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会跟在王武的身边。
看来王武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高句丽王已经离不开他。
除了王武,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一个这样的高句丽王。
若是不出意外,将来高句丽还是和以前一样在王宫中坐享其成。
而王武就像是另外一个渊盖苏文控制着高句丽的一切。
只不过王武比渊盖苏文更加的聪明,更加地狡猾,更会控制人心。
第一千零九章 君臣谈话
王玄策看着一群高句丽的乡民们都相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脸上有庆幸,也有后悔。
不过将来的高句丽是好是坏和自己已经无关了。
即便是将来的高句丽会变得更差,这一切也距离关中太远,那可能是大人物的事情了。
大军在高句丽休整了三天,便开拔回中原。
王武给大军送行的时候,大虎回头看见王武独自一个人站在一群高句丽的乡民面前。
“王大哥; 就留这个太监一个人在这里吗?”
大虎低声问道。
马儿散漫地走着,王玄策也是一脸慵懒,“他背后站着的可是强大的大唐,即便他孤身一人,在高句丽也没人敢动他。”
大虎点头说道:“确实,上一個这么做的人,差点让高句丽覆灭。”
队伍离开平壤城附近便加快了脚步。
平壤城一战的军报一路送向观众; 快马加鞭到了一个驿站之后便换人换马接着赶路。
一个月后; 长安终于收到了平壤城大胜的消息。
泾阳
李正面前坐着李世民,一旁站着的则是高阳公主。
此刻李世民正看着高阳公主的账本,又狐疑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儿。
李正啃着西瓜说道:“陛下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又看了看高阳,再次把目光放在李正身上,“现在蓝田县的居民每个月都有近一贯钱的收入?”
李正吐出西瓜子说道:“那是自然,我们在蓝田县建了三个作坊,一个养殖场,如今蓝田县的居民除了种田,还可以挣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听到这话,李世民会心地笑了笑,“你挣的一定更多了吧。”
李正指了指一旁的高阳说道:“一户人家只要好好在作坊劳作,他们每月收入可达六千多钱,整个蓝田县三百四十一户,人口两千六百,一年可以给朝中赋税五万钱左右,这都是高阳公主的功劳。”
一年五万钱的赋税是多少; 一个蓝田县的赋税可堪比一个郡。
当然了这还比不上泾阳的赋税; 泾阳的赋税已经超过长安了。
自己的女儿有多少本事,李世民心里很清楚; 其中李正和丽质一定出了不少力,现在高阳交上来的账本确实很好看,好看到让人不禁羡慕。
一个穷苦的县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让这么多人都过上富户的生活。
事情当然是好事,可这事的功劳在高阳,李世民怎么都不相信。
这就像是一个不会写字的人,突然拿出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谁知道这篇文章是另外一个人写的。
可只要写这个篇章的人否认,那这个文章就是他写的。
而李正用的就是这种手段。
高阳说道:“父皇,如今蓝田县的效果很好,最近也有不少地方县丞上书希望户部可以继续帮助更多的郡县。”
李世民还是摆出一副淡定的神情低声说道:“是吗?”
高阳又说道:“父皇,民意如此,再者说这对父皇的威望,还有朝中的赋税都是好事。”
这高阳是想一头扎进事业中,不肯嫁人了。
李世民瞧着李正说道:“朕知道,你李正想要扩大生意,如今泾阳的作坊虽然多,但无法满足整个中原,以至于外面倒卖得特别多,为了产出更多可以卖的货物,李正才要扩大生意,你的心思朕很清楚。”
“陛下明鉴!”
