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也说着如今的情况,大牛就在珠峰下休息着,面对就要进攻的大食人,大牛和王玄策都决定伺机而动,现在没有危险,而且在他们所驻扎的地方还有一个温泉。
食物和水源都不缺。
李正对徐慧说道:“这是大牛的家书,交给大牛的父母。”
徐慧郑重地接过书信。
李丽质问道:“他们孤军深入吐蕃,还要抵御大食人,大牛的父母很替大牛担心,好在如今父皇已经决定派大军驰援吐蕃。”
第七百一十三章 在给李承乾吹风
谁都希望大牛可以平安回来。
大牛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只是把火药的简单用法告诉大牛。
这个孩子就可以举一反三,甚至已经开始琢磨机括引爆。
火药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这样的大杀器如今交到大牛的手里,李正心里也没底大牛可以把火药研究到一个什么地步。
饭后,李正来到河边看着新做的预制板在河水冲刷之后的表现。
正琢磨着阎立本做得这种预制板的使用寿命会是多久。
泥沙砂石几乎都是就地取材,也就是说这种预制板出了人力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成本。
许敬宗走过来说道:“长安令,太子殿下来了。”
李正的目光依旧瞧着眼前的预制板,“太子殿下是看望他父皇吗?”
许敬宗躬身又说道:“说是来见长安令的。”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就说我身体不适,不能见太子。”
“这个……”
许敬宗话语有些犹豫,看着李正的背影说道:“太子殿下已经来了。”
收回目光,李正回头看去就见到了李承乾,许久没见这个太子,李承乾竟然还养起了胡子。
“陛下在泾阳避暑,留太子在长安处理朝政,应该专心学习政事来见我这个闲人做什么?”李正漫不经心说着。
话语说得有些随意,要是寻常人谁敢这么和当今太子说话。
这话中不是在说太子不务正业?
也就李正敢这么说,或许就连当着陛下的面,李正也能说出这种话。
许敬宗自然知道李正能说出这种话的原因。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拿着皇家的赏赐。
李正却不欠皇家什么。
倒是皇家或多或少对李正有愧。
李承乾也是尴尬一笑,“长安令说的是,孤确实应该在长安处理政务,眼下有一件事还想和长安令商量。”
李正在河边坐下说道:“说话快说。”
这态度……
李承乾长叹一口气说道:“凌烟阁就要揭榜了,孤最后看了一次,凌烟阁上依旧没有你的名字,孤想过如今凌烟阁有二十四个功臣,倒是可以再加一个你,以你的功劳,完全可以登上凌烟阁。”
李正笑了笑,“太子殿下多虑了,在下何德何能上凌烟阁。”
李承乾又说道:“如何不能上凌烟阁。”
李正说道:“在下才学浅薄,品行不端,当初陛下与我说过了,我就不上凌烟阁。”
“是吗……”
李承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倒是不知道父皇竟然和李正有聊过凌烟阁的事情。
本想着用凌烟阁的事情和李正谈五姓。
眼下一句话又塞了回来。
李承乾在李正的面前找了一块石头坐下说道:“李正,孤看过你写的关于五姓的事情,孤发现很多方面你都在抹黑五姓,但是孤听闻之后很多你们泾阳杂志上所写都是子虚乌有的,如此造谣是不是不合适?”
“不合适?”
