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听到李正的话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李正拍着禄东赞的肩膀说道:“禄兄,你我是老相识了,你也不是不知道,你们吐蕃穷成什么样了,土地这么贫瘠,我们中原犯不着和你们吐蕃争夺那些贫瘠的土地对不对?”
“对中原来说吃力不讨好不说,还容易招人非议,其实我心里还是希望中原和吐蕃可以和平共处。”
禄东赞连忙用吐蕃礼仪行礼,“若是长安令真这么想,我代赞普谢过长安令。”
李正微笑道:“如今你们内有西突厥人祸乱,外有大食伺机而动,既然你们吐蕃要和我们中原好好相处,我们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敢问玄奘法师,你们佛门能够帮吐蕃挡住大食人吗?”
说完这话,禄东赞的目光看向唐玄奘。
李泰也看向唐玄奘。
李正接着说道:“禄东赞,我希望你们吐蕃分清楚形势,莫非这些和尚敲敲木鱼,念念佛经就可以让大食退兵?那要兵马何用?”
辩机眼底里带着怒火,上前一步咬牙说道:“李正!你休要辱我等!”
李正摇着扇子笑道:“我没有在辱你们,我只不过是在称述事实。”
唐玄奘按住辩机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冲动。
李正对禄东赞接着说道:“除掉西突厥在吐蕃的内乱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在大食人东征的这个关头,我们中原也不希望自己的西边出现什么祸乱,你们吐蕃也不希望大食人打进来,这一点吐蕃和大唐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禄东赞点头说道:“赞普已经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李正笑着说道:“我们也做好了帮助你们抵挡大食人的准备。”
禄东赞再次行礼。
李正看向唐玄奘,“知道玄奘法师和松赞干布交好,敢问你能帮助你们的好朋友松赞干布抵御大食人的东征吗?”
程处默也不屑说道:“你们这些和尚敢去西域吗?我看你们连踏出关中一步都不敢。”
辩机咬着牙目光死死盯着自己,李正觉得给他一刀他就会上来和自己拼命。
李正对禄东赞苦口婆心地说道:“禄兄,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你们吐蕃还没还我的钱,要是你们吐蕃就此亡了,我找谁要钱去,如今全天下真心实意不想你们吐蕃的灭亡的只有我了,你我之间还不能走到一条路上吗?”
“你也帮我劝劝松赞干布,我知道他一直记恨我,他也不是小孩子了,在我们共同的目的下,也该心平气和地一起发财,对不对?”
禄东赞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一定要你死我活吗?就不能一起图发展吗?一大把年纪也该成熟一点了,是不是?”
禄东赞还是点头。
李泰听了这话心中捧腹,看禄东赞呆愣的表情,李正说过的被人卖了还帮了数钱,或许就是禄东赞这种被人忽悠了,还一副信到底的样子。
唐玄奘念了一声佛号说道:“李正,你这是挑拨离间,你欺人太甚。”
李正咧嘴笑了笑,“我站得直,行得正。”
唐玄奘再次拦住就要冲上前的辩机。
辩机对李正说道:“李正,你会有报应的。”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自在地说道:“我不信报应。”
唐玄奘低声说道:“寺庙真的不是你烧的吗?”
李正颔首看着唐玄奘,“你怎么不去问问你的佛呢?”
转过身不去看李正,唐玄奘低声说道:“李正,只要贫僧在一日,定要阻止你祸乱天下。”
李正也看着唐玄奘的背影说道:“你除了敲木鱼还是会做什么?”
辩机就要冲上前,还是被唐玄奘拉住了。
李泰看着这一幕只要这个叫辩机的和尚敢动手,公然袭击朝中勋贵这罪行说大也大,至少可以让辩机遭受几年的牢狱之灾。
唐玄奘带着那几个和尚离开了,李正再次看向禄东赞。
禄东赞也看向自己。
李正重新坐下说道:“禄兄,我们来商量商量吐蕃的事宜?”
禄东赞用力点了点头。
李泰一直听着两人的交谈,从如今吐蕃的内乱到平乱,从抵御大食到将来吐蕃作为东方与西方的商路中转站,关于吐蕃的将来一步步地定下来。
从一开始来到泾阳,禄东赞脸上的愤怒不见了,一直以来的紧张也缓和起来。
谈完之后,李正给禄东赞倒上一杯热茶说道:“其实将来也没有这么遭对吧,吐蕃与大唐之间从来就不是对手,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何不化干戈与玉帛,就算不谈交情,我们还可以谈利益,我说得对吗?”
禄东赞双手捧起茶杯。
李正对他说道:“打打杀杀从来不是我们想要的,也别像个小孩子一样,动不动就要向大唐开战,再说了你们也打不过我们。”
捧着温热的茶杯,禄东赞想要喝一口又放下,他开口说道:“长安令,有些事情我觉得我有必要和你说。”
李正笑道:“说吧。”
唐玄奘等人离开之后,谈话的气氛也好了很多,也没有了剑拔弩张的感觉。
甚至在一旁的程处默已经睡着了。
禄东赞说道:“有些时候,我也不知道赞普怎么想,可能就像你说的,赞普是为了联合佛门,一直以来赞普也没有对我说过他的用意,但是我相信赞普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吐蕃的子民。”
说到这里,禄东赞又犹豫了半晌。
李正看着禄东赞的神情喝下一口茶水。
过了好一会儿,禄东赞再次开口,“有些事我就可以劝赞普,不过佛门真的像你所说的吗?”
第六百八十八章 我吃素
李正对禄东赞说道:“你不觉得吗?”
