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拿着扫把清扫着马圈。
    虽说李江山长得不算很好看,但也是那种很耐看,属于那种越看越好看的女子。
    而且身材也很标致,尤其是一身黑色劲装的勾勒下身段高挑。
    如果她收起动不动提刀的那种脾气,说不定可以嫁出去吧。
    听李丽质说过,从小李江山还是十岁的时候,就被长孙皇后领养在身边,作为一个女护卫。
    过了小半个时辰,崔傅和郑撅才来到马圈。
    李正看着两人说道:“你们两个怎么走在一起了。”
    崔傅笑着说道:“在五台山遇到的。”
    郑撅朝着李正稍稍行礼说道:“长安令,许久不见了。”
    李正看着两人说道:“最近过得如何?”
    郑撅说道:“李世民的动作很快,五姓的势力如今被清扫而空,我反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看了一眼崔傅,郑撅又说道:“好在遇到了崔兄,我俩都受过你的点拨,这才相约来见你。”
    崔傅瞧着马圈说道:“还是你李正的日子舒坦,每年赚得盆满钵满,还有闲情逸致养马。”
    李正放下扫把从马圈中走出来说道:“我怎么听着这话像是骂我。”
    崔傅尴尬地笑了笑,“在下只是想不明白,你为何非要修路,如今朝中有很多人骂你,修路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郑撅也说道:“在下也认为以你现在的家财完全可以默默地数钱过日子,何必这么招摇。”
    李正惆怅着说道:“你们不懂。”
    崔傅好奇道:“什么不懂。”
    李正喝下一口热茶说道:“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崔傅倒吸一口凉气思量着说道:“好深奥的话语。”
    看两人一唱一和,李正浑身有些不自在,崔傅和郑撅都是出自五姓世家。
    在五姓世家中这两人也算是很机灵的一类人。
    在五姓要倒台初现端倪的时候,这两人可是第一时间反水的。
    对这种人不得不防。
    李正说道:“说说吧,你们来见我要做什么?”
    崔傅说道:“我打算经营笔墨生意,因为五姓的缘故之前太原王氏的家主王屿已经过世了,朝中清算之后王氏就开始分家了,我收了很多王氏的老作坊。”
    李正好奇道:“收了多少?”
    崔傅笑了笑说道:“大多数都已经被我收了,价钱也不高。”
    郑撅说道:“如今王家是家道中落了,笔墨这个东西还是看名声,如今崔兄你趁机拿下,以后也一定赚钱。”
    两个世家子弟,本来是个读书人。
    现在做起了买卖生意。
    而且出手很大,直接买下了王家笔墨生意的招牌。
    不得不说眼光很不错。
    郑撅说道:“在下也接手了不少丝绸生意,和江南的布商也已经商量好了,以后可以长久做买卖。”
    崔傅说道:“我们两人也商量好了,等到我们的钱足够多再收一些买卖,最后我和郑撅合在一起买下五姓的其他生意。”
    收购合并?垄断?
    郑撅和崔傅虽然没有说出这句话,但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了。


第九百二十九章 扩大生产力
    这两人的眼光还挺超前的。
    用自己的原始资本收购其他的产业,再将其他的产业合并,这两人还可以联手收购,联手合并。
    不愧是读书人,这么快就明白了生意经的最上层。
    他们两人或许都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走上了财阀的方向。
    崔傅和郑撅说完也不再多说话了,等待着李正的反应。
    见李正许久不说话,崔傅又说道:“长安令?”
    李正回过神说道:“你们的想法很不错嘛。”
    见李正说话; 郑撅放松地笑了笑,“不知道长安令有没有兴趣和我们一起?”
    “我?”李正摇头说道:“都说我钱挣得多,其实我手头上没多少钱,如今到处要用钱,光是这修路的工事,简直就是吞金巨兽; 一个月就是数十万贯。”
    “吞……吞金巨兽?”
