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官仪笑了笑说道:“我们两人夜里打算去找一些乐子,倒是凑巧不在。”
    邯郸郡守勉为其难挤出笑容说道:“真是吓死下官了,两位若是有什么差池下官要如何交代。”
    段纶瞅着还在烧着的驿馆说道:“如今天气已经入秋,天干物燥也是难免的。”
    上官仪也说道:“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有人故意纵火,还是谁的油灯被风吹倒了。”
    邯郸郡守连忙说道:“下官这就去捉拿纵火犯。”
    这个邯郸郡守立刻就带着人去查问。
    火焰越烧越高,上官仪看着火势说道:“他们已经有杀心了。”
    这当然不是意外,要不是之前送饭食的伙计提前告知,说不定两人已经葬身火海。
    随行而来的其他官吏也早就安排到了城外。
    大火到了天亮才停,驿馆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上官仪在火场外发现了一支已经熄灭的火把。
    段纶在火场周围也发现了火油的痕迹。
    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深夜纵火。
    邯郸郡守满城尽抓纵火犯,上官仪说道:“整个邯郸城数万人口,这要查到什么时候去。“
    段纶也说道:“他们知道,就算我们没死,也不会交出纵火犯,因为邯郸郡守根本查不到纵火犯,我们的人在城外走访周边的各个村子,想着明日就会有结果。”
    上官仪走入这片废墟,在里面火场中翻找了一圈,意外地发现没有尸体。
    从昨晚开始整个驿馆就已经没人了。
    一切都是串通好的。
    若不是提前知晓,可能留在驿馆等待被烧死的只有自己和段纶两人。
    上官仪深吸一口气,回头看向正在围观的城中百姓,这些百姓们的眼中有惊惧,有怀疑,还有躲闪。
    控制城中的百姓,谋害御史,深夜纵火。
    可见五姓的胆子是有多大。
    赵郡李氏的人敢杀御史,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和朝中开战了。
    正想着,崔傅急匆匆赶来见到段纶和上官仪安然无恙,这才长出一口气,“你们两人要是死了,我崔傅这辈子也算是毁了。”
    见上官仪和段纶很疑惑,崔傅又说道:“我现在和你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换句话说,我和李正是一条船上的。”


第七百四十六章 赵郡李氏的命门
    王家家主过世的消息很快传到长安已经有一些时日了。
    王盛穿着一身孝衣跪坐在父亲的灵位前。
    王乔儿跪坐着一言不发,手里拿着的是父亲让人送来的遗书。
    “姐,我想要回去祭拜父亲。”王盛看着灵位说道。
    “不准回去!”王乔儿低声说道:“父亲的遗书有言,在朝中未开科举,五姓未倒之前,绝对不能再回太原。”
    王盛怔怔看着灵牌许久说不出话来。
    王乔儿接着说道:“这世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王盛低下头不再说话。
    李薰再次来到泾阳村外,看着眼前这座世外桃源一般的村子。
    有时候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仿佛这里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和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李丽质亲自来村口迎接李薰。
    李薰看到跟在李丽质身边的武媚说道:“想必这位就是武士彟的女儿了吧。”
    武媚向李薰稍稍一礼。
    李丽质说道:“请吧。”
    李薰跟着李丽质走在村子里,“每一次来这里,都感觉心情好了不少。”
    李丽质笑道:“很多人都这样说,也不知道我们泾阳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李薰说道:“长乐公主,其实这一次我是来见长安令李正的。”
    五姓出了这么大的风波,五姓五家倒了两家,范阳的卢家,太原的王家。
    现在五姓各家都已经坐不住了。
    带着李薰来到家门口,李丽质正在看书的李正说道:“李薰要见你。”
    李正放下手中的书籍,看向站在门口的李薰。
    李薰行礼说道:“见过长安令,小女子这次来有些事情想要和长安令商量。”
    李正捧着保温杯说道:“有事情,就说吧。”
    李薰走到近前说道:“小女子,从赵郡李家出来已经有一些日子了,昨日收到了族中的来信说是段纶和上官仪已经到了邯郸。”
    李正点头道:“我也收到了消息。”
    李正低声说道:“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些顾虑,我不知道李家嫡女,也就是你现在和赵郡李氏的关系怎么样,敢问你是代表赵郡李氏和我谈话,还是用你自己的立场和我谈话。”
    李薰看向李丽质,“我已经脱离赵郡了,我是一个女子,族中一直以男子为大,我不甘心屈居人下,也不愿意成为族中的一个礼物,成为族中的利益交换。”
    在如今的大唐能有李薰这样的人女子不多。
    说来大唐一朝,女子的地位还算是不错。
    有名的女子也不少。
    不过更多的还是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下,大多数权贵门第的女子都成了家族来往之间的利益交换。
    “所以说你和赵郡已经没有关系了吗?”
