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敬宗低下声看着唐俭说道:“莒国公不认识我?”
    唐俭瞅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许敬宗?”
    许敬宗点头说道:“正是在下。”
    唐俭慢慢站起时说道:“你找老夫做什么?”
    许敬宗坐在一旁的桌案上说道:“你打算就这么过一辈子了?”
    唐俭冷笑道:“老夫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你来指指点点。”
    在以前李世民还是秦王,身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还不敢得罪唐俭。
    只不过现在掌权的李世民,唐俭本身就不受李世民的待见。
    许敬宗说道:“你想不想让李世民重新重用你。”
    唐俭冷哼道:“你如今在朝堂都没有位置,整日和泾阳李正为伍,老夫凭什么听你这种人的话。”
    许敬宗拿出一份账单说道:“莒国公常年流连平康坊,所欠酒水钱一共一万五千贯,这钱你还付不付了。”
    唐俭说道:“老夫堂堂国公,还会赖账不成?”
    许敬宗接着说道:“还有莒国公的儿子唐松龄,身为太常卿在外赌钱欠债一共两万七千贯,这笔钱还一直没有给过。”
    听到自己儿子的事情,唐俭当即喝道:“你胡诌!老夫的儿子从小懂事孝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许敬宗耐心地说道:“父子俩加起来一共四万两千贯银钱,若是不信自己去问问你儿子,我也算过你的家产,以你唐俭的家产用来还这笔债是远远不够的,陛下很看重朝臣们的名声,要是这件事传到陛下耳朵里,你唐俭能有好果子吃吗?”
    听完许敬宗的话语。
    唐俭急匆匆离开了平康坊。
    许敬宗站在楼台看着唐俭离开热闹地平康坊一路朝着自己的家里走去。
    等到看不见唐俭的背影之后,许敬宗走出屋外对等在屋外的姑娘说道:“可以安排人去唐俭家里要债了。”
    说完许敬宗丢给这个姑娘一块银饼又嘱咐道:“找个机灵点的去。”
    姑娘收好银饼躬身说道:“明白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心中有底
    唐俭急匆匆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唐松龄便喝问道:“你到底在赌坊欠了多少银钱。”
    唐松龄看着自己父亲怒火中烧的样子支支吾吾说道:“不是很多。”
    唐俭怒声说道:“前些日子老夫就觉得你不对劲,整日拿了家里的东西出去便再也没有带回来。”
    正说着府门外传来吵闹声。
    唐俭朝着门外看到便是一群人站在自家门口吆喝着让唐松龄还钱!
    一时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唐俭来回踱步说道:“你这让老夫还如何在朝中立足。”
    唐松龄神情有些恍惚自言自语道:“他们说过不会来咱们家闹事。”
    唐俭挥起一巴掌打在唐松龄的脸上怒声说道:“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你要是欠了这些人的银钱,他们会把你搅和的鸡犬不宁。”
    父子俩正说着。
    家中下人匆匆而来说道:“莒国公,外面有个叫许敬宗的人要见你。”
    唐俭咬牙切齿说道:“他还来做什么?”
    下人低着头说道:“他说可以解莒国公的燃眉之急。”
    唐俭看了看府门外的人还没散去。
    心中犹豫了好一会儿,这件事要是被陛下知道,自己的脸面会更加挂不住。
    唐俭妥协地长叹一口气说道:“让许敬宗进来吧。”
    先让自己的儿子去后院,唐俭见到了走入府中的许敬宗。
    许敬宗笑着说道:“莒国公考虑得如何了?”
    唐俭低声说道:“老夫这个孩子实在是……”
    许敬宗面带微笑说道:“年轻人行差踏错难免只要他们吃得了教训,下一次就不会再犯了。”
    唐俭看向许敬宗说道:“你帮老夫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会平白帮助老夫吧。”
    许敬宗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唐俭又说道:“你给李正办事?”
