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大回忆着说道:“只是送来了图纸,长安令一直没有来过问,可能这个东西不重要长安令估计是忘了吧。”
    大牛心里很明白,如果不是没有必要的东西,根本不需要造出来。
    再看看铁桶外围牢牢固定在一起的铁环,大牛再联想到当年在吐蕃做过的火药试验。
    这个大铁桶承受火药的爆炸力绰绰有余。
    而且还是量很大的火药。
    除了与火药相关,大牛想不出这个和其他事物还有什么关联。
    图纸是大牛送来的,而且这个铁桶还挺占地方,铁大说道:“要不要和长安令只会一声,东西已经造好了。”
    大牛反倒笑了笑说道:“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也不过过问老师,说不定老师真的已经忘了。”
    铁大憨厚的抓了抓后脑勺,“那要如何处置。”
    大牛吃力地推着铁桶,放在铁匠铺的一旁,将铁桶横过来放在地上,人坐在铁桶上说道:“就放在这边,闲着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坐坐歇歇,平时也可以用来放放杂物。”
    铁大连连点头,“明白。”
    大牛又解释道:“我们研究院一般要做很多的时候,可能老师也只是一时兴起,这个东西说不定就没什么用。”
    铁大感慨道:“浪费了不少铁料怪可惜的。”
    大牛说道:“是啊,做实验,做结论的时候总是要耗费几倍的材料。”
    又和铁大聊了一会儿,大牛便离开铁匠铺。
    一路走着,大牛心里也在思索,当今陛下是知道火药的存在,而且老师一直以来就没有交出去。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赋税问题
    如果说要交给朝中,说不定也是现成的火药技术。
    当初从吐蕃回来的时候,也和老师谈过火药的应用技术,那时候考虑过火药应用的弊端。
    毕竟只是把火药丢在人群中显得太过笨拙。
    自己也考虑过火药的用法,而且也画过不少的图纸。
    老师做的这个铁桶正好与自己所想的其中一种不谋而合。
    一般的铁桶很难承受火药的爆炸威力。
    而那种环形相扣的铁桶,如此加固之下说不定真的可以承受住火药的威力。
    加之底部的机扩,熟悉火药的大牛很快就想到了引线和底火。
    只是从吐蕃回来之后,想要接着研究火药就被老师叫停了。
    一边是因为陛下,另外一边也是因为朝中的关系。
    回到泾阳之后就立刻停止了所有关于火药的研究。
    这种大杀器还是要慎用。
    大牛也明白当初在吐蕃对火药的研究已经到了近乎着魔的地步。
    现在身心完全从火药的研究中抽离之后,身心也舒坦了不少。
    或许是之前真的太过沉迷于火药的研究。
    导致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火药上,忽略了身边的很多事情,那种状态确实非常地不好。
    现在回想起来,大牛还有些后怕。
    既然与火药相关,这种东西最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个筒就放在铁匠铺,用来摆放杂物也好,用来摆设也好。
    竟可能做到不让人注意。
    整个泾阳说不好有多少陛下的眼线。
    陛下一直都觊觎火药,如若现在要把火药交出去,泾阳还需要新的火药技术保护自己。
    李正坐在家中正在看着农作物防虫害的事。
    李丽质推开书房门端着一盆水果走来说道:“今天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
    眼神从书本上离开,李正拿起桃子啃下一口,半熟的桃子味道非常不错。
    李丽质低声说道:“那个女孩子大虎也看过了,找人挑了日子,今年年底可以安排成婚。”
    李正吃着桃子说道:“粮食收的怎么样了?”
    李丽质拿出账本说道:“今年我们要交赋税五千石。
    因为土豆等这些瓜果不用上赋税,我们一直都是按照泾阳原本的赋税在交的。”
    站在门外的高阳说道:“今天在朝中有听到户部的官员议论泾阳。”
    李丽质疑惑说道:“他们在议论什么?”
    高阳吃着桃子说道:“就是我们泾阳田地。”
    李正好奇道:“我们泾阳的田地怎么了?”
    高阳吃完桃子随手把桃核一扔……
    这丫头竟然随手乱扔垃圾!
