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使劲点头说道:“谢谢,谢谢神医。”
大棚里的士兵也纷纷点头说着。
“我们也愿意留在泾阳。”
叫来李义府,让他给这些士兵登册造案,从此他们都是泾阳县人。
看了一眼自己的系统面板,人口增加了三百六十四个。
收起情绪李正对他们说道:“你们也可以让你自己家人来到泾阳。”
听着大棚里的道谢声,大牛站在李正的身边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唐想开战吗?
大牛心想这就是自己的老师吧,即便是面对这些伤兵也能慷慨收容他们。
不论外面的人怎么议论老师,在自己的心里老师对村民很好。
对伤兵也很好,若是放在以前说不定村里人还在为明天的吃食犯愁。
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山里打猎。
每每听父亲和母亲说家里没吃的,要去山里打猎自己都睡不好觉。
现在这些都不用担心了。
老师带着村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村里的百姓走入住宅区,这里是李正让大家建设的新房子。
这些房子都是村民们自己建设起来的,不过当住进这里还是有些不适应。
这房子很坚实,都是用石砖和水泥砌成。
屋顶也很结实不怕漏雨。
村里的几个婶婶把猪群也赶了过来。
这里还有一个新修的大猪圈。
“我们真的可以住在这里吗?”
“这房子建出来就是给我们住的。”
“这房子里好凉快。”
……
对村民们来说长年都是住着木房子。
第一次住这样的房子有些恍惚。
好像这样的漂亮有整洁的房子不应该给他们住的一般。
就算是自己搭起来的,真的要住在里面有些梦幻。
李大熊看向远处山上,那里原本也是一座荒山。
当初李正还信誓旦旦地说能够在荒山里种出来粮食。
现在原本的荒山山腰间也种出了郁郁葱葱的作物。
长叹一口气,李大熊接着怀疑人生。
村外,已经有不少伤兵而已下地走路了。
孙思邈诧异地给这些伤兵一个接着一个地把脉。
实在是想不到这些伤兵竟然可以恢复的这么快。
照理说他们躺半个月都是正常的。
怎么这才四五天就能下地走路。
孙思邈猛然转头看向坐在树下看书的李正。
这小子是怎么做到的?
李正看着眼前这本《造纸工艺学》。
看了许久做了一些笔记。
李泰给李正拿了一个煎饼果子来。
接过热乎的煎饼果子,李正说道:“你竟然还会做煎饼果子了?”
“又不难做,你做了几次我看了就学会了。”
正吃着一个煎饼果子,看到远处有一队兵马朝着长安而去。
再仔细一看还能看到这队兵马之中还有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呢。
面无表情的李恪走来说道:“那是吐蕃人。”
李泰凑近看,“他们来得这么快,这回长安要热闹了。”
李恪说道:“事关吐谷浑的领地,吐蕃一定不希望大唐插手,能不快吗?”
李正凶狠地咬下一口煎饼果子,“来者不善呐。”
一队人马进入长安,远处又来了一队。
马队路过泾阳卷起一片尘土。
李泰说道:“刚刚那些好像是吐谷浑人。”
使节进入长安引起了不小轰动。
这次来的是吐蕃和吐谷浑的人。
到了傍晚时分又有一队人马来到的长安。
这队人马相对其他人就落魄了一些。
要不是有兵马护送还以为这几个是叫花子。
几番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些人是倭国的使者。
一连来了三路使者。
坊间都在议论着,对倭国的使者倒不是很在意。
在意的是吐蕃和吐谷浑的使者。
这两国可都在打仗呢。
吐谷浑刚刚和大唐打完,现在在后方又和吐蕃打了起来。
吐谷浑的使者立刻向大唐投降,希望大唐支援。
再打下去吐谷浑真的要亡国了。
李世民收到了禀报。
倭国,吐谷浑和吐蕃的使者都到了。
天竺和南诏的使者还没到。
李世民看着一份份的国书,目光落在吐蕃的国书上。
国子监的夫子翻译出了上面的吐蕃文字。
吐蕃国君松赞干布想和大唐一起吞并吐谷浑的领地。
吐谷浑关系到河西走廊这个战略要地。
那也是中原与关外的必争之地。
李世民自然不想让,吐谷浑的领地必须全部归大唐所有。
这个松赞干布还真有野心,真让李正说对了。
第二日一早。
吐蕃使者禄东赞知道李正的名声,这一次松赞干布还特地交代一定要来拜会如今长安最有名的高人,李正。
李正还在忙着专研造纸术,纸浆的配比又一次失败了。
捞出来晾干的纸浆根本不能凝固,稀稀拉拉的在地上一大堆。
记下第八次实验记录,再换个比例再试试。
村口站着一群人像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泰跑来说道:“李正,不好了,吐蕃人找上门了。”
村口几个老兵拔刀对峙着这几个吐蕃人。
为首的禄东赞骑着马俯视着这些村民用关中话说道:“特来拜会泾阳县侯放我进去。”
几个伤兵寸步不让对峙着这些吐蕃人。
村民们的眼神也非常警惕。
李义府着急而来问道:“县侯,我们要怎么办?”
