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
说话间,孙思邈又给杜如晦把脉许久疑惑道:“奇怪了,你这病情不但没有更坏,反而脉搏稳了不少。”
杜如晦连忙说道:“李正,你怎么和孙神医在一起。”
“他真的是孙思邈?”
孙思邈一本正经地点头,“小娃娃现在可信贫道了?年纪小警惕心倒是重。”
李正咳嗽着掩饰尴尬。
杜如晦又介绍道:“孙神医,这位便是治好了在下的病症以及治好皇后气疾的泾阳神医,李正。”
孙思邈点头,面色中肯的观察着李正。
杜如晦问道:“孙神医,我们在上游发现了不少猎物,有人把那些猎物挂在上游,河道分流下来许多人都得了病,现在已经清理了。”
孙思邈对杜如晦嘱咐道:“以后呀,你们要传话下去,以后喝水要喝开水。”
第九十四章 可愿做贫道弟子?
杜如晦下意识问道:“开水是什么?”
孙思邈解释道:“就是煮沸的水。”
李正:“……”
杜如晦点头:“明白了。”
说到这里孙思邈神情严肃,“当初贫道就说过,让你们传话下去,喝水要喝煮沸的水,生水容易生病,你们就是不听。”
杜如晦苦笑着点头。
孙思邈接着数落道:“你看看就泾阳县这么多人没事,看看人家多讲究。”
杜如晦连连地点头,“孙神医教训的是,下官会向陛下禀报的。”
孙思邈递给杜如晦一根草药说道:“用这种草药可以治好这种病,黄莲也可以就是贵了些,记住这两天凡是喝水的都要喝开水,切莫喝没有煮过的生水。”
开水和生水两个词在杜如晦的脑子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
既然是孙思邈说的,也只好点头都答应。
孙思邈再次嘱咐道:“最好养成习惯,上一次你们就没有听贫道的。”
“我们一定谨记孙神医教诲。”
看孙思邈数落着杜如晦,杜如晦一个个答应。
孙思邈是当世名医。
李世民请了多少回,想让孙思邈入朝为官都被拒绝。
连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给。
何况是他杜如晦。
李正想着这些事,感觉孙思邈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奇怪了。
李正下意识收紧自己的衣衫,“孙神医,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孙思邈笑呵呵坐下,“贫道再问你,到底什么是细菌,什么是微生物?”
手托着下巴,李正看向正在相互分着药的村民说道:“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肉眼看不到的虫子。”
“原来如此。”孙思邈打量着李正越看越喜欢这小子。
李正站起身带着大牛要离开,反正孙思邈在这里了,就没有自己的什么事情了。
刚刚走几步,大牛小声说道:“老师那个孙神医一直跟着我们。”
李正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孙思邈果然就跟在自己身后,“孙神医不去看他们看病吗?”
孙思邈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这种病好治,就是在上游放猎物的人可恨了一点,小子你到底是怎么治好了杜如晦的病。”
李正回过头继续走着说道:“特效药。”
“什么是特效药。”
“就是一种对症下药的药。”
“那究竟是什么药。”
领着孙思邈走入村子中,李正一路对孙思邈解释道:“曾经有个游方道士路过我家门口,他看我骨骼清奇拿出几服药给我,他说我若是不收他就一头撞死在我家门口。”
听到这话孙思邈倒吸一口凉气。
“一份治好了皇后的病,一份治好了杜如晦的病。”
孙思邈追问道:“那位道人在何处?”
