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段话,县丞的脸色煞白。
段纶冷声说道:“我能准确地说出日子,说出田亩,你就该知道我手里有什么?”
县丞彻底没了底气。
段纶喝到:“带走!”
几天之后,原本风平浪静的太原,一下子乱成了一片。
上官仪和段纶带着官兵到处在抓人。
整个太原的官吏都被抓得七七八八。
而王家家主发丧之后,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山东地界。
这个消息也传到五姓的其他人耳中。
崔傅带着人赶到了太原,来到太原的王家悼念。
在灵堂,崔傅见到了段纶,“段兄,好久不见了。”
段纶也看着崔傅说道:“确实好久不见了。”
看着灵堂,崔傅说道:“离开五姓之后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各地走动,没想到王家会有这样的局面,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长安,想来应该也快知道消息了吧。”
段纶点头。
崔傅又说道:“在我印象里王屿并不是一个多坏的人,他非常的忠厚,也非常的和蔼,身在五姓家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说什么同气连枝真是笑话,把女儿和儿子送出去,王屿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子女,做到那一步,他已经用了全力了。”
“希望他在天之灵可以瞑目。”
正说着又一个走入了灵堂,来人正是五姓郑家的郑撅。
当初郑撅代表五姓去和李正谈判,回来之后郑撅很少在人前露面。
郑撅朝着灵堂深深一个鞠躬行礼,便看向了段纶这边。
上官仪在泾阳见过郑撅,自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只不过郑撅只是行了一礼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刚刚那个人就是郑撅。”上官仪对段纶说道。
“看到了。”段纶也低声说道。
崔傅说道:“段纶,等到太原这边的事情完了,你下一步要去什么地方?”
“等到这边的事情做完,我们去赵郡。”
崔傅深吸一口气,“赵郡是五姓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你们搞定了卢家,王家,现在也应该轮到赵郡了,扳倒了赵郡,你们这一趟也算是成功了。”
“希望吧。”
上官仪说道。
段纶也说道:“这两日还要把太原收拾一番,我们过些日子就会动身去赵郡,崔公子可否和我们一起去?”
第七百四十四章 邯郸
崔傅笑了笑说道:“在下正有此意。”
半月之后,段纶坐在泾阳的郡守府邸清点着一个个被捉拿入狱的官吏。
上官仪神色匆匆而来说道:“都已经安排好了,现在就可以上路去赵郡。”
段纶对这里暂代的太原郡守嘱咐了几句话。
便带着人离开,崔傅和上官仪都已经准备好了。
查完太原的三千个官吏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上官仪拿着手中的卷宗说道:“这就去赵郡了。”
崔傅说道:“赵郡和其他五姓不一样,赵郡李氏是将门出身,就连当今陛下也和赵郡李氏一脉有着牵连,赵郡可不好捏。”
上官仪拿出一份奏章递给一个官吏说道:“去崤山调兵两万,开赴赵郡!”
