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冷兵器对冷兵器,或许还有周旋余地。
    但火药对冷兵器,那就是单方面的屠戮。
    收割人命的效率非常高,代价也是非常小的。
    可能是有伤天合,李正才一直不愿意把火药这个东西交给李世民。
    或者说李正明哲保身。
    当今陛下与李正之间的事情,王玄策也不愿意多想。
    已经是深夜了。
    王玄策对大虎说道:“你带着人多盯着点,我先去休息了。”
    大虎站到营帐前说道:“王大哥放心。”
    第二天,渊盖苏文一夜未睡,高句丽王就在唐军的保护下。
    昨日高句丽王的人说过只要此刻投降,就可以既往不咎,甚至还给粮食和田地。
    从昨夜开始到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平壤城内的气氛不对劲。


第一千零五章 璞玉
    渊盖苏文站在城头上,一边是将平壤城团团包围的唐军,城内是军心涣散的守军。
    一旁的将士说道:“大将军,最近军中有不少的流言。”
    听到这话,渊盖苏文紧皱着眉头说道:“什么流言?”
    将士低声说道:“说是只要投降出去投靠唐军,高句丽王还能赏赐他们,而且这一仗我们已经是必败了。”
    渊盖苏文的眼神里闪过狠厉之色;  “是什么人在说这些话?”
    将士躬身说道:“肯定是唐军的手段,想要让我们军中哗变。”
    渊盖苏文颔首说道:“凡是传这些话的人,都给我杀了!”
    “杀……杀了?”
    将士犹豫半晌又说道:“将军,这不合适吧,眼下这个关头要是杀了他们……”
    话说到一半,他看到渊盖苏文的神色,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  反而更会激起渊盖苏文的怒火,他低声说道:“这就去办。”
    城外;  李大亮一直盯着平壤城,天马上就要亮了。
    唐军也做好随时攻城的准备。
    李大亮对身边的士卒说道:“告知全军,今晚准备攻城!”
    “喏!”
    几个传令兵翻身上马,带着令旗向各個大营传达军令。
    一夜过去了,平壤城内还是非常的安静。
    王武双手揣在袖子里对李大亮说道:“现在的渊盖苏文一定是坐立难安吧。”
    李大亮点头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对大唐来说,高句丽的士兵确实是一群乌合之众。
    一路攻城而来,沿路碰到的高句丽大军并不难对付,高句丽的城墙普遍都比较低矮,再者说由于称心的建议,渊盖苏文把绝大多数的兵力都放在了平壤城中,这导致高句丽其他地方的兵力并不充足。
    沿路攻打下来并不是很费力。
    王武低声说道:“打完这一仗几位大将军就可以回关中了。”
    李大亮一边给战马上马鞍一边说道:“我们回中原了,那你呢?”
    王武笑了笑说道:“大将军是出来打仗的,打完仗自然可以回去了,而老奴还要留在高句丽王的身边,陛下交代了老奴很多事情要办。”
    “既然是陛下的安排;  老夫看来是不能多问了。”
    李大亮很懂规矩;  不该问的事情他也不会多问。
    就算是主动要说;  李大亮也不会听的。
    王武看了眼四下说道:“李大亮将军,你觉得薛仁贵和王玄策这两个人怎么样。”
    李大亮稍稍点头说道:“这两人确实是可造之才。”
    王武又说道:“其实陛下也一直都很关注这两人,可他们偏偏留在泾阳的护卫队。”
    长叹一口气,王武接着说道:“这两人要是可以进入朝中卫府,可以为社稷效力就好了。”
    李大亮一手拿着自己的头盔说道:“当初老夫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可能是因为李正对他们两人的知遇之情,想要留在泾阳来报效李正。”
    王武又说道:“你说李正到底用了什么方法,让薛仁贵和王玄策心甘情愿地留在泾阳,朝中也不是没有给他们将来的许诺,陛下也很看重这两个人才。”
    李大亮琢磨着说道:“当初老夫也问过他们,似乎他们是自愿留在泾阳。”
    王武思量着说道:“是不是还会有别的原因呢?”