李正远远看着说道:“这家伙倒是挺威风啊。”
李泰冷笑说道:“现在的吐蕃能不威风吗?”
李恪抱着横刀说道:“要不是凉州一仗,我们大唐打的吐谷浑大伤元气,现在哪有他们的威风。”
“这些人打扰到我的村民了。”
李正说完看向李恪,“你说要做我的护卫是吗?”
李恪面无表情回答:“我现在就是你的护卫。”
“敢动吐蕃人吗?”
李恪点头,“敢!”
“让他们下马。”
李泰小声问道:“要是他们不肯怎么办。”
“那就把他们的马杀了。”
听到李正的话,李恪提着刀就来到村口对为首的禄东赞喝道:“下马!”
禄东赞笑道:“这里又不是长安,凭什么让我下马。”
李恪拔出横刀再次喝道:“下马!”
禄东赞依旧骑在马上,“我可是吐蕃的使者!你……”
话还没说完,李恪挥刀而起,顿时血液迸溅。
一刀砍在了马匹的脖子上,禄东赞还没回过神,温热的马血溅在脸上。
李恪挥起又是一刀,把整个马头砍下。
整匹马还多站立了一会儿才倒地。
禄东赞挣扎着从地上站起身,后方的吐蕃士兵也全部拔刀而起。
李恪喝道:“县侯有令,他们的马全部杀了!”
十多个伤兵一起出手,冲进吐蕃人群把这些马匹砍断了腿。
一时间马血流了满地,几个吐蕃人狼狈起身就要还手。
禄东赞用吐蕃话喝止自己的随从,拔出手里的刀指着李恪,“我是吐蕃的使者,你们大唐是想和我们吐蕃开战吗?”
第一百一十七章 要动手就现在
李恪与一群伤兵和吐蕃人对峙着。
李正冷眼看着眼前这一幕,都说这片中原大地以外能与大唐抗衡的也只有吐蕃了。
突厥已经分崩离析,西突厥的情况尚不明朗。
吐谷浑都快亡国了。
几个吐蕃人眼神里带着慌乱纷纷看向禄东赞。
场面安静了下来,好一会儿都没人说话。
一场打斗一触即发。
李泰小声问道:“李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是不是闯祸了。”
李正听了李泰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就几个吐蕃人而已。
泾阳一万多人一口吐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们,用得着怕?
就算是在吐蕃的松赞干布,他敢和大唐死磕吗?
即便是在这里杀了禄东赞,他松赞干布也不敢还手。
吐蕃虽然地缘辽阔,大多数都是荒漠与平原,可要说粮食与人口。
他吐蕃只是装的强大而已。
就靠吐蕃的那些青稞?
可拉倒吧。
几个吐蕃人用吐蕃话像是怒骂了几句。
李正走到人前问着李恪,“他们在说什么呢?”
李恪回道:“他们说这些战马是他们的兄弟,跟着他们在战场上厮杀,我们杀了他们的马,就是杀了他们的好兄弟,是不共戴天之仇。”
“原来你还懂吐蕃话啊。”
李恪面无表情,“以前戍守陇右的时候和吐蕃人打过交道。”
李正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吐蕃的领头人,“你就是禄东赞了吧。”
“正是!我是吐蕃的使者,你们大唐人这般做,总要有一天我们要……”
“打住打住!”李正打断禄东赞的话,“少给我放狠话,你们吐蕃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你们松赞干布镇压住那些旧贵族了吗?”
