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低头拿过奏章。
李世民又说道:“李正不是一直不去京兆府尹任职吗?那朕就让他换个位置,让他做礼部的侍郎,但!”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了顿,目光盯着李孝恭说道:“但!你还是礼部的尚书!明白吗?”
李孝恭神情凛然当即说道:“臣明白!”
菜肴都已经凉了,君臣两人也没了吃东西的心思,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先回去吧。”
“喏!”李孝恭一步步走出甘露殿,直到走出殿外感受到吹来的冷风这才一清醒,此刻真想打自己一巴掌,自己是犯了什么病要递这份奏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孝恭一边说着一边低语着。
李世民让人撤走了饭菜,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下一幅画卷,这幅画卷不是简单的画卷,这是一张巨大的地图,用李正的话来说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这是李治从李正的书房抄画下来的。
李世民目光看向倭国所在的位置,神情复杂口中低语着:“你李正怎么打起了倭国的主意?”
李孝恭说的话也对,只不过礼部没有这种职能,但是这种事情一直都在做,李孝恭肯定也不知道朕和李正早就谋划了很多年,如今吐蕃要还天价欠款,现在才是要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这些地方皆是胜利的果实。
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天下无皇权
李孝恭走在出宫的路上,宫中的夜里非常安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宫里特别的冷。
走到太极殿前正走向承天门,李孝恭发现东宫的烛火还亮着。
一边走着李孝恭问着陪着自己出宫地小太监,“这个时辰了,太子殿下还在忙?”
小太监躬身说道:“应该是赵国公还在东宫吧。”
“赵国公?”
李孝恭皱眉看着东宫方向。
小太监又说道:“因为太子殿下要处理五姓的那些事,经常询问赵国公,这几日赵国公经常去东宫呢。”
李孝恭收回眼神不再说什么继续朝着宫外走去,心底里其实很明白当朝的太子和国舅走得太近不是一件好事。
东宫内,李承乾看着眼前的烛火说道:“前些日子孤思量了许久,舅舅说的那些话语。”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的神情说道:“是老臣的话语让太子殿下烦闷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舅舅说的也对,如今五姓已经分崩离析,该抓的该杀的都已经安排好了,其实孤做的不多,只不过按照各部的奏章批阅而已,至于什么人该抓,什么人该杀其实父皇早就安排了。”
长孙无忌没有否认,五姓会有什么结果,其实陛下早就已经有打算了。
想要让太子从中处理五姓的事情,也是为了掐断最后一点念想。
让当今太子也站在五姓的对立面,将整个皇家与五姓撇清关系,并且站在了五姓的对立面。
让天下人知道,朝中对五姓的肮脏事严惩不贷。
李承乾看着李正写下的四句话,“如今父皇都这么忌惮李正,将来的李正对江山也是一个威胁,是吧?”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将来的事情老臣不敢说,但以老臣对李正的了解,李正是一个不敬神明,不敬皇权的人。”
又顿了顿,长孙无忌低声说道:“陛下真正忌惮李正的原因就是这个。”
李承乾不解地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又说道:“因为李正心中有天下,却没有皇权,这才是陛下真正忌惮李正的地方。”
李承乾心中思量着这段话,“有天下没皇权?”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李正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的心里装得下天下,但终有一天,李正的天下装不下皇权。”
偶尔可以听见窗外的风声,李承乾又说道:“那没有皇权的天下会是什么样的,那样的天下会存在吗?”
长孙无忌看着漆黑的夜空说道:“老臣也不知道。”
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长孙无忌这才回到了家门。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这段时间你好好带着万万不可有任何过分的举动。”
长孙冲点头称是。
一夜过去,雨依旧没有停的意思。
禄东赞走出驿馆的时候街上没什么人,如今城门还未打开也没有到开市的时候。
禄东赞走在朱雀大街上,意外的发现如今长安的街道非常干净,和以往来长安的时候有很大的变化。
找到一个早市边的汤饼摊,禄东赞坐下问着伙计,“你门长安城的路修过?”