    李薰拿出一本册子,“这一次我来是来帮助长安令的,五姓之中赵郡声望最高,若是段纶和上官仪可以推倒赵郡李氏,长安令的大计可成。”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听李薰接着说话。
    “想想现在的赵郡李氏,我更希望他们可以重塑,有些桎梏有些迂腐至极的规矩,不破不立。”
    “我听你的话很矛盾。”
    “我希望赵郡李氏可以倒。”
    “话语倒是说得很坚定。”李正点了点头,喝下一口茶水。
    “你不信我?”李薰颔首看着李正。
    “我不是不信,就算是要推倒赵郡李氏,你可以给我什么?”
    李薰把册子放在李正的面前,“赵郡李氏一直都是名门,在中原的名声响亮,看似表面风光,背地里的脏事一直不少,尤其是这一辈的小辈,其中做的脏事更数不甚数,我还自己赵郡李氏有子弟,私自和关外的人做盐铁生意。”
    瞧着这本册子,李正又看了看李薰。
    李薰说道:“这些事情,只有五姓嫡系的人清楚,这是这些年来往的账本和相关的人。”
    李正翻看着手中这本册子,每一笔账目都很清楚。
    还有经手的人。
    赵郡一地一路向东靠海,盐铁生意也是赵郡李家最大的收入来源。
    李正对李薰说道:“我知道了,李姑娘回去等消息吧。”
    李薰还是稍稍一礼便转身离开。
    等李薰离开之后,李丽质神色担忧地看着李正,如今正是五姓和父皇还有李正之间对峙的时候。
    眼下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最近来泾阳行刺的刺客也越来越多。
    对方已经不再顾及了。
    李正拿着这本册子走出家门,就看到李江山站在门口。
    “杀手姐姐,最近辛苦了,白天要盯着我,晚上要抓拿刺客。”李正笑呵呵说道。
    “没什么都是皇后吩咐我做的。”
    李江山板着脸说道。
    “对了,现在外面悬赏我的人头到什么价格了。”
    跟着李正的脚步,李江山看着李正的背影说道:“我觉得你现在还是应该在意一下自己的安危,前两天来的消息,说是游侠之间的传闻,你的人头值十万贯!”
    “十万贯?还是有点便宜了。”
    李正感慨着说道:“我们泾阳的一天的流水何止十万贯。”
    这话李正确实没有在说笑,如今泾阳的买卖虽说只是在长安做,但是货物已经流向了整个中原。
    中原谁人不知泾阳的货物。
    程咬金家经营着烈酒生意,烈酒生意的货源就是来自泾阳,光是烈酒生意这一桩,李正进项一天又何止十万贯。
    李正一路来到张公瑾的住处。
    张公瑾的白发越来越多了,不知不觉间张公瑾也老了。
    “邹国公,你这个白发越来越多了。”李正瞅着说道。
    “老夫的还行,孙思邈的白发比老夫更多。”张公瑾笑呵呵说道:“你也放心,那几个门阀子弟也已经放回去了,有老夫在你泾阳,关陇门阀那帮人不敢把你怎么样。”
    李正把册子放在张公瑾的面前说道:“还请邹国公过目。”
    张公瑾接过这本册子,细细看着。
    李正也观察着张公瑾的神色。
    “赵郡李氏的那个小丫头给你的吧。”张公瑾翻看着说道。
    “对。”李正没有否认,又说道:“我不了解赵郡的底细,想问问你,光有这个够吗?”


