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桌的酒肉,唐玄奘闭上眼念了一声佛号说道:“陛下,这是何意?”
李世民像是恍然地回过神,尴尬笑了笑说道:“朕倒是忘了,你是出家人,应该是斋饭。”
说完给了宫女们一个眼神,当即这些酒肉饭食全部撤下,换上了一盆盆素菜。
换上了素菜之后,唐玄奘的神情舒服了一些。
不过一旁伺候的宫女还是坐得离自己很近,甚至可以闻到她们身上的味道,唐玄奘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看着唐玄奘的作态,李世民拍了拍手,便又有一群宫女入了武德殿,在殿中跳起了舞蹈。
一时间声乐绵绵不绝,婀娜的舞姿就在眼前。
李世民瞧着唐玄奘依旧闭着眼,说道:“听闻玄奘法师,孤身一人穿过西域取得天竺经文,朕敬玄奘法师一杯。”
唐玄奘低声说道:“贫僧以茶代酒,敬陛下。”
说完唐玄奘举起一碗茶水饮下。
李世民接着说道:“玄奘法师,孤身穿过西域,汉有张骞先有玄奘法师,朕佩服之极,朕再敬玄奘法师一杯。”
唐玄奘依旧端起茶碗喝下一口茶水。
看唐玄奘还是没有动酒杯,宫女们的舞蹈也跳了好一会儿了。
李世民挥手让这些宫女退下。
十多个宫女深深一礼便小步退下。
李世民看向唐玄奘说道:“玄奘法师觉得这些宫女跳得如何?”
唐玄奘又是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贫僧不懂诗歌酒舞,还请陛下见谅。”
李世民又是尴尬一笑,这个唐玄奘说话倒是四平八稳。
端着酒杯,李世民坐到唐玄奘的面前低声说道:“玄奘法师在西域这么多年,对西域对天竺,对波斯等地一定很了解吧。”
唐玄奘端坐着说道:“贫僧确实都去过这些地方,要说了解,确实了解不少。”
李世民颔首说道:“如今西域一片混乱,朕时常瞻仰先贤成就汉时的辉煌,朕虽说比不上汉武但也有想向汉武效仿,重建西域辉煌,恢复商路,让西域平定,让四海太平。”
唐玄奘又是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
李世民再次说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朕想要重整西域,但也有心无力,朝中需要人手,需要对西域了解的人来做这些事情。”
再看唐玄奘的神情,李世民又说道:“玄奘法师远行西域,想必比朝中任何一个臣子都要了解西域,不知玄奘法师可否为朝中,为社稷来帮助朕?”
听到这话唐玄奘沉默了许久。
李世民又说道:“知道玄奘法师如今是出家人,若是玄奘法师可以还俗朕愿意和玄奘法师结拜为兄弟。”
唐玄奘又是沉默良久。
等着唐玄奘的反应,李世民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佛门的无序扩张对社稷没有好处。
若是唐玄奘可以还俗,与朕结拜,甚至入朝为官对佛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若是唐玄奘可以答应还俗,入朝为官倒也可以。
若是唐玄奘拒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心中这么想着,李世民脸上再次挂上一脸真挚的神情,“不知道玄奘法师可愿意帮朕,朕知道这对玄奘法师来说很为难,但为了社稷,为了将来朕也只好来请玄奘法师还俗。”
犹豫了很久,唐玄奘说道:“陛下当初要见贫僧就是为了让贫僧还俗吗?”
