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没想到他竟然藏得这么深。
    更让人不敢想的是称心还对整个高句丽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而且这些都是称心和渊盖苏文一起谋划的。
    这些事情一旦被唐军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最依仗最信任的人就这么背叛了自己。
    渊盖苏文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城中只有一根非常长的麻绳,从皇宫的屋顶一直延伸到了皇宫外。
    昨夜除了晚归的称心,并没有人出城。
    只是有一条让人想不明白的麻绳。
    高句丽王是怎么离开的。
    称心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事情一时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看着眼前的众人,渊盖苏文发疯一般的怒吼道:“你们难道就想不出什么办法吗?”
    怒吼声毕,回应渊盖苏文的只有一片沉默。
    渊盖苏文又有些疯癫地笑了笑,这些人能有什么办法?他们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
    现在渊盖苏文有些后悔自己杀了这么多高句丽的大臣。
    “昨夜没有人出城,城内守备森严,说不定人还在城内。”
    有人冷不丁说了一句。
    渊盖苏文低沉说道:“找!城内城外都找!找到称心一定带回来见我!”
    众人纷纷离去,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话。
    渊盖苏文杀人不眨眼。
    正当众人要离去的时候,一个士兵急匆匆跑来说道:“大将军!倭国人袭扰我们高句丽南岸。”
    “你说什么!”
    渊盖苏文站起身怒声说道。
    士兵跪在地上说道:“来人不少,不像是海匪他们有甲胄有刀,像是倭国的大军。”
    渊盖苏文拔刀而起,看着眼前的众人此刻他又有些迷茫,到底是要杀倭国人还是先对付唐军。


第九百四十七章 檄文
    又一个士兵急匆匆来报,“大将军,城外五里发现唐军,我们的人都被抓了。”
    听到这话渊盖苏文如雷劈一般愣在原地,许久没有说话。
    安静了好一会儿,渊盖苏文无力地坐下,“他们不是在边城吗?哪里来的唐军在城外!”
    士兵支支吾吾说道:“不……不知道。”
    渊盖苏文咬着牙说道:“不知道!没办法?都是废物!”
    提着刀走出府邸,渊盖苏文派人搜查了称心的住处,没有发现任何通敌的信件,反而找到了不少高句丽的地图。
    渊盖苏文让人一把火把称心的住处烧了。
    离开这里渊盖苏文又带着人来到了王宫。
    高句丽王已经离开,整个王宫一片萧条。
    一众宫人都被带到了渊盖苏文眼前。
    提着刀的渊盖苏文说道:“高句丽王去哪儿了?”
    没有人回答渊盖苏文,回应他的还是一片沉默。
    这种沉默让渊盖苏文心头的怒火更甚。
    “都杀了!”
    渊盖苏文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宫内顿时惨叫声四起。
    一个个活人成了尸体躺在地上。
    渊盖苏文下令道:“查全城!就算把整个城给翻过来也要找到称心!”
    有人想要劝说却也把话咽了下去,谁敢在这个时候顶撞这样的渊盖苏文就是找死。
    一队队官兵在平壤城中到处走动,他们闯入城中的各家各户到处搜寻高句丽王和称心。
    城外
    薛仁贵抓了一队高句丽的人,这些人是抓高句丽壮劳力来充兵的。
    这些日子以来渊盖苏文也一直都在这样做。
    王玄策拿着望远镜看着混乱的平壤城笑着说道:“现在渊盖苏文要疯了吧。”
    薛仁贵看向平壤城,“城里怎么了?”
    王玄策把望远镜交给薛仁贵说道:“看起来渊盖苏文在满城找高句丽王,他们根本想不到高句丽王是从天上离开的。”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薛仁贵皱眉说道:“那个高句丽王怎么安置。”
    王玄策咬着草根说道:“受凉生病了,医疗队的几个学生照顾着。”
    薛仁贵又看了看四下不见大虎,说道:“大虎去做什么了?”
    王玄策坐在石头上有些百无聊赖地说道:“学高句丽的话呢?”
    “他学高丽话做什么?”
    “写讨贼的旨意。”
    正说着大虎带着一份写满血字的白布而来,“写好了。”
    王玄策解释道:“我们手里有高句丽王,怎么讨贼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况且渊盖苏文做得有些太过了,民怨沸腾。”
    薛仁贵看着白布上的雪字,“你们不会用的高句丽王的血写得?”