第七百四十七章 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张公瑾看了眼李正又看了看这本册子,犹豫了好一会儿。
    “若是这个册子够了的话,我就用它去对付赵郡了。”李正试探着说道。
    “光有这个确实还不够,世家私自贩卖盐铁确实有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心照不宣。”
    听张公瑾说完,李正尴尬地笑了笑,“既然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这本册子就没用了。”
    张公瑾放松着身体,将身体的重量完全放在椅子上,抚须说道:“倒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张公瑾肯说,李正也来了精神,坐直身体说道:“在下愿闻其详。”
    大狗摇着尾巴走了过来,便在张公瑾的身边做下。
    当初还是大狗带着自己找到了龙武军。
    就是家养的土狗,大狗也聪明也很懂事。
    “这个账目不能陛下来查,更不能让朝中去查。”
    “什么意思?”
    李正疑惑地看着张公瑾。
    张公瑾说道:“有很多的事情朝中是明面上去安排,去解决的,但也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在明面上解决的,而是暗中解决的。”
    李正拿着手中的这份册子,“这么说来这件事不能走明面上。”
    张公瑾微笑说道:“你知道这本册子上的人有哪些吗?这本册子上的账目往来除了有五姓世家,还有门阀权贵,更甚至还有国公,皇室皇戚,牵涉利益大半个中原,这件事你敢查吗?”
    “朝中难道没有差过吗?”
    “查过,暗中差不多也查清楚,不过是暗中查探。”张公瑾的语气顿了顿,长长一声叹息,“倒是第一次赵郡李家的人,把这份账本交出来。”
    李正无奈一笑,“也就是说就算我没有这册账目,朝中也早就查的七七八八了,李薰的人情给了等于没给。”
    张公瑾说道:“对,不过这个人情你收了。”
    李正重新收起册子说道:“上当了。”
    “还有你李正上当的时候,也算是少见。”
    张公瑾忍着笑意。
    李正拿起一旁水壶,给自己倒了一碗茶水,“赵郡李氏的地盘得天独厚,可以让他们做盐铁生意,虽说朝中的盐铁管得很严,但并不能完全控制赵郡,赵郡也知道不能太过明目张胆,暗地里一直做着这种卖买。”
    张公瑾点头。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解渴,又说道:“一直以来这层窗户纸朝中知道,赵郡心里明白,就差捅破了,可要捅破了要收拾起来很麻烦。”
    张公瑾低声说道:“上一次那几个关陇门阀的子弟都已经被长孙无忌送回去,这老狐狸别的不怎么样,就是很记仇。”
    李正点头,“得罪了?”
    “得罪就得罪了,对你来说没什么。”
    张公瑾笑了笑。
    李正颔首说道:“既然不能明面上办这件事,我只能暗地里办了。”
    张公瑾说道:“除非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来说扳倒五姓有用,千万不要忘了你的目的是扳倒整个五姓,而不是查这个盐铁案,自前隋以来有多少人应该这个盐铁案深陷其中,最后都草草了之,却落不得一个好下场。”
    盐铁案就像是一宗巨大的走私案。
    这其中权贵官吏打着掩护,世家和大人物分着钱。
    自前隋就开始了,说不定从南北魏晋这笔生意就存在了。
    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俗话说得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张公瑾的警告也没错,如今正是全心对付五姓的时候。
    不能出其他的差池。
    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顶多就是在五姓这件事上有着共同的利益。
    李正打心里对李世民的信任并不多。
    李正颔首说道:“不能在明面上,暗地里怎么做?”
    张公瑾笑道:“老夫可从来不会教人做坏事。”
    “是吗?”
    李正将信将疑。
    张公瑾又说道:“这世上的坏人太多了。”
    李正不解地看着他,“我其实挺想做个好人的。”
    张公瑾低声说道:“做好人和做坏人有什么区别吗?当一个人被世人推崇成大英雄的时候,其实他和那些被推上刑场的人没区别,大英雄这个名号在你的身上,而你面对巨大的灾难并没有能力去做一个大英雄要做出来的事情,那么世人就会唾弃你,做一个大英雄和做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没区别。”
    “别觉得老夫的话太过刻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