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历史上西瓜的培育从很早就开始了,培育的手法千奇百怪,以至于在历史上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说法。
    李治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早饭,一边吃着见李正一直看着自己便说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正低声说道:“晋王殿下最近是不是很想吃西瓜。”
    李治疑惑道:“昨天不是刚吃完吗?”
    李正又说道:“很好吃吧。”
    李治嘴里咀嚼着肉包子支支吾吾说着一边点头。
    李正咧嘴一笑说道:“那魏王殿下是不是想向宫里说多送点西瓜过来,再送几百只来泾阳。”
    用力咽下嘴里的包子,李治猛灌下一口茶水长出一口气说道:“要这么多西瓜做什么?”
    看到李正脸上一副怪蜀黍的笑容,李治心里莫名警惕,“等下!”
    李治打断李正的话,“我为什么想吃西瓜?”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因为你想吃西瓜,西瓜难道不好吃吗?”
    李治灌下一口粥说道:“那也不用这么多吧。”
    李正说道:“顺路拿一些西瓜给我做研究。”
    嘴角使劲抽了抽,对李正这个姐夫有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有时候又觉得他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人。
    看李治不点头,李正长叹一口气,“今年夏天我突然不想做果冻和冰沙了。”
    “慢着!”
    李治匆忙打断李正的话。
    了然地笑了笑,李正又说道:“而且我手上还有一本物理学的相关书籍,想必晋王殿下最近对受力面积和阻力的公式很头疼吧。”
    李治目光瞪着李正,“你要挟我?”
    李正冷笑道:“那又如何,你能拿我如何?”
    “我!”
    李治跺脚站起身瞅着李正的嘴脸有点来气,可细想之下似乎真拿他没什么办法,“你不许耍赖!”
    李正剥着鸡蛋壳说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治带着怨气地离开饭桌,“我会给父皇写信的。”
    看李治被人拿捏又气又没办法的样子还挺有意思的。
    对付李世民棘手,对付李世民的儿子轻松多了。
    李治回到书院便写了一份书信,拖护卫队李恪的人送入宫中。
    欺负欺负李治,村子里散散心,心情莫名好了不少。
    李正来到村口就看到泾阳村外围着不少人。
    不远处徐慧和武媚也站在山腰上。
    似乎是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徐慧笑着行礼。
    武媚也跟着行礼。
    自己是驸马,徐慧只是侍女,照理说徐慧见到自己是需要行礼的,而武媚只不过是礼节。
    见李正走上前,徐慧说道:“长安令,公主殿下的布告等一会儿就贴出去了。”
    李正看了一眼武媚的神色说道:“这些人都是来求购抽水泵的吧。”
    武媚低声说道:“不见得,我觉得更多的是来大量买下,而后倒卖的,在关外这个东西的价格可以翻几番。”
    李正观察着武媚这丫头低着眼眉,眼神里看起来有很多的心思。
    即便她再遮掩,也遮掩不过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
    李正叹息道:“你为什么把人想得这么坏?”
    武媚抬眼看向李正,“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李正说道:“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直视李正的眼神好一会儿之后,武媚收回眼神低下头身边还有徐慧,这样只是长安令似乎有些失礼了,武媚低声说道:“外人都说长安令是小人,在我看来长安令确实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小人。”
    李正再次问道:“那我是什么样的人。”
    武媚犹豫着,“我……”
    一时间武媚回答不出来。
    徐慧也观察着武媚,没想到一直以来都很机灵,办事管人很有手腕的武媚。
    竟然面对李正会如此慌神。
    李正当然不是什么君子。
    在对付突厥和吐蕃乃至吐谷浑的时候,李正的手段阴狠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但面对亲人或者乡民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或者爱财,偷懒,虚度光阴。
    很多时候事情都是做到一半撒手不管。
    用公主的话来说李正是一个很俗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俗得再普通不过的人。
    没有什么高风亮节,也没有什么君子风范。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俗人。
    脸上带着笑意,或者是一物降一物,李正竟然把她镇住了。
    徐慧心中笃定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公主殿下。
    几个泾阳护卫队的官兵终于把告示贴在了村口。
    在村口等待的人立刻嚷嚷了起来,议论声越来越大。
    泾阳不卖抽水泵,而是招收学徒提供制造抽水泵的技术,只要被招收的学徒一个月给一贯钱。
    抽水泵是一个好东西,虽说不卖,但只要去学白给钱?
