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达单膝跪在城前,听着一个个名字的封赏倒也意外。
因为这一次的封赏就不是太子拟的旨意,而是陛下早就准备好的。
怎么封赏,如何封赏,封赏之后如何安排。
这些事情太子不能做任何的主张。
许敬宗站在城门口,听着封赏王玄策和薛仁贵分别进了右武卫和龙武军。
这件事许敬宗也早就知道了。
而且还是必须要这么做的。
几个地痞朝着许敬宗走来。
许敬宗看了一眼他们说道:“都记住了。”
几个地痞笑着说道:“记住了,记住了。”
许敬宗递给他们一块银饼说道:“阿史那现在应该在去幽州的路上,你们要抓紧了。”
“明白明白。”
几个地痞使劲点头。
许敬宗又说道:“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出人命。”
再看了一眼这几个还站在原地的地痞,许敬宗说道:“还不快去办事!”
“这就去了!”
他们一路快步离开。
许敬宗又看了一眼站在城墙上的李承乾,转身便走入长安城。
长安城经过几次整顿,现如今倒是比以前整洁多了。
许敬宗从朱雀大街走入一个小巷,一路来到一间小屋。
这里是之前阿史那住过的房子。
许敬宗推门而入,整个屋子充斥着水墨的味道。
一张张的纸堆在一旁,许敬宗拿起其中一张看着,这个阿史那看起来一直都在学习关中文字。
在这里翻找了一遍,除了一些必要的家具还留着,整个房间中一本书籍都没有。
许敬宗又问了附近的人家。
这才知道阿史那买了一辆马车,没带多少行礼,却是带着一大堆的书籍离开的。
心中计较了一番,许敬宗便离开了这里。
泾阳
泾阳护卫队的队员在午时回来了。
整个村子非常的热闹。
李世民看着热闹的村子对李正说道:“看来泾阳护卫队的人很得民心。”
李正说道:“那是自然。”
李世民又说道:“朕想起当初打仗的时候,但凡朕路过一个地方,民户都是闭门不出。”
李正笑了笑说道:“是吗?”
泾阳的村民们都迎接着护卫队的回来,整个村子都飘着饭香味,看来村子里要给护卫队接风洗尘,还要大吃一顿。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正说道:“我什么都不用做,因为我们泾阳的护卫队都是出自泾阳的民户,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自己的家人,自然会迎接,所谓军民一家亲。”
李世民稍稍点头,照李正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再想起现在死气沉沉的军中卫府,李世民又说道:“这样的队伍,不论出征到何方都会有很强的凝聚力。”
李正笑着说道:“大家都是手足兄弟,一起都是乡亲自然会了。”
“那你说军中的卫府能否像你的泾阳护卫队这般?”
听到李世民说这话,李正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陛下说笑了,我们泾阳护卫队怎么能和卫兵马相比。”
李世民说道:“卫府的兵马是什么样子,朕心里清楚,军中军纪懈怠,如今有一些老将撑着场面,但将来呢?
卫府兵马如今表现出来的端倪,朕很清楚,早晚有一天这会成为大唐的病根。”
在历史的轨迹上来说,大唐的军制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大唐后期的乱世和军制也有一定关系。
有时候想想这种事情就算是再离奇,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都是两三百年后的事情了。
见李正沉默了,李世民说道:“李正,朕再问你一次如何让卫府兵马,也能和泾阳护卫队一般,军民一家亲。”
李正叹息道:“很难,军制要改,彻底的改。”
李世民说道:“如何改?”
