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书省也是大唐的政治枢纽。
    这里就是陛下的二把手。
    众人思考了不少方略,泾阳垦荒之后,其实长安的周边还是有很多的荒地。
    若是这些荒地可以开垦出来,无疑是给朝中又带来了粮食。
    只要和尚们肯开垦荒地,朝中可以给予他们田亩,并且入籍。
    这些和尚可都是现成的人口。
    只是如今让这些和尚们还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甚至和他们说了若是不还俗就要去做苦役,这些和尚也宁可去做苦役。
    房玄龄感慨道:“佛门害人不浅啊,这些和尚平平可以好好地重新做个正常人,何必成了这般。”
    杜如晦说道:“这些和尚不知好歹,却不知他们自己有多累赘,他们不从事生产难道要我们养着他们吗?”
    正当众多大臣对这件事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入中书省。
    把一份奏章放到房玄龄和杜如晦的面前,小太监说道:“这是陛下让送来的奏章,还请房相过目。”
    说完小太监就离开了。
    见众人看向自己,房玄龄也拿起奏章看了起来,瞧着上面的内容,看完之后神色凝重。
    杜如晦也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自语道:“带着和尚逛平康坊,让和尚感受生活的美好?”
    带着和尚逛平康坊?
    众人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想到如此主意。
    房玄龄有些迟疑。
    杜如晦说道:“要不试试?”
    房玄龄点头,“若是劝说不成,倒是可以试一试。”
    朝中很忙,刑部,户部,大理寺,中书省都很忙。
    因为寺庙和和尚的问题都忙得不可开交。
    李孝恭也很烦恼,宗正寺也关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和佛门有关联的人,他们或多或少参与了佛门的生意。
    有长年以来的金钱往来,而且这些人都是皇家外戚。
    又不能关进地牢之中,只能把他们在宗正府先软禁起来。


第七百二十章 先手制敌
    也不知道陛下还管不管了,这些人关进来之后陛下也没有来过问。
    李孝恭看着忙碌的宗正府人厌烦地喝下一口酒水,都是佛门的事情给闹的。
    佛门的事情由朝中的人接手之后李崇义轻松了不少。
    领军卫,金吾卫,左武卫接手了长安的防备。
    李崇义悠哉地离开长安,来到泾阳。
    瞧着泾阳的悠闲风光,李崇义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已经是泾阳的熟人了,出入泾阳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见到正在带着一群孩子军训的程处默,李崇义上前打招呼道:“处默好久不见了。”
    程处默让孩子们自己接着跑步,停下来看着李崇义,“今日,你怎么来泾阳了?”
    李崇义说道:“长安的事情有长安卫府管着,现在京兆府也闲下来了,我就过来转转。”
    程处默笑呵呵说道:“走,我们去喝酒吃肉!”
    “好!”李崇义爽快地答应着。
    两人往泾阳的护卫队走去,刚走到泾阳护卫队的营地,就看到李正和李义府说着话。
    见到李崇义走来,李正招呼道:“崇义哥。”
    李崇义说道:“正如你所说,那件事情果真不用我们京兆府管,现如今朝中户部,刑部,大理寺,中书省,已经各个卫府都已经开始主持各项事宜。”
    佛门的事情如今闹得这么大,李世民肯定不想错过这个一举控制佛门的机会。
    自从南北朝以来,佛门的发展太过壮大了。
    这么大的势力,李世民肯定要铲除。
    李崇义又说道:“现如今佛门的事情可以说是朝中完全接手了,我还是有些事情不明白。”
    李正笑道:“有什么不明白?”
    李崇义小声说道:“你是不是和陛下串通好的?”
    李正笑了笑说道:“怎么可能。”
    “若不是和陛下串通好的,为何朝中可以反应这么快。”
    “巧合吧。”
    李正一本正经地点头说道。
    李崇义还是一脸狐疑。
    和李崇义,程处默三人在营地好好吃了一顿。
    到了傍晚的时候,许敬宗送来消息,“长安令,唐玄奘要离开长安了。”
    李正看了一眼长安方向,“他要去哪儿?”
