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说话声,禄东赞回头看去是一个突厥人。
    禄东赞看着对方说道:“现在突厥每年都会来朝贺吗?”
    “我叫乌哈那,是这一次来朝贺的使者。”
    对方自我介绍道。
    禄东赞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接着说道:“阿史那回到突厥了?”
    乌哈那点头说道:“阿史那本就是我们突厥王的血脉,将来阿史那也会重新坐回王位。”
    这个乌哈那看起来很年轻,只有二十来岁的样子。
    禄东赞接着说道:“你真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吗?”
    乌哈那听得出对方话语中的意思,接着又说道:“那吐蕃的将来还会更好吗?”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雪景
    禄东赞看着窗外雪景下的繁华说道:“都说你们突厥如今已经成了中原的养马场。”
    乌哈那说道:“虽说因为西突厥一战如今我们部族已经落寞,但我们突厥王廷的血脉还在,阿史那也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我来长安之前他说过,有生之年他绝不放弃突厥,中原有个叫越王勾践的人,我们突厥会慢慢积蓄实力,迟早有一日让突厥重新回到当年。”
    听着乌哈那雄心壮志的话语,禄东赞摇头叹息道:“谈何容易,你没见过李正的弟子,你也不知道当初在吐蕃发生了什么。”
    乌哈那接着说道:“当然知道,当年阿史那一直留在长安被当做人质,从那时候起阿史那便学习关中,读关中的书籍,关中人确实有智慧但如今的长安就这么上下一心吗?
    这天下毕竟是李唐的江山,李正也不能一直高枕无忧。”
    听这话,禄东赞皱眉说道:“你们突厥要对付李正?”
    乌哈那说道:“假以时日突厥的血仇一定要让李正,让李唐付出代价。”
    话语声不大,禄东赞倒是听的一清二楚。
    这话让禄东赞心里也有了一些慰藉,至少感觉吐蕃这边不是在孤军奋战。
    乌哈那低声说道:“吐蕃和突厥如今落得一样的境地,若是将来有机会,希望吐蕃和突厥可以一起联手。”
    眼下的形势,确实不少。
    禄东赞心中很明白,现在的松赞干布的斗志几乎被消磨殆尽,面对大唐吐蕃上下都有一种无力感。
    眼前的这个乌哈那是不是再说大话也不得而知。
    更不要说将来向大唐要回代价。
    也不敢对将来许诺太多。
    禄东赞低声说道:“希望将来会有你说的那一天吧。”
    乌哈那对禄东赞稍稍一礼就离开了。
    随着各国使节的到来,整个驿馆忙作一团。
    几个伙计在人群中穿行,一时间的忙得不可交。
    禄东赞对这个驿馆一直有种感觉,在这里就像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各自盯着对方一举一动。
    泾阳
    李正站在山上说道:“这风怪冷的。”
    李世民喝着酒水在山上俯瞰着整个泾阳村子,“一个男子这点寒冷都扛不住吗?
    在雪中看着人间烟火,不是一件美事吗?”
    李正呼出一口气在冷空气中化成一团雾,哆嗦着收紧自己的衣衫,“这意境确实挺高的,但咱们能不能实在一点。”
    李君羡从火炉上取下温好的酒水,给李世民的杯中倒上酒水。
    李世民举着酒杯说道:“喝酒取暖。”
    李正指了指坐在另一个火炉边上的许敬宗说道:“陛下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喜欢喝酒,我有茶水也能取暖。”
    李世民笑了笑,“知道你小子滴酒不沾。”
    雪化无声地从天际落下,整个泾阳都安宁了许多。
    风雪一时间越来越大,李世民身上裹着厚重的貂皮,“听说朕的稚奴造了一个大炉子?”
    李正稍稍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李世民又说道:“而且那炉子还是坏的。”
    看着李正的神情,李世民忧心说道:“你说朕的儿子成天在你的书院都学了一些什么,连个炉子都造不好?”