李正低声说道:“裁撤军中世袭罔替制,裁撤军中各个将领的权力,改革军功制,改革军饷制。”
闻言李世民的嘴角直抽抽,“你还真敢说。”
李正说道:“要是做不到这些就别说以后了。”
李世民叹息道:“你要动的是军中将领的根基,这是要闹兵变的。”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我也就随口一说而已,陛下不要当真。”
狐疑地看了一眼李正,李世民转身便走向了自己的别院。
村子里非常的热闹,李丽质也下了命令,今日所有的工坊全部停工,酒肉管够。
相比村子里的热闹,别院中就有些冷清了。
长孙皇后坐在院子里正在修剪着几盆文竹。
李世民对王鼎说道:“把李绩叫来。”
李绩正喝着酒,听到王鼎说陛下要见自己急忙放下酒碗,便走向别院。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长大的孩子们
来到别院中,李绩见到李世民正一脸愁容地看着奏章。
“陛下!”
李绩躬身说道。
抬了抬眼,李世民说道:“喝酒了?”
李绩抹了抹嘴角说道:“喝了一些,架不住村民热情。”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在泾阳也有些日子了,你觉得泾阳的护卫队如何?”
李绩思量了一会儿说道:“末将以为泾阳护卫队相比军中卫府兵马,泾阳护卫队的军纪更加的明朗,而且很多地方都比卫府干净。”
这个干净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李世民当然听得出来,李绩说的是卫府兵马的腐败。
搁下手中的笔,李世民将李正说的那些话又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李绩也是眉头紧皱。
李世民说道:“你说说你的看法。”
要动军中世袭罔替制?
裁撤军中各个将领的权力?
改革军功制?
改革军饷制?
……
这些可都是历朝历代都有的问题。
历代地帝王都是傻子看不出来吗?
很多人都明白。
也有很多地将领都是吃着其中地利益,来巩固自己的兵权。
想了好一会儿,李绩说道:“陛下的意思,末将明白了,这两年以来末将也一直都在观察泾阳护卫队,若说泾阳护卫队是治好卫府兵马的一方良药,不如说陛下更希望泾阳护卫队的样子,就是将来卫府兵马的样子。”
李世民的眼神阴翳,:“有些事情朕不用说,想必你们这些老将军也都清楚,你们也看的到现在军中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李绩躬身说道:“陛下若是改制军中必定会有动荡发生,如今还不是时机,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当然清楚,你先退下吧。”
“喏!”
李绩走出别院也没了再去吃村子里酒席的兴致。
走在村子里,李绩找到了张公瑾。
将李世民说过的话,李绩又对张公瑾说了一遍。
张公谨听完笑道:“陛下真有这个想法?”
李绩说道:“可能陛下也是随口一说。”
张公瑾说道:“其实这件事要办也不是不能办,泾阳护卫队是李正一手拉起来的,其中的很多因素李正最清楚。”
李绩说道:“我也是这样认为。”
张公瑾又说道:“而且这件事不是李正一个人可以做成的,也不是帝王一个人可以做成的。”
李绩好奇道:“那要如何?”
张公瑾指了指天说道:“除非大唐变天了。”
李绩苦涩地笑了笑说道:“对呀,除非大唐变天了,要动军制,是要动大唐的立国之本。”
张公瑾低声说道:“不过按照李正这家伙的手段,未来一些事情还真说不好,或许这是以后的事情了,谁又说的好,可能那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已经不在了。”
李绩的目光看向张公瑾。
心中莫名有些担忧。
担忧的不是大唐的将来。
担忧的是李正。
李正这小子一直都在韬光养晦,谁又能知道把李正逼急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而且如今还如此年轻,陛下又如此的忌惮他。
李正虽说不掌兵权,但李正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着实让人不得不担心。
李绩说道:“希望李正可以一直走在正途上吧。”
张公瑾笑了笑,“老夫会尽力的。”
村子里,大虎看着村民们相聚在一起,大家的亲人都在这里。
大虎的心情有些落寞,母亲早逝,父亲长兄战死。
李正来到大虎的身边说道:“高句骊一战你是头功,你现在已经是龙武军的副将了。”
站在李正身边地还有李泰。
大虎看向李正和李泰行礼说道:“末将见过魏王殿下,见过上将军。”
李泰连连摆手说道:“不用多礼,以后铲马粪的活你来做就行。”
大虎憨憨地挠着自己的后脑勺使劲点头。
李正说道:“随说你是副将,但你先不入龙武军,还在泾阳养马,你可愿意?”
