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朝中肯定要质问,免不了很多的麻烦,鬼知道李世民会用什么手段。
    薛仁贵看向王玄策。
    知道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大家的脸色都不是太好。
    众人归家心切,眼下被挡在关外。
    这个时候也可以进关,但一定绕不开大理寺的盘问。
    大牛心里并不是很相信李世民。
    老师虽然娶了长乐公主,但老师和陛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想要对付起来很难。
    王玄策也说道:“玉门关的防备比较薄弱,不过玉门关的侧后方有凉州,凉州驰援玉门关只要一天就可以到。”
    裴行俭神情纠结,“我们这一千多人要路过玉门关,人家说不定会以为是大军压境了。”
    大牛思量了半晌,随后带着队伍朝着玉门关方向而去。
    晌午从河西走廊出发,到了玉门关附近已经是深夜。
    众人熄灭了火把,以免被人发现。
    大牛和薛仁贵就地商量了好一会儿,最后薛仁贵还是同意了大牛的方法。
    第二日天一亮,就叫人去玉门关查探,果然在玉门关也有大理寺的官吏。
    看来李世民不只是在河西走廊安排了大理寺的人,而且在中原的西北边防或多或少都布置了大理寺的人马。
    队伍离开玉门关附近,薛仁贵带着人正在准备制作着一个巨大的木马。
    瞧着忙碌收集木材的众人裴行俭满脸的疑惑,“我们造木马是什么用?”
    大牛咧嘴笑着说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一个故事,那个故事也是挺离奇的,想听听吗?”


第八百一十三章 近乡情怯
    以前在泾阳读书的时候,裴行俭确实听过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而且那些故事非常的新奇,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离奇古怪的故事,仔细想想的时候那些故事还非常地发人深省。
    裴行俭放下手中的木头说道:“那就听听。”
    大牛看着远处的戈壁说道:“这个故事要从两国之间的交战开始说起。”
    一个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听完,裴行俭低声说道:“那些人真的没有怀疑木马中藏着人。”
    大牛笑了笑解释道:“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傲慢与狂妄,我们常说骄兵必败,如今的大唐就是非常骄傲的一方,东突厥如今一蹶不振,西突厥已经分崩离析人口大减,吐蕃又是现在这般,大唐积蓄了这么多年的国力,让这些边关小国不敢造次。”
    裴行俭听完思量了半晌。
    大牛又说道:“大唐非常的骄傲。”
    戈壁上的木材并不多,王玄策花了一些银钱给吐蕃人,让吐蕃人去带来了吐蕃高原上的木材。
    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月,这才造出了九匹巨大的木马。
    这大半月以来边关也一直在提防。
    薛仁贵观察了几处边关,如今边关想要入关的除了拿出通关的关碟,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盘问。
    众人重新坐在一起,老二带了几个西域人而来。
    大牛瞧着这几个人说道:“靠得住吗?”
    老二解释道:“靠得住。”
    说完老二小声在大牛的耳边又说道:“他们的妻小都在我手里。”
    大牛有些无奈,又不知道和老二说什么好。
    默呕的几个儿子各不相同,大牛与老二不熟,老三挺厚道的做事也麻利,据说老二是其中最狡猾的一个。
    老二又向王玄策与薛仁贵解释了一番。
    这边近两千人的护卫队队员倒是可以全部进入木马之后,这十多个西域人拉着木马入关。
    薛仁贵问道:“这些木马送给陛下倒是说得通,谁说给陛下的?”
    王玄策也说道:“大理寺的盘问非常严格,还是把谎话编完整。”
    大牛在羊皮卷上写了好大一篇文字。
    薛仁贵好奇地看着说道:“这是西域文字,你还会写西域文字?”