话音落在安静的武德殿中,安静得甚至可以听到一些回音。
李世民又说道:“朕知道这让玄奘法师很为难,不如玄奘法师考虑一段时间如何?说来是朕惭愧,才会想着如此做,才会想着让玄奘法师还俗,朕也知道玄奘法师不在乎功名利禄,其实朕也是很希望能够与玄奘法师结交。”
说完这句话,李世民握住唐玄奘的手,眼中带着激动与期待。
第七百章 派卧底
唐玄奘念了一声佛号说道:“贫僧自记事起就遁入了佛门,恕贫僧不能如此轻易地放下佛门还俗。”
李世民笑了笑脸上的神情依旧真挚,“不妨事,是朕让玄奘法师为难了,若是玄奘法师不能还俗,朕还是愿意和法师做一个无话不谈的挚友。”
唐玄奘低声说道:“天色不早了,贫僧还要回寺里……”
李世民站起身退后一步朝着唐玄奘稍稍一礼说道:“那朕就不久留玄奘法师了。”
唐玄奘也站起身行礼说道:“贫僧告退。”
说完唐玄奘念了一声佛号,便转身离开了武德殿。
武德殿重新恢复了安静,李世民的表情从刚刚的激动和真挚,立刻恢复了冰冷。
就连一旁的太监也不敢直视陛下这种冰冷的神情。
连一旁的宫女都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李世民冷声说道:“把武德殿收拾干净。”
“喏。”
宫女话语带着一些颤抖。
李世民挥了挥衣袖离开了武德殿。
回到了立政殿,高阳公主正在这里午睡,长孙皇后细心地给高阳盖上被褥。
李世民在立政殿坐下对长孙皇后说道:“你说这个唐玄奘为何不肯入朝为官?”
长孙皇后微笑说道:“哪有让出家人为官的。”
李世民扶着额头说道:“看起来让唐玄奘入朝为官,比让李正入朝为官更难。”
看着李世民疲倦的神色,长孙皇后来到他身后,给陛下揉按着太阳穴说道:“虽说李正不肯做官,但李正很多想法和陛下是不谋而合的不是吗?”
李世民点头。
长孙皇后又说道:“李正不是唐玄奘,相反的李正和唐玄奘可能是对手呢?”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说得对,李正不是唐玄奘,相比来说李正就算是不做官对社稷对朕来说都有大用,但是唐玄奘的用处对朕来说不是这么的大。”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陛下,平时应该少一些这样的想法,应该多散散心才是。”
“散心?”李世民苦笑道:“朕哪来的这么多空闲散心,也就来立政殿才能休息片刻,说来朕也真是羡慕李正。”
……
泾阳,李正送别了房玄龄和太子李承乾。
看了一眼天日,午饭也吃了,正是睡午觉的好时辰。
正要躺下,王鼎又来了。
坐在躺椅上,李正瞧着王鼎,“陛下来消息了。”
王鼎说道:“宫里来的消息,陛下今日见了唐玄奘,这个看起来是拒绝还俗了。”
“是吗?”
王鼎把陛下和唐玄奘之间前前后后的对话向李正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李正长叹一口气。
王鼎又说道:“玄奘法师确实没有直接地拒绝陛下,但是也没有答应的,看唐玄奘的态度似乎不是太好。”
唐玄奘做了半辈子的和尚,现在让人家还俗,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唐玄奘回拒绝也是情理之中,在原本的史料上记载,李世民确实好几次想要劝说唐玄奘还俗都没有成功。
人家唐玄奘一心向佛,你和人家谈理想,谈社稷,谈未来。
唐玄奘要的是佛门的兴盛,你李世民要的是江山社稷。
两人根本就是在一个频道。
这就像是跨服聊天是一个道理。
再看了一眼王鼎依旧站在自己的身边,李正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王公公还有什么事吗?”
王鼎说道:“长安令对此难道没有什么看法吗?”
“看法?我还有什么看法?要我看来陛下找唐玄奘谈理想这种事情,陛下和唐玄奘的理想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你说能成吗?”李正闭上眼说道:“我的看法要不就简单一些,直接把美女送到唐玄奘的床上,然后叫来一群围观群众来围观,这样一来唐玄奘不想还俗都难了。”
王鼎听完李正的意思说道:“这样会不会太过……”
“太过无耻?”李正冷笑道。
王鼎点头。
“那王公公还有什么锦囊妙计吗?”
王鼎又是沉默了,看着李正就这么小憩,也不好就如此打扰,只好识趣的走开。
等到了傍晚时分,许敬宗背着一个包袱来到了马圈。
李正也才刚睡醒,看许敬宗打开包袱,里面是一卷卷的情报。
“长安令,这是我们搜集而来,关于佛门的情报,别看这佛门说是清净之地,这一查一打听这里面的消息还真不少。”
李正打开一封情报看着上面的内容,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有和尚与寡妇有私情,竟然还在外有个孩子?”
