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为关于丽质婚事最近的风声,长孙冲还真以为他可以娶丽质吗?
李承乾愤怒地把奏章扔在地上喝道:“把长孙冲给孤带来!”
门下省,李泰一脚踹开了门下省的大门。
几个侍卫说道:“魏王殿下,还请……”
“请什么请!”李泰喝道。
吓得几个侍卫立刻站在一边不敢多说话。
门下省等人以及长孙冲震惊地看着踹门而入的李泰。
平日里还算知书达理的李泰今日怎么会这样。
李泰看着门下省的众人说道:“你们知道李正是谁吗?那是本王一起蹲过大理寺大狱的人。”
几个门下省官员慌张说道:“不知魏王殿下所来何事。”
李泰冷笑说道:“你们门下省威风啊,平日里的事情就算了,李正的事情你们说打下来就打下来了?你们问过中书省了没有?”
“你们这些人若是成心和李正过不起,就是和我李泰过不去。”
几个官吏躬身连大气都不敢出。
“再问你们一遍,李正的事情是谁给否了!”
第七十八章 还是不答应
众人大气不敢出,好好的做着事情魏王怎么就杀过来了。
李泰拉来一个人便喝道:“你是不是被把泾阳的奏章给打回去了。”
这个官吏面对李泰低声说道:“魏王殿下,下官不过是杂活的。”
李泰转头看向其他人问道:“是不是你们。”
众人皆是摇头,瞧见坐着默不作声的长孙冲,李泰问道:“是你?”
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长孙冲坐在这里。
“照道理来说咱们还应该是表亲。”李泰盯着长孙冲说道。
长孙冲稍稍行礼,“魏王殿下。”
“李正的事情是你给打下来的?”
长孙冲站起身对李泰说道:“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情,李正的要求本就是无理的。”
李泰盯着长孙冲的神色说道:“李正不过是想要一些荒地。”
“就算是荒地,也超过了他一个县子该有的土地。”
李君羡带着金吾卫的人而来,打断了两人的争论,“陛下召见!魏王殿下,长孙公子,请吧。”
李泰又瞪了一眼长孙冲跟着李君羡离开。
一路来到甘露殿,李泰朝着李世民行礼。
房玄龄先说道:“陛下还请息怒……”
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就已经站起身。
“你好大的胆子!”李世民朝着李泰喝道:“朕的门下省就是这么给你撒野的吗?”
李泰躬身说道:“父皇,且听儿臣解释。”
“解释?你还想解释什么!你堂堂皇子跟一个泼皮一样在门下省胡闹!”
李泰低下头,本就知道少不了一顿训斥。
李世民拿起一本奏章砸向了李泰,“长孙冲做的没错,这本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你跟着胡闹什么?”
看着情形一旁的长孙冲巍然不动,李泰倒是被一直训斥着。
说是训斥其实李世民是在保护李泰,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魏王被这样训斥。
即便是长孙无忌也没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对李泰喝道:“你不是说避暑吗?你就在泾阳给朕好好呆着,禁足一个月!”
禁足?在泾阳禁足吗?
李泰想了许久父皇这个禁足似乎有些奇怪,好像是默许了自己可以接近李正。
李世民对李泰说道:“若是再犯就给朕去封地呆着,不用回来了!”
听到这话,李泰连忙行礼说道:“儿臣明白了。”
“你给朕退下!”