    大牛说道:“我不懂西域文字,我只是大致知道西域文字是什么样的,反正是西域的一个小国进献,西域小国这么多边关的官兵不可能全部知道,至于是哪个小国就随便编一个就好。”
    说着大牛用朱砂沾着毛笔在羊皮卷上勾勒出一个西域国国印的图案,一份西域不知名小国的国书就编写好了。
    众人又准备了三天,大牛,裴行俭,薛仁贵还有王玄策各自带着人进入木马中,木马很大,高度就有近五米,木马的内部分上下两层,两层之中人都可以坐在里面,木马的底部有一个出入口。
    人进入之后木马的内部上锁,从外面看很难看出端倪。
    十多个西域人拉着木马朝着玉门关而去,木马的下方有轮子,人拉起来倒也不是很费力。
    大牛从木马腹部的缝隙中看到木马已经快到玉门关了。
    到了玉门关的关口,果然有驻军的官兵和大理寺的官兵上前盘问。
    坐在木马中可以听到大理寺的人在问什么。
    让大牛吃惊的是大理寺的官兵竟然还拿出了自己的画像。
    看来李世民还是朝着自己来的。
    盘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大牛看向薛仁贵的表情。
    此刻大家的神情都很复杂,明明大家都是出来打仗的,似乎边关并不欢迎自己回家。
    想要回家却被拦在了关外,如果真出了什么差错,现在要和这些驻守的官兵动手吗?
    木马中的闷热,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好在那几个吐蕃人拿了偷偷给守城的官兵塞了银饼,这才没有过多盘问,就放了木马入关。
    木马重新开始驶动,大牛从缝隙中看着玉门关,从外面看没什么,一进入玉门关后面有很多的大理寺官兵和驻守的兵马。
    兵马比以往更多了,看来李世民是在边关增添了兵力。
    木马行进得很慢,四周的官兵都盯着木马。
    裴行俭擦着额头的汗水,不敢发出声响。
    从入关到离开玉门关一路上仿佛过了很久很久,直到看不到玉门关的驻军,木马离开了足够远,众人这才长出一口气。
    深夜的时候大牛带着人从木马中出来。
    裴行俭吃力地从木马中爬出来,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大家的情绪都很不好,朝中为什么这么对付大家。
    大牛呼吸着夜晚清冷的空气,“好在入关了,接下来可以回家的路就多了。”
    薛仁贵也是长出一口气,目光古怪地看着大牛,“那个火药看来李世民很想要。”
    大牛低声说道:“不论他想不想要,老师不点头,我绝对不会交出去,这关系到很多,甚至可能是我们整个泾阳村子的死活。”
    众人休整了一晚,大牛和薛仁贵重新制定了一条回家的路线,可以绕过沿途很多的地方。
    第二天天一亮众人换了衣服,睡了两三个时辰就接着赶路。
    那木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送入长安。
    “木马按照不同的路线进入长安,我们按照另外一条路回家,避开眼线。”大牛低声说道:“现在边关的大理寺官兵或许已经回过神了,在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有一个西域小国要进贡这么简陋的木马?他们一定会怀疑,而且很可能会追下来看。”
    薛仁贵的神色也很严峻说道:“我懂你的意思,用木马引开他们的注意力,就算是他们有所察觉想要回来查木马,我们已经离开了,就算是他们知道木马内部另有空间,却已经浪费了人力,给我们争取了时间。”
    大牛点了点头,眼下没有马匹,众人只能徒步前行。
    王玄策用一把小刀把自己的衣服割破,“我们装作逃荒的难民,这样也可以掩人耳目。”
    大牛远远看向泾阳方向,离家已经不远了,只要过了陇西就是泾阳,到了泾阳又会发生什么,心中很是想要回家,眼下更是近乡情怯。


第八百一十四章 归家
    又行进了几天,众人终于进入了陇西地界,一路上避开了很多人的视线,甚至沿途的小村子都不想靠近。
    大牛发现沿途的城门以及各处要道口都有官兵把守。
    众人躲在一处山中休整,薛仁贵吃着硬得难以下咽的饼,这饼还是三天前从一个乡亲手里买来的。
    王玄策对大牛说道:“大家手中的口粮也不多了。”
    大牛灌了一口凉水说道:“再赶两天路就可以到泾阳了,大家撑一撑。”
    裴行俭的神情很低落,“我们都是出来打仗的,现在打赢了,为什么我们还像是犯了什么事情一样。”
    王玄策低声说道:“你想要一辈子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地方,整日做火药吗?”
