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让魏征去办是最合适的。
第二日, 忙完马圈的事情,大汗淋漓的李泰盯着李正。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魏王殿下,为何如此幽怨地看着我。”
李泰说道:“现在满朝都在传我喜好挖人祖坟。”
说完李泰观察着李正的表情,见他的神情毫无波动,李泰又说道:“我让人去打听了,是从卢照邻嘴里传出来的,卢照邻说当初是你这么说的。”
李正依旧是不停摇着手中的扇子,“我怎么不记得了?”
李泰的目光盯着李正又说道:“本王何时有这种爱好了。”
李正满不在乎地说道:“可能是那天魏王殿下喝多了,不小心说出来了。”
这话让李泰也愣了愣,“是……是吗?”
李正又说道:“谁没有一点传闻,或多或少大家都身负一些谣言,更别说魏王殿下。”
李泰抬头看着苍天,“可我真的不喜欢挖人祖坟。”
看李泰挣扎地神情,李正说道:“不要在意这么多,既然事情都已经传开了便到了解释不清的地步了。”
正说着,李义府急匆匆而来,“长安令,郑国公来了。”
话语被打断,李正问道:“魏征这个老头子来做什么?莫非他也喜欢挖人祖坟,知道魏王殿下是他同道中人便来相会?”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清查田亩
闻言,李泰跳脚而起,“李正!我和你拼了。”
大虎连忙拉住李泰,“魏王殿下,冷静点!”
眼看污名要一辈子戴在头上,李泰咬牙切齿。
大虎拉着李泰说道:“魏王殿下,我们赶紧去把马粪倒一下。”
说完; 大虎便拉着李泰离开。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你把段纶和上官仪也叫来,顺便把人带来。”
李义府点头就去办事。
半个时辰之后,魏征和一群户部的官吏到了。
段纶和上官仪也急匆匆赶来。
众人都到了眼前。
魏征开口说道:“老夫受陛下口谕,来泾阳协助户部来清查泾阳田亩。”
这个魏征还是板着一副老脸,李正笑着说道:“有劳郑国公了,敢问户部要如何查起。”
一個户部的官吏站出来说道:“首先清查泾阳的粮食亩产,其次重新丈量泾阳的土地。”
李正看向上官仪和段纶说道:“你们都听到了?”
上官仪点头说道:“明白了。”
李正对魏征说道:“郑国公和户部的诸位可以跟着上官仪和段纶去清查; 上官仪乃是我们泾阳的代理县丞; 秋收的事情就是他在负责,诸位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他。”
代理县丞这个称呼有点古怪,不过魏征也并不在意。
段纶带着几个官吏去丈量田地。
上官仪带着魏征和几个户部的官吏去核对今年的秋收情况。按照唐律,各地的秋收情况都要各地郡县负责,只不过泾阳比较特殊,泾阳每年都在开荒,这也导致了朝中对泾阳的田亩一直都不清楚。
上官仪带着魏征和户部的官吏来到自己的府衙,府衙桌案上放着一大堆的卷宗。
上官仪开口说道:“诸位,这些卷宗就是今年的田亩账册,都在这里了。”
众人第一次看到这样堆积的卷宗。
魏征开口说道:“只有今年的吗?户部所查近三年泾阳赋税就按照第一次丈量的田亩再交。”
上官仪说道:“那郑国公要从何年查起。”
魏征抚须说道:“贞观九年,从现在往上查三年!”
上官仪说道:“当真如此吗?”
魏征看向一旁的户部官吏。
户部官吏开口说道:“自然要查得仔细,不然如何向陛下交代。”
上官仪再次说道:“必须要这么查吗?”
魏征颔首说道:“怎么?你们泾阳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藏着?”