李正拱手说道。
李世民有些气愤地灌下茶水; 这小子竟然还不否认,看在高句丽一仗大胜的份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高阳公主说道:“父皇,女儿下一步打算是往那些耕种田地比较少的郡县发展,因为人均耕地少的地方没有这么大的耕种压力,那种地方更适合发展作坊。”
面对如此漂亮的成绩,又是她亲姐姐丽质的照顾。
李世民也只好长叹一口气,“朕知道了,你接着忙吧,有什么需要就和朕商量。”
这话一出,高阳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女儿先行告退。”
瞧着高阳这个丫头离开,李世民意外发现这个丫头走得挺快,脚步欢得很。
李世民惆怅着说道:“朕作为一个父亲,真是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儿女的心思了。”
难得李世民还会有这样的神色,李正说道:“其实很多父母都一样,就连陛下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拿出高句丽的战报说道:“平壤一战大获全胜。”
李正躬身说道:“恭喜陛下。”
李世民古怪地看着李正,“朕还以为你会说意料之中。”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又说道:“接下来的事情,想必陛下也已经做好准备了,我的人已经进入了高句丽了,陛下安排在高句丽的人也该准备了吧。”
王鼎低声说道:“已经安排好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倭国在高句丽混乱的时候趁机洗劫了高句丽的沿海,你觉得这个时候朕要要写旨意吗?”
李正又切了一块西瓜递给王鼎,也递给李世民一块,“不着急,等高句丽求援吧。”
李世民稍稍点了点头,“那倭国这边呢?”
王鼎安静地听着君臣两人的对话,对倭国对高句丽的将来,在君臣二人的商谈中渐渐有了雏形。
烤架上的烤肉也已经好了。
君臣两人吃饱喝足,王鼎一直在一旁看着,有时候觉得陛下和李正之间是相互忌惮的对手。
就像是李正和陛下之间谈条件,谁都是笑里藏刀的。
李正忌惮着陛下什么时候会过河拆桥。
陛下也在忌惮李正会不会鱼死网破。
仿佛两个笑脸相迎的彼此,背后各自都拿着一把刀。
看着李正和陛下之间还能推杯换盏,王鼎心中感慨着人心还真是可怕啊。
再看陛下和李正的神情,像极了多年不见的好兄弟,真是虚伪啊,王鼎摇头叹息。
却也只能笑呵呵地站在一旁,不敢多说话。
吃饱喝足之后,李世民舒坦的摸着肚子说道:“还在伱这里吃得畅快。”
李正还吃着羊肉串,“在我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礼数。”
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说道:“有时候觉得你这里的饭食好吃。”
第一千一十章 笑里藏刀的翁婿
李正给他续上茶水,“这都是清明前的好茶,我留得也不多。”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茶水,“茶水确实不错,入口温润回甘也不错,别人也都说泾阳的饭食好吃,不过朕现在吃多了; 感觉也不怎么样。”
当今陛下白吃白喝,似乎又拿他没什么办法。
做皇帝的都这么不讲道理?
有点想要造反了。
李正灌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坐在躺椅上说道:“有时候并不是说饭食有多么地好吃,只不过用饭的地方不同,心情也不同。”
“吃饭的环境,确实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李正赞同地点头说道。
李世民说道:“既然高句丽已经平定了,朕是不是也该给封赏了; 你觉得朕应该给什么封赏合适。”
尴尬一笑; 李正说道:“封赏是陛下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多嘴。”
李世民琢磨着说道:“你觉得朕是不是也该给你一个封赏。”
“哈哈哈。”
李正干笑三声; “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一脸的孤疑,“是吗?”
清了清嗓子,又重新坐正李正朗声说道:“能够平定高句丽,全靠朝中能臣的谋略,已经陛下的决策和人心所向,乃至诸位将士,和在下小小一个生意人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爽朗地笑了笑,“你小子倒是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神情重新严肃起来,李世民又说道:“薛仁贵,王玄策还有出征的泾阳护卫队朕都要封赏,你觉得对吗?”
李正说道:“薛仁贵和王玄策现在进卫府关合适吗?二十四卫所的环境怕是不合适他们。”
李世民思量着说道:“朕也考虑这個想法,不过眼下龙武军不是在你手里吗?”
