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唐玄奘的身边盘腿坐下,跟着唐玄奘一起念诵经文。
    面容上和唐玄奘一样一脸慈悲,松赞干布的内心可不想怜悯这些企图进入吐蕃地界的大食人。
    大食人在波斯的所作所为若是发生在吐蕃,会让吐蕃毁于一旦。
    松赞干布对大牛既有感激又有害怕。
    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太过骇人。
    对唐玄奘这样的人,松赞干部更想利用他,来补足如今吐蕃没有的东西。
    许久之后唐玄奘站起身说道:“李正是一个非常善于玩弄人心的人,尽管如今的中原佛门并不是贫僧所想的那般,但若李正说得对,贫僧这半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松赞干部有些不明白唐玄奘的话语。
    跟着唐玄奘一起走下峡谷,见唐玄奘的神情缓和了不少,松赞干部低声说道:“玄奘法师,我想要在拉萨修建一座宫宇,用来弘扬佛法。”
    唐玄奘有些不解地看向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连忙说道:“吐蕃对佛法是虔诚的,虽说如今的吐蕃没有中原这般富裕,但是吐蕃也绝对不会让玄奘法师失望,修建一座壮丽的宫宇,这座宫宇的名字就叫布达拉。”
    看唐玄奘还是一脸的不解,松赞干布又说道:“在我们吐蕃话语布达拉又有普陀珞珈的意思,吐蕃子民的话语中就是佛门的圣地。”
    唐玄奘看着松赞干布说道:“贫僧自知佛法尚浅,赞普若有此心去做便是,贫僧想要去别的地方走走,以解开内心的困惑。”
    松赞干布点头称是,唐玄奘的内心困惑和自己无关,也和吐蕃无关。
    如今的吐蕃需要一种共同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如今的吐蕃最需要的。
    也是建立一种底蕴和根基,中原有诸子百家,有佛,有道,更有家国天下的信念。
    而这种信念在吐蕃却没有,现在的吐蕃缺少的就是这种共同的信念,可以让所有的子民共同为之一战的信念。
    说完松赞干布心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布达拉宫的建立势在必行,这是吐蕃一定需要的。
    为了后世,为了吐蕃的将来,只有一个国度有了共同的信念,只要这个信念不忘,它的传承就不会断。
    松赞干布又颁布了一道国书,来宣布建设布达拉宫,弘扬佛法。
    而这个佛法的牵头人,正是传颂佛法的唐玄奘。
    国书一出,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吐蕃。
    也很快就传入了中原。
    坐在泾阳享受着李丽质捏着肩膀的李正瞧着大牛送来的信件,看着上面的内容不由得有些想笑,文成公主没有出嫁吐蕃,倒是唐玄奘去了吐蕃之后,结交了松赞干布。
    反而让松赞干布下定决心要建设这座流传后世的布达拉宫。
    李丽质捏着李正的肩膀说道:“信上怎么说?”
    吃着宫里送来的葡萄,李正说道:“信上说,松赞干布想要学汉武帝。”
    李丽质也吃了一颗葡萄,继续帮李正捏着背说道:“汉武帝?”
    “古有汉武帝独尊儒术,松赞干布打算效仿汉武帝,让吐蕃子民全部信奉佛门。”
    “信上还说了什么,大牛怎么样了?”李丽质追问道。
    李丽质和大牛的家人走得近,最近大牛的母亲又有了身孕,儿行千里母担忧,大牛如今身在关外吐蕃,自然很担心。
    李正看上信上的内容说道:“大牛和王玄策进入了一个雪山的腹地,在那里继续研究一些技术,现在是安全的,甚至已经避开了松赞干布的眼线。”
    “安全就好。”
    听她说话,这女人也停下了捏肩膀的动作,李正瞧着她说道:“这就好了?”
    李丽质揉着自己酸涩的手腕说道:“你还想我捏多久。”
    李正活动着自己的肩膀说道:“刚感觉舒坦一些,现在突然停了,我觉得有些不上不下的。”
    “哼!我堂堂长乐公主给你捏肩膀,除了父皇还没有人有这待遇。”说完李丽质坐下端着茶水低声说道:“你要是还想让我捏,那就晚上吧,本公主现在还有一堆账目需要处理。”
    说完李丽质便带着武媚和徐慧走入了自家的账房。
    晚上来捏?李正倒吸一口凉气,猛灌一大口茶水,她在调戏我吗?