伙计笑呵呵说道:“确实修过也就是去年的事情。”
禄东赞看这规整的道路,低声说道:“这路修的很不错。”
伙计笑呵呵说道:“那可不,泾阳的手艺当然了得。”
听到泾阳两个字,禄东赞有些讶异。
伙计又说道:“他们还给我们沿路的各家各户装了排水沟,别说有多方便了。”
看禄东赞一身吐蕃装扮,伙计笑着说道:“你们吐蕃人要是在长安住久了就不想回吐蕃了。”
禄东赞苦涩地笑了笑,“当然还是要回去的。”
伙计给禄东赞端上一碗羊肉汤,又给了俩张饼说道:“你知道当年突厥的使者吗?”
“突厥的使者?”
伙计笑呵呵说道:“就是突厥的那个谁来着?”
想了好一会儿,伙计说道:“就是那个阿史那来着,他那时候不是来长安谈和?这一谈都多少年过去了,他现在还在长安。”
“他还住在长安?”禄东赞站起身说道:“住在哪儿?”
伙计笑道:“我哪儿知道。”
当年突厥发生的事情,禄东赞心里当然很清楚。
囫囵喝下羊肉汤,禄东赞一边吃着饼就离开了。
想要在长安城打听人,问一个买汤饼的伙计确实不合适,要是想要知道一个人的住处有一个地方最方便。
禄东赞第一时间想到的京兆府尹,并且自己还认识京兆府的李崇义。
一大早,京兆府官衙的官差没上岗,禄东赞就敲响了京兆府的衙门。
开门的官吏见到来人是个吐蕃人,便说道:“找错府衙了,关外人的事情我们这里不管。”
见对方说完就要关门,禄东赞急忙抓住门说道:“等会儿!”
官吏见到他的反应怒声说道:“怎么?想要硬闯?”
禄东赞连忙又说道:“我是吐蕃的使者禄东赞,你们府衙的李崇义认得我,我来见见他。”
京兆府的主事是李正,但李正从来没有到过这里。
京兆府上上下下都知道现在真正主事的人是李崇义。
官吏上下打量着禄东赞说道:“你真的认识崇义公子?”
禄东赞连忙说道:“烦请告知。”
说着禄东赞递上一小块银饼。
官吏不动神色地收下银饼说道:“等着!”
禄东赞站在京兆府门口,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直到长安城的城门都开了,朱雀大街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这才等到人回报。
跟着眼前的官吏走入京兆府的府衙内。
一眼看去整个京兆府的官差不少。
李崇义一边穿着官服一边走来,见到禄东赞皱眉说道:“你来做什么?”
看着如今的李崇义,禄东赞说道:“没想到你变了这么多。”
李崇义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话说自己和禄东赞并不熟,只不过当初在泾阳的时候见过几次,谈过几次而已。
李崇义收紧自己的官服说道:“我这里的事情很多,有话你快说。”
禄东赞躬身说道:“在下知道当年的突厥使者阿史那还在长安,想要见一见他,只是不知道他住在长安何处。”
第八百五十二章 又升官了
李崇义看着他说道:“你要见他做什么?”
“大家都是来到长安的使者,我想要见见他,与他商量一些事情。”
阿史那确实就在长安,而且自己经常会去看他,如今的阿史那变化非常大,他一个突厥人现在更像是一个中原人。
吐蕃和大唐之间的事情,现在又要去见阿史那?
李崇义低声说道:“他就住在朱雀大街西南角,那边有一片小屋,最干净的一间就是他的住处。”
“多谢告知。”
按照李崇义说的地点,禄东赞来到朱雀大街的西南角。
这里有几间小屋,禄东赞找到了最干净的一间,见到了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人。
对方看着自己,禄东赞躬身问道:“敢问是当年的突厥使者阿史那?”
阿史那把水桶放在一边看着禄东赞说道:“吐蕃人?”
禄东赞连忙介绍自己,“在下是吐蕃大相禄东赞。”
阿史那笑了笑,“你们吐蕃落到这田地来找我做什么?”