    还有这种好事?
    一时间很多人都看傻了。
    消息立刻送入了长安。
    李世民刚刚看到李治送来要西瓜的书信,一时间有些无语,这小子怎么竟想着吃,五百只西瓜?
    还真开得出口。
    说来李治也还小,算是个懂事的孩子。
    五百只西瓜而已,西域人赶着送给朕。
    李世民收起书信,正要吩咐王鼎匆匆走了进来。
    板着脸,李世民说道:“你这么匆匆忙忙做什么?
    高句丽有消息了?”
    王鼎连忙行礼说道:“回陛下,倒不是高句丽的事情,而是泾阳的消息。”
    李世民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说说看。”
    “喏!”
    王鼎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应了一声便说道:“抽水泵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有很多人想要采买,只不过泾阳不卖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倒也不必,李正早就把抽水泵的制造方法给了工部,工部已经在安排了。”
    王鼎又说道:“虽说不卖了,但泾阳说是要招收学徒,说是教授抽水泵的制造之法,不用付钱泾阳还给学徒钱,一个月一贯钱?”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不解道:“不但不要钱,还倒贴钱?”
    王鼎点头,“确实是这样的,老奴抄录了一份告示,陛下请看。”


第一千一十四章 来自女儿的算计
    李世民走到王鼎面前,接过告示便看了起来低声问道:“工部要把抽水泵给各个郡县需要多久。”
    王鼎躬身说道:“短则两月长则三个月,若是各郡县,乡县都要布置怕是要一年时间,其中还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
    李世民叹息道:“这个李正刚把制造方法交给朝中,反手他自己再招收学徒,他还倒贴钱?
    他钱多到要送人了?”
    王鼎低声说道:“这件事老奴也不解。”
    李世民放下这份公示皱眉说道:“阎立本在泾阳有多少时日了。”
    王鼎回忆了一番说道:“到现在有三年了。”
    “朕好好的一个工部尚书,到了泾阳便三年不回,这泾阳当真比朝中好?”
    见李世民似乎有些埋怨,王鼎说道:“按阎大匠的意思,说是去泾阳学手艺,待到手艺更加精进再来为朝中效力。”
    好在经过科举之后现在朝中倒也不怎么缺人手。
    只不过李正身边的能人还是有些太多。
    王玄策和薛仁贵正在回关中的路上,李正的身边还有上官仪,段纶也在泾阳,还有李淳风,褚遂良加上孙思邈,还有许敬宗和李义府。
    这几人看似名不经传,但仔细看看这些人就会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都很明显。
    而且都是可用之才。
    李世民惆怅着说道:“朕身边的才俊还是太少了。”
    程咬金,秦琼,牛进达这几个都是老家伙了。
    长孙无忌的心思太重羽翼太大,不可太过重用。
    房玄龄和杜如晦虽说能够打理朝政,但也分身乏术。
    细细一想朕的身边似乎很久没有出现过能用之人了。
    这么好的人才偏偏都去泾阳了。
    王鼎听着陛下的牢骚,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世民又看向李治的书信,想起了要西瓜的事情便对王鼎说道:“稚奴在泾阳最近都在做什么?”
    王鼎回道:“和以前一样,晋王殿下和大牛还有狄仁杰几人一起玩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变化。”
    以前李治倒还会来看望自己,甚至书信口信都有,自从李治一头扎进泾阳的书院,这些问候没了,是不是忘了父皇。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有些烦恼,好不容易来个信,还是向朕要西瓜!
    李世民气馁地摆了摆袖子说道:“告诉西域的使者再拿三千只西瓜来长安。”
    “三……三千只?”
    王鼎有些讶异。
    “怎么了?”