    这一幕李渊看在眼里,摇头叹气。
    李正看向李渊,“太上皇何故如此叹气。”
    李渊吃着茶叶蛋说道:“李正,丽质也不小了,已经十七岁了。”
    李正捧着自己的茶杯说道:“我知道。”
    李渊又说道:“老夫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有了三房妾室。”
    “三房……”李正一边吃着葡萄说道:“太禽兽。”
    “禽兽?”李渊冷冷一笑,“男子有妾身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如今身居郡公,又是长安令,别人不知道,老夫可知道他可是把整个龙武军都交给你执掌,你小子到现在还没有一房妾室,属实太丢人了。”
    李正清了清嗓子,“老爷子,你这话就不对了,这怎么叫丢人呢?”
    李渊吃下一口茶叶蛋,意犹未尽地说道:“你满大街问问,谁像你李正这样。”
    李正坐到李渊的面前,“我怎么就不能这样了?”
    李渊也来了精神,“你爹就你一个儿子,你要为你们家多添子嗣,成婚三年都没有子嗣,这像话吗?外面早就有很多非议了。”


第七百四十一章 血压高
    李正给李渊倒上一杯茶水,说着话就有气血上涌的面色,看来老爷子血压越来越高了。
    李渊接过李正递来的茶水,看着这小子多少对自己有敬意,心中的怒气一下子平息不少。
    喝了一口茶水,李渊说道:“你也别怪老夫话多,你和丽质的事情在权贵与外戚间都已经传遍了。”
    拿过李渊的手腕,李正说道:“我没有放在心上,我给老爷子你把把脉。”
    任由李正给自己把着脉,李渊心里想着,外界对李正与丽质的议论,可能这小子真的没有放在心上,若是放在心上,他也不会这般稳坐家中。
    李渊心中思量着,看了一眼李正给自己把脉的表情,虽说平日里李正很不着调,但他对长辈非常地敬重,不论是村子里的老村长,还是其他长辈都一样。
    喝着温热的茶水,李渊回想着宫里的日子,宫中的日子是冰冷的,亲情这种东西可能就不适合在宫里。
    在泾阳村,有小兕子,有稚奴,还有丽质。
    李正时常不着调,但看得出这小子很关心长辈。
    要说这些方面,李世民还比不上李正。
    见他给自己把完了脉,李渊说道:“怎么样了?”
    李正琢磨着说道:“您老的脉搏看着没大问题,只不过是这气血上涌的毛病比以往严重,最近是不是会有头晕?”
    李渊思量着说道:“有时候会有。”
    再看李渊的气色,李正说道:“这段时间多吃点素菜,平时多多走动,应该可以缓解,好好养着短时间不会有大问题。”
    李渊有些不屑地,“若是在看不下去,你给老夫一副药,老夫去吃了便是。”
    老爷子经常来蹭饭,以后得改善改善膳食。
    李渊又说道:“老夫的身子没大事,老夫还想出征打仗呢。”
    说完李渊晃了晃肩膀,也不担心他把自己的肩膀给闪了。
    李正独自来到自己的书房,关上门打开自己的系统药店,自从药店到了二阶段,就有很多的处方药,有些药也不能乱用。
    拿了一瓶降压药,倒是里面的药片放入自己做的小陶瓶中。
    再次走出书房,李正把药交给李渊,“这个是降压药,一天三次,一次一到两粒,犯病的时候可以多吃几粒。”
    李渊疑惑地看着降压药,“就这种小药片?”