    崔傅想了一会儿才明白李正的话,“长安令说话还真是风趣。”
    郑撅也点头说道:“还真是啊。”
    李正说道:“如果三年之后你们的产业扩大一倍,我会有兴趣和你们合作。”
    崔傅说道:“好!三年之后我们两人再来见长安令。”
    郑撅也行礼说道:“那我二人先行离开; 打扰长安令了。”
    说完两人便一起离开。
    李正安抚着一只探出脑袋的马儿,心说这崔傅和郑撅还想拉着自己下水?
    崔傅和郑撅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要是有利可图,他们一定使劲薅羊毛。
    财阀要垄断,一旦他们成功了,他们的好处何止这些。
    那是长久的利益。
    五姓能够立足中原除了有很多的学子在手中,五姓还有很多的产业。
    树倒猢狲散,五姓分崩离析这些产业也随之分裂。
    五姓留下的遗产很庞大,这些庞大的产业中一定也有人觊觎。
    王鼎回到宫中,将李正的话复述给李世民。
    李世民听完安静了许久扶着额头说道:“他竟然全都要?”
    王鼎低声说道:“李正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世民冷冷地笑了笑,“这个李正已经够有钱了,他怎能如此贪得无厌。”
    说完李世民站起身说道:“他当真说可以把整个吐蕃收入大唐的版图?”
    王鼎点头说道:“李正确实这么说的,他还说……”
    李世民看着墙上的一幅字迹说道:“他还说什么?”
    王鼎躬身说道:“他还说目光要放得长远一些,不要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
    李世民目光依旧看着眼前的这副字迹,“朕怎么听着这话像是在骂朕。”
    王鼎低声说道:“可能是长安令无心之言吧。”
    “他给朕抛了一个朕无法拒绝的好处。”李世民闭上眼按着自己的鼻梁说道:“他还真敢和朕谈条件。”
    王鼎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
    李世民又说道:“要是吐蕃可以收入大唐的版图,朕还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
    心中思量着,李世民当然明白吐蕃的版图收入大唐那是什么概念。
    功盖千秋,史册留名这种事情当然是好。
    李世民心中也乐得见到这一天。
    “蝇头小利?目光放远?”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他说得还挺对; 朕要是和他讨价还价还是朕不懂事了?不过这事儿朕怎么想着就觉得朕很吃亏。”
    王鼎低声说道:“要不让李正立下字据,若是李正做不到就和他秋后算账?”
    李世民低声说道:“秋后算账?李正有恃无恐,你觉得他会怕这一套?”
    王鼎低头说道:“老奴不能为陛下分忧,老奴惭愧。”
    李世民重新睁开眼转过身说道:“李正可以经营吐蕃的土地,也可以让他照利全收,不过他每挣一文钱,都要给朕上赋税!”
    王鼎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又小声说道:“那陛下要写旨意吗?”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说道:“这种事情就不写旨意了。”
    陛下和李正很多事情都不在明面的旨意上。
    包括作间高句丽和兵器生意上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陛下和李正暗中谋划的。
    就连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知道这些事情。
    王鼎躬身告退,走出甘露殿长出一口气,腰背上传来的阵痛感又开始了。
    这段时间腰背是不是会痛,早起的时候整个背部又像是绷住了一半弯不起身子。
    一边走着王鼎一边敲着自己的脊背,心中说着也不知道还能在服侍陛下几年。
    泾阳
    清扫好马圈,李正回到家中,李丽质依旧很忙碌。
    高阳也埋头在一册册的账本中。
    光是看了一会儿,武媚进出账房也已经好几次了。
    扶贫计划上了日程,李丽质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个女人的事业心还真是够呛的。
    一直忙到了下午,高阳这才坐上回宫的马车。
    忙完了一天,李丽质躺在躺椅上放松着身体和眼睛,揉着眼睛她说道:“今晚吃什么?”
    李正翻看着手中的书说道:“有一些豆腐,今晚打算做麻婆豆腐。”
    又听到新菜的名字,李丽质睁开眼说道:“麻婆豆腐?”