禄东赞的目光盯着李正,眼神里带着疑惑。
李恪平时看起来是个老实人面对吐蕃人,那种声色俱厉的神情。
给人一种随时会出刀的姿态。
虽说只有十几个伤兵,身上的纱布还缠着。
一种杀机弥漫在四周。
军人身上的肃杀在一举一动中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僵持了半个时辰。
李正开口对禄东赞说道:“我现在倒要问问你们了,你们吐蕃这次来使是要和我们大唐宣战的,还是来和我们大唐结盟的。”
禄东赞盯着李正,像是要把眼前这个少年的模样刻在心里。
李正又说道:“要打!我们现在就奉陪,这里有上万人,我很想见识见识你们吐蕃人的身手。”
见禄东赞还要再说什么,李正又说道:“凉州十多万兵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会杀进吐谷浑,要打!咱们现在就动手,要不打,把你们手里的刀都给扔了,向我的村民赔罪!”
为首的禄东赞脸色铁青,手里提着的弯刀在微微颤抖。
跟在禄东赞身后的随从面色犹豫,又像是在咬牙。
看他们没什么反应,李正又说道:“怎么了?真打算一直杵在这里了?这个决定很难吗?”
李泰上前一步感叹道:“也不知道吐谷浑怎么样了,他们现在很需要一个盟友帮助他们呀。”
禄东赞愤怒地大吼了一声,发泄着心中的怒火,对身后的随从说了几句。
几个随从听了禄东赞的话,丢了手里的刀。
禄东赞用吐蕃话对李恪说了好一会儿。
听完之后李恪转述道:“他说,吐蕃的国君松赞干布是一个胸怀开广的人,愿意就此偃旗息鼓。”
禄东赞看着李正的眼神满是警惕,从一开始的不屑也变为了记恨。
李泰心中着急这个梁子算是就此结下了。
禄东赞带着几个吐蕃朝着泾阳村民用吐蕃礼道歉,深深地一个鞠躬。
李泰松了一口气。
看着他们心里有恨又不得不道歉的模样,村民们心里舒服了不少。
见吐蕃人要把马匹的尸体也带走。
李正喝道:“人可以走,马留下!”
禄东赞用关中话问道:“什么意思?”
李正指着一地的马尸大声说道:“把这些马全部挂起来!挂在村口,告诉他们,这就是冒犯我们大唐人,冒犯我们泾阳县的下场!”
原本要走的吐蕃人立刻怒目转回身,面色狰狞就要再次拔刀而起。
这次真的激怒了这些吐蕃人
十多个老兵拔刀准备好了搏命,李恪上前一步将李正与一众村民护在身后。
刚刚松一口气的李泰,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看着李正心里慌张。
禄东赞的眼睛像是要喷出火来,死死盯着李正。
火药味十足像是就要炸开一般。
瞧着这个面容淡然的李正,禄东赞又用吐蕃话说了几句。
李正问道:“他说什么了。”
李恪翻译道:“这次的事情他们会铭记在心,你如此对他们的战马做的事情,一定会告知陛下的。”
李正咧嘴笑道:“咱们陛下很忙,估计不会有空搭理你们,我是这里的县侯,除了本朝的律法,这里的规矩我来定!以后不管是谁来这里,敢对这里的村民无礼,都是这样的下场!”
李恪将话语翻译成吐蕃话又对禄东赞说了一遍。
禄东赞神色愤怒至极,就快把自己的牙齿咬碎了,不过想起如今吐谷浑的战事,想起松赞干布的嘱托,还是硬生生忍住了心里的冲动。
此刻不能和大唐撕破脸皮。
切不能让大唐和吐谷浑结盟。
吐蕃能不能吞并吐谷浑再次一举。
自己的使命是为了吐蕃一统的大业。
铁青着脸,禄东赞还是收起了手中的刀。
使命远远比自己战马重要得多,也比自己的尊严重要得多。
禄东赞朝着自己的随从大声叫骂了几句,带着愤怒与不甘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