李世民拍案大喝。
看了一眼长孙冲,李世民面色稍稍缓和说道:“让你受委屈了。”
“其实臣所做也有偏颇之处,应该递交中书省再议。”
李世民笑笑说道:“没什么,都是青雀这孩子朕平时没好好管教,你做的没错。”
“臣明白了。”长孙冲低头说道。
“你父亲的身体还好吗?”李世民低声问道。
“大夫来说过静养一段时间就好。”
李世民微微点头,长孙无忌的突然生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上朝了。
在此之前长孙无忌也暗示过丽质的婚事。
李泰走出甘露殿心情还是不错的,房玄龄也走甘露殿跟上李泰的脚步,“魏王殿下,请留步。”
停下脚步李泰回身说道:“房相。”
房玄龄看着李泰的神情说道:“被陛下训斥了,魏王好像也不失落。”
“李正是本王的朋友,自然想着站出来帮他说话,只是莽撞了。”
瞧着李泰的神情,房玄龄知道李泰的心思,想要拉拢李正,证明自己是李正的朋友。
这魏王看似无的放矢,其实拿捏准了。
不过也正和了李世民的心思。
若不是他这一闹说不定李世民就不会知道这件事。
看似在训斥李泰,其实是在保护李泰,当然了长孙冲的做法确实不对。
应该递交中书省复议,有些独断了,也有些带情绪才会这么做。
知道即便是这么做了也不过是被陛下数落而已,而且李泰告诉了朝堂所有人,他和李正之间的关系。
房玄龄听了李泰的话之后问道:“李正还是没有要入朝为官的意思吗?”
李泰点头回道:“李正他总说自己不是一个做官的料,让平时耍一耍小聪明还行,可要是让他做一些大事,他可能不行。”
房玄龄叹息道:“可惜了,若是他能入朝为官,其实有很多人愿意带他。”
李泰苦涩一笑,“我又何尝不这么想,可能是他的心还没转过来吧。”
快到中书省了,房玄龄停下脚步说道:“下官还要些事情要忙。”
“耽误房相了,对了,房相喜欢吃土豆吗?”
房玄龄疑惑:“土豆是什么?”
“是一种粮食,李正种出来的,还挺好吃的。”
“有这种粮食吗?”
“改日我让人给房相送来,就不打扰了。”
李泰说完转身离开。
房玄龄走向中书省对李泰和李正两个人的印象也好了很多。
李泰虽说有些小聪明不过也算是通达,李正有才但也不恃才自傲,反而过于谦逊了。
东宫的李承乾收到消息有些讶异,没想到父皇的动作这么快。
人还没带到东宫就被父皇带走了。
东宫的属官说道:“太子殿下,看来这一次魏王要倒霉了。”
李承乾摇头叹息。
东宫属官看着李承乾的表情有些看不明白,这个时候太子应该高兴才对。
长孙冲失落地回到家中,愤怒地摔着眼前的东西,怎么他们全都站在李正这一边!
若不是陛下说话,说不定根本就没有人站在那里为自己说话。
长孙府上下都不敢靠近如今发怒的长孙冲。
李泰回到泾阳对正在钓鱼的李正说道:“你说你一天到晚除了钓鱼,还有其他的事情能做吗?”
李正摸着自己的下巴看着平静的河面说道:“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一个整日在我家白吃白喝的家伙,能这么理直气壮的说出这种话。”
“又不白吃你的,我给了你这么多银钱。”
“那是用来扶贫建设的,嗯!”
长安周边这么多郡县,就他的泾阳县最富裕了,还扶贫?
李泰坐到李正的身边说道:“你买地的事情我知道了,我去宫里求情了,父皇还是没答应。”
第七十九章 爆米花
门下省来了这么一出,李泰这么一闹很多人都知道长孙冲和李正过不去了。
李正只是想要买地,长孙冲把奏章送到中书省复议一下也不会这么麻烦,更不会有如今这样的一出闹剧。
李泰大闹门下省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长孙家与李正的纠葛再次被放上台面。
从李正被赶出长孙家的书院,到李正在长安成名开始。
李承乾看着东宫外的景色说道:“这一次是长孙冲做错了。”
东宫属官禀报说道:“有很多读书人都对李正很敬仰,据说还有传闻是长孙冲指使当初的夫子把李正赶出书舍的。”
李承乾的面色越发凝重。
属官接着说道:“如今虽说没人对长孙家口诛笔伐,但私底下的议论一直不少,怕是这一次长孙家的名声就要一落千丈了。”
李承乾低语道:“这件事不要让人在东宫议论,不过现在看来长孙冲的品行,父皇也不会让他做驸马,更不会娶丽质。”
几个东宫属听李承乾说完,躬身告退。
如今朝中缺少人手,父皇本来就求贤若渴,拉着让李正来还来不及。
长孙冲还要把李正往外推。
这一次父皇开始在责骂青雀,在宽慰长孙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父皇对长孙冲已经是失望了。
事发的三天后一份十万火急的军报传入长安。
吐谷浑和凉州开战了。
六万吐谷浑兵马叩关凉州城!