    李大亮又说道:“其实有些事情老夫也仔细地思量过,泾阳士兵的训练方式和卫府兵马的训练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卫府兵马是一个什么样子想必王公公也清楚,若说王玄策和薛仁贵不愿意来泾阳,说不定就是因为不喜欢现在朝中卫府的环境。”
    “一个已经适应泾阳的人,要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显然会很不适应,再者说现在卫府兵马有很多的权贵子弟,这些权贵子弟天生傲气;  又不喜欢别人指指点点,这些权贵子弟还处在卫府比较高的位置上。”
    王武稍稍点头,没有反对李大亮的话。
    李大亮又说道:“要说在薛仁贵和王玄策在泾阳反而更好,他们两人是璞玉,是可造之才,在泾阳他们一样可以成为人才,也可以随着大军出征。可卫府兵马之中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薛仁贵与王玄策进入卫府兵马中会发生什么,会变成什么样。”
    “李大亮将军想得真是周到。”
    王武说道。
    李大亮又说道:“在泾阳除了有泾阳护卫队,其实李正手中还有一支兵马,那支兵马一直以来都没有动过,也没有出现过什么痕迹。”
    王武低声说道:“李大亮将军说的是龙武军?”
    “那是自然,李正是龙武军的上将军,这位大将军的所在李正肯定知道,如果将来王玄策和薛仁贵要进入哪一只卫府兵马,老夫以为只有龙武军了。”
    王武摇头,“不见得龙武军。”
    李大亮皱眉看着王武。
    王武瞧着平壤城说道:“别这么看着老奴,老奴也不知道龙武军到底在何方,只不过薛仁贵和王玄策这样的人才放在龙武军太过浪费了,陛下也想要薛仁贵和王玄策进入卫府兵马之中,但陛下另有安排。”
    李大亮有些明悟了,“至于是什么安排,老夫依旧不能知道是也不是?”
    王武点头。
    从清晨到中午一直都没有动静。
    高句丽王的人已经朝着平壤城喊了好几次话,劝降这么多次还是没有人出城。
    平壤城的城门依旧紧闭。
    劝降了这么多次,似乎没有人真正出城逃出来。
    正是中午埋锅造饭的时候,薛仁贵特意把所有的锅都架在了平壤城的上风口。
    一个伙夫大声喊道:“大将军有令,把饭食煮得香一些,馋死平壤城内的高句丽人!”
    另外一个伙夫也喊道:“大将军有令!把饭端出去吃,让平壤城内的人看到我们在痛快地吃东西。”
    军中传来阵阵笑声。
    平壤城城头,一群守军看到远处的唐军端着碗就在不远处吃着东西。
    从昨晚开始平壤城就已经断粮了。
    几万守军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吃过东西。


第一千零六章 最后一次劝降
    眼下正是挨饿,眼前是唐军正在大口吃着东西。
    “听说出去投降的士兵,不仅可以有粮食吃,将来还可以有田地。”
    “是啊,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唐军。”
    “唐军是来帮高句丽王的吧。”
    ……
    几个站在城墙上的守军悄悄议论着。
    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人,众人又不敢接着说话了,也不敢偷偷地出城。
    渊盖苏文大将军已经杀了不少人;  但凡有人要动摇军心都被杀了。
    众人闻着从唐军那里飘来的米香只能吞咽口水。
    唐军大帐中,牛进达站在军前大声说道:“弟兄们!我们吃饱晚上就攻城。”
    军中声声大喝回应着牛进达。
    大虎看着军中士气如虹心中也有了很大的底气。
    薛仁贵看到王玄策依旧看着平壤城城墙的图纸,好奇道:“看什么呢?”
    王玄策啧吧着嘴说道:“照理说平壤城中应该已经没有粮食了,这城里面的人饿了这么久就不会哗变吗?”
