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琢磨着说道:“长安令如今和魏王走得近,若是将来太子得势对长安令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正反倒笑了笑,“你觉得我把太子放在眼里了吗?”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想了想确实这样,现在长安令的对手是当今陛下。
太子还不够格做李正的对手。
若是李世民撒手不管,以现在太子的实力,很有可能会被李正玩得团团转。
也就像现在李世民坐镇,李承乾有底气坐在东宫,也让长孙无忌不敢太过作妖。
许敬宗又说道:“长安令,在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正瞧着懒散的马群说道:“讲。”
看了一眼四下,许敬宗小声说道:“如今却是如长安令所说的这般,但若是将来太子登基之后; 我们真的不会被太子对付吗?”
瞧着许敬宗的眼神; 李正笑道:“要说你许敬宗是小人; 那是真小人。”
许敬宗躬身说道:“在下也就在长安令面前能够如此坦承。”
李正说道:“那你我是臭味相投。”
许敬宗连忙摆手; “在下怎敢和长安令平起平坐。”
他话里的意思就是你李正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我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这家伙的话外音很明白了。
李正低声许敬宗说道:“许敬宗,做人不要做太坏了,野心更不能太大,否则你将无容身之地。”
听到这话许敬宗连忙说道:“在下明白。”
李正又说道:“将来的李承乾会不会登基,我希望你不要插手,你若要插手我肯定把你发配吐蕃,给我挖矿去。”
听到这话,又看李正一脸认真的神色,许敬宗知道李正不是在说笑。
李正又说道:“当然了,我们也要除掉坏人!”
许敬宗用力点头说道:“对!我们是好人,长孙无忌是坏人。”
朝着李正稍稍一礼,许敬宗又说道:“今天傍晚阿史那就要离开长安了,长孙无忌提议的,太子批复的,似乎陛下也默许了。”
阿史那在长安已经有四五年了,自从突厥内乱执失思力被流放之后,阿史那一直就在长安。
许敬宗说道:“这段时间看来阿史那还挺听话的; 不过在下以为不能放虎归山。”
又看了看四下; 许敬宗说道:“要不,我们在半道上把他给劫了?”
李正低声说道:“杀是不能杀他的,不然朝中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我,我和阿史那有过节,但也不能让他回去得这么舒坦。”
许敬宗拱手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午饭过后,李世民午觉刚刚睡醒,不得不说这是入夏以来睡得最舒坦的一觉。
小兕子还在长孙皇后身边嬉笑着。
看到李世民醒了,小兕子说道:“父皇,明达要去书院上课了。”
李世民说道:“上课真的这么有意思吗?”
小兕子说道:“当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像是更了解这个世界了,这种感觉很奇妙。”
李世民稍稍点头,示意小兕子可以去上课了。
小兕子快步走出别院,朝着书院而去。
李世民拿起一杯茶喝下一口说道:“拨开云雾见明月?真的会有这种感觉吗?”