李正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找不到了,八成是位列仙班了。”
“可惜了!”孙思邈一阵捶胸顿足。
等到了村子里,孙思邈看到这里的村民都在喝绿豆汤,自己也喝了一碗说道:“这种青小豆倒是可以消暑,小娃娃你倒是聪明。”
“过奖了。”
村民见到这个老人家先是有些好奇,不过听大牛说他就是孙神医便议论了起来。
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孙神医。
看着仙风道骨,穿着就有些像叫花子了。
孙思邈笑着对李正说道:“你愿意不愿意做贫道的弟子。”
“没兴趣。”李正立刻否决道。
孙思邈倒也没生气也没有失落地说道:“据说当今几次想要你做官都被你拒绝了,你秉性倒是和贫道一样。”
李正冷笑道:“我可没那骨气,只是怕死。”
“怎么说都无所谓,贫道等着有一日做贫道的弟子。”
李正扭头又是冷笑道:“我这人的脑子华而不实,怕是学不会你那精湛的医术。”
孙思邈再是点头,“很好,你很谦虚。”
李正再次说道:“我还会经常偷懒。”
孙思邈想了想说道:“是个诚实的孩子。”
“而且我连字都写不好。”
“你还年轻,来得及重新学。”
李正收住口,这孙思邈是不是有点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怎么越说反而越中他孙思邈的胃口了?
这孙神医的口味是怎么回事?
李泰吃着花生而来见到孙思邈瞪大了眼睛,“孙神医?!”
孙思邈微笑点头,“魏王殿下。”
李泰一甩手丢了手中的花生,“孙神医,你总算来长安了。”
“皇后的病情可有好转?”
李泰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整了整衣衫,作揖行礼说道:“回孙神医,有了李正的药之后,母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犯病了。”
孙思邈又狐疑地看了李正一眼,“贫道如今去看看皇后的病情如何了。”
李泰连忙说道:“我陪孙道长一起前去。”
亲眼看着李泰带着孙思邈离开了村子,李正长出一口气。
白吃白喝的李泰终于走了,孙思邈也走了!
使劲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再次确认那是李泰和孙思邈的背影。
骤然感觉自己的周遭都安静了不少,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舒坦了。
李正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澡,今晚吃猪蹄,必须吃顿好的。
李泰一路带着孙思邈,先是见了自己的父皇。
李世民早就收到了杜如晦的奏报说是孙思邈回到了长安。
知道了病因,有了治病的草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很多。
李世民拉着孙思邈的手说道:“这一次孙神医可打算留下来了?”
孙思邈想了一会儿说道:“贫道打算留在泾阳。”
“不留在长安吗?”
“贫道想要收李正为弟子。”
听到这话李世民叹息说道:“可惜了,现在李正已经是李靖的弟子了。”
“这又何妨?李正这个孩子特别有学医的天赋,若是将来好好打磨说不定成就不在老夫之下。”
孙思邈说完感叹道:“李正说他当年遇到过一个道士,给他了两服药,若是李正不收他就一头撞死在李正家门口。”
李世民:“……”
孙思邈又是长吁短叹,“可惜呀,若是那个道人还在,说不定又是一个可以和贫道坐而论道的道友。”
见到李世民的神情不好,孙思邈问道:“陛下身体不舒服吗?”
第九十五章 脱水
李世民阴沉着脸对孙思邈说道:“这番话,李正也和朕说过。”
孙思邈尴尬笑笑,“是吗?”
这小子连敷衍都这么的随意,这种被糊弄的感觉很不好。
这真是追究,那小子就是欺君。
孙思邈接着说道:“皇后的病症如何了?”
李世民连忙说道:“这半年来确实好了不少了,李正的药很管用。”
看向一旁的李泰,李世民又说道:“青雀你带着孙神医去立政殿。”
李泰带着孙思邈一路走向立政殿。
李世民独自站在两仪殿中。
孙思邈终究还是不想留在长安。
要留在泾阳?
还想收李正为弟子。
“朕留不住孙思邈反倒是被李正给留住了。”
就像自己盯了许久的宝贝,被后来者给夺了。
孙思邈确实是一个宝贝。
孙思邈是当世名医,像这样的人物当初求了几次都不成。
却被李正捷足先登。
没了你李正,朕的江山就不稳了?!
