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悠哉的喝着茶水说道:“高句丽使者的话你也听到了,人家非常乐意和我一起平分你们倭国。”
    平野吾呼吸沉重,犹豫了半晌说道:“高句丽愿意和长安令平分倭国,那大唐是否会出兵帮助倭国。”
    李正笑着说道:“你说呢?”
    李孝恭观察着平野吾的表情,现在他心里一定很纠结。
    李正拍了拍平野吾的肩膀说道:“我们大唐当然是为了最大的利益而做事的,我一句话不能决定朝堂地事情,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可以一定程度左右朝堂的决定。”
    李孝恭低声说道:“用二十万贯还一个倭国一个存亡,你觉得划算吗?”
    看了看李孝恭又看了看李正,确实如他们所说,倭国亡了就什么都不剩了。
    而且高句丽愿意和大唐平分倭国。
    要是倭国没了这点银钱算什么,大不了多挖几座银矿。
    平野吾深吸一口气说道:“长安令,之前是我等不懂事,现在我们愿意用一年二十万贯换倭国一个平安!”
    李正微笑说道:“很好,立字据吧。”
    平野吾还是有些犹豫,再看李正的眼神,此刻也只好点头答应。
    李孝恭做证明,双方立下字据,下个月倭国就要送二十万贯来长安。
    立好字据,李孝恭收好自己还要向李世民禀报。
    看着平野吾离开,李孝恭说道:“老夫就没看错,你小子确实有做这份差事的天赋。”
    李正皱眉说道:“河间郡王,这二十万贯我能不能和朝中一人一半?”
    这小子想着的果然还是银钱,李孝恭冷哼一声,“这还要看陛下答应不答应。”
    再看李正的神情,李孝恭又说道:“你说你明明有办这种事情能力,为什么一直不来礼部当差,我这个礼部的尚书的位置就等着你来接手了。”
    李正看着眼前的马圈说道:“我觉得我更适合养马,你看看这些马儿,养得多好。”
    知道李正是一个什么脾性,李孝恭长叹一口气离开。
    傍晚时分,李孝恭来到李世民面前,将今天的成果和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看着倭国立下的字据说道:“这么说来朝中不用出一兵一卒,就能一年挣二十万贯?”
    李孝恭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不过李正说了这钱是否可以和朝中五五分账。”
    李世民颔首说道:“他小子还真有胆子。”
    李孝恭低声说道:“说来高句丽还没立下字据。”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样的价格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字据说道:“你是说如果朕不答应他,接下来的事情他就不干了?”
    李孝恭思量一会儿又说道:“李正倒是也没这么说。”
    李世民感慨地长叹一口气,“你说要是朝中的人来办这件事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李孝恭低声说道:“臣斗胆,要是朝中那些读圣贤书的来谈这件事可能没有这么多的好处,也谈不出一年二十万贯的价钱,毕竟他们太过君子了。”
    李世民无奈笑了笑,“太过君子了。”
    君臣之间话匣子打开了,李孝恭和李世民本就是战场上的兄弟,又是宗族堂亲。
    李世民的兄弟之间除了李道宗和李世民关系比较好的也就李孝恭了。
    李孝恭接着说道:“李正这件事虽然说是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好事,没有什么好名声,但真要说心里话臣觉得李正在倭国和高句丽之间的事情能够挣二十万,要是别人不一定可以给朝中挣得这份利益,虽说不君子,但这很实在。”
    说完李孝恭观察着李世民的神情,又补充道:“臣失言了,陛下勿怪。”
    李世民思量半晌说道:“朕可以答应和李正五五分账,但朕有一个要求。”
    李孝恭躬身说道:“陛下请讲。”
    李世民低声说道:“如果他能从高句丽那里也能挣到一年二十万贯,朕就答应。”
    来来回回还是二十万贯。
    对陛下来说没有损失,对李正来说也是顺手耳为而已。
    第二天,有了大唐的许诺倭国使者平野吾与平时嚣张了不少。
    李孝恭带着高句丽的使者金勋再次来到泾阳。
    一路来到泾阳的后山,金勋见到李正正在地里挖着什么好奇问道:“长安令这是在做什么?”