又拿起一份,李正瞧着其中的内容,“西明寺的主持竟然喜欢兔子?”
瞧着一条接着一条的情报,李正咂舌道:“好重口啊。”
不过看几份之后,还是没有找到寺庙和权贵之间的利益纠葛最关键证据。
倒是其中有不少的权贵一直都有走动的消息,没有具体利益往来的消息。
许敬宗说道:“长安令放心,再给一些时日一定可以查清楚,在下已经安排了几个人打算入寺剃度进入寺庙内部去打探下去。”
李正狐疑看着许敬宗。
许敬宗说道:“有些消息好打听,有些消息太难打听,那些和尚也是闭口不谈,在下想着混入其中或许可以打听到一些消息。”
“让人做和尚去打听消息,是不是牺牲有些太大了。”
许敬宗说道:“确实有些太大了,就是要给钱,在下许诺了一人一千贯,不知道长安令可否……”
李正笑道:“一人一千贯,你许敬宗可真会开口。”
“若是长安令不给也没什么,大不了在下事后赖账,若是长安令给钱,在下有把握半个月内挖出消息。”
李正拿出一个钱袋子,“除了一人一千贯,但是我要查出那些寺庙的钱流向何处以及金钱在何处,谁要是可以查出来,我可以加价一万贯!”
许敬宗站直身体行礼说道:“长安令!放心,若是查不出来,在下自己剃了须发入寺查案。”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行了,打听消息的事情你好好办,也没必要把你自己搭进去,你要是搭进去了,以后谁给我办事。”
许敬宗笑道:“让长安令见笑了。”
李正看着许敬宗道:“你对平康坊很熟是吗?”
“熟?”看了一眼李正,许敬宗小声说道:“平康坊的姑娘在下大多都熟悉,若是长安令有需要,在下可以……”
第七百零一章 张公谨问询
李正摆手说道:“我不需要,我只是想着唐玄奘是不是需要。”
许敬宗奇怪地看了一眼李正,“长安令,这个唐玄奘是一个和尚啊。”
李正点头道:“我知道他是个和尚。”
许敬宗越加疑惑。
李正惆怅着说道:“算了,我只是随口一提。”
许敬宗稍稍点头。
多看了几眼这些情报,李正对许敬宗说道:“和李义府把这些情报都整理一下,整理好之后编撰,在刊印之前让邹国公看一眼。”
“让邹国公看一眼是没问题。”许敬宗犹豫着又问道:“可是这个邹国公信得过吗?”
刚睡醒了伸着懒腰,李正对许敬宗说道:“要关心不是我们信不信得过邹国公,而是陛下很信任邹国公。”
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原来长安令是有这样的考量,在下疏忽了,长安令高见,佩服。”
看着许敬宗的神情,李正笑着不想再多说什么,与其说张公谨是李世民的心腹,张公谨这样的人,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之一,能够在隋末给李世民出各种阴招,甚至玄武门的策划者之一。
他来泾阳的意思说不清道不明,与其乱想,不如就把他这老人家想成是李世民的卧底。
也不知道是不是后世的谍战看多了,总觉得自己的被迫害妄想症越来越严重了。
在一切不知情,以及看不清楚的情形下,不如先把对方想成一个坏人。
然后慢慢地试验他。
要是情况好,说不定还能策反他。
李世民第一时间收到了泾阳的消息,也是王鼎让人送来的。
看着密报上的讲述,李正已经开始刊印新的杂志了,新设立的印书坊已经开始动工。
新设印书坊由邹国公张公谨主事。
看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很讶异。
李世民冷笑着说道:“李正竟然让邹国公做印书坊的主事。”
长孙皇后听到这话也有些意外,印书坊的生意有皇家一份,而且一直都是李江山盯着。
收拾好眼前的这些棉布,长孙皇后说道:“这些布匹都是丽质让人从泾阳送来的,也都是刚织好就送来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这些布匹说道:“丽质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长孙皇后坐到李世民的身边说道:“李正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张公谨在泾阳也有两年了,这两年一直都在泾阳,想来这一次李正让他做印书坊的主事,也是为了让陛下放心。”
李世民笑道:“要说李正是一只小狐狸,那可真是夸狐狸,他可比狐狸要狡猾多了。”
长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