上官仪说道:“那倒没有。”
魏征开口朗声说道:“那还不拿账册出来。”
看了一眼众人,上官仪长叹一口气说道:“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就查吧。”
先是稍稍一礼,默不作声地打开府衙的一个房间; 门打开之后入眼的如山一般堆积的卷宗。
甚至还有几卷因为堆得太高滚了下来。
数千卷的奏章,看得一众户部官员有些腿软。
拿起一卷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账目,光是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就很费劲,在抬头看看小山一般的卷宗,每一份卷宗都是这么多字。
还没开始查,众人就觉得眼睛发酸。
上官仪躬身说道:“诸位请吧。”
户部官吏敲着这些卷宗倒吸一口凉气,看魏征已经拿着卷宗看了起来,众人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泾阳的另外一边,段纶正带着几个户部的官吏丈量田地。
量尺从田地一头一直到另外一头,足足有四五千米。
几个官吏一路丈量已经累得喘不过气。
段纶说道:“诸位这才只是第一块地,怎么就走不动了。”
户部的官吏累在地上喘着气,他们也没有想到泾阳的田地竟然有这么大。
一直到了傍晚,李正坐在马圈和李泰悠闲地吃着葡萄。
李正对李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些谣言而已。”
李泰无奈说道:“就像你说的安阳,都已经这样了,反正都解释不清楚了,倒也不用解释了。”
一边说着,李泰换了一个坐姿说道:“不过你李正下次能不能不要这么缺德。”
李正说道:“当初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看李义府回来了,李正说道:“他们查的怎么样了。”
李义府擦着汗水回话道:“郑国公要往上查泾阳三年的赋税,现在还查着呢,怕是没半个月查不完。”
李正问道:“田地丈量了吗?”
李义府往嘴里灌着凉水说道:“更别提丈量了,那几个户部的官吏累得半死,到现在才量了几亩地。”
李正琢磨着说道:“反正我们做秋收账目的事情就忙不过来; 正好户部的人来帮忙,也省去我们不少事情。”
李义府稍稍点头,“朝中倒也是热心肠。”
这一次清查田亩反而给泾阳帮了忙。
李正洗了洗手说道:“给郑国公还有那些户部的官吏招待好了,给他们安排好住处和饭食,怕是没一个月他们查不完。”
李义府连忙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李正对李泰说道:“再找几个泾阳书院数术比较好的孩子,去给他们帮忙,怕是那些户部的官吏算不清楚。”
面对李正的吩咐,李泰心里不乐意,现在正是寄人篱下的时候,忍了!
李泰站起身说道:“这就去办。”
好好一个魏王竟然要给李正办事!
一路走回书院,李泰心中却是越想越气。
户部的官吏在泾阳县丞府衙忙了一下午,这才查阅完一部分的卷宗。
再看眼前小山般地账册,这么查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一群户部官吏各自放松发酸发涩的眼睛。
倒是魏征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李义府带着人端来了饭菜对众人说道:“长安令说诸位在这里查阅奏章一时半会儿怕是查阅不完,这便准备了饭食和房间,诸位这段时间大可以住在这里。”
魏征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如此好菜好酒招待,不会是想收买我等吧。”
几个户部官吏心想着,赶紧收买得了,已经不想查了。
李义府满脸真诚地笑容,“郑国公说笑了,我们是真心实意想要好好招待各位,再说了这些事正好缺少人手,这些饭菜是犒劳大家的。”
户部众官吏:“……”
也不知道那个户部的官吏冷不丁说了一句,“不想干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奢华的招待
魏征回头瞪了一眼,一群户部的官员就低下了头。
上官仪看这个情况一时间有些众人也有些下不来台,给了李义府一个眼神。
收到眼神,李义府开口说道:“诸位,人都是要吃饭的,也不是我们泾阳县衙这边不给饭吃,免得外面的人说我们不待见你们,就当诸位帮个忙,吃个饭如何?”