“呵呵。”李正干笑说道:“陛下这是开什么玩笑,我虽然是龙武军的上将军,但我这里哪里有龙武军的样子,陛下给了我这个名头; 又不会让我掌兵。”
瞧着李世民的神情,李正又说道:“我说得对吧; 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薛仁贵任左武卫副将,王玄策任龙武军右副将。”
李正会心一笑,“陛下识人之明在下佩服。”
李世民看着晴朗的天空说道:“别以为朕是要拿伱左膀右臂,这朝堂没你想象的这么宁静。”
李正笑着朝着李世民举杯,“陛下英明。”
李世民转过身说道:“王鼎,你留下来看看印书坊的事宜,朕先回宫了。”
王鼎连忙躬身说道:“老奴送陛下。”
瞧着李世民离开,李正坐在马圈旁吃着羊肉串,目光慵懒地看着马圈的马匹。
从马圈旁的小屋内,大牛从小屋中走了出来。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你都听到了?”
大牛点头说道:“老师放心,王玄策和薛仁贵与泾阳的交情匪浅,他们不会辜负老师,更何况火药的秘方王玄策和薛仁贵也不清楚核心的配比与核心的秘方。”
李正递给大牛羊肉串说道:“多放了一些辣椒粉。”
大牛在一旁坐下吃着羊肉串说道:“看似老师和陛下聊得很融洽,只是高句丽一战之后,老师和陛下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吧。”
看了一眼大牛的神情,有时候真的不想大牛这个孩子沾上那些诡谲的朝中争斗。
李正说道:“研究院的下一个课题是什么?”
大牛咽下嘴里的羊肉,“沟渠改道,水车的灌溉的应用。”
李正说道:“这两样很好。”
说完李正拿出一张图纸说道:“把这个交给铁家三兄弟,让他们打造一下。”
大牛看了一眼图纸问道:“这个铁筒是做什么用的?”
李正笑着说道:“你拿去就是。”
“明白了。”
大牛也不再多问,拿着图纸去了村子里的铁匠铺。
如今铁家三兄弟很忙; 正忙着打造各种农具。
给图纸交给铁大打造之后; 大牛回到了书院。
狄仁杰见到大牛说道:“陛下见过老师了?”
大牛点头道:“已经拿下了平壤,高句丽也已经平定了,渊盖苏文死了。”
狄仁杰说道:“好事。”
大牛皱眉说道:“只是陛下让薛大哥和王大哥去了军中。”
狄仁杰放下手中的书本,“老师应该答应了吧。”
“没有拒绝,只看王玄策和薛仁贵会不会答应了。”
大牛回话道。
狄仁杰看着桌案上的油灯说道:“薛仁贵和王玄策不会拒绝的,一定会答应的,也不得不答应。”
大牛看着狄仁杰的神情,“你的意思是说……”
狄仁杰叹息道:“一直以来朝中和军中还是陛下,他们都在忌惮着老师,也在防备着老师,吐蕃的战事已经突厥的战事已经让王玄策和薛仁贵一战成名,让朝中很多人都认识了他们,那时候只是认识而已。”
“而现在王玄策和薛仁贵一起随着大军出征高句丽,也一定会一起封赏。”
狄仁杰一边整理着书本说道:“可能早在决定出征的时候, 就已经知道薛仁贵和王玄策一定会进入军中。”
大牛眼神失落地说道:“朝中的议论会指向老师掌兵,老师坐拥巨大的钱财,一个有钱又有兵权有能人将士的李正,朝中的会进言的。”
狄仁杰说道:“与其说老师把王玄策和薛仁贵交出去,不如说是保护了他们,假如!”
语气强调了一下,狄仁杰眼神阴翳说道:“假如薛仁贵和王玄策拒绝封赏一直留在泾阳,可朝中与陛下又动不了老师,既然没办法动老师,又得不到薛仁贵与王玄策,那么薛仁贵和王玄策肯定会死在回长安的路上。”
“要不薛仁贵和王玄策进入军中,要不让这两个人不在泾阳。”
大牛的眼神骤然来了精神。
狄仁杰又说道:“可若是薛仁贵和王玄策进入了军中,那就可以堵住悠悠众口。”
不知不觉狄仁杰也长大了,大牛看着狄仁杰说道:“以前看到你的时候,你比我很多,现在看来你比我更懂这些。”
狄仁杰说道:“我和你不一样,你出生在泾阳,我父亲狄怀英一直都在朝中任职,从小耳濡目染,听过很多事情,一些寻常百姓听不到的事情。”
第一千一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