    李正解释道:“其实那个炉子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还是挺高的,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好东西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那个炉子能用来做甚么用。”
    在风雪中打了一个冷摆子,李正低声说道:“我也不知道能用来做什么,就算是那个炉子能够造出来,真正能用还要需要满足很多条件,看似一个小小的锅炉,其实是一个大工程。”
    说完见李世民一幅心领神会的样子。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听懂了。
    李正来到火炉边拿起一个烤土豆。
    滚烫粉糯的土豆入口,在喝下一口茶水,李正这才感觉到自己的浑身上下温热的一些。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雪景说道:“你李正的诗文冠绝天下,此刻你难道就不想作诗一首吗?”
    李正看着雪景念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李世民思量着说道:“大雪漫天,可山下是人间温暖,你这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不是有些不太应景。”
    李正说道:“在下已经江郎才尽了,陛下你就听听吧。”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行了,朕也回宫了。”
    “陛下慢走。”
    李正捧着茶杯倒也没行礼。
    李世民倒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要往山下走去。
    许敬宗行礼说道:“陛下,慢走。”
    等李世民离开在之后,李正这才走下山。
    许敬宗跟在李正身后说道:“长安令,柱哥送来的消息,各国使者都已经到了长安,准备新年向陛下朝贺。”
    李正说道:“我知道了。”
    许敬宗接着说道:“突厥的使者和禄东赞也碰头了,两人在屋内聊了好一会儿。”
    说完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说道:“突厥使者和禄东赞的对方都记录在上面。”
    李正接过卷宗一路走着一边看着。
    许敬宗说道:“看起来突厥和吐蕃似乎要联合起来。”
    李正看完手中的卷宗,递还给许敬宗,“继续让人盯着。”
    许敬宗笑着点头。
    驿馆有自己人的眼线,当然也有李世民的眼线,这点破事说不定李世民的人也知道了。
    看似驿馆都是一些伙计,其实从上到下,包括厨子和扫地的都是宫里的眼线。
    这其中许敬宗也安排了几个人在驿馆中打探消息。
    青海以北的土地现在就在自己手中,如果吐蕃有兵变或者起兵进攻大唐,那一片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又或者说以如今默呕的实力可以号召西域很多人,甚至都没等吐蕃打过来,吐蕃就已经兵败在默呕手里。
    莫先生的名声在西域已经吐蕃以西的名声都很响亮。
    有多少小国为了得到莫先生的支持,只要有了大唐的尖兵利器,足够那些小国发动一场战争。
    默呕长久经营以来,一直卖的也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东西也确实都是好用的东西。
    就算是有人冒充莫先生,也被默呕的孩子们解决的差不多了,以至于现在很少有人敢冒充。
    敢冒充西域最大的兵器贩子,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快要疯了的李治
    李正又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许敬宗说道:“把这个图纸交给东海的段纶,以后的海船就按照这个规格来造。”
    许敬宗接过图纸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拿了图纸的许敬宗急匆匆去办事了。
    李正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雪依旧在下。
    远处的风景已经是白雪皑皑了。
    回到家中的时候,穿着厚衣袄的小兕子正在堆着雪人。
    小脸冻的红扑扑的。
    李正走入家中便坐在路炉子旁取暖。
    李丽质今天倒没什么事情忙的,低声说道:“见过父皇了?”
    李正点头说道:“已经见过了。”
    李丽质在一旁坐下问道:“都说了一些什么?”