众人早就饿坏了,一群户部的官吏都看着魏征。
见魏征气定神闲地坐下来吃饭,众人也都坐下来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李义府拿着一壶酒水给众人倒酒。
酒足饭饱,天色也入夜了。
烛火映照下的府衙也是有说有笑的。
李义府很能和人打成一片。
上官仪瞧着李义府和这些素未谋面的人能有说有笑的,从家长里短聊到朝中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什么话都能说上两句,还能把玩笑开得恰到好处。
再看一旁闷声吃饭的段纶,上官仪小声对他说道:“你说李正怎么就看上这么一个人给他办事。”
段纶吃着手中的鸡腿也看着上官仪和一群户部的官吏有说有笑的,低声说道:“这李义府人模狗样的也看不出什么优点,整日只会献殷勤说好听话。”
上官仪摇了摇头,“我倒是不觉得李正的眼光会这么差,据我所知这个李义府是最早跟着李正的,在泾阳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也是他跟着李正调度泾阳的很多事宜。”
段纶皱眉看了一眼李义府,继续埋头吃着自己的饭食。
上官仪低声说道:“人不可貌相,李义府这个人表面看起来不着调,甚至还有些喜欢卖弄,但能够和人打成一片,那也是他的一种能力,如果把他放在合适位置上他的作用会很大。”
段纶咽下嘴里的饭食,“真会有很大的作用吗?”
上官仪低声说道:“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很计较是非对错,但这个世上那么多的事情,有些时候是非对错真的重要吗?
更多让人作出选择的是其中利益。”
亲身经历过五姓的崩塌,更知道险恶的人心。
段纶也自认自己一把年纪了,细细想着上官仪的话语。
小时候不觉得,长大之后才会发现是非对错真的重要吗?
得势的往往都是那些八面玲珑的人。
而李义府就是这样的人。
上官仪小声说道:“许敬宗也是给李正办事的,但许敬宗平日里不和我们来往,他来一趟便匆匆离开,我不了解许敬宗,但李义府一直都在泾阳,我觉得以后的李义府也一定会是李正的一大助力。”
段纶放下碗筷说道:“何以见得?”
上官仪喝下一口酒水说道:“我在书院听魏王殿下说过,河间郡王主持的礼部一直在观察一些人,似乎是要在礼部之上再建立一个府衙。”
段纶讶异说道:“在建立一个府衙?”
上官仪点头说道:“大唐强大了,大唐和周边诸国之间的来往也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兵马上的冲突,交易往来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一些边界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人处理。”
段纶说道:“这些事情不都是中书省的事情吗?”
上官仪摇头说道:“我们泾阳书院有句话叫做术业有专攻,如果真要有这么一个府衙,这个府衙中必定有李义府的位置。”
段纶观察着李义府的言行,再想想上官仪的话语感慨道:“人不可貌相呐。”
上官仪点头说道:“是啊。”
想到这里,段纶神情纠结看向上官仪,“那你说李正看上了我什么能力?”
上官仪无奈一笑,“我怎么知道。”
一顿晚饭结束之后,李义府带着众人前往休息的地方。
户部官员休息的地方就在泾阳居民区,这里还有数十间空房子,平日里这些房子经常有人打扫。
李义府对魏征以及户部的官员说道:“这些日子诸位都可以住在这里。”
一群户部的官吏,对眼前的房子打量着。
房子不是很大,但房间内五脏俱全,甚至还有现在长安很时髦地抽水马桶。
这东西寻常人家可用不到,据说只有权贵家才有。
没想到竟然在泾阳就可以用上,而且还是每个房间都有。
李义府站在一旁说道:“这里本来就是用来招待我们泾阳的客人的,房间里很干净,每日都会有人打扫,诸位可以在这里休息,明日再忙。”
魏征走入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只有一层,走入其中便是一阵扑面而来的凉意。
房间内竟然有一块大冰块。
着实让人有些看傻眼,冰块上还有各种水果。
魏征摇头叹息,“真是奢侈。”
正想再多说几句,一旁已经有人拿起冰块上的葡萄吃了起来。
魏征再回头看去,李义府已经离开。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魏征本想劝说奈何这些户部官吏已经吃了起来。
摇头叹息一声,魏征走入房间中休息。
第二日一早,户部的官吏又像昨日一样清查田亩。
只是这些户部官吏比昨日更快地散漫,更有点开始交头接耳。
莫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