    李世民狐疑说道。
    王鼎连忙又是躬身行礼,“老奴这就去办。”
    李世民独自在甘露殿坐了一会儿,有些烦闷又走到殿外,正走着就看到宫里的一口井已经装上了抽水泵。
    只见几个宫女正在吃力地打水。
    李世民上前说道:“朕试试。”
    几个宫女立刻退到一旁。
    李世民看着抽水泵深吸一口气,开始下压抽水泵的手柄。
    随着每一次的下压慢慢有些吃力,抽水泵内也开始有了水声,压了几下井水便从水管中流了出来。
    少去了用井绳和水桶的烦恼,倒也方便省力。
    李世民继续下压手柄,渐渐地越来越吃力,流出来的水也越来越多。
    越压越吃力,似乎还能锻炼锻炼臂力。
    停下动作,李世民看向这几个宫女说道:“这东西好用吗?”
    宫女躬着身子低声说道:“回陛下,很好用。”
    抽水泵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而且利于民生。
    李世民稍稍点头便离开这里。
    抽水泵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朕自己的工部做不出来,他泾阳却能做出来。
    李世民思量着朝中工部的职能,建立工部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们怎么造不出这种东西?
    回到立政殿,长孙皇后也知道了泾阳发生的事情,见李世民来了说道:“这个李正倒也古怪,不卖抽水泵还招收学徒?”
    李世民喝着茶水说道:“你有所不知道,李正这小子滑头着呢。”
    长孙皇后琢磨着说道:“他把抽水泵的制造方法给了朝中,说明他不要这个功劳,而他不卖抽水泵是因为他不想和陛下抢民心?”
    李世民冷笑道:“这小子心思深重,算计着朕。”
    长孙皇后不解道:“陛下不对呀?”
    李世民放下茶碗说道:“如何不对了?”
    长孙皇后说道:“泾阳送给本宫的消息是说,这都是丽质她自己的主意,不是李正的想法。”
    丽质的主意?
    一口茶水呛在喉咙口,李世民呛了好一会儿。
    长孙皇后皱眉说道:“莫不是说丽质在算计陛下?”
    李世民的脸色渐渐难看,自己的女儿算计朕?
    见气氛有些尴尬,长孙皇后说道:“可能也是丽质的无心之举,她一定没有算计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闭眼平缓着自己的呼吸,好不容易好点的心情又开始烦闷了起来。
    泾阳
    招收学徒的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阎立本的工匠队进行收人,收的都是有一定泾阳的工匠。
    一直忙到了下午,阎立本这才带着名单交给了李正。
    瞧着名单上的名字,出生籍贯,以及手艺的高低,还有工龄的长短都有记录。
    自从习惯泾阳的诸多事宜,阎立本也适应了这种办事方式。
    李正说道:“阎大匠辛苦了,其实我们可以多招收一些土木工匠的,比如能修房子修路的。”
    阎立本抚须说道:“土木工匠不多,需要一些时日。
    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人,我可以用我阎家的名望来招收人手。”
    阎立本家世代的工匠,阎立本的名声确实不错。
    大唐大多数的工匠都是木匠,其次还有铁匠。
    阎立本说道:“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李正说道:“其实我们泾阳的名声已经很大了。”
    阎立本说道:“坊间工匠虽说不少,但手艺高超的工匠一般人请不到。”
    说来说去阎立本就是想要提他自己的要求。
    古时候的工匠技术确实也不差,但对自己以后要造的东西,唐朝以前的技术有些不顶用了。
    李正犹豫着说道:“先说说你的要求。”
    阎立本看着书院说道:“当初制造抽水泵的时候为何不知会老夫,若是知会老夫可以造得更好。”


第一千十五章 阎立本的夙愿
    这话听着有点酸,李正喝了口茶想着。
    阎立本又说道:“老夫的要求就是,让老夫进入研究院和他们一起做研究。”
    说来现如今的阎立本手下的工匠手艺可以说是唐代的工匠天花板,就算是到了后世他们的手艺也会让后世人啧啧称奇。
    现在的阎立本最缺的就是技术知识,和一些科学物理方面的知识。
    如果知道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