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月后的泾阳。
    李正一脸悲伤地看着地里的西瓜苗,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西瓜苗又死了。
    看来在西瓜自由这条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要再培育也只能等到明年的秋天。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地质活动
    李大熊看着自己的儿子坐在田地里说道:“都说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人物,瞧瞧你的模样,大人物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从田地里站起身李正说道:“从小就这样,哪里改得过来。”
    李达熊皱着眉头说道:“你说最近咱们家的钱怎么一车车的往外送。”
    李正说道:“那是修路呢,修路当然要花钱的。”
    李大熊看了看四下小声说道:“他们说道这钱花出去挣不回来,真有这么一回事?”
    李正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了,回本是要时间。”
    李大雄又皱眉说道:“咱们家现在有钱的,做爹的没什么好帮你的,就怕你被人骗了,你看你也还年轻。”
    无奈地笑了笑,李正如今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不过灵魂已经活了两辈子。
    说来唐朝的农民都是朴素人家。
    要说人心险恶,后世的各种忽悠技术让人应接不暇。
    对古人来说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李大熊又说道:“修路要花多少银钱。”
    李正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这一次大概要花几十万贯。”
    “几十……”李大熊使劲眨了眨眼,“几十万贯是多少银钱?”
    李正说道:“还行吧,我应该应付得过来。”
    李大熊又说道:“你要是银钱不够,做爹的也给你攒了一些,就在家里的院子里埋着,你自己银钱要不够去爹那里拿。”
    李正扯了扯嘴角,李大熊能有多少银钱,家中老院子里埋着的都是一开始攒下得家底。
    也就一两万贯的银钱。
    那时候刚刚挣了大钱,每到夜里李大熊就提着铲子深夜在院子挖矿,半夜三更还怪渗人的。
    李正对他说道:“那点钱您自己拿着养老吧,要不孩儿给你安排一个姑娘?”
    李大熊摆手说道:“我不用人伺候。”
    李正又说道:“我看隔壁村子的寡妇挺不错的。”
    李大熊瞪眼说道:“说甚呼话,再瞎咧咧撕了你的嘴。”
    一边说着李大熊骂骂咧咧离开了。
    李大熊刚走,李义府便来了,“长安令,陛下来了,就在马圈。”
    跟着李义府离开田地,李正说道:“修路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义府说道:“阎立本他们已经开始动工了,银钱也已经到位了,这一次可以一直做到明年开春。”
    李正稍稍点头,李义府和阎立本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
    阎立本负责带队,李义府负责居中调度。
    大唐的第一支工程队就开始做起来了。
    在古时候没有具体的工程队概念。
    大多数的土木工事都是临时征召人手,从来没有系统性可以调度的工程队。
    要说有也只是军中抽调人手,这点始皇帝倒是挺有远见的。
    跟着李义府来到马圈,就看到已经在马圈烤着羊肉串的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了李正来了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朕总觉得现在吃东西没点辣味嘴里难受。”
    说着话,李世民往羊肉串上撒了一些辣椒粉。
    家里的辣椒粉存货本来就不多。
    大多数田地都是种着粮食。
    只有少量的旱地种着一些辣椒。
    李正说道:“陛下,这个辣味多吃也不好。”
    李世民瞧着李正说道:“太医署的御医说过这个辣味吃多了可以帮助人通气,而且还能驱寒,好处也不少。”
    李正又说道:“这个东西吃多了上火,上火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李世民笑着点头,“这话说得也没错,卢照邻他们也和朕说过,不过只要适当喝点祛火的药茶,也可以中和。”
    行吧,你李世民有专门的医生的看护。
    上火这种小事倒也对他没什么影响。
    李世民吃了一口烤好的羊肉串说道:“闲暇来你的泾阳散散心透透气也不错。”
    李正说道:“陛下想来就来,我还能拦着不成?”
