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拿着这个奇怪的铁皮桶子说道:“这是什么?”
薛仁贵解释道:“我们管这个叫做喇叭。”
按照薛仁贵的说法,王武举着喇叭朝着高句丽喊话,“城中的将士们听着,你们的亲人都在城外,晚上的时候城墙会塌,城墙一塌你们就跑出来丢了兵器投降!”
话语声传了很远,城中的人应该也听见了。
王武放下喇叭说道:“老奴怎么感觉声音没大多少。”
第一千零七章 城塌
王武疑惑地拿着手里的喇叭说道:“这东西怎么管事吗
平壤城内,渊盖苏文也听到城外的喊话。
只是在城中的过道上,一时间没有听清楚在讲什么。
渊盖苏文叫住一个刚从城墙运送兵械下来的士兵,“他们喊什么呢?”
士兵见到渊盖苏文连忙行礼,“城外再喊说是过不了多久城墙就会塌。”
“城墙会塌?”渊盖苏文的目光落在城墙上说道:“这好好的城墙怎么会塌的。”
说完之后,渊盖苏文走上城墙确认了一番,城墙还是很坚固; 丝毫没有要塌的迹象。
唐军为什么说城墙会塌?渊盖苏文疑惑地看着远处的唐军。
城墙外,眼下夜色正浓。
王玄策和大虎带着人正在披着夜行衣。
漆黑的夜行衣特意加了一些黄土和草绿色。
薛仁贵对王武说道:“完全的黑色在夜光下也会有反光的,加上一些其他颜色只要趴在地上,很容易与地面的颜色融在一起。”
王武疑惑道:“就靠着这个潜行到城墙边。”
王玄策给各个泾阳护卫队的队员检查了,确认了没有问题。
王武好奇地又说道:“那要怎么破城。”
拿起一個白布包着的东西,王玄策说道:“用这个?”
王武好奇道:“这个是?”
王玄策说道:“这个就是你一直找的东西; 只不过它换了一个样子。”
“我……”
王武一时间语窒; 随后又尴尬地笑了笑,“王将军真爱说笑; 老奴找什么东西了?”
大虎看了一眼夜色说道:“是行动的时候了,还要给大军留下时间。”
十多个泾阳护卫队队员分成四队,借着夜色朝着平壤城的方向而去。
于此同时,薛仁贵大喊道:“擂鼓!”
军中立刻响起了鼓声。
王武看着王玄策一行人进入夜黑中,很快就看不到他们的人影了,只能看到远处的城墙上火把的光。
一时间鼓声大作,平壤城的守军自然会看向唐军这边。
将平壤城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为唐军要在这个时候攻城了。
实则是在为王玄策他们打掩护,让王玄策的人可以顺利炸开城墙。
鼓声不断,但唐军还是没有要进攻的动作。
牛进达等待着城墙倒塌的一刹那。
李大亮也带着兵马准备好朝着平壤城进攻。
王玄策带着几个队员来到平壤的城墙下,众人贴着城墙开始布置炸药。
在城墙的下挖出一个小坑,小坑贴着城墙地下砖块深入,直到炸药包放入城墙的砖块下!
都准备好了之后,王玄策放置好引线。
看了城头上的守军,城墙之上人影晃动,还有很多吆喝声; 看来他们还在防备着唐军的进攻,还没发现城墙下的自己。
算了算时辰; 王玄策点燃了一线。
引线一路朝着炸药包烧去。
看着引线烧进炸药包内,一阵白烟冒出来。
王玄策低喝道:“跑!”
众人在这一刻一起朝着城墙的另外跑去,找了一个掩体当即趴下。
只听一声闷响,刺鼻的硝烟味弥漫在空气中。
城墙乍一看毫无动静,不过慢慢地有砖块掉落,紧接着就是城墙开始塌陷,塌陷的速度并不快。
薛仁贵看着城墙上慌乱的人影,他们越走动城墙就会塌得越快。
墙面很快就失去了重心,上半部分的城墙开始向外而倒,在平壤城守军混乱的呼喊声中,一面城墙轰然倒塌。
这边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另外一面的城墙也开始倒塌。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四面城墙同时垮塌,都有一个巨大的豁口。
渊盖苏文看着城内的混乱,又看着倒塌的城墙一时间有些话不知该说什么。
还没回过神唐军的喊杀就来了。
眼下混乱的城内根本无法指挥。
渊盖苏文拉住一个士兵愤怒地喊道:“都别乱跑!”