李正瞧着李承乾。
李承乾点头道:“不合适。”
“杂志本就不是什么很正式的书籍,写这些东西也不过是博人一笑,让人们有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所谓的真实当然也都是捕风捉影的,都是把人们传闻中的事迹写下来而已。”
李承乾接着说道:“当初皇爷爷登基称帝,其中五姓也有帮忙过,但眼下如此抹黑他们是不是不合适?”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一脸无奈地看着这个太子。
到底是李承乾这个家伙性子有多直。
他还是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
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初李渊登基的时候五姓确实出过力。
可是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不是李渊。
做一个好人可以讲人情,做一个皇帝讲人情来做决定那就太不合适了。
李正说道:“若是这件事的话,太子殿下就请回吧,若说我们杂志上有什么不合适的内容,太子和皇后说去,印刷厂的卖书生意一直都有当今皇后一份,照理说皇后还是我的股东,而太子殿下凭什么要我修改杂志上的内容。”
“你……”
李承乾刚想说什么,话语又咽在了喉咙口。
李正接着说道:“莫非太子凭的是你太子的身份?那太子殿下大可不必。”
李承乾又说道:“孤没有这个意思。”
“太子殿下要明白,我的印书生意可以做到如今其中有多少是你父皇的意思,要是我说杂志上写的这些都是你父皇授意的,太子殿下觉得还需要改吗?太子不在宫中好好处理国事,却在这里和我讲道理?太子觉得陛下知道这件事会怎样想?”
“但你也不能如此造谣他人。”
“是不是造谣自然会有分说,也有人会去证实,有句话说的好让子弹飞一会儿,是真是假过些日子都会知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说的对不对?”
“子弹是什么?”李承乾疑惑道。
“子弹……”李正清了清嗓子,“就是一只会飞的蛋,太子殿下不用纠结这些,乖乖回去吧朝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处理。”
李承乾安静半晌,站起身只好离开。
等到李承乾走远,许敬宗又说道:“长安令,太子殿下会来泾阳说这件事,怕是有人在太子殿下耳边吹风吧。”
李正躺在树荫下闭着眼说道:“你说的是王盛?”
许敬宗点头,“这个王盛和李承乾走得挺近的。”
李正又说道:“称心如何了?”
许敬宗拿出一本册子翻看了一会儿说道:“一个月前的消息,称心最近这些时日和松赞干布走得挺近。”
李正再次说道:“我知道了你也先去忙吧。”
许敬宗躬身稍稍一礼,转身离开。
当今太子来了一趟泾阳,就在这里避暑的李世民当然第一时间知道了消息。
听着王鼎的讲述,李世民不屑道:“五姓子弟和承乾走得这么近?”
王鼎点头道:“似乎最近太子殿下在五姓的事情上有所缓和。”
李世民依旧写着字低声说道:“告诉房玄龄,凌烟阁明日就可以揭榜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 凌烟阁揭榜
王鼎别院,把话语说给候在别院外的小太监。
小太监收到话语便急匆匆地离开。
与李正谈完话之后,李承乾也急匆匆回到东宫。
心中更多的是忐忑和不安,目光看向桌案上放着的两三本泾阳杂志,再看眼前墙上挂着的话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李承乾心中默念了几遍。
“李正,你能写出这般言简意宏的话语,让孤一生谨记,你想要万世开太平,可你又为何想要世家大乱?你的为往圣继绝学,到底是为何。”
李承乾烦闷地喝下一口酒水,“李正,你明明一身才华,却行小人之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言自语说完,李承乾摔下手中的酒杯怒声说道:“李正,你到底为了什么?”
见到李承乾大发脾气,一旁的宫女当即跪下不敢抬头。
宫外的侍卫来报,“太子殿下,王盛公子来了。”
李承乾目光看向东宫外,心中思量着若是抹黑五姓的事情是父皇授意,还是李正来做。
那五姓的亡与不亡并不是王盛一个人可以拯救的。
等在东宫外许久的王盛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这个时辰正是一天中最酷热的时候。
看到侍卫快步而来,王盛问道:“太子殿下可回来了?”
侍卫面无表情地说道:“太子殿下身体不适,不见你。”
王盛愣了半晌,又说道:“在下还认识一些医术高超的大夫。”
侍卫又说道:“宫里有太医署,不用你操心,说了太子殿下不见你,赶紧走吧。”
侍卫的脸上满是厌烦,王盛只好失落转身离开。
刚要走两步,又一个侍卫走来说道:“王盛公子请留步。”
听到这话,王盛又来了精神,“太子殿下愿意见我了?”