    李正翻过一页,目光依旧在书上,“从前有个婆婆,江湖人称麻婆,她做了一道豆腐菜,好吃之名传遍江湖,这道菜人称麻婆豆腐。”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怎么听着越听越觉得你在胡诌。”
    傍晚的风有些清冷,李正收起书说道:“扶贫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李丽质说道:“高阳让户部的人去找蓝田县的府衙了,估计明日就可以来消息,账目和银钱的周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差蓝田县那边的回复了。”
    李正说道:“我们修路给沿途的村民建设了书院,还请了夫子。”
    李丽质来了精神坐起身子,每一次听李正说生意上的这些事情,总能有不小的收获。
    而且李正主动传授生意经很是难得。
    李正又说道:“扩建养殖场需要占用土地,光是占用土地雇佣当地的村民是不够的,还需要照顾到他的民生问题,当然也不能白送钱。”
    李丽质凑近问道:“那要如何?”
    李正笑道:“其实也简单,给全村妇女男人找活干并且给予报酬,给我们提高了生产力,给他们提高收入。”


第九百三十章 放权经营
    李丽质疑惑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雇用他们乡里的人劳作。”
    李正点头说道:“除了账房的主事,其余人手都由其他们自己的乡里人来分配,所得工钱与我们泾阳一样。”
    李丽质当即听明白了李正的意思,“放权?”
    “是啊。”李正从果盘中拿起一颗葡萄吃着说道:“一个偌大的产业突兀地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难免会有人抵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
    李丽质又说道:“也并不是全部交给地方乡里官吏,指派我们泾阳的一两个人从中协助; 让乡里自己组织,不论结果是好是坏然后我们再以观后效,慢慢筛选。”
    商业头脑这方面,李丽质还是一点就通的。
    李正又说道:“如果结果是好的,我们欣然接受对我们有益无害,如果结果是坏的我们再出面帮忙处理; 还能收获人心。”
    李丽质会心地笑了笑; 站起身心满意足地回到了她自己的账房。
    这些对话徐慧一直都在一旁听着,也看着。
    长安令与长乐公主之间的夫妻关系一直很融洽,但也和很多夫妻都不一样。
    在原地又站了一会儿,徐慧也来到账房。
    李丽质提笔在一张纸上书写着具体的章程。
    徐慧看着李丽质,有时候心里很羡慕这种可以心无旁骛立刻专心做自己事情的状态。
    当李丽质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总是能迅速地进入状态,并且全身心地投入。
    李治和小兕子也从书院回来了。
    正在厨房做着饭的李正看到李治溜了进来翻找着什么。
    “有什么吃的吗?”李治揭开锅盖看着。
    “这里还有一些已经凉了的馒头。”李正指了指篮子说道。
    拿起篮子李治抓起一只馒头就吃了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一个时辰前就开始饿了,最近书院又来了不少书,一天光搬书了。”
    泾阳书院的书主要是由印书坊提供。
    如果有需要的书籍需要给孩子们看,褚遂良和李淳风他们会安排印书坊刊印,并且大批量地放到书院给孩子们看。
    不一会儿两只大馒头已经被李治吃下。
    李正瞅着他说道:“你说晚饭你还能吃得下吗?”
    李治舒坦地长出一口气说道:“吃得下,这还没饱呢。”
    现在正是李治长身体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少年总是非常能吃。
    这两年李治也会长高得非常快。
    晚饭做了一碗麻婆豆腐,又做了一碗排骨汤,两三盆炒菜。
    小兕子乖巧地坐在李丽质身边捧着饭碗便吃了起来。
    李治还是吃得大快朵颐。
    李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平时倒没发现李治这小子的胃口还挺大的。
    一桌子几个菜大多是李治吃的。
    吃饱之后,李治心满意足地回到他自己的房间; 然后很熟练地用脚关上房门。
    李正在看眼前的桌子,菜已经所剩无几。
    李丽质收拾着碗筷说道:“麻婆豆腐的味道很不错,我觉得下次还可以做。”
    就着一些剩下来的菜,李正把碗里的黍米饭扒了干净,便放下了碗筷。
    天色就要入夜,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点亮油灯。
    看着书桌上的一堆书籍,有时候想想人无聊的时候真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中世纪之前的西方历史基本上都已经看完了。
    在这个娱乐活动稀缺的年代,找不到乐子的情况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