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丽质坐在自己的房间中,目光看着坐在院子了的李正。
    徐慧在一旁低声说道:“高陵那边的作坊已经顺利开工了。”
    李丽质低声说道:“你觉得李正的棋艺高到了什么地步。”
    徐慧回话道:“平日里没怎么见过长安令下棋,也不清楚。”
    李丽质说道:“我和他下了五把棋,每一盘都是和棋。”
    徐慧讶异道:“每一盘都是和棋?”
    李丽质咬牙说道:“这比输棋还要难受,他就是拿着棋盘故意和棋,他在戏弄我!”
    看李丽质生气的神情,徐慧笑了笑,夫妻间偶尔有些小矛盾也是正常的。
    看着生气又拿李正无可奈何的样子,徐慧打心里羡慕。
    徐慧知道李丽质的棋艺很好,在小时候李丽质就可以和陛下在棋盘上杀的有来有回。
    能够在棋盘上和长乐公主每一盘都和棋,这也说明了李正的棋艺非常高超。
    甚至比李丽质高好几个境界才能做到。
    徐慧再看李丽质的神情,李正几乎碾压了李丽质的自信。
    让李丽质在棋艺上的自信碎的一塌糊涂。
    入秋的风有些冷,徐慧对李丽质说道:“公主殿下,这个季节的风有些冷,注意身体。”
    见李正走入了厨房要去做晚饭,李丽质也收回了目光。
    徐慧递上账本说道:“这是粮食买卖的账本,刚刚送来的消息,东海那边的银钱明日就可以送到。”
    李丽质接过账本看了起来,“一石粮食三十贯,卖给倭国一共两千石头,六万贯银钱。”
    李正用一贯钱六石的价格,买了朝中三十万石陈粮。
    现在用一石粮食三十贯的价格卖给倭国。
    这笔生意稳赚不赔。
    李丽质心中也狐疑李正难道就用这样的生意想要搬空倭国的银矿?
    徐慧低声说道:“一石粮食三十贯钱的价格会不会太高了?
    我怕被别人知道怕是会……”
    李丽质说道:“状告李正吗?”
    徐慧点头。
    李丽质说道:“其实大可不用担心这个。”
    李丽质接着说道:“首先关于这笔生意的情况,除了朝中少数的几人没有其他人知道,而且运输粮食的成本非常高,更是需要跨海远航越到倭国,谁能做到万无一失?”
    徐慧说道:“公主殿下的意思运输成本也都在倭国人身上?”
    李丽质说道:“跨海的贸易哪有这么简单,你知道李正为什么要建设造船厂?”
    徐慧皱眉说道:“公主殿下的意思是长安令要建设一条海上的商路?”
    李丽质坐在桌案前说道:“自汉开辟通往西域的商道开始,谁掌握了那条商路谁就掌握了货物的定价权,战乱时期货物的价格更是高涨,而这个价钱多少就掌握在各个西域小国之间,谁能把货物安全又快捷的运到,这个价钱就谁说了算。”
    这些话徐慧也清楚,徐慧和其他婢女不同。
    徐慧出身书香世家,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么简单的道理徐慧当然明白。
    李丽质接着说道:“只要李正掌握了海上的运输,那么货物的价格就只能由李正说了算,这才是造船厂真正的重要性,不仅仅如此,还可以借此掌握海权。”
    徐慧也看到过李正书房中的那张世界地图,如果那张图画得没错,海洋之外还有很多岛屿,还有更加广袤的世界。
    还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的世界。
    李丽质又说道:“这些事情都要等到以后再说,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而且造船厂也才刚刚开始把,还远着呢。”
    进入深秋的关中天气骤然变得寒冷。
    马上就要入冬了,李正早起打开窗户便是一阵冷空气铺面而来。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有求于人
    徐慧拿来衣裳说道:“公主殿下今年入秋快,多穿两件衣服以防着凉。”
    李正接过衣服看着面料说道:“这衣服看起来挺名贵的。”
    徐慧说道:“公主殿下知道长安令节俭,衣料是上等的,但衣服款式是最普通的,穿在身上和一般的衣服无异。”
    李正换上衣服说道:“还真是费心了。”
    徐慧笑道:“宫里送来的布料,又不好推诿留下来也不能一直搁置着,公主殿下就做了这么一身衣服。”
    看李正穿着挺合身; 徐慧又说道:“公主殿下的手艺真好。”
    衣服上没有多余的点缀,粗看之下确实和普通的粗布衣衫一样。
    刚穿上没多久,李正拎起衣角看着一个巨大的线头说道:“这线头不拆的吗?”
