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治带着小册子离开。
    李正看着眼前的沙盘,土地治理一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而且很多荒地种植过树木之后,土地又会重新变得肥沃。
    虽然占用土地但绿化一直都是一件收益很大的事情。
    徐慧走来说道:“长安令,李绩大将军来了。”
    李正从沙盘上收回目光说道:“让他进来吧。”
    徐慧应声点头。
    李绩走入院子里,看到李正说道:“小子,陛下都和我说了。”
    话音刚落,李绩的目光落在沙盘上说道:“这个是?”
    李正说道:“这个是沙盘。”
    “沙盘?”
    李绩端详着说道:“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巧的沙盘。”
    再定睛一看,李绩说道:“这不是长安城嘛。”
    李正说道:“确实,最近有个项目。”
    李绩看着李正说道:“你小子该不会正要造反吧。”
    尴尬地笑了笑,李正说道:“大将军真会说笑,造反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我怎么会干,我爹还想让我多活几年呢。”
    李绩不屑地笑了笑,“那你小子造这么一个沙盘在做什么?
    这可是行军打仗时候用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沙盘的意义就是一目了然,也可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未来的规划,未来的长安是什么样。”
    李绩抬着小巴,“谅你小子也不敢造反。”
    造反确实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除非名不聊生,活着人们被压迫的活不下去。
    绝大多数时候的造反其实都是失败的。
    而且成功的也是极少数。
    再说了李世民能够造反成功,多少有些赌的成分。
    造反就要快准狠,不然很容易造成一种消耗战。
    有多少次造反一开始气势如虹,到后来还是被王朝给活活拖过去了。
    说白了造反还是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造反是件讲究事儿,不是说造反就能成功的。
    再者说现在唐朝民心归附,百姓好不容易过几年太平日子,造反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从经济角度来看当下真的不适合造反。
    李绩坐下来说道:“事情老夫都听陛下和王鼎说了,其实西域的生意一直都有只不过没有之前这么多了。”
    西域的兵器生意一直都是默呕在运筹。
    吐蕃平定之后,生意自然是直线下滑。
    就算是有也是小宗买卖。
    李绩低声说道:“真要卖粮食给倭国人。”
    李正惆怅着说道:“这两年丰收,我们泾阳仓库的粮仓中挤压了好几年的存粮,除了那些用来酿酒的粮食,其余的粮食旧了都变质了,牲口不吃。”
    李绩小声说道:“你的意思是?”
    李正说道:“把一些卖出去没人要的称粮卖给倭国人,反正留着也是浪费,正好给我们清清陈粮,清一清仓库也可以存入更多的新粮,再说了浪费粮食也不好,不如直接卖了。”
    李绩点头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两年一直是风调雨顺,就算是有灾年凭借如今的粮食储备来应对也是搓搓有余,老夫也听朝中有人说过,户部有好多积攒下来的粮食不知道如何处理。”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李绩拍案说道:“不如这样兵器的生意熟,老夫会安排。
    粮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李正打断李绩的话语说道:“大将军,朝中那些陈粮能不能卖给我?”
    李绩倒吸一口凉气,“你泾阳缺粮食?
    还是说你向朝中买粮食再用高价倒卖给倭国人。”
    李正拱手说道:“懂我者大将军也。”
    李绩稍稍点头,“朝中的陈粮卖给你这件事老夫会和陛下说道说道,反正倒卖粮食这种缺德事情你来干就成。”
    捧着自己的茶杯,李正说道:“这哪里是缺德事情,大将军说笑了,这只是一种生意手段而已,囤货卖货本就是商业行为。”
    目光再次落在沙盘上,李绩又问道:“你真的不是要造反攻打长安城?”
    李正一脸笑容,“我要是想造反,现在就杀了大将军灭口了。”
    李绩又看了一眼沙盘,“要造反知会老夫一声,老夫第一个杀你。”
    李正拱手说道:“一定一定。”
    一旁的李江山听着李绩和李正的对话,嘴角直抽抽。
    这两个还相约造反之日一决生死不成?
    李江山也知道李正是不会造反的,如今看起来李正确实没有要造反的意思。
    “杀手姐姐能不能别这么看着我。”
    听到李正的话语,李江山连忙收回眼神。
    李正又说道:“怪吓人的,总觉得你下一刻就会杀了我。”
    李江山抱着横刀说道:“我只听从公主殿下的命令。”
    李正说道:“行,您自便。”
    说完李正走出了家门,如果不出意外称心应该已经拟好了倭国的订单,并且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
    五天之后,从阎立本那里调拨的人手已经到了。
    这一次的绿化工事由李义府组织,李治带头设计,工程队全程参与。
    长安城外建设了一个施工现场。
    引得很多人翘首观望到底发生了什么。
    房玄龄自然知道绿化工程的事情。
    只是看到施工现场外一个巨大的牌子时停下了脚步,上面写着一条条条目。
    监工设计:晋王殿下,施工单位,泾阳工程队,甚至还写了工程名称,泾阳公益绿化工程。
    以及对工程队的介绍。
    大牌子上还画着一幅图画,像是建成之后新的长安城。
    杜如晦走来说道:“种树不是重点,老夫看来这个牌子上所写的才是重中之重。”
    房玄龄抚须说道:“没想到这种事情,竟然也能被李正当作一门生意来做。”
    杜如晦笑道:“听说这一次是因为长乐公主晋王殿下等孩子为了尽孝才做的,而且朝中不用付出任何的人力物力,全部由泾阳自己承担。”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李正对太子的威胁
    围观的人中多数人的目光都在对种树的泾阳工程队纷纷议论。
    很少有人看到工程队边上这个告示牌。
    房玄龄将告示牌的内容抄录下来,便回了长安城。
    东宫,李承乾也听说了泾阳工程队的事情。
    听着自己侍卫的禀报,李承乾正和长孙无忌下着棋。
    李承乾皱眉的说道:“李正这样栽树竟然没人管。”
    侍卫说道:“据说这都是因为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他们的孝心。”
    长乐公主?