    大虎咧嘴笑了笑,“杀了一些家禽,用的鸭血,上面盖的王印是真的。”
    薛仁贵说道:“如今前有唐军逼近,后有倭国人作乱,高句丽正需要一个可以定乾坤的人出现。”
    王玄策也点头,“从渊盖苏文作乱开始,高句丽太需要这么一个人了。”
    薛仁贵不懂什么权谋,倒是王玄策懂一些人情世故。
    王玄策说道:“我带一些去把这个讨贼檄文多抄几份,散在高句丽的各个村落。”
    三天之后,找遍了整个平壤城,渊盖苏文都没有找到称心和高句丽王。
    渊盖苏文坐在自己的府邸中,手里的刀一直没有放下只要称心出现在眼前他就会挥刀而起,将称心剁成一块块碎肉。
    “大将军,外面有很多……”士兵跪在地上看到渊盖苏文脸上的杀气,想要说出去的话语又咽了下去。
    缓缓站起身渊盖苏文说道:“外面有什么。”
    士兵呈上一卷白布说道:“将军这是外面在传的檄文。”
    “檄文!”
    渊盖苏文拿起白布看了起来,越是看眼中的怒火更甚,将手里的檄文撕了个粉碎怒吼道:“我要杀了他们!”
    士兵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不敢多说话。
    渊盖苏文冷声说道:“但凡外面有传这个檄文的人,都给我杀了!”强牺读牺
    士兵低着头连忙应声告退。
    檄文传的很快,平壤城中很多人都在传这份檄文是高句丽王亲笔所写,甚至有人见过高句丽王写得是一份血书,现在就在唐军的手中。
    唐军保护着高句丽王,高句丽王早就已经不在平壤城中。
    当初称心让渊盖苏文留了高句丽王一命,确实让渊盖苏文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权力,可这也成为反咬渊盖苏文最疼的一口。
    现在的渊盖苏文心急火燎想要找到高句丽王,若是当初杀了高句丽王哪有这么多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称心这个中原人早就布置好的。
    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王玄策躺在草垛上低声说道:“给渊盖苏文按上造反那颗心的是称心,给渊盖苏文最沉重打击的也是称心,有时候最残酷的事情就是给了你希望的人,反而给了你最痛的教训。”
    大虎扛着一堆料草说道:“渊盖苏文怕是真的要疯了,凡是传檄文的人他都要杀了。”
    王玄策笑着说道:“当初在吐蕃的时候大牛用铁铸了一个叫做压力锅的东西,那东西就是一个铁匣子,因为在吐蕃黍米饭煮不熟,只能用这个叫做压力锅的铁匣子才能把黍米饭煮熟,因为压力锅是密封的铁盒子,在用的时候因为燃烧压力锅内部的水气会膨胀,一边煮饭还要留个小孔让里面的气出来才行,要是不放一些气出来压力锅就会炸开,可是会伤到人的。”
    看了一眼懵懂的大虎,王玄策说道:“现在的高句丽就是这个情况,整个高句丽的军民都被渊盖苏文闹得闷着一口气,这个渊盖苏文不想着把气放出来,还要捂住气孔,所以说这个平壤城迟早会炸!”