    徐慧捂嘴笑着说道:“公主殿下平日里不怎么做衣服,有点手生。”
    泾阳的作坊生意李丽质能经营的井井有条,不得不说在管理生意这方面她的天赋很不错。
    但做衣服和做菜这种事情似乎不在李丽质的基础属性上。
    李正来到自家的院子里,深吸一口气开始打着太极拳。
    李治早早起床来到李正身旁也跟着打着太极拳,他一边说道:“东海那边送消息来了; 说是造船厂的位置已经选好了,距离东海海岸三里。”
    李正说道:“东海的风季刚过眼下确实是好时候。”
    李丽质给刚睡醒的小兕子梳理着头发,从窗户低头看见李正和李治在院子里打着太极拳,两人的动作基本同步。
    孙思邈也说过李正的拳法看似缓慢实则刚柔并济。
    李正说这是太极拳。
    李丽质也看过易学这本书,其中就有导引吐纳之说。
    而太极一说也是来自周易。
    也不知道李正是怎么想出这种太极拳,而且还暗含周易之道。
    拳法也是有规有矩,更不像瞎打。
    若是用在对抗中太极拳的刚柔并济这种借力打力的方法,说不定可以发挥奇效。
    从小认识李正的李丽质知道李正并不是一个喜欢武力的人。
    倒是她觉得太极拳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
    一套太极拳打完李正深呼吸重新站立。
    李治也跟着停下动作一边说道:“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看看大海。”
    李正回到屋中慢条斯理往粥中放了一些碎盐一边说道:“如果你父皇同意,你随时都可以去。”
    李治比较喜欢往白粥中放一些酱油,往自己的粥里倒了一些酱油然后喝开,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吃完一碗粥,李治擦着嘴说道:“父皇肯定不会同意的,我还没有成年,就算我成年了我就要前往封地; 更不能随意离开封地。”
    李正对他说道:“其实还有一個办法?”
    李治好奇问道:“什么办法?”
    李正说道:“你可以找个合适的造反,然后自己登基称帝,这样就没有人会拦着你了,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李治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正。
    李正接着说道:“我还知道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我们所在世界的南北两端是两处冰天雪地的地方,那里有长达数个月的黑夜。”
    李丽质正巧走出来听到这话,瞪眼看着李正,“你怎么能怂恿稚奴造反。”
    李正说道:“这是摆脱你们父皇最有效的办法。”
    李治苦笑着说道:“老师真爱说笑。”
    李正递给他一本小册子,“这上面记载地是一种粮食的新式做法,你让研究院的学子们试试看做法。”
    李治接过册子看了看上面的内容,“这是新式军粮吗?”
    李正说道:“我管这个叫做压缩饼干。”
    李治一边吃着包子翻看着说道:“这不是压缩饼吗?饼干是什么叫法。”
    吃完早饭,李正站起身说道:“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
    李丽质照顾着小兕子吃好早饭。
    李治就带着小兕子去书院上课了。
    徐慧走来说道:“长安令,王公公来了。”
    看了一眼就站在门外的王鼎,李正招呼道:“王公公请进。”
    王鼎微笑着走来说道:“见过公主殿下,见过长安令。”
    看王鼎和李正有事情要谈,李丽质站起身说道:“高阳还在房间里睡着,我去叫她起床。”
    说完李丽质便走向了高阳的房间。
    李正无奈对王鼎说道:“王公公你看看,我这里都快成了咱们陛下地托儿所了,皇子公主都往我这里送。”
    王鼎还是依旧是几十年不变的笑容他躬身说道:“陛下对长安令还是很寄予厚望的。”
    李正说道:“王公公吃了吗?”
    看着一桌子的早饭,王鼎笑着说:“长安令有心了,老奴来时就已经吃过了。”
    李正瞧着他说道:“王公公最近气色不太好, 这几天没有睡好吧。”
    王鼎说道:“是吗?气色不好吗?”