大虎点头说道:“我也不会做将军,养马挺好的,我也只会养马。”
李正递给大虎一份聘书说道:“给你寻了一份亲事,你去见见合不合适,如果你喜欢人家姑娘我给你做主,给你们主持婚事。”
大虎郑重的接过聘书。
李正拍着大虎的肩膀说道:“你也不小了,你家中的亲人灵位我会让人帮你请来。”
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大虎突然跪在地上说道:“谢上将军!”
李正咧嘴笑着说道:“别这样,你还是叫我长安令,我这个上将军就是一个虚衔。”
大虎低着头说道:“喏!”
李泰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虎,大虎的事情李泰心里也清楚,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父亲和长兄都战死沙场。
如今李正愿意给他主持婚事,李正是把大虎当作真兄弟。
或许大虎的亲人都不在了。
但李正是想要把大虎当作亲人。
扶着大虎起来,李正对他说道:“先去吃饭,吃饱了马圈还有活要干,赶紧去吧。”
“哎”大虎转身就走入了酒席之中。
李泰小声说道:“给大虎寻的亲事是什么人家。”
李正说道:“长乐公主让村子里的婶婶打听的,是一户寻常人家,家在洛水河一片,家境不算富裕。”
李泰又说道:“为人如何?”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为人老实淳朴,非常地本分。”
李泰点头说道:“大虎是一个没有什么心思的人,寻常人家没这么多心眼,这样也挺好的。”
孙思邈也在酒席中。
裴行俭的医疗队已经很成熟了。
细细想来,孙思邈也没有想到,在泾阳教授学医,不知不觉教出了一个医疗队来。
老村长对孙思邈说道:“孩子们都长大了。”
孙思邈扶须说道:“是啊,都长大了,我们也老了。”
老村长笑呵呵看着眼前的一切。
眼下孙思邈也没了云游天下的心思,年纪已经很大了,泾阳的孩子都很不错,与其云游天下不如继续留在泾阳,教出几个好徒弟,将来的事情都是年轻人的。
薛仁贵和王玄策并没有来村子里,他们直接去了军中任职。
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再来村子已经不合适了。
李正回到家中打包了一些东西和几坛烈酒。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低调的长安令
把这些全部收拾好之后,李正走出家门,找到了正在吃着饭食的李义府。
见到李正来了,李义府连忙把嘴里的饭食咽下擦了擦嘴之后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把两个包裹递给李义府,李正说道:“这里面是一些泾阳的酒肉饭食,你让人把这些送给王玄策和薛仁贵,现在他们应该都在长安。”
李义府接过包裹说道:“这就去安排。”
瞧着李义府匆忙要离开的样子,李正又说道:“修路的人手调度这段时间先停着,阎立本那边的学徒招收你盯着点。”
李义府点头说道:“修路的工事暂时停工了,这段时间确实没什么事情做。”
瞧着李义府的神情,李正说道:“我要组建一支非常庞大的工程队,以后我希望你来做主事。”
“我?”
李义府摇了摇头说道:“长安令,我没有工事这方面的经验,这不是阎大匠的事情吗?”
李正叹息道:“阎立本虽说手艺高超,但要统筹调度,还是你比较得心应手,你也放心以后的工程会非常的重要,你的位置不会比许敬宗低。”
听到这话李义府立刻来了精神,“在下一定为长安令肝脑涂地。”
李正低声说道:“快去办事吧。”
“喏!”
李义府提着两个包裹急匆匆离开。
从泾阳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的李义府就已经来了。
统筹调度的事情也一直都是他在安排。
按照李丽质的设想,将来的工程队是要和皇权叫板的。
虽说李义府平日里很喜欢偷懒,做事不上心。
不过在为人处事方面,这人不得不说是一个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