    薛仁贵说道:“我们和平壤城的守军眼下就是一墙之隔,这堵墙拦着我们两方,他们想要出来也出不来。”
    王玄策咬下一口馕饼说道:“其实说得也对。”
    大虎低声说道:“现在这平壤城不是防着我们的,是关着那些高句丽人的;  其实他们并不是想要打这一仗。”
    “不是防着我们的,是关着他们的。”
    王玄策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拍了拍大虎的肩膀说道:“这句话说得挺对,没想到你小子平日里憨憨,今天倒是有一句话说对了。”
    大虎笑着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说道:“说的也对。”
    薛仁贵说道:“我去把这个想法和牛进达大将军说一下,说不定我们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拿下这一仗,不用杀这么多人了。”
    来到军中打仗,正好王武和李大亮还有牛进达都在。
    薛仁贵把大虎和王玄策的想法说了一遍。
    牛进达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王武说道:“这么一来确实也好,这一仗本就是来救高句丽王,帮助高句丽王的,按照陛下的嘱咐尽可能不要杀这么多的高句丽人,正合陛下的意思。”
    其实王武没说的是,这一仗从一开始长安令和陛下就已经在谋划了。
    从陛下有了出征高句丽的想法。
    再到李正安排称心,是陛下想打,李正谋划。
    筹备了这么多年;  才会有现在的结果。
    虽说有些波折,但这就是陛下和长安令共同想要的结果。
    大唐要站在正确的一方,想要征服高句丽不只是屠戮而已,想要控制高句丽。
    招揽了高句丽的人心,让高句丽彻底臣服大唐。
    这才是陛下要的。
    按照长安令和陛下的计划还不仅仅是这样,以后高句丽的一切都要和大唐人一样。
    所有的文字所有的语言都要和大唐一样。
    这样才能长久地统治。
    人心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王武很深刻地明白这一点。
    王武对牛进达说道:“老奴先去准备晚上的事情了。”
    李大亮对薛仁贵说道:“你们也准备准备晚上的事情,还记得你立下的军令状?”
    薛仁贵躬身说道:“末将明白。”
    大帐中又剩下了牛进达和李大亮两人。
    李大亮说道:“我怎么感觉王武这個太监藏着什么,高句丽这一仗我感觉有点怪怪的。”
    牛进达喝下一口米粥,“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巧合吗?那个叫称心的人是怎么离开的?渊盖苏文是如何造反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朝中的安排。”
    李大亮思量着出征高句丽以来前前后后的事情说道:“是李正吧。”
    牛进达笑了笑,“你只是觉得而已,你有什么证据说这一切都是李正安排的?”
    李大亮思考说道:“伱说出兵打仗多了什么?多了不就是泾阳护卫队先行动,而且他们恰恰好救了高句丽王,还恰好称心在那个时候离开了。”
    说完这些李大亮顿时觉得一切都明白了许多,“这个李正当真是一个很可怕的人物。”
    在牛进达的印象了,真正得罪李正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而且陛下和李正之间一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李正是驸马的关系。
    不论是突厥还是吐蕃,有些事情光靠李正的这点力量和手段都做不到那种程度。
    可这里面要是要陛下配合李正,那么一切都可以说得通了。
    有心人肯定也想到了这些,但是没人说破这些。
    这些事情不能说破。
    当天傍晚,王武带着高句丽王和高句丽人朝着平壤城大喊,劝说平壤投降。
    李大亮看着这一幕,合情合理,站在正确的一方;  这一仗不论怎么打都是大唐在理,身在千里之外的李正还真是深谋远虑啊。
    牛进达骑着马儿对李大亮说道:“你知道渊盖苏文像什么吗?”
    李大亮好奇说道:“像什么?”
    牛进达笑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李大亮大笑道:“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话是从泾阳传出来,老夫也是听程咬金这个老匹夫说过的。”牛进达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又说道:“但凡做事多用点智慧,渊盖苏文缺少的就是智慧。”
    李大亮拉着马儿的缰绳说道:“但我们都知道元渊盖苏文必须要死,对不对?”
    牛进达点头。
    渊盖苏文是高句丽兵力的象征,不得不说渊盖苏文的家族在高句丽有很大的威望,这种人不死将来的高句丽难免会出现更多的渊盖苏文。
    只有渊盖苏文死了,将整个高句丽的兵力全部在大唐的掌握中,这样陛下也会放心。
    王武等人喊的也累了,城中依旧没有什么东西。
    薛仁贵递给王武一个东西说道:“用这个喊,可以让你的更大点。”
    王武拿着这个奇怪的铁皮桶子说道:“这是什么?”
    薛仁贵解释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