这个时候谁还听渊盖苏文的,混乱之下很多士兵都丢盔弃甲逃到城外。
这个时候逃命要紧,谁还会听渊盖苏文的。
唐军的战马越来越近,眼看唐军就要冲进来渊盖苏文当即提起了刀。
正要朝着城墙豁口冲过去; 一声问候叫住了渊盖苏文。
渊盖苏文回头看去,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对方穿着唐军的衣服。
是唐军!
渊盖苏文大喊道:“有唐军进来了!”
王玄策从另外一边走来说道:“你看看现在谁还会听你的。”
听着眼前唐军说着流利的高句丽话; 渊盖苏文看着两人一前一后,“你们什么时候进来的。”
大虎已经开始活动筋骨了。
王玄策把玩着手里的火折子说道:“城墙一塌,我们就进来了。”
说完王玄策用火折子又点燃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像是一个竹节。
紧接着四面八方不断地有这样的竹节丢进来。
很快呛人的浓烟弥漫了这里。
渊盖苏文大声喊道:“来人唐军进来了!”
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渊盖苏文的喊声,四周的惨叫声与喊杀声渊盖苏文的声音更响。
大虎说道:“在这里杀了你也不会有人注意到。”
王玄策说道:“这个时候风大,你趁着现在赶紧动手。”
“好!”
大虎提起横刀就朝着渊盖苏文冲去。
顾不上四周,渊盖苏文提刀挡住大虎砍过来的横刀。
刀锋一碰渊盖苏文看到自己的刀刃立刻被砍出一个缺口。
还没回过神只感觉到小腹一痛,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手里还拿着一把匕首。
匕首已经捅进了小腹。
吃着痛渊盖苏文一咬牙踢开大虎,捂着小腹步步后退。
正后腿只见大虎又逼了上来。
一个抬脚大虎踢在渊盖苏文的脖子上。
只看那渊盖苏文身体健壮,这一脚没有踢倒他。
“唐军就这点本事吗?”渊盖苏文重新站起提起刀朝着大虎砍去。
大虎灵活地躲过对方的横劈,转身拿着匕首一刀划到了渊盖苏文的腿肚子。
顾不上疼痛,渊盖苏文怒吼着此刻眼里都是怒火,可在浓烟中有些找不到这个小子的身影。
手臂一阵疼痛,渊盖苏文抓住对方刺向自己的间隙,一刀挥下。
不得不说渊盖苏文这人生猛,被砍了这么多刀还能还手。
第一千零八章 控制人心
大虎动作极快,转身躲过对方的大刀,一个转身已经做好了一个下劈的姿势,一刀挥下只听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渊盖苏文手中的刀已经断成了两截。
大唐早就用了李正的新式锻刀法,这种锻刀法锻炼出来的新刀,非常地锋利。
高句丽手中的刀用的还是前隋时期的武器。
对现在的唐军来说; 兵器的锋利早就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腹部流出来的血越来越多,渊盖苏文已经没有了站起来的力气。
大虎拖着已经无力反抗的渊盖苏文说道:“这是我的战利品。”
王玄策说道:“恭喜啊,拿住了渊盖苏文你大功一件。”
渊盖苏文和大虎交手,王玄策一直在一旁看着。
大虎身手胜在多变与灵活。
而渊盖苏文除了强壮之外没有别的优势。
一直没有想到跟着李正养马的大虎有这等身手。
听说当初在泾阳的后山,大虎一個人就拿下了数个突厥人。
只不过很少看这个小子出手。
被大虎一路往城外拖去,渊盖苏文不停地大喊着,可四周没有人搭理。
渊盖苏文还看到有人注意到了自己。
但他们都没有来帮忙,反而只顾着自己逃命。
等到大虎和王玄策拖着渊盖苏文到了城外,唐军已经冲入了城中。
越来越多的高句丽人丢了兵器投降。
躺在地上的渊盖苏文只剩下了喘气,他到现在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输的。
王武悠哉地走来说道:“这就是渊盖苏文?”