    看在李丽质的面子上,这次先记下,暂时算了。
    吃完桃子,高阳又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四年前户部的卢照邻就来泾阳丈量过土地,那是四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过去这么多年,泾阳又开荒了这么多田地,自然要重新核对赋税,多少田亩多少赋税。”
    李正惆怅说道:“那是我们自己开垦的荒地,这也要上缴赋税?”
    高阳用力点头,“就是因为这件事在议论,现在泾阳的土地扩大了数倍不止,田地也扩大了,往年泾阳经常开荒,能用的土地不能用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这才要重新核对赋税。”
    看李丽质纠结的神情,李正说道:“要说户部职责所在,要核对也是没错的。”
    李丽质说道:“就是有些不服气,我们泾阳除了田亩赋税,商税也交得不少了。”
    李正说道:“要不找时间和你父皇聊聊?”
    李丽质说道:“赋税乃是朝中大事,影响甚大,涉及国之根本,涉及唐律,这事也能和父皇聊?”
    李正摇头说道:“要怪,就要怪你们大唐各项赋税太过杂乱,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李丽质追问道:“你有更好的办法?”
    赋税这种东西历代王朝都有,而且几乎各朝各代都会更改,也都随着朝代的名声情况去改地。
    如今大唐所用赋税就是前隋的税律。
    李正心底里很想吐槽如今的赋税,这要是自己来做,可以从赋税中捞很多油水,甚至朝中根本不会发觉,简直就是贪官的温床。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你也说了,朝中赋税涉及国之根本,我哪有什么办法。”
    李丽质狐疑地看着李正,总觉得是李正心里清楚,但是他就是不错,他要不说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
    每每如此,李丽质心中都是一片无奈。
    高阳又说道:“户部的人也议论,也向父皇递过奏章,只不过户部的官吏不敢来招惹。”
    听到这个李丽质笑了,低声说道:“为何不敢来招惹?”
    高阳又灌下一口茶水说道:“就是上一次户部的卢照邻来泾阳划地,长安令要挟卢照邻,如果不多划一些地,长安令就要让魏王殿下挖他家祖坟,还说魏王殿下非常喜欢挖人祖坟,谁都害怕自己家祖坟被挖了。”
    话音一落,李丽质机械般地扭动脖子看向李正,“有这事?”
    李正一本正经的思索着说道:“有这事儿吗?
    我怎么不知道?”
    气氛安静了一会儿,见李丽质依旧看着自己,李正说道:“这么多年前的事情了,我可能忘了。”
    李丽质又说道:“青雀什么时候有了这般爱好。”
    感受着李丽质目光的直视,李正不停地摇着手中的扇子,目光看着窗外说道:“我怎知道,你应该去问问青雀。”
    李丽质伸手拧着李正肩膀上地软肉说道:“你真这么说青雀?”
    吃痛之下,李正倒吸一口凉气:“疼!撒手!”
    “……”
    李正咬着牙忍着疼,“要不我现在就亲自去问问。”
    挣脱李丽质的魔爪,李正匆匆忙忙走出家门,差点撞到刚刚从账房出来的王乔儿。
    差点撞了个满怀,王乔儿低着头步步后退。
    李正继续走着脚步道歉着说道:“不好意思,你太矮了,没看见。”
    说完匆匆忙忙离开家门。
    “太矮了……我很矮?
    说我矮?”
    王乔儿重复着这三个字,再看看自己的影子,一时间有些被气坏,胸口随着呼吸起伏,双手抱着账本,由于太用力指尖泛白。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李泰的名声
    看到李正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王乔儿长叹一口气对一旁的武媚说道:“长安令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武媚说道:“长安令是一个很古怪的人,千万不要试着在这个男人面前揣摩他或者试探。”
    王乔儿好奇说道:“为何?”
    想起当初李正和自己说过的话,武媚低下眼眉说道:“不然不堪的只会是你自己。”
    王乔儿对自己的样貌很有信心,也明白很多男人的眼神。
    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李正的眼神很清明,清明到好像自己就是一個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
    王乔儿小声说道:“他真的就不近女色?”