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科学了解的是万物的本质,当孩子们知道了风是如何来的,是如何形成的自然会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
见李世民依旧是神色孤疑,长孙皇后笑了笑也没再多说什么。
若不是真正了解泾阳正在教授的知识,或许外人真的只是觉得泾阳书院教的都是邪门歪道。
但若是仔细了解一番,却又会觉得那些知识有一种看破虚妄的感觉。
李正回到家里,家中还是和之前一样地忙碌。
李世民虽然来泾阳避暑,但泾阳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变化。
傍晚时分李丽质这才忙完手中的事情。
“灞上新建的纸浆作坊,共花费五千贯,还需要招收两百人干活,按照每月工钱一贯钱来算每月两百贯工钱的支出,如果正常运作的话三个月可以勉强收回本钱。”李丽质拿着账本说道。
三个月时间回本已经很不错了,瞧着李丽质的神色,李正说道:“你怎么板着脸。”
李丽质思量着说道:“蓝田县的作坊需要六个月才能回本,灞上需要三个月,也就是近半年,我们一直都是在亏钱的。”
李正想着说道:“扩展产业必然要费钱。”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们现在投入了钱扩大了产能,产出的纸张就更多了,纸张越多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如此一来挣钱也会越来越少,在成本没变的情况下,扩大了产能随着产品过多价格也会一路下降。”
物以稀为贵,随着纸张越来越多,纸张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这一点上李丽质的眼光还是很准的,立刻就发觉了扩大产能的弊端。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恐怖的大人世界
李正对她说道:“你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
李丽质皱眉说道:“什么因素。”
拿着一本小册子,李丽质跟着李正走入厨房,“我有什么因素没有想到。”
李正一边开始切菜做饭,一边说道:“产能和物价确实有很直接的关系,但你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因素,所谓的市场就是供需关系,随着朝中科举的施行想要看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很多不看书的人,也会开始跟着识字。”
李丽质把李正的话语记录下来。
李正洗着锅说道:“如今中原的书籍市场都还没有饱和,更不用说纸张市场是否饱和,加上现如今扩大的产能,根本不需要担心市场饱和。”
李丽质记录着这些话语,市场供需关系?又一个新得到的知识。
对此李丽质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
李正又说道:“而纸张最有价值的应用就是用来印刷; 只要活字印刷术只有泾阳一家,我们不用考虑能否回本的问题。”
记下这些话之后; 李丽质眨了眨眼说道:“还有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等我想起来了再说吧。”
当天夜里,大牛和狄仁杰从村子后道的小山离开。
到了村外之后,便朝着长安以东的方向而去。
薛仁贵和王玄策正在收拾着东西,明日就可以回家了。
薛仁贵正在看着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是进入高句丽之后测绘的,还要拿到书院去,用书院的地图和自己测绘的地图做比对。
正忙着,一个士兵匆匆来报,“薛将军,王将军,因为有人找你们。”
薛仁贵和王玄策一起停下自己的动作。
王玄策放下手中的包袱说道:“是什么人?”
站在账外的士兵回报道:“说是从泾阳来的。”
听到话语两人相看一眼,王玄策说话道:“让人进来吧。”
薛仁贵也点头表示默许。
好一会儿之后,大牛和狄仁杰来到营帐前。
看着两人王玄策笑道:“就知道是你们两个。”
狄仁杰笑呵呵说道:“王大哥,好久不见了。”
大牛对薛仁贵说道:“老师有些话让我带你薛大哥和王大哥。”
薛仁贵的神情严肃下来,“说吧。”
叹息一口气; 大牛说道:“朝中要把薛大哥和王大哥送入军中; 老师也已经答应陛下了,不知道薛大哥和王大哥怎么想?”
两人一起沉默下来。
大牛又说道:“若是真做不下来决策,不如先进入军中,军中职位并不会影响我们泾阳,眼下的权宜之计。”
薛仁贵说道:“若不是李正或许我还在老家种田。”
王玄策也说道:“是啊,知遇之恩难报。”
又想了一会儿,王玄策说道:“大牛,你也带话给李正,我明白朝中局势诡谲,有些事情身不由己,我会在军中好好当值,但只要李正需要,他一句话我当即抛下手中的事情去跟随他。”
薛仁贵也重重点头,“我也是这个想法。”
听到两人的回复,大牛说道:“明白了,我会把话带给老师的,这就先回去了。”
营地的另外一边,中军大帐里非常的热闹。
程咬金早早就带人来到了这里。
牛进达大快朵颐地吃着饭食一边说道:“你老匹夫可不知道这高句丽的日子可太清苦了。”
程咬金给他倒上一碗酒水说道:“那你可要好好吃,明日就要去长安封赏,怕是要在长安城外杵半天。”
帐外的士兵汇报说道:“大将军; 刚刚有人去了薛将军的营帐。”
灌下一口烈酒; 牛进达说道:“是什么人?”
