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前,老主持念了一声佛号说道:“玄奘,你何必将自己置于此地?”
敲木鱼的动作停下,唐玄奘低声说道:“贫僧想不明白。”
听唐玄奘的话语有些颤抖,老主持说道:“何事想不明白。”
唐玄奘抬头看向老主持,“主持,我们是为了什么?”
他的话语带着有些颤抖,老主持看着唐玄奘的眼神,他的眼神里还带着恐惧,就算是他当初独自一人进入西域也从来没有这种恐惧的眼神。
老主持追问道:“李正和你说什么了?”
唐玄奘苦涩笑了笑,“我自懂事以来入佛门,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一直虔诚向佛。”
老主持低声说道:“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唐玄奘咬着牙有些哽咽,“佛真的慈悲为怀吗?我这半生坚守的到底是什么?我远赴西域,跨过吐蕃去了天竺,我带来了很多西域经文,见到了很多很多人,看到了很多很多事情,那时候贫僧心中从来没有动摇过那份信念,现在谁来告诉我佛是什么?”
老主持闭上眼虔诚地说道:“佛自在人心中。”
唐玄奘再次问道:“那么贫僧敢问,人们拜的到底是他们的欲望,还是佛,那些僧人,权贵,你们!你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与目的,还是什么?”
话语声在房中回荡。
唐玄奘说得很小声,但是一字一句都听得很清楚。
老主持坐在唐玄奘的面前说道:“是李正和你说的吗?”
唐玄奘浑身有些颤抖,“是不是和李正说的有什么关系?如今的关中佛门和权贵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年不回中原,贫僧实在想不明白,为何佛门要和权贵有瓜葛。”
老主持心平气和地说道:“佛门立足中原,从来不是靠权贵,佛怜悯苍生,权贵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
“一样?”唐玄奘自嘲般地笑了笑。
老主持接着说道:“李正是一个非常擅长诡辩的人,玄奘你切莫遁入心魔,毁了你自己。”
唐玄奘又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站起身说道:“多谢这段时间老主持的照顾,贫僧打算去中原的其他寺院看看,看看天下的僧人如何。”
老主持一脸担忧地看着唐玄奘站起身,看着唐玄奘离开了大慈恩寺。
长安
新年的开春就要到了,马上就是贞观十年的元年,从贞观元年以来,这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一个十年。
今天的长安很热闹,各国的使节也相继到了长安。
李世民带着闲情雅致离开了长安,还没到新的一年,长安城的郊外已经是一片绿色了。
跟在李世民的身边的王鼎说道:“陛下,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的早。”
李世民稍稍点头,一路走向泾阳。
来到了泾阳的村口,侍卫见到李世民也非常自然地让路放行。
李世民已经是泾阳的熟客了,如今泾阳谁都知道陛下很喜欢来泾阳。
因为李正的缘故,很多人都说如今的泾阳离天尺三,就连当今的太上皇都住在泾阳。
当今陛下每一次来都是微服私访,没有太隆重的排场,其他人都不知道,村子里已经不少人都知道当今陛下长什么样。
甚至已经和现在的太上皇还有皇家的皇子公主打成了一片。
李世民熟门熟路来到了李正的家中。
小兕子正在和李治下棋。
李世民也没去打扰,问了家中的侍女才知道李正去河边钓鱼了。
“这小子的日子还真是让朕羡慕啊。”李世民又走向河边说道:“朕每日都要应付堆积如山的奏章,他倒好每日都可以自在地过着他自己的日子。”
做皇帝的日子不如李正自在,这小子还一身的本事,不肯为朝中效力。
对此李世民心里极度不平衡。
要不是这小子肚子里有货,脑子里有办法,真想把李正就地剁了吃了。
就算是不杀了他,把他关起来,让他天天在地牢中做琉璃,然后宫里拿出去卖钱。
还不能让李正吃饱饭,要让他一辈子不能见天日。
心中这般恶狠狠的想着,李世民见到李正还是马上就挂上了和蔼的微笑。
李正也笑呵呵看向李世民,“陛下,好久不见了?”