侍卫躬身说道:“太子殿下说了,以后王公子不用再来东宫了。”
“不用来了……”
王盛原本稍有精神的脸色立刻紧张起来,“什么叫以后都不用再来了?”
侍卫上下打量着王盛说道:“太子殿下说了你以后都不用再来东宫了,太子殿下不想再见到你了。”
王盛抓住这个侍卫手臂说道:“为何?”
侍卫一把推开王盛,将王盛推倒在地说道:“烦不烦!太子说了不想再看到你,不要不识好歹。”
王盛狼狈地倒在地上,感受着被阳光晒得炙热的地面,咬着牙站起身。
“滚吧,以后别在这附近晃了!”
侍卫朗声说道。
王盛一步步走出东宫,正是午时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长安城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人。
一路走到了自己姐姐王乔儿的居所。
看着正在看书的姐姐,王盛说道:“姐,五姓真的没救了吗?”
王乔儿放下手中的杂志,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你知道父亲为何要你离开太原吗?”
王盛沉默不语。
王乔儿低声说道:“父亲是最了解你的人,你以为来长安是你自己想要来,其实都是父亲特意顺着的想法做的,父亲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心甘情愿的离开长安,并且不被五姓其他几家非议,你所看到的,你所查到的,知道的这一切都是父亲想要你知道的。”
“至于你不知道父亲也不会让你看到。”
王乔儿的话语依旧说着:“你觉得士子名册就这么碰巧出现在你的桌案上,各家账目为何你想看就能看到,这些都是父亲要你看的,至于你看到这些之后会怎么做,父亲都能想到。”
“等你看到这些之后,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太原,假意劝说当今陛下,实则离开世家地界,五姓其他几家也不会多说什么,因为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一切都是父亲安排的?”
王盛的神情有些恍惚。
王乔儿点头低声说道:“来到长安的这些日子,我看了很多泾阳出来的书籍,听说了有一种叫做提线木偶的东西,只要对方提着线,想要木偶做什么,木偶就要做什么。”
“姐姐,我是父亲的提线木偶?”王盛说道。
王乔儿低语道:“父亲是为了救你,五姓嫡子离开五姓地界会有什么影响,父亲若不是这样做,太原王家的香火就要断了,好好活下去吧。”
王盛目光迷茫地看着天空,“这一切姐姐早就知道了。”
王乔儿长叹一口气,“五姓不会是李正的对手的,因为李正太年轻太聪明了。”
王盛低声说道:“五姓的命数还有多久?”
“郑撅见了李正之后已经离开长安,往山东方向而去,他去做什么我不知道,但五姓的命数不会太久的。”
王乔儿看着自己弟弟沉默不语,失望地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光靠你一个人是改变不了的。”
王盛站起身说道:“我还要去见见李正。”
王乔儿说道:“也行,我和李薰也决定过几日之后,一起去见李正。”
贞观十年九月的这天。
凌烟阁终于揭榜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朝野。
其中位居首位的是长孙无忌。
这倒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最有争论的李正竟然没有上凌烟阁。
也有人想到李正太年轻了,若是现在的李正年纪轻轻就上凌烟阁将来的李正会怎么样?
更有人说李正虽说有才能有本事,但是李正的品行不端。
凌烟阁揭榜之后,坊间的议论声更大了。
看来凌烟阁并不是说什么人想上就能上的。
一幅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开始出现在各个坊市。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揭榜,让整个长安城都热闹了起来。
从长孙无忌到李靖,从张公瑾到张亮,就连段家段志弘也上了凌烟阁。
阎立本带着书院的学子正在测绘长安城的排水渠,对凌烟阁的热闹倒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
相比现在热闹的长安城,泾阳显得很宁静。
李正坐在自家院子里和李泰正吃着西瓜。
李丽质说道:“赵郡李氏的李薰和太原王氏的王乔儿来信说是要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