    李正再次说道:“吃药前后一个时辰不要喝酒喝浓茶,吃了药之后可能会多次排尿,都是正常现象,大多数降压药同时也有利尿的效果。”
    李渊瞧着一颗颗白色的小药片笑道:“倒是比喝汤药省事多了。”
    李正接着说道:“先用着试试,若是吃了药之后身体有什么不适的话,千万不要再吃了,让孙思邈道长看看身体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毛病。”
    李渊手下小药瓶倒也没拒绝,“行了,老夫和孙思邈熟着呢。”
    又在李正家院子中坐了一会儿,李渊很喜欢这里,至少在这里很踏实。
    等李渊走了之后,李义府和许敬宗也走进了家门。
    许敬宗带着一份卷宗上前说道:“长安令,这是这次还俗僧人的结果,已经各地上奏的情况,这次共计有一万六千僧人都已经彻底还俗入籍,而且长安有了这一遭之后,各地的州府也开始彻查寺院,之后还俗的僧人会更多。”
    说完许敬宗又拿出一份卷宗说道:“还有一部分和尚没有幻术,有一千余人大多数都是年老的和尚,依旧不打算还俗。”
    人口的增加是按照指数来提升的,若是更多的年轻人都出家去做和尚,李世民的人口计划就要泡汤,寺庙的壮大不仅仅与国无异,对李世民的大业也是有害的。
    李正坐下说道:“老和尚就暂时不用管了,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事情做到这一步能做的我们也都已经做了。”
    许敬宗也拿出一份卷宗说道:“段纶已经到了世家地界,不过身为御史段纶并没有和世家接触,反而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收拢兵马,来信说是接下来要怎么做。”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对李义府说道:“告诉段纶,让他这段时间多去穷苦的地方,底层老百姓所在的地方逛逛,这一次段纶可不是去和世家喝酒论天下的,是帮普通百姓解决麻烦的。”
    听完许敬宗了然点头说道:“老百姓的麻烦就是世家的麻烦,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看望穷苦人家实则就是冲着世家去的,长安令这一招实在是狠辣,在下佩服。”
    拍马屁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许敬宗给抢先了。
    李义府心中有些愤慨,出口慢了一步。
    许敬宗再次拿出一份卷宗,“这是默呕这一次来的消息,松赞干布这些一直都在寻找大牛,据说是大牛身上有一种很厉害的兵器。这种兵器就连莫先生都没有。”
    “是吗?”李正看着默呕送来的消息,“这默呕的关中字还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许敬宗又拿出一份卷宗说道:“这是默呕这一次想要的订单。”
    看着订单上的金额,有三万贯。
    李正低声说道:“兵器生意真是越来越惨淡了。”
    许敬宗点头道:“确实是这样,现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已经被驱逐的差不多了,也渐渐平息了起来,不过默呕已经派人去吐蕃的以西地界寻找生意。”
    重新收起卷宗,兵器生意回到现在这个地步也是正常的。
    仗总有打完的一天,吐蕃也总有平定的一天。
    李世民也不喜欢吐蕃一直这么混乱下去,若是可以掌握吐蕃,也不会让吐蕃这么混乱。
    徐慧走过来说道:“长安令,公主殿下说今晚要吃什么,提前准备一些食材。”
    许敬宗和李义府见徐慧走来,便收起了卷宗说道:“长安令,那我们先告退了。”
    说完这两人齐齐一起离开。
    李正看向徐慧,平日里李丽质不会问今日吃什么的问题。
    而且稚奴和小兕子也不挑食。
    徐慧笑道:“其实是公主殿下有事找长安令商量。”


第七百四十二章 小狐狸
    又看了一眼徐慧的神色,她竟然还笑了笑。
    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跟着她一路走入家中账房,这里的一个个书架上全部放满了账本。
    随着泾阳生意的不断扩大,李丽质不得不在家中专门准备一个房间,来处理生意。
    见到李正来了,李丽质拿出一份账本说道:“最近我们泾阳的生意还不错,不过遇到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的货物在泾阳还是卖得很不错,但是很多的商贩拿着我们的货物给了别人,外面有人在大肆收我们的泾阳的肥皂,不少其他州府的人想要买却买不到肥皂了。”
    李正瞧着账本,“我们的账本看起来倒是没什么异样。”
    站在李丽质身边的武媚说道:“有人在囤积我们的货物,目的似乎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李丽质点头,“确实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的货物除了长安地界之后去了哪里根本不知道。”
    武媚低声说道:“小女子以为这件事与那些商贩有关,那些商贩拿着我们的货物,变卖给别人,如此一来我们的货物离开长安之后便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应当彻查这些商贩,对于做这些事情的商贩进行严查。”
    听武媚说完,李正沉默半晌。
    李丽质长叹一口气说道:“那些商贩也是西边买东边卖,这样为生的,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我们不至于这样。”
    武媚刚想说什么,又见到长乐公主的脸色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