    许敬宗小声说道:“一路朝着陇右而去,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不过听人说,唐玄奘对现在中原的佛门很失望。”
    走到泾阳的河边,附近没有什么,还能看到远处在田地里劳作的泾阳的村民。
    李正说道:“拔出萝卜带出泥,怕是不会善了。”
    许敬宗也说道:“这一次倒霉的还有很多崔家的人,崔家不少人都被拿下了,这一次崔家在长安的人手可谓是大伤元气,若是再这么下去,怕是以后会有他们不断的报复。”
    崔家人做事不像是会这么算了。
    深吸一口气,许敬宗神情凝重地说道:“权贵门第中,除了那些皇家的外戚,还有长安的权贵与佛门有联系。其中还有五姓中的范阳卢氏,和博陵崔氏。”
    “现在这两家怎么样了?”
    “大多数都已经被陛下的人抓起来,这次卢家和崔家在长安的势力已经几乎被扫干净了。”
    听许敬宗说完,李正看着河面说道:“五姓的报复要来了。”
    许敬宗点头,“在下接着去打听消息去了。”
    又在河边逗留了一会儿,李正来到自家门口,王鼎就站在这里。
    “王公公,这是在等我?”
    王鼎笑着说道:“陛下已经采纳了长安令的建议。”
    李正点头道:“那挺好的。”
    想到许敬宗的话语,李正对王鼎说道:“王公公,你说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刺客要来杀我。”
    王鼎躬身说道:“长安令放心,陛下有旨意,就算是老奴死了,长安令也不能有意外。”
    “段纶最近在做什么?”
    “段纶?”
    王鼎有些疑惑,似乎许久没有听别人说过段纶这个人了,自从阿史那出事之后,段纶很少出现在人前。
    迟疑了一会儿,王鼎问道:“长安令找段纶有什么事吗?”
    李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坐下,“五姓就要对我发起大总攻了,怕是一个个都在画圈圈诅咒我。”
    王鼎又问道:“长安令的意思是?”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这些日子刺客的事情让我很痛快,我不想让人觉得我的泾阳是任由别人欺负的。”
    王鼎躬身听着。
    换了一个坐姿,李正接着说道:“有时候先下手为强不是坏事,崤山以东的那些士族说不定就要快收到消息,从长安到山东地界最快只要十日。”
    王鼎点头。
    李正看着王鼎:“既然我和陛下在一条船上,我觉得趁热打铁,现在的士族应该还没来得及收到长安出事的消息,我需要一个人在士族有动作前,给他们杀个措手不及,给我的新印书坊争取时间。”
    王鼎躬身说道:“杀个措手不及,长安令是要让段纶去杀人吗?”
    李正一阵无言,要说怎么做太监的都没什么文化。
    “我不是让段纶去杀人,不过是做一个比喻,让陛下重新起用段纶,并且让段纶去视察山东与崤山以东的所有郡县,在他们搞事情之前,就让他们忌惮,朝中不是要重开科举吗?想必最大的反对声就是来自世家吧。”
    王鼎默默记下李正的话。
    “今年不过是刚刚开朝,朝中每年都会派人派御史去巡查各地,问询各地的民生,以及各地的官吏治理情况,今年是不是还没派人出去。”
    王鼎还是点头,“老奴明白了长安令的意思,只是这个段纶去山东地界视察需要给他多大的权力?”
    李正思量一会儿便说道:“不用太大,只要可以调动各个郡县的兵马就足够了,顺便查查有没有贪官污吏。”
    王鼎笑着说道:“先扔出一块石头进山东地界,让山东地界的那些鱼乱成一片,并且给他足以威胁世家存亡的权力,就是给兵权,这样就可以震慑世家无法分心长安的事情。”
    “若是这两日就派出去,恐怕世家前脚刚收到消息,段纶后脚就到了山东巡查。”
    王鼎带着满是阴谋的笑容说道:“长安令这招高明。”
    “也没多高明,也就是电视剧看多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给段纶建议
    唐玄奘离开长安,到了陇右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一个不愿意还俗还一路往西走的和尚,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君羡慕躬身说道:“陛下,需要末将把唐玄奘抓回来吗?”
