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对阎立德说道:“我不能朝中你的成就可以超过阎立本,毕竟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好,但在下可以保证你不会太差,如果你做的足够好,应该也不会被阎立本一直压着,至少可以和阎立本其名。”
阎立德点头说道:“这样便好。”
李正对他说道:“既然如此你就跟随晋王殿下去书院,了解造船的知识并且着手开始造船,你把船造出来并且将船只开始洛阳,我会给你安排几个帮手,在东海边上建设造船厂。”
阎立德点头说道:“明白了。”
说完阎立德便走向了泾阳的书院。
阎立德走后,李义府走来说道:“其实阎立德也是阎立本介绍来的,比较是亲兄弟,作为兄长,阎立本也想帮一把自己的弟弟。”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让段纶准备一下,过段时间让他一起跟着阎立本去东海。”
李义府在小册子记下李正的话。
眼下造船厂的事情总算是着落了。
不过这种事情李世民既然不想参与,只好自己来办。
李世民竟然对海洋贸易没有兴趣。
其中利益确实很大,反正也和李世民说过了。
是他自己拒绝的。
接下来的日子阎立德几乎住在了书院里。
李治说道:“这个阎立德也挺厉害的,很多事情只要说一遍他就可以明白,就像船只模型,只要他看一眼模型他就可以明白大致的原理。”
在怎么说人家也是工匠世家出身。
李正感慨道:“或许这就是专业对口。”
李治又说道:“这个阎立德似乎对书院的只是很有兴趣,尤其是物理方面的只是,只不过他的数术实在太差,有些公式一直算不明白,教起来有些费劲,但也总算是有些进展,过些日子他就可以自己动作造船了。”
李正对他说道:“这件事不着急,你们也耐心点。”
李治稍稍点头。
秋日难得的雨水天气,大牛打着自己做的折叠雨水路过铁匠铺。
放在铁匠铺旁的铁桶一直就在那里。
眼下这个铁桶上放着各种杂物,根本看不清全貌。
似乎连铁大也认为这是一个无用的东西。
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最好。
大牛不动声色的走过铁匠铺,一路来到书院的研究院。
阎立德还在这里专研着面积公式的算法。
大牛走上研究院的二楼,在楼道的拐角处就是自己的房间。
拿下放在书本最底层的一张图纸。
这是根据铁匠铺的铁桶画出来的图纸。
尽管没有实践过,但深知火药特性的大牛知道这个东西给火药是用的。
而且在铁桶的最放下有一个底火装置。
这个装置以前自己没有想到过,还是看到那个铁桶才想出来的。
想到老师以前使用过的烟花,几乎就是一个道理。
像是思路豁然开朗,对火药的下一阶段应用,大牛有了方向。
将手中的图纸烧毁,大牛也深知其厉害,现在的泾阳已经不是以前的泾阳。
更是要防备陛下,可能又朝一日老师要和陛下对峙。
而火药的应用或许就是老师和陛下之间对峙的底气与后手。
看着图纸烧毁,大牛又恢复往日的神情来到阎立德身边说道:“需要我帮你吗?”
阎立德看着眼前的算式说道:“在下一直有一个疑问。”
大牛说道:“有什么可以尽管问。”
阎立德说道:“我只是要造船,为什么还要学这些复杂的公式,这对造船有影响吗?”
这些话似乎是阎立德的抱怨。
按说已经阎立德的手艺,现在确实可以造一膄船出来。
看着他的神情,大牛耐心说道:“只有明白了其中原理才能知晓缘由,并不是说造船一定要学这些公式,只是明白了这些公式之后你就可以事半功倍,你知道了浮力公式你就可以知道如何才可以让物体受到最大的浮力。”
“如果你的目标仅仅只是造船而已,那么这些公式你大可以不学,但你若是彻底明白其中原理,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新的基础,有了这些物理知识做基础,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得到改变,他人看水还是水,而对你来说水的用途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大牛接着对阎立德说道:“你知道吗?
其实海水的浮力比河水要大很大,相对盐度不同的海水不会轻易相融,甚至在水面上会出现两种颜色截然不同的水,你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改造船只,甚至改变人们对船只的看法。”
一番话说完,阎立德还是有些愣愣的。
大牛低声说道:“如果你只是会造船,那你就只能造船,你会再无寸进,倘若你基础物理知识,你可以用这些知识做很多很多事情,抽水泵你知道吗?”
阎立德点头说道:“当然知道,这东西关中人都想要。”
大牛说道:“那就对了,能够做出抽水泵也是来自物理知识,现在你还觉得这些公式重要吗?”
阎立德使劲点头说道:“重要。”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更广阔的天地
就像是认命了一般,阎立德看着眼前的公式又开始重新算了起来。
大牛看着他的模样低声说道:“这种事情不能太着急,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学。”
阎立德说道:“你们都学这个吗?”
大牛看着书院里的孩子说道:“我们都是从这些公式开始打基础的。”
眼前这个大牛看起来也才十几岁,而自己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给说教,阎立德心里多少觉得有些不舒服。
再想想眼下自己的处境,泾阳的研究院也确实造出了抽水泵这种东西。
阎立德苦涩地笑了笑,“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像我这种在匠作上耕耘数十年的人,竟然不如你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大牛说道:“并不是你不如我,你能在匠作上坚持数十年这是你们的毅力,就说这一点我比不过你们。”
阎立德摇头叹息,“毅力?
不过是迂腐不化而已。”
说着这些话阎立德心中泛起悲凉,他又说道:“现在我知道兄长为何一直都在泾阳不出去了,因为外面根本不能让自己的匠作水平跟上一层,如若我不来泾阳看看,或许这辈子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多知识。”
阎立德又说道:“我现在有些明白了,你们这些基础知识确实是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我明白了如果将来达到另外一个匠作巅峰就必须学会这种基础知识,阎立本学的如何了?”