    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递给唐俭说道:“这上面有不少朝臣的黑料,莒国公只要按照上面的黑料在朝堂上弹劾那些老臣便好。”
    唐俭看着上面的黑料不仅冷笑,“现在老夫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找到老夫了,你早就知道老夫儿子的这些事情。”
    许敬宗又说道:“莒国公何必在意这些,眼下府门口还有这么多人堵着呢。”
    唐俭沉思片刻,“老夫可以照办,并且你也要帮老夫摆平这些人。”
    许敬宗拿出一份字据说道:“还请莒国公签字画押。”
    唐俭看着字据上的面容,上面写着许敬宗帮忙处理莒国公唐俭儿子唐松龄欠债一事,并且其父亲唐俭按照许敬宗要求状告朝中三十五名大臣。
    见唐俭还没有画押,许敬宗说道:“你我双方不论谁反悔了,都可以拿着这份字据去见陛下。”
    唐俭说道:“老夫一诺千金,何须这种字据。”
    许敬宗说道:“在下比较相信白纸黑字上的东西。”
    唐俭在字据上签字画押,一共一式两份。
    画押之后,唐俭站起身说道:“这样就可以了吧。”
    许敬宗也收好字据站起身走到莒国公府外,面对门口要债的众人说道:“诸位,跟我去泾阳领钱。”
    被人拿捏的感觉很不好,被人要挟的感觉更不好。
    尤其是是许敬宗这样的人。
    这家伙像是提前知道唐松龄的事情,到了现在才来要挟。
    不过细细想着,唐俭又想到了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如果许敬宗手里掌握着众多大臣的黑料,那么只要他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些黑料拿出来,在关键的时候要挟关键的人。
    长安是一个龙潭虎穴,也是一滩浑水,很多人都看不清其中有多少势力。
    自战乱就跟随李渊,唐俭心中自然明白一些长安的形势。
    这也是唐俭可以一直混迹权贵之间的依仗。
    只是如今看来许敬宗手中一定有众多的眼线。
    想完这些之后唐俭不禁苦笑。
    当初许敬宗还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就算是他见到老夫也要毕恭毕敬的。
    现在他就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挟。
    时也势也。
    现在也已经不是当初了。
    许敬宗的势力有多大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终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确认了家门口要债的人离开之后没有再回来。
    唐俭开始书写弹劾朝中大臣的奏章。
    需要弹劾的大臣有三十五名。
    下到门下省上到国公,这些黑料看着不是什么大事,但也足够惹的那些人浑身难受。
    尤其是朝中那些老臣其中破事更是不少。
    忙完了唐俭的事情,许敬宗再次来到泾阳。
    李正看着李治的锅炉图纸说道:“你可以这么试试,不过热蒸气的利用率不会太高。”
    李治点头说道:“我这就让铁大去造出来。”
    等李治离开之后,许敬宗这才走过来说道:“长安令,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花了一些银钱但也顺利。”
    李正看着泾阳的河面说道:“柱哥他们最近有送什么消息过来吗?”
    许敬宗说道:“过段时间应该就会有消息,他们也在查兵器案的事情。”
    兵器案朝中一直有人在查。
    这个案子就算是五姓倒台之后也一直没有停止。
    就算是李世民不提及,朝中也有人在私底下查探。
    查这个案子的都是一些什么,是谁的人。
    对方掌握了多少线索,查到什么地步了。
    这才是李正想要知道的。
    虽然说有王鼎在后面盯着,也有李世民罩着。
    但不知道对方是谁,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总是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许敬宗接着说道:“倭国使者平野吾已经让人把画押的契约送去倭国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来年开春倭国的二十万贯和高句丽的二十万都会送到长安,这些日子倭国和高句丽暂时平息了战争。”
    以东海的气候,现在想要再开展也要等到东南季风来的时候。
    如今已经深秋就要入冬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凉。
    倭国和高句丽之间隔海相望,眼下并不是继续开战的好时机。
    两国正准备过冬,这个时候都留着余粮。
    下次开战最快也是明年开春或者入夏的时候。
    李正对许敬宗说道:“岭南那边的粮食应该也要送过来了吧?”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南瓜餐
    听着李正的话语,许敬宗双手揣在袖子里思量着说道:“过些日子就可以到了。”
    说完许敬宗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岭南的粮食不是都用来做饲料的吗?”