    晋王殿下?
    李承乾心中莫名失落,不知不觉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去了泾阳。
    侍卫说道:“听说户部还私自给泾阳提供了田册卷宗,按律是要剥去官员并且问罪的。”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的神色说道:“舅舅,这事要怎么办?”
    长孙无忌在棋盘上落下一子低声说道:“户部确实有失职,这件事也不能不管不问。”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那孤是否向父皇进言追责户部?”
    长孙无忌笑了笑,“太子殿下可以这么做,但这么做之后陛下若是不追究就不要在追问了。”
    李承乾不解地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笑道:“向陛下说明朝中官员不守规矩是太子殿下应该做的,但因为弟弟妹妹的孝心太子殿下要成人之美也是应该做的,太子可明白?”
    李承乾了然地点头,“多谢舅舅赐教。”
    一旁的侍卫很懂事地长孙无忌奉茶。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李正栽树不用朝中一分钱,并且一切人力物力都是泾阳自己出,更何况他们也没有侵占他人田亩,这件事算是好事,如此孝心怎能不感人?”
    李承乾看着东宫外的阳光,“我一直以为李正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没想到他竟然也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长孙无忌不屑地笑了笑。
    见长孙无忌的笑容,李承乾味道:“舅舅是在笑什么?”
    长孙无忌说道:“李正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老夫?”
    李承乾好奇道:“此话何意?”
    看着棋盘上的杀机四伏,长孙无忌低声说道:“今日也有人给老夫送来泾阳工程队的事情,而且在所谓的施工现场外,还有一个告示牌。”
    说着话长孙无忌从拿出一张纸递给李承乾,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不妨看看上面的内容。”
    李承乾接过纸扎皱眉看着不自觉念了出来,“监工设计:晋王殿下,施工单位:泾阳工程队。
    工程名称:泾阳绿化公益工程。
    责任联系人:泾阳县衙县丞上官仪,施工业务范围:房屋建设,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围墙改造……”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看出了什么?”
    李承乾说道:“这上面没有写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事宜。”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看事情不能只看其表面,这一次所谓的工程,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对李正来说花这么一点钱是值得,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张告示,这张告示彰显的是他李正的野心。”
    李承乾没了心思下棋坐正之后说道:“还请舅舅赐教。”
    长孙无忌手里拿着黑子缓缓落下,又瞧了一眼李承乾的神色颔首说道:“当初李正在泾阳大兴土木让泾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只是在泾阳动工已经不能满足李正了,所以李正开始修路,渐渐地就有了成立专门处理工事的队伍。”
    “而这支队伍也需要给李正盈利,这一次种树之事已经在长安传遍了,泾阳工程队的事情显然也有很多人知道了。”
    李承乾神情一振,“舅舅的意思是说李正这般大张旗鼓是为了让工程队广而告之,从而让更多人知道工程队的存在,以后的房屋修建都会找到泾阳工程队,这样李正就可以坐地收钱了。”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太子殿下以为李正还有高尚的一面?
    其实李正心里都是生意。”
    李承乾叹息道:“也难怪父皇总是说李正眼里只有银钱,一身本事偏偏不用在正途。”
    长孙无忌又说道:“其实老夫也有些看不明白这个所谓的工程队到底有多大用处,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工匠,挣一点辛苦钱,对李正来说盈利应该不会很大太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应该还有老夫没有看到的东西,老夫也只是看到其中一二。”
    李承乾疑惑道:“舅舅的意思是李正还有更深的用意?”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现在老夫还看不到,不过就像太子殿下说的,李正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表面上种树是一场亏本生意,但实际上或许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利益。”
    李承乾沉默半晌,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就连舅舅也看不透李正。”
    长孙无忌说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其实很羡慕李正,他很年轻,而且还如此足智多谋,若不是老夫是长辈或许也想和李正促膝长谈,李正是一个好对手,太子殿下也可以借李正磨炼自己。”
    “磨炼?”
    李承乾苦笑道:“父皇一直都在否定孤,孤心里的苦楚又有多少人知道。”
    同样作为父亲的长孙无忌很明白,其实陛下很看重李承乾。
    因为玄武门的事情,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国之储君的身份不会动摇。
    只要李承乾不犯什么大错,陛下不会轻易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毕竟他李世民是怎么登基的?
    李世民自然不会让发生过的事情在他自己儿子身上上演。
    这也是李世民心中的底线。
    李正虽然才华横溢,但李正和魏王李泰走得近。
    只要太子还好好在东宫,即便是李正有在再大的成就,他也走入不了朝堂。
    长孙无忌说道:“李正虽说不是君子,也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他手中没有权力,虽然他是龙武军的上将军,但我们都清楚李正这个上将军不过是虚衔,李正的手中所谓泾阳护卫队也只是他自己的护卫泾阳的部曲,对太子李正的威胁其实并不大。”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将来的手腕
    李承乾的心中又泛起一些无力感,“可是孤总觉得自己不是李正的动手。”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即是国之储君就有登基的一日,只要太子殿下登基称帝,手握天下权柄之后便会看到更多,如今太子还年轻需要多多磨炼,待到日后太子殿下想要怎么处置李正都行。”
    尽管长孙无忌这么说,李承乾心里还是很犹豫。
    长孙无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道:“太子殿下看看墙上的话语,这些都是李正写出来的吧。”
    李承乾看向东宫的墙上低声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孙无忌说道:“这或许是李正一生的志向。”
    李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