禄东赞见找对了人又说道:“我们都是当年一起去找李正谈和的人,如今不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已不是当年。”
阿史那倒了一碗热茶,泡了一些茶叶邀请道:“喝口茶吧。”
禄东赞应声坐下。
阿史那说道:“你我都是差不多的下场,应该说突厥和吐蕃差不多是同样的下场,现在的李世民一心想要把突厥变成他的养马场,眼下突厥确实越来越像中原的养马场了。”
见禄东赞要说什么,阿史那打断道:“我知道你这次来要和我说什么,当初吐蕃和中原的天价契约我都知道,我还知道现在是吐蕃要还账的时候。”
禄东赞不住地点头,“原来你都知道。”
阿史那给自己也倒上一杯热茶,“我就是一个扫朱雀大街的,听的最多的就是路人的闲言碎语,我听到过这件事。”
看着阿史那一瘸一拐提着水壶,禄东赞说道:“你的腿?”
“当初的教训而已。”
阿史那淡然地说道。
看着阿史那的神情,那时候的阿史那距离突厥可汗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却偏偏落得这般下场。
突厥可汗没有当上,如今的突厥已经被关中控制,阿史那沦落到在长安扫大街,这样的下场要是换成自己,自己说不定也已经自尽,无颜面对。
但看阿史那豁达的笑容,与淡然的态度。
禄东赞低声说道:“活到如今这般,你有没有想过重新回到突厥?”
阿史那看着禄东赞的神情,嘲弄地笑了笑。
“你笑什么?”禄东赞讶异道。
“有空多看看中原地书籍,对你有好处。”阿史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这茶叶不错,你应该多尝尝。”
禄东赞看着眼前的茶碗,“我眼下没有心思喝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阿史那说道:“所以你就像个无头苍蝇当初乱跑?还跑到我这里来?”
禄东赞低下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阿史那说道:“中原有一句话叫大势所趋,如今吐蕃的大势已去,难道你们吐蕃还想要再拉起一支兵马,和大唐打一架?”
“如果只有这一个选择我会这么做的。”
阿史那又笑了笑说道:“所以让你多看看中原的书籍,其中有很多的智慧会让你明白很多。”
禄东赞拿起茶碗,还没喝下一口又放下,“你觉得我们吐蕃应该怎么做?”
阿史那看着他说道:“松赞干布呢?他在做什么?”
禄东赞眼底里的不甘根本藏不住,阿史那说道:“我知道你现在不死心,你想要一个拯救吐蕃的办法。”
禄东赞重重点头,“当然。”
阿史那耐心说道:“其实李世民并不想毁了吐蕃,也不会杀光你们吐蕃人,他甚至会让你们过得更好。”
“为什么?”
“因为吐蕃是中原的西北屏障,李世民需要吐蕃,也需要吐蕃好好治理,壮大吐蕃。”
“他不会这么善良。”禄东赞语气坚定的说道。
阿史那的脸上依旧带着淡然的笑容,“李世民当然不会善良的,他会控制整个吐蕃,但不会斩尽杀绝。”
拍了拍禄东赞的肩膀,阿史那又说道:“好好活着,好好保护吐蕃的子民,我能说的只有这么多。”
禄东赞看着阿史那,“你难道想要一直这么活着吗?”
阿史那提起一把扫帚说道:“我要去干活了,你随意。”
说完阿史那就离开了。
重新来到朱雀大街上,禄东赞看见阿史那勤快的扫着朱雀大街,他甚至还能和路边的小贩有说有笑。
一时间有些看不懂这个阿史那,听他说话觉得他有几分见地,但看他的所作所为禄东赞又觉得他是一个懦夫。
离开长安城的时候,禄东赞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不论李正是什么样的条件现在也只能先承受。
泾阳
李正坐在自家门口吃着早饭,听着许敬宗的汇报。
许敬宗小声说道:“长安令,最近长孙无忌这老狐狸和太子走得很近,怕是两人在密谋什么。”
酸菜配着粥非常地开胃,李正对许敬宗说道:“你要不要也来一碗?”
许敬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