大牛说道:“该会的他应该都会了,阎立本现在的水平应该和我们研究院的孩子差不多。”
阎立德低声说道:“我还追上的他吗?”
大牛笑了笑说道:“学习不分早晚,用老师的话来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阎立德低声呢喃着,“学无止境?”
阎立德接着说道:“按说现在阎立本管着泾阳的工程队,他的匠作水平已经领先我很多了吧,包括这些基础知识。”
当初阎立本来泾阳,还是被李正忽悠来的。
没想到在泾阳一住就是这么多年。
阎立本也很渴望这些新知识来打破他的瓶颈期。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物理知识,阎立本的匠作水平会一直毫无寸进。
尤其是出身在匠作世家的他。
更知道匠作一行的困境。
阎立德并不明白眼前这些所谓的基础的只是会是提升匠作一行水平的契机。
大牛说道:“老师要你造船,需要你建设造船厂,阎立本掌握着工程队,而你将来可以造船厂。”
阎立德说道:“阎立本的工程队总比我这个造船的好。”
大牛摇头说道:“不要妄自菲薄,海洋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在关中有很多一辈子也没见过大海,你掌握了船只建设就掌握了海洋。”
阎立德看着眼前这些公式说道:“我要如何学习这些?”
大牛指了指书院里的一间间课堂说道:“你可以和孔颖达老夫子一样,在孩子上课的时候你跟着旁听学习,一个埋头做公式毫无头绪的时候,不如去听听课。”
“我明白了。”
阎立德说完走向了教师。
只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大牛见过李正的世界地图。
完整看过那张世界地图的人不多。
在地图上海洋远比陆地要大得多。
掌握了海权,才是掌握了世界的财富。
这才是造船厂最大的潜力所在。
不过陛下对造船厂没兴致。
这就是认知问题了,对很多人来说海上是空无一物的。
看过世界地图之后,大牛知道这世界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大牛又把研究院打扫了一遍,便离开了研究院。
一路走到马圈,大牛看到李正悠哉的看着一本书。
大牛走上前说道:“老师这是在看什么书?”
看了一眼大牛,李正说道:“西瓜的培育技术。”
大牛说道:“中原真的可以种出西瓜?”
李正说道:“你的意思南橘北枳?”
大牛说道:“西瓜不都在西域吗才能种得出来吗。”
目光继续看着手中的书籍,李正说道:“所以我才籍。”
再看了看李正的神情,大牛说道:“老师铁匠铺前面的铁桶是给火药用的吧。”
李正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大牛又说道:“现在阎立德在书院从头开始学习物理基础知识,想要正式去建造船只还需要一些时日。”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这个不用着急。”
大牛低声会所的:“老师,我想出去走走。”
李正看了一眼大牛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牛说道:“我知道,现在老师和陛下之间的关很紧张,我担心一出去就会被陛下的人拿下。”
李正用力点头说道:“没错,然后你会被关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整日制作火药,或者整日被关着做研究,这一关可能是就是一辈子出不去。”
听到这话,大牛还是有些后怕。
李正说道:“和你说笑的。”
大牛扯了扯嘴角,“我觉得老师没有在说笑,可能陛下真的会做出这种事情。”
李正低声说道:“如果有机会,你也应该出去走走,你看看更加广阔的天地。”
话语说到这里李正又顿了顿,低声说道:“不过你父母就你一个孩子,你要是想要出院门,先给家里留个后。”
说完李正上下打量大牛又说道:“你年纪也太小了,再过几年吧。”
领略过吐蕃的雪山,西域的戈壁和荒漠。
看过这些景色大牛心中已经很满足了。
大牛说道:“世界很大,就算是我一辈子远游也走不到世界的尽头,在世界的极北之地之地真的还有活物吗?
我记得在老师的书中看到过在极北之地生活着一种浑身白毛的熊。”
李正说道:“对,那叫北极熊。”
大牛又说道:“有朝一日真想去看看。”
李正说道:“其实你也可以去突厥以北看看,那里有一些蓝眼睛大鼻子黄头发的人,现在那边应该还处于土著时代,你到了那里之后甚至还可以引领他们,建设一个国度。”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还是天可汗
“你现在的知识领先他们很多很多,你做的事情可能对他们来说就是神迹,那边有很多的财富和矿藏,而他们自己现在没有发现他们拥有多大的财富。”
听着李正的话语,大牛又沉默下来,“有朝一日一定要去看看。”
李江山站在远处一直看着李正和大牛。
李正和大牛是老师和弟子的关系。
而且大牛是李正的第一个弟子。
听不清这两人说了一些什么,倒是他们有说有笑的。
多看几眼,李江山接着去忙长乐公主交待地事情。
长安以西的建设工地中依旧在种树。
不少树苗送往长安城外,这些树苗还都是从泾阳村外的树林移栽而来的。
泾阳常年种树,几乎每年再去看那片树林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树林都又扩大了不少。
因为田亩卷宗的事情,之前被拿下的户部官员,在皇子公主们的求情下这些官吏又回到了户部。
朝中官吏被皇子公主的孝心感动,而触犯了唐律。
事后户部官吏被拿入大狱。
皇子公主又因为心有愧疚,求情自领责罚。
坊间传着这件事,皇子公主们有孝心,官吏也不是不近人情。
许敬宗听着酒肆里人们的议论。
这件事唯独说得最好听的还是当今陛下李世民。
皇子公主们虽有犯错但也是因为孝心。
户部官吏行事有所熟络也是碍于皇室的请求。
到最后还是当今陛下给了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谁都有错。
事情到了最后只有当今陛下没有错,更体现了陛下近人情又宽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