    李正说道:“走的时候让孙神医看看身体,身体好是一切的前提。”
    王鼎点头说道:“老奴知道了。”
    带着王鼎走出家门,李正说道:“这两日大虎都不在; 王公公不如帮我们收拾一下马圈。”
    王鼎看了一眼天日; 心中算了算时辰还是勉为其难的挤出笑容说道:“长安令客气了,老奴应该做的。”
    来到马圈,李泰已经开始在打扫了。
    王鼎见到李泰说道:“魏王殿下。”
    李泰说道:“来得正好,过来帮忙。”
    这才大清早,李泰已经一头大汗了。
    李正对王鼎说道:“打扫马圈也是魏王殿下的减肥计划之一。”
    王鼎说道:“需要老奴做什么?”
    李正指了指一旁的草料说道:“把这些草料收拾一下就好。”
    等李正走入马圈,李泰一边铲着马粪低声说道:“王鼎怎么来了?”
    李正说道:“你看他这么配合我,八成是你父皇有求于我。”
    三人在马圈里忙了好半天,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衫。
    李泰洗了洗换了身衣服便去了书院。
    王鼎累的坐在树荫下不想动弹。
    李正给到倒上一杯凉白开,又放了两块冰块,“王公公喝一口吧。”
    王鼎拿过水杯便一口喝光里面的冰水。


第一千三百章 快得道成仙的孙思邈?
    李正坐在树荫下摇着扇祛热,“王公公,你找我什么事来着?”
    王鼎说道:“是这样的,陛下想要在长安城外面都种上树。”
    李正琢磨着说道:“之前是绿化公益工程,可我们工程队也不能一直做公益呀。”
    王鼎又说道:“长安令若是在长安城外也都种上树,这也是造福了长安城的百姓,每到秋季一刮风就会让把沙子吹入城中。”
    李正说道:“沙子落在身上或者落在家里确实很不舒服。”
    王鼎接着说道:“所以陛下才会这么想。”
    李正搭着王鼎的肩膀说道:“王公公; 那价钱呢?”
    王鼎尴尬地笑了笑,“陛下说了一万贯,从作坊的份子中扣。”
    李正思量着说道:“长安令占地千余顷,光是这个建造面积就不小,就一万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王鼎说道:“长安令给个价吧。”
    李正说道:“五万贯。”
    王鼎又想了一会儿说道:“是不是有些太贵了,朝中也不富裕,再说了长安令又是自家人能否……”
    “自家人才要明算账,不然人情事理就算不清了,越是自家人就越要明算账!”
    李正打断王鼎的话说道。
    见李正咬住五万贯,王鼎也不好再说什么,低声说道:“老夫会告知陛下的,还要陛下来做决断。”
    带着王鼎在村子里走着来到村子中孙思邈的住处。
    孙思邈就住在医馆中。
    这里还有两三個学子帮着孙思邈做事。
    药王孙思邈像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一直都在这里忙碌着。
    孙思邈给王鼎把脉许久之后说道:“你的气血不足,眼下看来除了补气血还需要好好修养。”
    王鼎摆手说道:“老奴的身体无恙。”
    孙思邈低声说道:“你现在开始调养还来得及。”
    王鼎本就是受了宫刑之人,气血就比一般的男子要差。
    而现在年事已高这种情况会越发严重。
    王鼎说道:“陛下还需要老奴来侍奉,平日里也不过传话办事而已,也没做什么体力活累活。”
    孙思邈看着王鼎的神色说道:“你平日里都睡几个时辰?”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平日里都有睡觉。”
    看王鼎的神情,多少可以想到王鼎的睡眠是个什么情况。
    如果李世民失眠,王鼎也不能睡着。
    即便是睡着了宫里但凡有什么事情,王鼎就要起来办事。
    不论孙思邈怎么劝说,王鼎都是坚定不肯调养。
    临走前,王鼎对李正说道:“长安令和孙神医的好意老奴心领了。”
    李正对王鼎说道:“什么时候你要是想要调养了; 或者你可以离开宫中了泾阳随时欢迎。”
    王鼎躬身说道:“多谢多谢。”
    连连行礼之后王鼎就离开了。
    孙思邈摇头叹息,“他这样迟早有一天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