士兵回道:“来人是两个少年; 看起来十三四的模样,说是从泾阳来的。”
牛进达放下碗说道:“行了知道了。”
士兵又重新站在营帐旁。
程咬金心不在焉地吃着羊肉,“老牛啊,这薛仁贵如何?”
牛进达琢磨着说道:“一身本事,不简单。”
说完牛进达撕下羊腿上的一片肉,一边嚼着说道:“还有王玄策那个小子,看起来是个很灵醒的年轻人。”
程咬金说道:“这两人可是泾阳护卫队的领头人。”
牛进达点头说道:“所以陛下不想把这两人留在泾阳了,李正和陛下之间还这么僵持吗?”
程咬金笑了笑说道:“陛下和李正之间的关系好着呢,现在就在泾阳避暑。”
牛进达说道:“别人不清楚,你程咬金还不清楚吗?陛下要是真对李正放心,也不会去泾阳避暑了。”
程咬金灌下一口酒水说道:“还是老夫这双招子好使,当年就看出李正这小子是一块好料。”
深夜时分,大牛和狄仁杰来到李正家门口。
此刻院门开着,李正就坐在院子里看着星空。
大牛站在门外说道:“老师,已经把话带到了,薛大哥也有话带给老师。”
李正低声说道:“早点回去休息吧。”
大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开。
狄仁杰跟上大牛的脚步,“薛仁贵和王玄策的话,老师为何不听?这就让我们走了?”
大牛低声说道:“陛下来泾阳的时间也太巧了,至少我们知道就够了,老师不必知道这些。”
呼吸着夜晚有些清冷的空气,狄仁杰脑子一醒便说道:“对呀,就算以后有了变故,只要我们知道薛仁贵和王大哥说的话就够了。”
大牛无声笑了笑。
走回家的路上,狄仁杰还在想着大牛说陛下来泾阳的时机。
出征大军什么时候到长安陛下肯定很清楚。
而恰恰在这个时间陛下来泾阳避暑。
其实长安闷热陛下早可以来的。
想到这里,李正和陛下之间的猜忌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每每想到陛下和李正之间有说有笑,背地里却如此猜忌就差相互捅刀子了,却还要表现出君臣和睦。
狄仁杰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大人的世界实在是太恐怖了。
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大牛带着人已经开始做新式水车了。
新式水车用的水力传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更加地轻便,甚至不需要耗费任何的人力。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归家的护卫队
李正和往日一样,在马圈里忙碌着。
好一会儿之后,李泰从马圈中直起腰说道:“这个时辰大军应该已经在长安了吧。”
李正拖着一大堆的草料看了看长安方向说道:“应该吧。”
李泰靠着马圈的栏杆说道:“你说大虎今天也该回来了吧。”
李正稍稍点头。
李泰又说道:“那大虎回来了之后,我是不是可以回去忙书院的事情了?”
李正扭头看向李泰。
李泰笑了笑说道:“怎么说我也是书院的主事。”
李正把草料放入马槽说道:“你在书院能做什么事情?
还不是整日游手好闲。”
李泰刚想再说什么。
李正又说道:“再说了马圈里的事情,多一个你更好。”
见李泰咬牙切齿,李正说道:“反正我一句就可以让你父皇把你送到封地。”
李泰一跺脚说道:“好!我可以一直在马圈干活,我要工钱。”
李正点头说道:“一个月一贯钱。”
瞧着李泰一脸的埋怨,李正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堂堂魏王殿下,偌大的长安却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李泰的神情坚定了不少,“早晚有一天,我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入长安。”
李正又说道:“留在马圈里挺好的,早晚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安排。”
李泰牙痒痒,莫不是在马圈里干体力活,还要谢他李正,这李正的脸皮未免也太快了。
东征的大军排列在长安城前。
李承乾站在城头上,秦琼念着这一次东征的封赏。
牛进达单膝跪在城前,听着一个个名字的封赏倒也意外。
因为这一次的封赏就不是太子拟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