看到崔傅有些讶异,上官仪说道:“这一次给了我们兵权,可以调动整个崤山的所有兵力。”
段纶也说道:“不然崔公子以为朝中往崤山增派兵力是为了什么。”
崔傅拉着马儿的缰绳,要说心中没有惊讶是假的。
早就听说段纶可以从崤山调动兵力。
不过也只是小部分兵力,没想到现在只要上官仪一份奏章就可以从崤山调动一万兵马入赵郡。
这一次李世民想要推翻五姓的底气很大。
朝着赵郡一路走了一个月,终于到了赵郡地界。
赵郡的气候一直很好,可以看到田地中即将收获的粮食。
从田地的这端看去,更远方是一片朦胧的山脉。
眼见千里都是沃野,足以说明赵郡一地的富裕。
赵郡是一个充满传闻的地方,从战国开始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的项羽就是在赵郡的巨鹿一战成名,破釜沉舟击败秦军。
自那以后秦军大军主力败退,秦不久之后就亡了。
更有东晋十六国,赵郡这片土地数次易手。
早在李渊登基后就把赵郡称赵州。
只不过更多人的心中还是赵君。
段纶和上官仪一起放慢了行进速度。
要说赵郡李氏,更是出过战国时期的名将,李牧。
那时候的山东六国李牧也是让其他五国忌惮。
即便是数百年之后,赵郡一带尚武之风依旧浓厚。
世家门第,赵郡李氏最为显赫。
四海圣门,十姓七家。
即便是秦一统之后,赵郡李氏的家风依在,当初的家主李楷就是名将李牧后人。
做宰相,做将军也是赵郡李氏的人最多。
不论北魏东晋还是现在,赵郡李氏的人总有将相。
段纶和上官仪带着人来到一处村子,进入这个村子就有一种很奇怪的气氛。
这里的人看着官吏的眼神非常奇怪。
段纶神情镇定,心中却开始摇摆。
不论是范阳也好,还是太原也好,这半年以来出了崤山之后还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就像是到了一个地方,所有人都在仇视你。
上官仪小声对段纶说道:“范阳卢氏成了这样,太原王氏的家主自尽,我们已经彻底惊动了五姓其他几家。”
段纶苦涩地笑了笑,“说不定你我都会埋骨这里。”
上官仪也会说道:“五姓各家也知道利害,若是你我真的埋骨这里,五姓和朝中也就真的撕破脸了。”
段纶放低自己的语气,“你我都在赌,赌五姓会不会真的撕破脸与朝中开战,一旦开战后果不可估量。”
走出这个村子,来到另外一个村子,这里的人依旧是非常地敌视。
一直到了邯郸城外,众人这才停下了步伐。
邯郸城主亲自出来迎接,看似一切都很顺利,不过等到段纶走入邯郸城发现这里的围观的人说话都特别地小声。
上官仪看了一眼在一旁赔笑的邯郸郡守。
再看这里不敢大声说话的城中居民。
像极了酷吏进城,所有人都不敢大声讲话。
段纶正想着,只见一个男子突然跑到道路中央,一只鸡蛋便扔了过来。
还没来得及反应,鸡蛋就砸中了上官仪的额头,一时间很狼狈。
“胆敢行刺当今御史!来人给我拿下!”邯郸的郡守大声喊道。
“不……”
上官仪刚要说什么,郡守再次喊话道:“押下去,拿入大狱!”
见人被官兵押了下去,段纶心头越加的不安,这种诡异的氛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只鸡蛋而已,上官仪擦拭着自己的脸怎么能算是刺杀。
给御史扔个鸡蛋就安了一个刺杀的罪名?
上官仪看向一旁的郡守,郡守躬身说道:“下官治理无方,让御史见笑了。”
“是你们逼死了王家的家主!”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
四周的议论声更大了。
队伍继续行进着,段纶的目光看向四周,想要找出喊话的人。
崔傅的神情也很凝重。
一路来到郡守的府邸,上官仪和段纶也算是安顿了下来。
逼死王家的家主,段纶打心底从来没有想过要出人命,而且死的还是王家家主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
上官仪和段纶心中都明白,逼死王屿的并不是自己。
而是五姓的其他几家。
可这种事情谁能说得清楚。
两人也是有口难辩,心头的感觉很不妙,刚到了邯郸就被人摆了一道,酷吏的名头算是摆在头上了。
上官仪对邯郸的郡守说道:“把那个扔鸡蛋的人放了吧,不过一个鸡蛋而已。”
“两位御史一路赶来一定是劳累了,像那种刁民一定要好好整治,今日扔鸡蛋,明日就是扔石头,再以后可能是扔刀子了。”
邯郸的郡守笑起来很憨厚,看着面相是个老实人,但他的这种老练话语,让段纶心头越加不安。
这一次到邯郸想来赵郡已经准备好了。
段纶说道:“休息就不必了,我等也不累。”
郡守一脸热情地说道:“还没用饭吧,在下准备一些家常菜,不妨先用饭。”
说完还没等拒绝一盆盆菜肴就端了上来,像是提前准备好了,看着一盆盆的菜色。
这大鱼大肉的哪里是家常菜。
段纶说道:“敢问郡守,这是家常菜?”