    李正感慨着说道:“按照我们现在养殖场的粮食消耗量岭南的粮食用来做饲料绰绰有余,粮食多了也不能浪费,就算是用来做饲料的粮食那也是粮食。”
    许敬宗缓缓点头,“长安令还是和以往一样如此勤俭节约。”
    嘴上这么说着,许敬宗心想着要是倭国人知道卖给他们的粮食其实就是泾阳用的饲料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
    许敬宗躬身说道:“要没什么事情,在下就先回长安等柱哥他们的消息了。”
    李正稍稍点头。
    在泾阳的河边呆了一会儿,李正心中想着大唐的情报组织一直都有。
    从小道消息再到专门打探消息的人。
    从古至今就一直有人在运作。
    甚至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打情报战。
    一个情报的早晚或者真假,往往决定了很多的事情。
    李世民手中也有情报组织。
    他手中的情报组织应该更大才对。
    李正抱着茶杯回到家中,自己所需要的情报组织不需要太大,情报组织太大了容易形成放养和拉帮结派。
    很容易发展成窝里斗。
    这一点从后世的锦衣卫就可以看得出来。
    情报队伍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精。
    人手最好是经验十足的那种。
    村子里的秋收已经结束了。
    家里屯了不少南瓜。
    看着厨房门口如小山一般垒起的南瓜,李正卷起自己的袖子,晚上做南瓜吃。
    炒南瓜,南瓜汤,南瓜泥。
    李丽质清理完今天的账本,看着一桌子的南瓜菜说道:“真是让你费了心思了,”
    李正说道:“南瓜其实是一种很滋补的食材。”
    小时候在来泾阳之前,并没有吃过南瓜。
    倒是之后才听李正说过有南瓜这种食物。
    李治和小兕子也从书院回来。
    见李治刚要坐下,李正说道:“洗手了吗?”
    李治刚坐下又站起身去洗手。
    小兕子倒是懂事自觉地把手洗了。
    李丽质夹起一块南瓜吃着,南瓜很软糯也很香。
    是一种品性非常温和的食物。
    李治一坐下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李治说道:“热蒸汽的气缸不好铸造,铁大总是煅烧不好。”
    李正一边慢条斯理吃着饭说道:“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李治放下碗筷打了一个饱嗝说道:“主要是密封性,锅炉的温度过高上面的铁锁就会开裂。”
    李丽质和小兕子也吃好了晚饭。
    徐慧带着侍女们收拾着碗筷。
    按照习惯,李正喜欢饭后喝一杯茶。
    徐慧泡上一杯热茶放在李正面前说道:“并州刚刚送来的茶叶,说是比往年的要好。”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见李治一直看着自己。
    又喝下一口茶水,李正放下茶杯说道:“晋王殿下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治目光炯炯地说道:“你一定可以有办法。”
    李正笑道:“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治说道:“就连锅炉的图纸都是你指导我画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铁的延展性确实不好,你可以在一些关键的接口处用铜来固定。”
    李治想着说道:“铜?
    铸铜是重罪呀。”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咱们家有得是银钱,铸一些铜也没什么,我觉得你造出这个锅炉你父皇应该会很喜欢,他应该不会降罪于你。”
    有些将信将疑的看着李正,李治又说道:“当真?”
    李正皱眉说道:“我猜的。”
    犹豫了半晌,李治说道:“这真的要用铜才行吗?
    铜和铁的延展性真的不一样吗?”
    李正说道:“试试不就知道了,铁大的铸造经验丰富,其实你也可以问问他。”
    又看了一眼李正,李治默不作声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回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中有些乱。
    李治看着眼前图纸,这是一个巨大的锅炉图纸。
    研究了两个月的热力学,李治回忆着研究过程,意外的发现只要经过李正的指正大多数想法都是对的。
    这个锅炉是利用热力气压的原理。
    只要锅炉受热,锅内就会产生很大的热气压力。
    这种热力气压足够转换为动能。
    这也就可以解决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