    李世民叹息道:“你似乎对朕有很多的偏见。”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不敢不敢。”
    君臣对话,李义府站在一旁也是无所适从,只好说道:“在下就先告辞了。”
    李世民看着李义府离开,对李正说道:“说来你和丽质什么时候可以有个孩子。”
    李正坐下说道:“公主殿下还年轻,这才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还没到合适的年龄,再说了孙神医也说了适当的年纪生孩子是最好的,若是太赶容易出事,对孩子对母亲都不好。”
    嘴里吃着羊肉,李世民又拿了一串生羊肉放在烤架上,“少拿孙思邈的话来糊弄朕。”
    李正说道:“就说你们这些人健康观念太差,卫生观念也太差,陛下你吃东西洗手了吗?”
    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手,李世民说道:“朕没有这种癖好。”
    李正说道:“这不是癖好,这是讲卫生。”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章说道:“高句丽王武送来的消息,说是倭国最近节节败退,这倭国也太不经打了。”
    李正也拿出一纸书信说道:“那我们交换一下情报,倭国已经准备好第二次进攻了,而且还准备找我买粮食和兵器。”
    拿过李正的信纸,李世民皱眉看了起来。
    瞧着李世民又拿信纸又拿羊肉,李正说道:“陛下,咱能洗个手吗?”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正说道:“不妨事,朕自己拿的肉自己吃。”
    看完信上的内容,李世民放下信纸说道:“这么说来你的生意来了?”
    李正说道:“兵器上的事情还要陛下帮忙才行。”
    李世民冷笑道:“倭国真有这么多的银矿。”
    李正换了一个坐姿说道:“这就要从倭国的地理情况说起了,倭国地处地震带,而且多火山地质活动非常活跃,这也导致了倭国有很多地下矿产时不时会出现在地表,比如说地震,火山喷发的时候。”
    李世民好奇道:“你说的这个地质活动,还有地震带是什么意思?”
    李正解释道:“就是地震的时候容易让火山喷发,地层中的很多矿物也会跟着活动。”
    见李世民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
    李正说道:“陛下听懂了吗?”
    李世民摇头说道:“没听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正的条件
    看李世民的神情,李正一时间有些话不知从何说起,要解释这件事还要从板块学说说起,可要真的这么说李世民的三观还保得住不?
    清了清嗓子,李正说道:“总而言之具体如何,以陛下的智商在下很难和你解释。”
    李世民轻蔑一笑,“装神弄鬼。”
    李正看向东海方向说道:“反正陛下只要明白相比中原,倭国地处狭小海岛,多灾多难物产不丰富,商业还在启蒙阶段,但是他们有很多银饼。”
    李世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说道:“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多银饼?”
    这李世民又给自己烤羊肉串,还给他自己沏了一壶茶,这陛下还真是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正重新坐下说道:“按照我们之前的老规矩,银钱收益全部归我,其余的一切都是陛下的。”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朕怎么觉得这笔买卖不是很公平。”
    李正又说道:“当初说好的怎么能反悔?
    况且难道陛下不想要四海臣服吗?”