郡守脸上堆着笑容说道:“说来也是,听说御史一到邯郸,多少人赶着把这些鱼肉送来,说是用来招待两位御史,这可不是下官自作主张,这可都是民心呐。”
第七百四十五章 深夜纵火
段纶和上官仪对眼前的食物没有丝毫的胃口。
民心?怕不是整个邯郸的民心都被控制了。
上官仪先站起身说道:“没什么胃口,本官先去休息了。”
段纶也站起身,没有动眼前的这些菜肴。
来到驿馆之后,段纶喝着茶水对上官仪说道:“这个邯郸看起来不好对付。”
从窗外看去,可以看到邯郸城内最繁忙的街道。
上官仪低声说道:“崔傅人呢?”
段纶说道:“一到邯郸就和我们分开了,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整个邯郸城的人对我们寒战若惊,孩儿止啼?”上官仪苦涩地笑了笑,“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成了这么可怕的人了。”
段纶也低声说道:“我们是冲着邯郸的官吏来的,并不是冲着这里的百姓来的。”
上官仪看着杯中的茶水,“最悲凉的是,我们是为了百姓们来到邯郸的,我们是为了给普通人出头,可普通人不相信我们。”
这里的百姓们的态度很异常。
上官仪说道:“对方很明白,我们最大的底气就是民心,没有了民心我们什么都做不成,只要民心不在我们这里,主动权就不在我们这里,我们会一直很被动。”
段纶感慨着说道:“好毒辣的手段。”
“扳倒五姓势在必行,不论怎么样我们都要把这件事办成了!”段纶灌下一口茶水说道。
这话上官仪不知道怎么反驳,不过眼下看来确实是这样。
王家的家主死了。
有人推波助澜把事情推到了巡查御史的头上。
上官仪心中更加确信话语权的重要。
话语权若是不能掌握在五姓的手中。
话语有时候也是一把杀人的刀。
王家的家主自尽了,交出了整个太原。
五姓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
驿馆的伙计送来了饭食。
郡守那里什么都没吃,眼下确实有些饿了。
上官仪端起碗吃着饭食,正吃着发现饭中有什么东西咯牙齿。
拿出来一看一根非常短的竹简。
拿着竹简,看着上面的字迹,上官仪面色大变。
段纶也接过竹简也看着上面的内容,“夜里有人放火。”
短短六个字,让段纶心头凉了一大截。
上官仪连忙打开门,寻找那个送饭菜的下人。
打开门看到的是热闹的驿馆。
回到房间重新关好门,上官仪说道:“今晚我们不要睡在这里了。”
段纶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送竹简的是什么人?
段纶心中清楚,在五姓的地界中除了有自己,还有陛下的眼线。
这些人会帮助办事。
之前在别的地方也是有这些在暗中帮忙。
那些非常凑巧的事情,段纶觉得都是陛下的眼线在帮忙。
到了夜里,整个邯郸城也开始安静了下来。
一直到了午夜子时,道路上几乎看不见人影。
火焰在黑夜中燃起,顺着驿馆的木质窗台开始燃烧。
直到火焰烧到屋顶,这才有人大喊着火了!
睡眼惺忪的打更人,猛然惊醒在街道上大喊着!
城中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开始救火。
不一会儿官兵也来了,把驿馆团团围住,开始救火。
邯郸的郡守神色慌张地赶来,看着大火已经烧到了驿馆的屋顶,整个驿馆都在烧着。
救火已经来不及了,不论怎么扑水,火势都没有要变弱的架势。
这么大的火,驿馆中不会有活口。
看来段纶和上官仪这一次死定了。
“这天干物燥还真是容易着火啊。”
身后传来突兀的一句话语,吓得邯郸郡守一个激灵。
回头看去,他见到上官仪和段纶完好地站在自己的身后。
“下官……”邯郸郡守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已经烧死了。”上官仪说道。
邯郸郡守立刻躬身说道:“万幸两位没事,下官听闻驿馆着火了,立刻派人前来救火。”
说到这里邯郸郡守抹了抹眼泪说道:“吓死下官了,还以为两位已经……”
上官仪笑了笑说道:“我们两人夜里打算去找一些乐子,倒是凑巧不在。”
邯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