    武媚皱眉想到李正在长乐公主面前的表现摇头说道:“倒也不完全是。”
    这让王乔儿越加困惑。
    武媚低声说道:“在长安令面前;  你的很多心思会被他一眼看穿。但他在你面前,他就像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池水看不透他,我在他面前就是这种感觉,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
    每一次武媚尝试和李正说话,李正都会非常无礼又不讲情面把你的心思拆解得一干二净,这种被人看穿心思的感觉让自己像是没穿衣服;  赤身站在他面前一般。
    总是会让自己非常有挫败感。
    武媚观察着王乔儿;  也知道王乔儿心中的感受。
    对自己很自信的王乔儿,同样在李正面前无所适从。
    见过同龄人的纨绔和自以为是;  还有莽撞自傲。
    而李正身上与同龄人不符的谦逊,对人的尊重和沉稳的气质,这些反而是最吸引女孩子的。
    有时候武媚甚至有一种错觉,明明李正的年龄只不过比自己大几岁而已,但站在李正面前,李正更像是一个有很多经历的长辈。
    可明明李正的年龄不大。
    看李丽质也从房间中走了出来,武媚立刻抛去这些杂念,把账本交给李丽质。
    走出家门,李正在村子里也闲逛,也不打算去见李泰。
    关于李泰喜挖人祖坟的事情,很快就在朝中传开。
    事情过了两天,李崇义来到泾阳如今泾阳还在为了秋收忙碌。
    李崇义来到泾阳的书院,书院有一间独立房间,这里是书院主事李泰的房间。
    此刻李泰正伏在案上打盹。
    见这一幕,李崇义感慨道:“魏王殿下怎么能如此荒废时光。”
    听到说话声;  李泰缓缓睁开眼抬头看向李崇义;  浑身无力地坐起身说道:“你知不知道扰人清梦是一件很缺德的事情。”
    李崇义说道:“我以为作为泾阳书院的主事应该挺忙的。”
    李泰灌下一口茶水提了提神说道:“现在是书院的午休时间,大家都在睡午觉。”
    李崇义打量着李泰的房间;  这里的陈设倒是很简单,除了一些生活地必需品,还有一些卷宗和书籍倒也没别的事物。
    李泰站起身洗了一把脸恢复了精神,“找我何事?”
    李崇义说道:“最近朝中有一个传闻。”
    李泰好奇说道:“什么传闻?”
    李崇义说道:“传闻魏王殿下喜好挖人祖坟。”
    听到这话,李泰倒吸一口凉气,“谁说的?”
    李崇义苦笑道:“从户部传出来的,想必现在陛下也知道了。”
    对古人来说名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有些人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别人拼命。
    此刻,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对李泰喜挖人祖坟这件事并不是很感兴趣。
    这话是从卢照邻那里传出来的。
    那时候卢照邻被调任到了户部,现在他又回到了太医署监正的位置上。按照卢照邻说的,李泰喜欢挖人祖坟这件事是从李正嘴里说出来的。八成是别人胡诌,一直以来听话懂事的青雀怎么会有这种奇怪地爱好。
    李世民看到了户部递来奏章,清查泾阳田亩的奏章又递来了。
    看了一眼身边的王鼎,李世民问道:“李正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王鼎回话道:“李正这些日子倒是挺安分的,也没做什么别的事情。”
    李世民心里思量着,要是清查泾阳的田亩反而会让更多的人议论。
    可这件事让谁来查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正考虑,李世民想到魏征;  便问道:“这些日子魏征还在查李正修路的事情吗?”
    王鼎回话道:“因为现在是秋收时节,为了不影响秋收修路暂时停工了;  郑国公便也没有再追查了。”
    别看李正年轻,其实李正是一个老油子。
    户部的官吏也不敢招惹李正。
    倒是魏征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说道:“让魏征协助户部清查泾阳田亩。”
    王鼎躬身说道:“喏,老奴这就去传口谕。”
    泾阳田亩还是需要清查的,以免朝中有更多的事情。
    经过几年的开荒,泾阳的田亩今非昔比,李世民也想知道李正现在到底有多少田亩可以耕种。
    这种事情让魏征去办是最合适的。
    第二日, 忙完马圈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