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问道:“你是要去高句丽做细作了?”
称心也没说什么,急匆匆地离开。
村子里已经开始杀猪宰羊,老村长抚着洁白的胡子笑呵呵地安排村子举办春宴,给这些离开这么久回来的人接风洗尘。
张公瑾看着这一幕也是心中一暖,终究还是回来了。
站在张公瑾身边的李绩说道:“看来陛下的人手扑空了。”
李渊已经拄着拐杖,早就已经是一头白发低声说道:“也不知道二郎会不会向李正动手。”
长安,李世民坐在皇宫中看着李君羡送来的奏报忍着怒意说道:“一个时辰前有人和朕说大牛他们已经回到了泾阳。”
李君羡单膝跪在地上说道:“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眼神中带着怒火,“朕派出了这么多人,拦住了各个要道口关隘,上千人的队伍你们就是找不到,他们会飞不成!”
怒喝完,李世民又大声地咳嗽了起来。
站在李世民身边的王鼎也已经一头白发,见李世民咳嗽不止连忙端来一碗热水说道:“陛下,注意身体。”
第八百一十五章 装傻的李正
李君羡禀报道:“他们用木马掩人耳目,实则他们全部躲在木马中,入关之后他们避开了我们的眼线,看来泾阳那帮人非常懂得躲避追踪的技巧,这些日子以来的眼线送来消息,大牛在吐蕃的行踪一直飘忽不定,甚至大牛在吐蕃消失数月松赞干布的人都找不到他。”
李世民冷声说道:“你是觉得朕的人和松赞干布是一路货色吗?”
李君羡连忙惶恐地低下头,“臣不敢。”
看李世民脸色难看,李君羡说道:“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末将这就带着人去泾阳拿人。”
李世民苦涩一笑,“他们戍守吐蕃有功,你是要朕去抓戍守边关的将士吗?更何况他们是不要军饷,自愿去戍守边关!这样的功臣你教朕如何去抓。”
李君羡低着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世民心中更加忌惮的是如今朝中的局势,这些年以来李正的生意几乎做到了整个中原,如今的泾阳说富可敌国倒也不为过,现在的李正太有钱了,而且李正手中还有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印刷术更是重中之重。
这样的人反而偏偏不忠诚于自己。
李世民苦恼地捂着额头,按照苏定方的军报来看,李正的弟子掌握着一种杀伐大利器,可以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路。
军报中所言如雷动一般,顷刻间数百人毙命,巨象被炸翻。
李世民站起身对李君羡说道:“把我们的人手都收回来吧。”
李君羡行礼,“喏。”
这一次要拿大牛也是在暗中进行,都是李君羡暗中布置下去的人手。
当然不能让那些朝中的大臣知道朕在抓拿戍边有功的人。
泾阳
第二天的早晨,李正早早起床在院子打着太极。
大牛来到院门口,“老师。”
李正依旧打着太极说道:“进来吧。”
大牛郑重地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院中。
李正上下打量着他,“长高了。”
大牛憨厚地笑了笑,“老师有胡子了。”
李正下意识摸了摸自己下巴的胡渣说道:“事情我都知道了,朝中的事情你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大牛确实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不论在哪个朝代总有一些天赋异禀的人,只是很多古人吃口饱饭都很难了,读书人反而少。
朝堂是一摊浑水,李正不喜欢大牛卷入朝堂的纷争,像大牛这样的孩子好好研究学问是最好的。
大牛低声说道:“老师要我办的事情,我都办好了。”
李正点头道:“最新的一处银矿我也收到了。”
这世上还有很多非常大的银矿没有发现,这些银矿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直到中世纪地球的银矿这才被勘探得差不多了。