    大虎还是摇了摇头。
    看大虎还是摇头,王玄策叹息道:“你也应该跟着大牛多见识见识,有些智慧用在战斗中,那都是四两拨千斤,一人敌万军的手段。”
    大虎挠了挠后脑勺说道:“我比较笨。”
    王玄策想到和大牛在吐蕃的日子,大牛手中的炸药确实是可以破万军的利器。
    当初大牛说过科学能够搬山填海,想来也不会有错。


第九百四十八章 共谋的大略
    如今大牛不随护卫队出征,应该是李正为了保护大牛。
    李世民不会轻易撒手这种利器的,王玄策也会担心因为这种利器李世民会和李正翻脸。
    李正一定还有藏着的手段,不定是李正还有连大牛都还没有掌握的境界。
    薛仁贵带着护卫队已经穿上了高句丽的人的衣服,护卫队已经完全融入了一个村子中。
    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到底是外来人还是唐军。
    泾阳护卫队的队员本就是种田人,种田的手法老练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农。
    加上这些日子苦练的高句丽话,就算是有平壤的官兵来查问也不会轻易让他们看出端倪。
    至于高句丽王只不过是着凉了一场,现在也跟着泾阳护卫队的队员做农活。
    只等牛进达的大军兵临城下。
    又过了几天时间,军报频频传来,牛进达率领的唐军一路上势如破竹,不到半个月时间连破数座城池。
    高句丽的腹地近乎一半领土都已经被牛进达拿下。
    其实高句丽的城池本就矮小,加上绝大多数能够收城的壮劳力都被渊盖苏文收入平壤城中,眼下外面的那些小城和空城无异。
    只是今天有一些特别,渊盖苏文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举动。
    这个渊盖苏文竟然在平壤城自立为高句丽的新王,甚至废掉了原本的高句丽王。
    看到这个消息,薛仁贵想笑又笑不出来只是道:“这个渊盖苏文还真是一个……”
    王玄策接话道:“真是一个蠢货。”
    高句丽这个时节雨水很多。
    也阻碍了大军的行军。
    只不过薛仁贵见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王武是个太监。
    看着来人是牛进达派来的。
    王玄策看着微笑站在那里的王武道:“现在军中打仗还带着太监的吗?”
    大虎看着王武道:“这人看着像某个家伙,一时间也不上是谁。”
    三人就这么瞧着王武这个太监,一时间三人和一个太监许久都不知道该什么?
    好一会儿,王武先道:“早在大军开拔之前,陛下就让老奴跟着牛大将军。”
    薛仁贵道:“所以呢?”
    王武拿出一份旨意道:“保住高句丽绝大部分的兵力,以备后用,并且将高句丽王交给老奴处置。”
    三人又对视了一眼,相互之间都不知道该啥。
    薛仁贵先开口道:“你要指挥我们打仗?”
    王武摇头道:“老奴只负责高句丽内政,平定了高句丽内乱,你们可以回去领军功,老奴会留下来处理接下来的高句丽事宜。”
    见薛仁贵还要再什么,王玄策连忙打断道:“王公公,你先出去一下,我们几个商议一下。”
    王武点头走出房间,并且给三人关上房门。
    薛仁贵,王玄策,大虎三人坐在房间中。
    王玄策先道:“事涉朝中的诸多安排,我们还是不要多问的好。”
    薛仁贵道:“这个太监出现的也太凑巧了。”
    大虎低声道:“当初陛下好几次和长安令谈过关于高句丽的局势,当初高句丽还没乱的时候就已经在谋划了。”
    王玄策站起身道:“我们也不要顾虑太多,不该问的还是不要多问,做好我们自己做的事情便好。”
    薛仁贵和大虎点头。
    三人站在一起打开门就看到王武还站在门外。
    看着三人王武还是那个没有温度的笑容,“三位都商量好了?”
    薛仁贵点头便转身离开,看起来对太监非常地膈应。
    王玄策道:“王公公的我们都明白了。”
    大虎看着王武道:“我带王公公去见高句丽王吧。”
    王武跟着大虎走向村子里的另外一个方向,一路上大虎又看了看王武,“王公公看着很像一个人。”
    王武笑着道:“是吗?”
    大虎停下脚步恍然道:“王鼎!一直来找长安令的王鼎,他也是个太监。”
    正着大虎一拍脑门又道:“你是太监,王鼎也是太监,你们都姓王?莫非……”
    王武脚步依旧走着道:“高句丽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大虎回神道:“高句丽王现在十二岁,非常地胆小,而且很是怯懦。”
    “胆小怯懦?”
    “嗯,非常胆小。”
    王武点了点头道:“怯懦又胆小,那可真是太好了,老奴对这个高句丽王很满意。”
    来到这个村子的田地里,高句丽正在田地里跟着村民劳作。
    要不是大虎明这个孩子就是高句丽王,一时间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邋里邋遢的孩子就是高句丽王。
    王武道:“有劳了,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老奴吧。”
    完大虎看着王武把高句丽王从田地里带出来,两人着什么,意外地发现这个王武的高句丽话非常地熟练。
    回到王玄策身边,大虎道:“王大哥,你这个王武和王鼎是什么关系,两个人长得差不多,而且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