李世民点头说道:“确实好久不见了,最近可还好?”
李正提着鱼竿说道:“还行吧。”
李世民在一旁的石头坐下,“今天的鱼多吗?”
李正看着一动不动的鱼线,“还没钓到鱼呢,最近的越来越不好钓了,能钓上一条都稀罕。”
李世民笑呵呵说道:“你若想吃鱼,朕不如派人去河里给你抓。”
听闻这话,王鼎当即上前说道:“老奴来吧。”
“不用了。”李正连忙说道:“钓鱼钓鱼主要是为了一个钓字,钓鱼其实是一种运动,它可以锻炼人的心性,现在的人太过心浮气躁,钓鱼可以平和心境,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耐心,好处多多。”
不就钓个鱼,这小子还能说出这么多的门道。
李正又对李世民说道:“对了,这个当初给陛下的眼镜还好用吗?”
李世民点头,“很不错。”
第六百九十二章 头上一把刀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也要注意多让眼睛休息,因为近视眼是不可逆的一种损伤,近视只会越来越严重,不能缓解,用了一段时间若是看东西吃力了,要换一副眼镜了。”
听李正说完,李世民说道:“只能这样吗?”
李正点头说道:“陛下可以批阅奏章每隔半个时辰就看看远处的风景,看一刻的工夫然后闭眼休息一会儿,继续批阅奏章。”
李世民照办地看向远处的风景。
“对,就这样。”李正点头。
李世民收回目光狐疑说道:“这是一个什么道理?”
眼球的运动很难解释,李正对李世民说道:“陛下爱信不信。”
李世民颔首说道:“见过唐玄奘了?”
李正有气无力地点头。
在一旁坐下,李世民说道:“朕希望唐玄奘可以还俗,你觉得如何?”
“让唐玄奘还俗?”李正思量着,莫名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历史上在唐玄奘回中原之后,李世民要和唐玄奘结拜,希望借此可以让唐玄奘还俗。
现在佛门中唐玄奘的名声显赫,其中多少有佛门刻意吹捧的原因在。
“佛门出了一个圣僧,现在他是佛门的希望,要是唐玄奘还俗了岂不是釜底抽薪?怕是佛门的那些人要哭死了。”李正说完不住点头,“陛下此招,实在是狠毒,在下佩服佩服。”
李世民点头道:“你有办法让唐玄奘还俗吗?”
李正摇头道:“应该可能性不大。”
李世民再次说道:“朕可以给他爵位已经万贯钱财,只要他肯还俗。”
“唐玄奘是一个固执的和尚,他信仰他的佛门,想要说服这么一个人还俗不是一个好办法,除非……”李正说到这里顿了顿有些犹豫。
“除非什么?”李世民追问道。
“除非他遇到了爱情。”李正一脸惆怅地说道。
“爱情……”
李世民也是沉默半晌,“是动人的美女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陛下,是不是对爱情有什么误解。”
李世民愣了愣,“什么误解?”
李正对他说道:“陛下,你若是把一个美女送到唐玄奘的床上,他很可能会觉得是仙人跳,然后夺路而逃。”
李世民又是一愣,“什么是仙人跳?”
“……”
这就是和古人说话比较费劲的地方,李正讲述着仙人跳的前后流程,李世民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
又看了李正许久,李世民说道:“朕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事情。”
“是吗?大唐没有这样的事情吗?”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或许这就是民风淳朴。”
李世民点头说道:“不过男子皆为美色所动,会夺路而逃可能只有你李正吧,坊间可都在说你李正不近女色。”
“……”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陛下,你是不是对美色和爱情有什么误解。”
“误解?男子爱美人不是很正常吗?”
李正又说道:“爱情和美色的关系其实不大,是指两个有情个体之间相互爱慕的感情,也指爱的感情。”
李世民不屑一笑,“朕觉得你的手段不错,或许可以以此来要挟唐玄奘还俗,这一趟朕不虚此行。”
说完李世民再次看向李正,“朕听青雀说了,你要扩大印书坊的产能了?”