大牛又说道:“学生最近在研究火药的使用方式,若是把火药扔进人群中这样的方式太过麻烦,一旦人群散开火药的杀伤力也会被减弱很多,之前研究的机括在吐蕃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材料去做,现在泾阳学生以为可以做了,只不过需要铁家的铁匠铺的做工。”
“你和铁大商量就行,最近铁大也没什么东西,整日鼓捣一些农具他也闷得很。”
大牛笑了笑,见到了老师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只是眼下见到了又不知道说什么。
李正对他说道:“晋王那小子很早就在念叨你了,你去见见他,他这些日子的进步也很大。”
大牛点头离开。
李正重新坐下喝下一口热茶,看着李丽质带着徐慧和武媚走入账房。
如今的武媚也有十五岁了,以前武媚还是小丫头的时候倒也没觉得什么,长大之后这个丫头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在李丽质整理泾阳生意的时候,她总能从旁运筹得很顺手。
最近李丽质的心情不是太好,他总是惦记那批银矿的来源。
总不能告诉她松赞干布那几块土地中有银矿,而且恰好那几处土地中有银矿,又恰好挖出来了。
那天喝一口酒和李丽质说咱们家有一个大银矿,不知道她会不会吓坏了。
李义府来到院门口说道:“长安令,陛下来了。”
李正走出院子,带着李义府一路往马圈走去。
李义府又说道:“陛下是带着兵马来的,在泾阳外有一支三万人的兵马在操练。”
“我知道了。”
李正点头走着,来到马圈见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正在喂着马儿说道:“这些战马喂养得真好。”
李正接过大虎递来的茶水说道:“那是关中的水土好,养马合适。”
李世民点头,“听说你一直在种树,都已经种到陇西了,泾阳村外好一片树林,一开春满林都是鸟儿的叫声。”
李正勉强地笑了笑,种树也是为了环境,关中的土地一直在被开垦,退耕还林是一件好事,森林越来越少会让很多地方都成了沙漠,西北方向一直都有风沙就是因为伐木耕种的原因。
大自然是最无趣的,没有了树木就会有沙尘。
李世民看着李正说道:“朕听说你们泾阳护卫队已经回来了。”
李正点头说道:“昨天就回来了。”
“听说他们回来了朕还想封赏他们戍边有功,怎么这么快就回家了。”
“说来我们泾阳的人出去给卫府的官兵添麻烦了,在下一定好好管教他们。”
“闯祸添乱倒是没有,立功倒是不少。”李世民双手负背说道:“李大亮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朕进言,以后的军中都要有医队,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的伤亡,你们泾阳的随军大夫可帮了大忙了。”
“是吗?这个我倒是不清楚。”
看李正继续装傻,李世民又说道:“还有你那个弟子大牛,平了西突厥之乱,更是拿下了西州和高昌,朕很想见一见他。”
李正尴尬地笑了笑,“昨晚大家都喝多了,大牛这个小子喝多了,到现在还睡着,一时间半会儿醒不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冷笑,村子里不是没有眼线,这个大牛昨晚明明滴酒未沾。
这小子说起瞎话来真是脸不红心不跳。
第八百一十六章 你在威胁朕?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有一种感觉,有时候觉得你和朕很近,有时候又觉得你与朕很远。”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陛下莫非眼神不好使?看不清我?看来陛下的近视眼越来越严重了。”
一口茶水呛在喉咙口,李世民不停地咳嗽着,有时候和李正聊天就容易把人呛着。
顺了顺气,李世民放下茶杯说道:“你告诉我,大牛手里掌握着什么?”
“我也不知道大牛手里掌握着什么。”李正漫不经心地说道。
“与大食人一战的战报朕已经看过了,战报所写那种大杀器的杀伤力很是震撼,挡住数十万的兵马应该不成问题。”李世民沉声说道。
李正也放下自己的杯子,对李世民低声说道:“陛下,难道以为那种大杀器就在大牛手中?”
