,我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