    李世民目光看着泾阳送来的密报说道:“不用了,去把段纶给朕带来。”
    一个多时辰之后,李君羡便带着段纶再次来到甘露殿。
    段纶也不知道陛下召见自己为何。
    抬头看了一眼陛下的神色,段纶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君羡慕。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听闻,你最近这段时间和一些世家子弟走得很近。”
    段纶连忙躬身说道:“在下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他们联系了。”
    李世民翻看着手中的奏章,上面记录的也是段纶这两年来的底细,又低声说道:“李君羡,你先退下吧。”
    “喏。”
    李君羡多看了一眼转身离开甘露殿。
    段纶又忐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依旧看着手中的奏章喝了一口茶水说道:“你为何又和世家的人保持疏远了?”
    段纶的脑海里飞快消化着李世民话语中的意思,最后一咬牙说道:“陛下,在下一开始去亲近世家是为了长安令的缘故,在下欠了长安令一个人情,之所有与世家走得近也是帮长安令办事,如今才刚从世家走出来的不久。”
    说完之后段纶等着李世民的反应。
    放下手中的茶碗,李世民又多看了一眼段纶,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你想过来朝堂做事吗?”
    段纶犹豫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李世民的话。
    见他不说话,李世民再次说道:“那朕和李正都要你帮忙去办一件事,你会愿意做吗?”
    段纶上前一步,“若是陛下和长安令都想要在下办一件事,在下愿意。”
    李世民颔首说道:“你不用答应得这么快,这件事也没这么容易。”
    段纶低声说道:“那陛下和长安令,想让在下做什么?”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段纶面前说道:“这件事可能会让你身陷险境。”
    段纶低声说道:“若是这件事可以得到陛下和长安令的人情,在下愿意做。”
    听到段纶这样的回答,李世民笑了笑,“朕和李正的人情对你来说有多大。”
    段纶躬身说道:“至少可以在以后多一条路,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或许在将来会用到。”
    李世民点头,“当初见你,还觉得你是一个只会偷懒又会耍滑,在朝堂混日子,好玩乐的人,现在朕看你,和以前朕觉着的样子差别很大。”
    段纶依旧低着头。
    可能段纶这几年的经历让他变化这么大,李世民走了两步重新坐下说道:“朝中每年都会派出御史巡查各地,如今今年的御史人选还未定,朕希望你去一趟山东地界巡查。”
    看到段纶的表情有些变化,李世民再次说道:“朕知道你也有所担心,毕竟刚从世家的关系中出来,现在又要回去,你放心朕会给调动山东地界兵马的权力,你若是觉得你能力不行,朕可以换一个人,没必要一定是你。”
    段纶连忙又是躬身行礼,“在下愿意去办。”
    李世民低声又说道:“朕给你三天的时间准备。”
    段纶点头,“在下先告退了。”
    甘露殿里,李世民一人独自坐着,继续批阅着奏章。
    泾阳,李正也收到了王鼎的消息。
    “长安令,陛下已经让段纶准备巡查山东地界,想必不日便会出发,还有就是唐玄奘去了陇右地界。”
    李正瞧着狄仁杰和李治研究飞机模型。
    王鼎又说道:“那些皇家外戚和寺庙以及权贵家中收没了不少钱财。”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收了不少钱财吧。”
    王鼎点头道:“确实不少。”
    见李正又看了一眼自己,王鼎说道:“那些银钱不是陛下不想分给长安令,只是那些银钱要用之于民。”
    李正琢磨着说道:“用之于民?那是不是也可以用于泾阳?”
    王鼎又多看了一眼李正,“长安令的泾阳……”
    王鼎话还没说完,李正惆怅着说道:“再次泾阳需要扶贫啊,王公公你瞧瞧我们泾阳百姓们的日子多么艰苦又朴素。”
    李丽质端着一些水果走来说道:“就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泾阳都已经这么富有了,还说穷。”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你看你,财不外露,就算是再有钱我们也要说没钱。”
    李丽质不屑地看了一眼李正,对王鼎说道:“麻烦王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