    李世民放下茶碗看着李正说道:“你要知道如果是别人和朕这么谈条件,他已经人头落地了。”
    李正也说道:“陛下要是不肯做这个生意,我完全可以自己来做。”
    话音落下,李世民不怒反笑。
    李正又说道:“不管陛下与我之间有多么大的矛盾,当面对你我共同利益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双方可以好好合作。”
    看着李正有恃无恐的神情,话说得也是四平八稳。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有时候看你不像是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
    李正说道:“我和陛下没有利益冲突,咱们为何不能好好合作。”
    李世民颔首说道:“当初约定好的朕自然不会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正举杯说道:“合作愉快。”
    看了看天色,李世民说道:“朕就先回去了。”
    李正笑道:“陛下慢走,我就不送了。”
    回头看了看李正的笑容,这小子倒是笑得坦然。
    一路从马圈走向泾阳的村外,李世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泾阳的风比长安更舒服。
    李世民看向村子西北方向,那边的树林也已经成了一片规模,一眼看去像是给村子修筑一道绿色的屏障。
    王鼎站在村口看到李世民回来了,躬身说道:“陛下是先在这里用饭,还是回宫休息。”
    李世民走进马车说道:“回宫休息吧。”
    王鼎亲自坐上马车挥动马鞭,马车缓缓驶动。
    马车边站在两排护卫,护卫不多,只有十几个人,就算是路人注意,也只会觉得这是大户人家的车驾,根本不会觉得坐在马车内的是当今陛下。
    护卫的队伍是十二卫府中的精锐,只要不是遇到大队兵马陛下的安全是无虞的。
    快到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看向长安城的西面。
    目光放远看去,远处的景色是一片黄土高原。
    风吹过的时候还能卷起一片黄沙。
    李世民低声对王鼎说道:“李正修筑那片树林用了多少时间。”
    王鼎思量着说道:“有四五年了吧。”
    说完王鼎回头看看马车内,见陛下不再说什么。
    王鼎也沉默下来继续挥动马鞭。
    回到宫里的时候,李世民走入立政殿打算休息一会儿。
    长孙皇后缝补着衣服说道:“最近高阳真是越来与出息了,灞上的作坊也建起来了。”
    李世民说道:“那还不是李正和丽质在她身后帮忙,没有她皇姐,她还是一个耍性子的丫头。”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怎能如此说自己女儿,高阳的脾气现在好很多了。”
    李世民冷笑道:“是吗?”
    长孙皇后起身给李世民按着肩膀说道:“妾身觉得以前高阳蛮横是因为她一直在宫里无事可做,可到了外面之后她跟着丽质埋头专心做事,她的很多精力都被消耗在了这些事业上,慢慢地她的这份骄横也被磨去了。”
    李世民说道:“希望如此吧。”
    看着李世民闭眼放松着身体,长孙皇后又说道:“以前妾身总是太由着她,现在有丽质管教着反而会更好,她更听丽质的话。”
    李世民也明白长孙皇后话里的意思。
    就像她说得太由着高阳了,李承乾,李泰,李丽质这几个孩子当初是在秦王府的。
    只是登基之后高阳不像承乾他们那样由自己带过。
    从自己登基开始到高阳出生,和李治与小兕子不同高阳又不是嫡出,小时候的高阳并没有受过多少管教,更像是一个宫里的野孩子。
    接到立政殿之后,倒是丽质一直管着高阳。
    作为姐姐丽质确实是很多弟弟妹妹的榜样。
    在兄弟姐妹中丽质的领头作用非常好。
    对此丽质也是让李世民最放心的一个孩子。
    李世民低声说道:“今日朕去了一趟泾阳,你知道吗?
    李正这个小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长孙皇后说道:“他冒犯陛下了?”
    李世民说道:“倒也没有,他敢和朕谈条件。”
    长孙皇后说道:“那陛下接受他的条件了吗?”
    李世民点头又长叹一口气。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那陛下都答应他的条件了,那还是有什么好计较的,再说了陛下要是耍赖反而不是好事。”
    李世民皱眉说道:“不说这个了,天大的好处这小子都吃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朕时常在想,要不要在长安以西也建设一片树林出来。”
    长孙皇后又说道:“为何要这么做?”
    李世民重新睁开眼坐起身说道:“今日朕感觉到泾阳的风挺舒服的,和长安的风比起来,泾阳的风虽然小但没有那种沙子吹在身上的感觉,反观长安以西一片黄土,风一吹便会卷起一片沙尘。”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臣妾记得这件事陛下就说起过,怎么这个时候提起了。”
    李世民说道:“朕只是觉得长安的环境是不是也可以和泾阳一样好。”
    长孙皇后说道:“其实背靠骊山的蓝田县也不错,只是总不能在长安以西搭起一座山。”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孝心与种树
    李世民也没了睡意,疑惑道:“你的意思是让李正去种树?”
    长孙皇后说道:“妾身只是出钱,价钱方面妾身会安排人去和李正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