李正说道:“天下世家与我为敌,我又得罪了佛门,有什么办法呢?现如今我手中能够对抗他们的东西不多,若是可以用印书来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以前的朕虽然催过你,但是一直都没有逼迫了,这一次可是你自己要这么做的。”
李正还是点头。
李世民又说道:“印书坊一旦扩张,书籍流入坊间的数量一旦无法控制,到头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你可知道?”
“我知道,五姓和佛门会和我拼命的。”
盯着李正的神情,李世民说道:“你做好准备了吗?”
李正咧嘴笑着说道:“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李世民看向王鼎,“这段时间你就留在泾阳,有什么要你做的,你就竭尽可能帮助李正,若有急事可以不用禀报朕,李正可以自由决断。”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明白了。”
李世民又说道:“李正,朕现在封你造书坊监正,造书坊位列六部十二寺中,由你李正一手掌管。”
李正拱手说道:“陛下,我有一个要求。”
李世民说道:“说。”
李正思量一会儿说道:“现在的印书生意是在下与皇后一起合伙做的生意,如今若是归入朝中,是不是也是朝中官吏来管辖,可是如今朝中这么多的五姓官吏。”
“你可以直接与王鼎说,王鼎自然会和朕禀报。”李世民颔首说道:“李正,活字印刷于大唐来说确实是一件利器,朕希望拿着这把利器的人不把手中的剑交出去,你和朕是一条船上了,只有交给你朕才放心,你不要推托。”
李正尴尬一笑,“这么一说我没得选了?”
李世民双手项背迎风而站说道:“朕可以答应你印书坊独立于朝堂之外。”、
利益都是相同的,李世民也想打破世家对读书人的控制,世家控制着读书人这种垄断之下,对时代没有利只有弊,长久的垄断难免造成一种裙带关系。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世家任人唯亲,朝堂上都是世家嫡传的人,朝堂难免落入世家的手中。若是越加严重的话,世家甚至可以左右朝堂的国策。出征吐蕃的事情可知一二。世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绝对不会让朝中进军吐蕃。”
看着宁静的泾阳李世民说道:“朕自然知道。”
李正再次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打倒世家与佛门不只是印书而已。”
李世民看着李正。
李正接着说道:“群带关系的更可怕一面会堵住下层百姓上升的渠道,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种迂腐的世家阶层会让时代原地踏步,永远不会往前走,看不到希望的人们,控制了读书人,甚至可以掌握一地读书人的数量,”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最棘手的敌人
“人们看不见希望,看不见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会把希望寄予更加缥缈的虚妄,这种虚妄很有可能会是佛门,但佛门与世家权贵之间的利益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他们之间一直有联系,不论是佛门还是读书,都逃不过世家的控制,这才是最可怕的。”
李正又说道:“因为他们利益就是眼下和当前,从来不会是未来。”
说完,李正朗声说道:“陛下下个月就是贞观十年了,是不是可以重开科举了,而且还要重新建立科举制,投卷这种陋习也该变了。”
李世民想起当年李正递过一份痛骂朝堂的书信,“朕记得你当年信中说过,投卷陋习只会横生腐败?”
李正反问道:“陛下觉得呢?”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会好好考虑的。”
“既然造书坊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在下身为造书坊的监正,那俸禄的事情是不是该算一算,还有以前的俸禄已经好几年没给了。”
李世民原本充满热血的眼神一下冷了下来。
李正又说道:“咱们说归说,钱总是要给到位是不是?”
李世民不屑一笑便转身离开。
皇帝欠钱不给果然是一件很惆怅的事情,太惆怅了。
做皇帝怎么能这样,太不厚道了。
看向一旁的王鼎,王鼎躬身笑了笑。
“王公公,你说陛下会还钱吗?”
王鼎小声说道:“老奴不敢揣测圣意。”
“……”
王鼎又说道:“既然要扩张印书生意,长安令打算第一步做什么?”
李正对王鼎说道:“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