    李正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地里种了一些西瓜苗,都这个季节了要把西瓜苗都挖出来存起来回家栽培。”
    金勋稍稍点头说道:“都说长安令喜欢种田开荒,如今看来名不虚传。”
    说完见李正依旧挖着地,金勋看了看一旁的李孝恭。
    见两人都不说话,金勋躬身说道:“长安令,昨日的事情不知道长安令考虑的怎么样了。”
    李正这才停下动作,靠着树坐下说道:“确实考虑过了。”
    金勋还是躬着身子恭敬问道:“长安令意下如何?”
    李正瞧着说道:“按照你说的我们大唐帮助你们高句丽拿下了倭国之后,便可以一起平分倭国?”
    金勋点头说道:“昨日在下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正琢磨着说道:“你知道吗?
    如果我们大唐自己去把倭国拿下,那倭国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你不觉得你的条件很矛盾吗?”
    不论平分不平分,高句丽都争不过大唐。
    甚至在这个关头都不能得罪大唐。
    之前渊盖苏文的事情,已经让大唐对高句丽没什么好印象了。
    这一次来高句丽王还特意交代了,只要大唐不提特别过分的要求高句丽都可以答应。
    李正瞧着金勋说道:“我看你也面善,我俩非常聊得来,你也不像倭国人那样不懂事。”
    金勋连连点头,“那是自然。”
    李正又说道:“自汉起你们高句丽都是我们中原的属国,倭国和高句丽相比其实我更愿意帮助你们。”
    金勋缓缓抬起头看着李正说道:“当真?”
    李正用力点头,“那是自然,我们大唐还帮助你们高句丽平定渊盖苏文之乱,你觉得呢?”
    金勋长出一口气笑着说道:“长安令这么说在下就放心了。”
    说完金勋看到李正似乎有些危难的神情,低声问道:“长安令是有什么危难之处?”
    李正叹息道:“其实不瞒你说我也有难处。”
    金勋说道:“什么难处,在下可否帮长安令分忧。”
    李正抬头看了看一脸悲怆说道:“我不想为难你们。”
    金勋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像是在宣誓一般地说道:“长安令的难处就是在下的难处,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在下也愿意帮助长安令分忧。”
    李正瞅着他说道:“当真?”
    说完金勋有些犹豫,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那是自然。”
    李正说道:“我也不瞒你了,倭国人说了一年给我们二十万贯,要求我们不帮助你们高句丽。”
    金勋有些迟疑地说道:“一年二十万贯?”
    李正点头说道:“没错一年二十万贯呀,倭国人说只要我们不帮助你们高句丽,他们倭国就给我们二十万贯。”
    金勋稍一思量一跺脚说道:“这倭国人好歹毒的手段。”
    李正拍了拍金勋的肩膀说道:“是啊,这手段非常歹毒。”
    长叹一口气,李正又说道:“我本意上并不想帮助倭国人的,但是朝中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对吧?”
    金勋点头,“说来也是。”
    李正又说道:“你说这倭国人一年给我们二十万贯,我虽说不心动但难说朝中会有其他人心动,就怕到时候为了这点银钱朝中有人主张出兵驰援倭国那该如何是好。”
    金勋的神情开始变得纠结。
    李正也神情凝重,“再者说我们大唐陛下也是一个文明人,他也要看看朝中形势也不能是陛下一个人说了算,要帮高句丽还是要帮倭国眼下属实难办。”
    金勋倒吸一口凉气,连忙拉住李正的手说道:“长安令,那我该如何是好。”
    李正抽回自己的手掸了掸衣袖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有点废银钱。”
    金勋紧张地说道:“什么办法?”