站在王武身边的高句丽王指认道:“就是他!”
看到渊盖苏文冲着自己龇牙咧嘴要站起身,高句丽王急忙躲到王武的身后。
王武走到渊盖苏文面前说道:“你为何要杀我们的使者?”
像是双腿失去了力气,渊盖苏文怎么都站不起来。
王武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其实我们送来的使者并不是使者,他不过是来高句丽送死的。”
听到这话渊盖苏文怒目圆睁。
王武又说道:“不论怎么样那个使者都会死在高句丽,只要使者一死,我们就会讨伐高句丽,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准备好了。”
渊盖苏文嘴里不断溢出鲜血,眼神死死盯着王武。
渊盖苏文眼神中带着血丝,看着王武张开嘴就要去咬,却被王玄策和大虎按住。
王武又说道:“怪就怪你太蠢,还真的想要做高句丽的王,”
王武低声对渊盖苏文说道:“你是不是从来没想过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其实你的父亲也是称心害死的。”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从渊盖苏文的父亲去世开始。
王武带着满意的笑容,拿起小刀迅速地划过,割开了渊盖苏文的咽喉。
血溅到了大虎的脸上,大虎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太监下手这么狠; 直接了解了他的命。
渊盖苏文挣扎了几下,直到渊盖苏文睁着眼没了动静。
王玄策说道:“拿下渊盖苏文的是大虎。”
王武说道:“恭喜小将军; 老奴会如实禀报陛下,小将军大功一件。”
大虎眼下一刻都不想在这个太监面前多待,本以为这个太监只是阴险狡诈,没想到下手也这么狠。
王玄策倒是不惊讶,渊盖苏文是必须要死的。
李大亮已经进入了平壤城中开始进行收尾了。
失去一块铁就失去一把刀,失去了一把刀就失去了一个可以挥刀的人,也会失去一个大军。
这就是差别。
对如今的大唐来说高句丽太过弱小和落后了。
现在的大唐装备已经换了一拨了。
以前的老式横刀也已经替换下来。
装备上已经不是现在的高句丽可以比的。
再有就是知识上的。
如果说装备上的差距可以通过武力来平衡。
但知识上的差距却不是武力上可以弥补的。
知识的差距就是认知的差距。
在泾阳的这些日子,王玄策见识过泾阳书院的本领。
而眼下的高句丽像是活在老旧的时代一样。
到了天亮的时候,平壤城的战事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混乱的平壤城内,丢盔弃甲的人不少。
对付这种已经混乱成这样的平壤城守军,不用费什么力气。
李大亮带着人回来的时候,王武已经带着高句丽王进入了平壤城。
一场战事结束,众人也可以长出一口气。
牛进达听着李大亮的汇报已经在写回报长安的奏章了。
李大亮低声说道:“大将军,平壤城的城墙真的塌了。”
牛进达点头说道:“鬼知道这些泾阳出来的人有什么本事。”
李大亮说了一个想了很久的问题,“大将军,伱说将来所有的城墙会不会都像现在这样,城墙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而我们的打仗方式也会随着那种东西的使用产生变化。”
牛进达搁下笔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确实有可能。”
听牛进达也这么认为; 李大亮心里有些着急; “那我们的兵法,我们攻城办法,以及我们以前所用的一切兵法,是不是都没用了。”
牛进达笑了笑说道:“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有些感慨, 李大亮长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这天要变了。”
又一批粮草运到了军中,眼下军中终于又有了补充。
王武的意思要分一部分粮食给平壤城投降的守军,那些守军已经饿了两天了,这也是收买人心的必要之举。
牛进达倒也没有反对。
军报一路离开平壤城快马加鞭送回关中。
接下来要重建平壤城,帮助高句丽王收复人心就都是王武的事情了。
王玄策看着王武正在对一群高句丽人讲话。
而高句丽王一直都站在王武的身后。
高句丽王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眼下他似乎很依赖王武。
凡事都会跟在王武的身边。
看来王武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高句丽王已经离不开他。
除了王武,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一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