李世民立刻召集了群臣来议事。
程咬金,秦琼等一众大将都到了甘露殿商议。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在,唯独少了长孙无忌,李靖也没有来。
李世民先开口道:“这一次吐谷浑突然向凉州进攻,好在早有准备。”
秦琼看完军报也说道:“看来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说的果然没有错,吐蕃没有任何动作,反而从边关撤退了。”
程咬金清了清嗓子说道:“那小子就随便说了几句,没想到还真被他说中了。”
众人扭头看向程咬金,对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老货很是鄙夷。
就凭他程咬金的儿子?
他儿子是什么货色在座的人心里都清楚。
李世民敲了敲桌子示意众人接着议事。
房玄龄说道:“臣以为如今凉州有李大亮镇守还有五万兵马,一时三刻不见得他们能够打下来。”
杜如晦也说道:“昨日刚刚来的奏报,执失思力带着草原上的骑兵也已经出发前往凉州,现在想来应该也已经快到了。”
秦琼也说道:“臣以为再等三日,若是三日后没有捷报传来,再增员三万兵马以防不测。”
房玄龄朝着李世民点头,示意赞同。
李世民最后拍案说道:“那就这么办,若是三日后再不来报,尉迟恭率三万兵马前去驰援。”
尉迟恭站出朝班说道:“臣领命。”
等到众人退下,房玄龄留了下来说道:“陛下,若是此战应该速战速决。”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汤问道:“怎么了?”
房玄龄行礼说道:“回陛下,若是此战打的太久怕是以后的粮食就要不够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世民的面色越加难看。
这些日子户部所奏报的事情,李世民也不是不知道。
大唐太缺粮食了,有了粮食就有国本,只要粮食足够就百姓不用担心饿肚子,就可以鼓励人口增长。
不止一次头疼过大唐的人口问题。
在前隋大业年间中原党到处在打仗,各路反王揭竿而起讨伐暴隋。
这一打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把中原的人口都快要打光了。
李世民也愁呀,如今的大唐百废待兴,粮食不够,人口没办法快速增加。
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足够国本,实力也会下降。
如今算是稳住了局面。
料不准以后的事情。
大唐刚立足的时候到处都需要平叛,对突厥也要用兵。
现如今凉州又出事了,后方还有一个跃跃欲试的吐蕃。
“陛下!凉州不能被破,一旦凉州又失,要打回来就难了。”
房玄龄的话是说一旦吐谷浑咬下了凉州,就像是一头狼咬住了一块肥肉它不会这么轻易就松口。
“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一仗要速战速决,也不知道突厥的执失思力能不能靠得住。”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房玄龄说道:“陛下,以防万一还是应该早备粮草。”
李世民无力的点头,“朕知道,朕会从别的地方抽调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说完李世民闭上双眼,粮草吃紧,战争的负累太大了。
今年的粮食还没到丰收的时节,若是吐谷浑再晚一个月打。
大唐有了收成之后自然有底气和吐谷浑死磕。
不过是个边陲小国而已,本不足畏惧。
坏就坏在他太会挑时机了!
这一刻粮草有多少紧张,李世民就有多痛恨那些屯粮的世家。
泾阳
李正还在睡觉就被李泰被叫醒。
“赶紧起来,李义府说你那个叫做玉米的东西也熟了。”
李正双目无神地从床上爬起身,“果然长得帅有什么用,天一亮还是要起床干活。”
草草洗了一把脸,漱口之后看着天上太阳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睡到中午了。
神情惰怠的离开家门,李正跟着李泰来到玉米田,已经有不少的村民围在这里打量着一株株玉米。
从三月份种下玉米开始如今都过去快四个月了。
这些玉米的成熟比自己所想的要快得多。
看了一眼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