    李正双手项背背对着金勋说道:“办法就是高句丽一年也拿出二十万贯,并且大唐承诺不帮助倭国更不会出兵,关中有句话叫作两害相加取其轻,但当你们高句丽和倭国的价格是一样的时候,朝中自然也就平衡了。”
    金勋听完沉默了下来。
    重新回过身,李正一脸严肃说道:“按年级来说我应该喊你一声金大哥。”
    金勋再次行礼说道:“在下当不起。”
    李正又说道:“你我一见如故,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剩下的只能你自己做决断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第二份字据
    “如果因为你们高句丽的犹豫,导致大唐帮助倭国攻打你们高句丽,到时候我也没办法帮你们了。”
    高句丽使者金勋来往踱步思量着说道:“这该如何是好。”
    李孝恭也说道:“陛下确实对倭国使者挺满意的。”
    李正接着说道:“如果你们高句丽一时间拿不出二十万贯钱财,你们也可以从倭国的战事中获得银钱,以此也可以用来应付二十万贯银钱。”
    金勋心中计较了一番,一跺脚说道:“好!我们高句丽也愿意拿出二十万贯,但希望大唐做出承诺不出兵支援倭国。”
    李正满意的点头,“那我们立字据?”
    金勋缓缓点头。
    李正拿出事先就准备好的字据,双方签字画押。
    画押之后金勋说道:“都是该死的倭国人给逼的。”
    李正一脸惋惜地说道:“事已至此,这虽然是下策但也是唯一的办法了。”
    看李正的神情,金勋打心里感动,“多谢长安令相助,在下一定铭记。”
    李正说道:“要没什么事情你就先回去吧,如果之后有什么安排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金勋看了一眼天色说道:“时辰确实不早了,就先告辞了。”
    看着金勋离开,李孝恭轻蔑地笑了笑,“真怕老夫的儿子被你卖了还在给你数钱。”
    李正把字据交给李孝恭说道:“河间郡王说笑了,我的这点小伎俩瞒不过您的法眼。”
    李孝恭点头说道:“你说你这灵醒劲用在社稷上那该多好。”
    李正不以为然说道:“我这不是为了咱们大唐的社稷忽悠他们吗?”
    好好的一身本事却用在了忽悠人上。
    李孝恭叹息道:“一身本事落在了你身上是老天瞎了眼呐。”
    李正也说道:“这话听着像是在骂人。”
    李孝恭又说道:“倭国二十万贯,高句丽二十万贯,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利益,甚至还能从中控制倭国和高句丽,你小子功劳不小,但这一次你得不到任何的封赏,陛下答应你和你五五分账,所以明面上你没有任何的封赏了。”
    李正朝着长安城躬身行礼,“陛下英明。”
    李孝恭扯了扯嘴角,“收了这副姿态吧,知道你不是真心的。”
    李正连忙说道:“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又多看了一眼李正,对这个小子李孝恭还想多批评几句,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索性挥了挥衣袖离开。
    回到家中之后,李丽质看着李正带来的字据皱眉说道:“所以你什么都不干只是和倭国与高句丽谈判就给大唐得到了一年四十万贯的收入?”
    李正强调道:“其中有二十万贯是我们家的,和你父皇五五分账,有一半是咱们家的。”
    李丽质认真的看着李正。
    注意到了李丽质的眼神,李正避开眼神说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丽质苦恼的扶着自己的额头说道:“你可以一本万利,不用付出任何的成本就能挣到一年二十万贯。”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不过是一些小伎俩而已。”
    再看李丽质一脸失落的神情,心说家里挣了钱她应该高兴才对。
    李正说道:“一年二十万贯呢?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丽质感慨着说道:“每个月从西域送来的银矿又何止二十万贯,我只是觉得我用心挣钱却比不上你几句话。”
    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面对李正的时候。
    李正的挣钱速度快得简直让人发指。
    无力感在心底升腾而起。
    原本自信在李正面前已经摇摇欲坠。
    李丽质看着他说道:“你到低是如何做到的。”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认知的差距罢了。”
    中原有厚重的历史,但经历后世的学习,知道世界的样子。
    上辈子十多年的学习,不论是眼界还是思考方式,领先这个时代很多人。
    这世上有多少财富,这些财富在什么位置。
    李正心里很清楚。
    有后世的知识作为基础。
    就像是开卷考一般,在认知眼界和目的上都能领先他们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