    裴行俭使劲摇头,心中委屈,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其实王玄策说得也很有道理,皇权是什么?李世民身为帝王他一定想要得到火药,而且李世民更不想火药的秘方被其他人知道。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这个皇帝到底怎么想的。
    在山中休息了一天,众人接着赶路,一路走到陇西的北面,队伍还在走,前方去查探的斥候急急忙忙回来说道:“前面三里外发现了一支兵马。”
    薛仁贵神情严峻,“是冲着我们来的吗?”
    大牛握紧自己的匕首,看着这里四周都是一片平地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
    王玄策心里很清楚,一旦和朝中的官兵动手,大家以后可能再也不能回关中了。
    大牛冷笑道:“真是辛苦李世民废了这么大的心力来抓我们吗?”
    “我们还能回家吗?”
    队伍中有人低声说道。
    绷了这么多天,大家心里一直都有一种讶异的情绪。
    眼下对方一队兵马就在不远处,众人所处的地方是一处平原,根本无处可躲。
    大牛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兵马,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对方队列最前方一个人骑着马慢悠悠地朝着这里而来。
    裴行俭小声说道:“大牛哥,我们动手吗?”
    大牛瞅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慢着,来人有点眼熟。”
    众人屏息等待着大牛的一声令下,大家手里都握着刀。
    随后传来了大牛诧异的声音,“这不是许敬宗吗?”
    “许敬宗?”薛仁贵也讶异了,“当真是他。”
    话音落下,大牛跑步上前大声说道:“许敬宗!我们在这里!”
    许敬宗这才策马加快速度上前,看到大牛大笑道:“我就知道你们在这里!”
    大牛咧嘴笑道:“果然是你!”
    许敬宗看到大牛一行人衣着破破烂烂,真要是走在外面还是以为是从什么地方逃荒过来的。
    朝着自己后方的人挥了挥手,李义府也带着人而来,两方人马汇合,来人也是村子里的护卫队,大家看到彼此高兴就差当场哭了。
    许敬宗说道:“大家互相换一身衣服,我带你们回家。”
    这声回家让众人神情振奋。
    大牛一边换着衣服问道:“老师和泾阳还好吗?”
    许敬宗说道:“你放心,李世民想要动泾阳还要忌惮。”
    恰好是双方人数几乎相同。
    像是有意为之,老师很明白这一次要从吐蕃回来的人有多少,因此安排了几近相同的人数。
    大牛一行人换上许敬宗一行人的衣服,双方的身份互换,原本跟着许敬宗而来的人换上衣服后在陇西徘徊,吸引官兵的注意力,大牛王玄策和裴行俭这些从吐蕃回来的人,跟着许敬宗回泾阳。
    李义府看着又黑又消瘦的大牛说道:“瘦了,也长高了。”
    “我自己倒是不觉得。”
    王玄策看到大牛的笑容也是长出一口气,好久没有看到大牛有这般的笑容了。
    安排好一切之后由许敬宗带队,大牛一行人装扮成泾阳的护卫队一路赶回泾阳。
    大牛发现一路上就算有官兵注意到自己这路兵马,也没有过多的盘问。
    许敬宗低声说道:“我们的人数不变,他们就不会过多盘问,他们会以为我们无功而返,如今泾阳和朝中再对峙,他们不敢胡乱动手,真要是把李正逼急了,李世民还要掂量掂量。”
    离开泾阳这两三年关中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
    一路上畅通无阻,赶路两天之后就到了泾阳的村口。
    离开家乡这么久,看到村口大牛也是神情一恍,快步跑入村子就见到了已经满是泪眼的父母。
    离家这么久的人都回来,村子上上下下都在团聚。
    裴行俭第一时间去见了孙思邈,如今的孙思邈看起来似乎和当年没有什么变化,用孙思邈的话来说他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
    大牛见过了父母之后想要去见李正。
    却在村子里见到了称心,以前的称心和默呕一样都在关外贩卖兵器。
    西突厥分崩离析之后,称心也不知道去向了。
    没想到现在称心回来了,而且还成了一个精通多国语言的细作。
    称心已经背上了行囊,对大牛说道:“按照长安令的吩咐,我现在要去高句丽办一些事情,就此告辞了。”
    大牛问道:“你是要去高句丽做细作了?”
    称心也没说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