    外面是寒冷的雪天,家里温暖许多。
    李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嘘寒问暖,还警告我不要造反。”
    李丽质笑道:“我不信父皇和你说了这些。”
    捧着一杯热茶,李正的目光看向远方,偶尔还能看到雪中几个忙碌的人影。
    又坐了好一会儿,李正站起身回到自己的书房。
    锅炉在海船上应用并不难。
    让许敬宗交给段纶的图纸也是后世锅炉海船的图纸。
    等到李治的锅炉完全造出来,还要放到海船上。
    当然了锅炉还要用在其他地方,这会让泾阳的生产力上升一大截。
    在自己的书房坐了一会儿,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
    只不过天空已经灰蒙蒙的,看来这场雪还要接着下。
    李正来到家门口,看向远处的铁匠铺,锅炉的汽笛声响起,响声非常嘹亮,也很急促。
    汽笛声响完之后,锅炉开始运作,锅炉口冒出浓浓黑烟。
    好一会儿之后,锅炉传出机扩声。
    锅炉抖动了几下,便又没了动静。
    大雪天,李治还忙的一头大汗,衣服都已经被锅炉的黑烟薰黑。
    似乎注意到了李正的目光,李治回头看向李正。
    干脆放下手中的活,李治走到家门口,像个孩子撒气一般坐在家门口。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没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李治苦恼地说道:“这话你都说了多少遍了,锅炉的耐受力太差,锅炉旁的轮子带不动。”
    说完李治按出图纸递给李正说道:“你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李正瞧着李治图纸说道:“传动装置为什么要齿轮呢?
    不如试试履带。”
    李治思量着说道:“履带?”
    又想了片刻,李治说道:“齿轮的传动需要消耗很多的动能,齿轮的摩擦力消耗的动能更多,而且齿轮更容易磨损,如果用履带的话,履带更换方便,不仅如此还能节省很多的动能,更能节省很多零件,减少不必要的故障。”
    李正点头,“晋王殿下的智慧实在是让在下佩服。”
    李治瞪眼站起身指着李正说道:“你从一开始就知道对不对?”
    李正笑道:“晋王殿下何出此言。”
    李治大声说道:“你早就知道我什么地方造的不对,你故意折磨我是不是?”
    李正说道:“晋王殿下这是研究锅炉魔怔了,这边建议晋王殿下停工几天休息休息。”
    李治一手夺过自己的图纸,又看了看李正的脸色:“如果这一次改了之后,还做不好,我不做了锅炉,谁爱做谁去做。”
    说完李治气呼呼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兕子好奇问道:“皇兄这是怎么了?”
    李正说道:“你皇兄此刻顿悟了。”
    “顿悟?”
    小兕子看着李正,一脸疑惑。
    李正说道:“你皇兄造出来的东西会改变很多是事情,当然这个东西会率先只能在泾阳使用,那是知识力量也是那些人没办法理解的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从来就没错过。
    改变世界的就是知识,探索未来用的也是知识。
    李治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一进去估计一整天都不会出来了。
    徐慧带着一篮子绿菜而来说道:“今年的大棚菜长得不错。”
    别看现在是凛冬时节,天气很寒冷,但是今年光照时间长,有了大棚保温,加上光照绿菜就能长得很好。
    晚饭时分一家人坐在桌边,围着一个大火锅吃饭。
    李治吃了两口涮羊肉,再把碗里的米饭吃个干净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看到李治吃饭又是匆忙,李丽质长叹一口气。
    好像在饭桌上多坐一会儿对李治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夜晚屋外又开始下雪了。
    今晚李江山难得留在家里。
    看她抱着横刀睡在暖炉边的样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睡觉的样子,李正瞧了许久,心说这个时候靠近她,她会不会拔刀。
    “你看着我做甚么?”
    李江山突然睁开眼说道。
    李正收回目光说道:“我在想你是不是要一床被褥。”
    刚说完,徐慧抱着一床被褥交给李江山说道:“这是公主殿下安排的。”
    李江山倒也没客气拿过被褥便盖在了她自己的身上。
    李正回到自己的房间,喝下一口热茶便睡下。
    第二天雪就停了,李正扛着锄头早早出门,眼下这是雪停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
    就连呼吸的空气都能感觉到比昨天更冷了。
    田地里已经有村民在忙碌了。
    雪在化冻的时候,也会让地面形成冻土。
    这种冻土尤其是在田地里,冻土也会危害农作物已经来年耕种。
    要在这个时候把冻土翻动出来,待到雪彻底化完之后,来年种地土地又会是肥沃的。
    李正挥动锄头铲开地上的冻土。
    李绩大早上走来说道:“今天这天儿可这冷啊。”
    李正说道:“大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