当初在雪山一战,苏定方并没有发现大牛的人马,这一切也只是苏定方的猜测,也没有真正的证据,也没有认证,若说这一切真的就是大牛所为,大牛藏得实在是太好了。
甚至大牛已经想好了朝中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怎么做。
李世民心中思量着再次说道:“要真不是大牛所为,那是朕想多了。”
现在关中还没入春,还是冬季,这样温暖的阳光很难得,李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又说道:“陛下整日要处理国事,需要想的事情肯定多。”
李世民心中当然知道李正没有说实话,只是尴尬地笑了笑,“朕还记得丽质出嫁给你的那日,夜空中那让整个长安城难忘的景象,只是事后戴胄发现了一些端倪,在泾阳附近发现了很多硝石,而在这一次的吐蕃大战的时候军中的人也发现了硝石。”
李正说道:“凑巧的吧。”
李世民说道:“凑巧?”
李正点头说道:“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泾阳收集硝石是为了制冰。”
确实如李所说很多人都知道李正收集硝石是为了制冰,而且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用硝石制冰。
看着如今的李正,李世民心头有些懊恼,明知道这小子是晃点,可细细一想又找不到突破口,也没有什么证据。
实在是让人无从下嘴。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的宗室有很多公主,也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也看了很多年轻的子弟,那些子弟一身的权贵劣脾性,朕不是很喜欢,倒是听说大牛出身寒门,有你教导出来的弟子,将来一定也不会差,朕也考虑过大牛。”
李正无奈一笑,心想你李世民是要软硬皆施?
现在外面有大军在操练,这边又和我来和亲?
不得不说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而且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皇帝,这样的皇帝自然有手段。
让大牛娶公主,而且还是李世民宗室里的公主?
大牛是一个很朴素的孩子。
大牛虽然聪明,但是他没有那些心机城府。
如今大牛掌握着火药,这李世民难道不怕真有一天逼急了大牛,把李世民的太极宫给端了?
不得不说这种事情大牛可能真的干得出来。
顺便大牛还能研究研究爆破房屋的方法。
再者说李正打心底不希望大牛和朝中权力产生一丝一毫的关系。
说到成婚大牛也不过是个还未满十六岁的孩子。
对大牛,李正还是希望他可以保留赤子之心,好好地做他的研究,对于那些阴谋阳谋,并不想让大牛参与。
李正放低自己的声音,用只有彼此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若是大牛不娶公主,正在村外操练的上万大军该不会一举攻入泾阳吧?”
“哈哈哈哈。”李世民爽朗地笑了笑,“怎么可能,李正你怎么可以把朕想成那种人。”
李正给李世民倒上一杯茶水又说道:“陛下,这五姓的事情还没有一个着落,如何段纶和上官仪正在赵郡办事,也正是对付五姓最关键的时候,陛下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出现什么岔子吧。”
原本神情还和善的李世民顿时变了脸,“你在威胁朕?”
李正还了李世民一个笑容,“岂敢岂敢,在下怎么敢威胁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希望有朝一日,你我君臣可以坦诚相待。”
李正朝着李世民举杯说道:“我也希望有朝一日,陛下不需要派兵围了泾阳。”
说完李世民挥了挥衣袖就离开了。
李正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背影,向李义府招了招手。
李义府快步走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低声说道:“告诉段纶和上官仪,可以收网了。”
李义府神情有些犹豫低声说道:“长安令,就怕赵郡李氏鱼死网破,揭竿而起。”
李正笑了笑说道:“我会安排的,你尽管去办就好了。”
李义府收到话语后便稍稍行礼,“明白了。”
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五姓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李正抬头看着天,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世民来泾阳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对自己的防备也越来越多了。
当然了,李世民不是一个傻子,也不要把李世民想成一个傻子。
吐蕃雪山上发生过什么,李世民肯定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他当然知道火药的秘方就在大牛的手中。
这层窗户纸他还没有捅破而已。
大虎拿着烤好的羊肉串走过来说道:“长安令尝尝?”
李正接过大虎烤好的羊肉串吃着,“你的手艺有进步呀。”
大虎憨厚地笑了笑又问道:“长安令,陛下刚刚走的时候脸色不太好。”
“当然不好了。”李正感慨着说道:“他在我这里碰了一鼻子的灰,脸色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