夜里的皇宫出奇地安静,偶尔可以看到几个宫女匆忙走动。
也有一队队侍卫巡逻走动着。
此刻的立政殿依旧是灯火通明。
长孙皇后亲自在殿外迎接孙思邈。
孙思邈行礼说道:“见过皇后。”
长孙皇后也还礼,“孙神医不必多礼。”
进入立政殿,孙思邈给长孙皇后把脉,好一会儿之后问道:“敢问皇后最近吃的是什么药。”
长孙皇后示意宫女把枇杷露的和吸入器带来。
孙思邈对吸入器没什么兴趣。
倒是尝了两口枇杷露。
尝着味道孙思邈自语道:“有银杏,琵琶,还有一些薄荷……”
长孙皇后说道:“太医署的医官来看过,说是这种药吃不出什么大毛病,倒是可以用来调理。”
孙思邈点头,“确实,现在若是好用可以用着,不过贫道看起来枇杷露的药性偏寒,皇后平日里的食物应该多吃些偏暖食材。”
长孙皇后点头说道:“孙神医的教诲,本宫会记住的。”
孙思邈行医大半辈子,像长孙皇后的这种病属于先天不足。
这类病症要靠后天的药膳很难治好。
当然李正的这种药最多也只是缓解长孙皇后的病情。
孙思邈观察着长孙皇后的呼吸。
每一次呼吸都比以前顺畅了不少。
而且非常地平缓。
李正也不算是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
但李正的药却可以让长孙皇后的病得到最好的缓解。
孙思邈又拿起吸入器问道:“这个又是什么药?”
长孙皇后向孙思邈示范了一下用法。
孙思邈越加困惑了。
像是自己大半辈子坚守的医理受到了冲击。
孙思邈打量着吸入器说道:“枇杷露贫道倒是可以看明白,但是这个吸入器贫道实在是不解。”
李泰小声问道:“母后用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不适。”
如今长孙皇后也没什么大碍了,孙思邈感到有些失落,毕竟连自己都没有把握治好的病被李正治好了。
泾阳夜里
李正在家和李大熊啃着猪蹄。
李大熊问道:“听大牛说你治好了隔壁村子的病?”
李正点头道:“就是一个小毛病,其实就算不去看病,挺个半天几个时辰也会自然而然的好了。”
李大熊若有所思的点头,“据说那个孙思邈还要收你为徒?”
“他老人家闲着没事开玩笑的,别当真了。”
“也对,你看看你那德行人家孙神医怎么可能看得上你。”
李正也点头说道:“估计是年纪大了看走眼了。”
等第二天睡醒,李正早早醒来就听到自己家院子外的动静不对。
还有熟悉的说话声。
该不会胖子和孙思邈回来了吧……
朝着窗外看去果然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有说有笑地吃着花生米。
又使劲揉了揉眼睛,李正再仔细一看。
确认是他们两个,而且还是活的。
步履蹒跚地走出自己的房间,李正使劲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看向李泰说道:“胖子,你怎么又回来?”
李泰笑着说道:“我怎么会抛下朋友不管呢?”
李正欲哭无泪,“所以你还有接着在我家白吃白喝?”
李泰神情有些悲壮地说道:“其实我也不想的,父皇让我在泾阳禁足。”
李正坐下喝下一口粥,之前说李泰在这里白吃白喝是理直气壮。
现在来看李泰不仅在这里白吃白喝是理直气壮,而且还是名正言顺?
奉旨白吃白喝?
这李二做事也太不厚道了。
莫非是想让他儿子吃回来不成。
孙思邈喝着粥说道:“小子,贫道看你在泾阳开了一个医馆,医馆里却没个大夫。”
李正:“那是因为……”
“既然如此,贫道勉为其难就留在泾阳,给村子里的人看病,直到你愿意做贫道的弟子。”
“是吗?那我愿意做你的弟子,你是不是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那贫道就在这里教你医术。”
李正汗颜,孙思邈这个老头子是不是吃定我了。
李泰对孙思邈说道:“李正家里有一样吃食特别的好吃,叫做煎饼果子。”
孙思邈抚须说道:“若有机会贫道一定要尝尝。”
李正走出家门,舒展着筋骨,大清早村民们已经在盖房子了。
几口大锅依旧炖着绿豆汤,李义府赶来说道:“县侯,灞水那边好像出事了。”
“官府不是派人出来看病了吗?还有什么好着急的。”
李义府小声说道:“不是喝水的事情,再说了现在官府都倡议喝开水了,是热死人了,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