禄东赞说道:“在吐蕃的时候,在下见到唐玄奘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非常有礼貌的人,如今的唐玄奘在佛门的名声非常大,这样的佛门真的会凋零吗?”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禄兄,你信命吗?”
“命?”禄东赞想了想说道:“信吧。”
李正又说道:“那你知道我们中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是什么?”禄东赞放低了声音。
李正看着远处的天空说道:“因为不论是多么动荡的时代,多么黑暗的时代都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英雄,这些英雄敢对腐朽对抗,敢与天地作斗争,我们的坊间还有很多的故事,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都是人们与天地争斗的故事。”
“在一次次灾难中存活下来,活得更好靠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双手,中原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不信命,不屈服,不甘心的信念,当所有人将这股信念凝聚起来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可阻挡的,这是我们中原的特点,也是我们中原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李正接着对禄东赞说道:“我们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造福自己,用我们的劳动来让我们丰衣足食,即便是收成差也会咬着牙,而不是去祈求神明,佛门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和尚们愿意把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一个莫须有的佛,敲木鱼念经文可不是劳动。”
禄东赞起身对李正说道:“多谢长安令指点。”
李正又说道:“不客气。”
禄东赞再次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
“请讲。”
禄东赞说道:“我想知道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李正说道:“你去坊间打听一下,这种故事坊间相传很久了。”
“多谢。”
说完禄东赞也转身离开了。
见李泰一直看着自己,李正说道:“魏王带你下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泰回过神说道:“李正,你刚刚的那些话说得实在是……”
李正点头说道:“魏王殿下,不用崇拜我,你若是想要崇拜我的话,还不如先把我钱还给我。”
李泰又是笑了笑,“你这人如果不这么爱钱,你李正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这一次禄东赞一定会感动到吧,这家伙是不是已经忘记来他找我的目的了?”
李泰叹息一声说道:“应该是已经忘了。”
李正对李泰说道:“所以呀,魏王殿下我们一定要守着初心,千万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禄东赞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那你是不是真的打算扩大印刷厂了。”
李正点头。
李泰高兴地一跺脚说道:“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父皇,你要扩张印刷厂了。”
李泰也兴奋地离开了,程处默靠着马圈正鼾声如雷地睡着,就连马儿舔了他好几下,他都没反应。
大虎看着这一幕说道:“想来处默兄这些日子没有睡好觉吧。”
李正古怪地看了一眼大虎。
回到村子里,李丽质刚要送走孔颖达的孙女。
李正解释道:“程处默睡在马圈了,不好叫醒他。”
孔颖达的孙女微笑着说道:“不妨事,这就去叫他。”
李丽质又说道:“真的不留下来用饭吗?”
孔颖达的孙女向李丽质稍稍一个行礼说道:“太叨扰了,家里还有不少的家事,还有好多人家要拜访。”
李丽质捂嘴笑了笑说道:“也是,那下次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推脱了。”
孔颖达的孙女又是稍稍一礼,带着自己的下人正要离开,脚步停下似乎又忘了什么,匆匆走回来朝着李正一礼,“敢问长安令,马圈在何处。”
李正指了指村子的北面,“就在那里。”
孔颖达的孙女说道:“多谢。”
说完她带着自己的下人又急急忙忙离开。
看着孔颖达的孙女的背影,李正说道:“你们都聊了一些什么。”
李丽质瞧着李正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说一些家常。”
“家常?嗷……”李正点了点头,“家常吗?聊一聊也挺好的。”
李丽质看着李正说道:“你真的不想知道都说了一些什么。”
李正惆怅地看着天空,“今晚吃什么呢?”
李丽质走到李正的身边小声说道:“说来我比她早成婚几年,不过有些事情我还是要向她讨教。”
“讨教?”
“嗯。”李丽质点了点头。
徐慧站在院子里,看着门外与长安令站在一起的李丽质,有时候想想驸马和公主越看越相配,两夫妻站在一起还小声低语,真是让人羡慕的一对。
李正看着天空的云朵说道:“晚上我们吃点素菜吧,我听说野菜也都已经长出来,这个时节的野菜最好。”
李丽质笑道:“野菜?”
李正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避开李丽质的眼神说道:“最近突然想要吃素了,多吃蔬菜有助于预防肥胖和心血管一类的疾病。”
吃素?李丽质瞧着李正的神情,似乎明白了什么又说道:“我叫人去摘野菜。”
等李丽质离开之后,李正这才长出一口气,坐在自家门口此刻天人交战,“不行啊,还是下不去手,她还是一个小姑娘。”
“老师,什么下不去手?”李治正带着狄仁杰路过问道。
“没什么。”李正一脸惆怅。
“老师,我们最近做了一条小木船,打算下水试试。”
“去吧,注意安全,要是落水了喊一喊人。”
“老师放心,我和狄仁杰都会游水。”
说完李治带着狄仁杰又离开了。
李正依旧双目无神地坐在自家门口。
正和李义府一起办事的上官仪见到坐在门口的李正,好奇问道:“长安令,你坐在门口做什么?”
李正有气无力地说道:“我在思考人生。”
上官仪说道:“那就不打扰了,我们最近打算重新清查一下田地。”
李正点头,“去吧。”
又过了一会儿,李渊和李绩走过来说道:“李正坐在家门口做什么了?”
李正抬头看着李泰和李绩,“我说今天是怎么了?你们都要一个个过来问候一声吗?”
第六百八十九章 袁天罡过世
李渊笑呵呵说道:“正好路过。”
李绩也是一脸笑呵呵,“你不知道吗?”
李正抬头看着两人,“知道什么?”
李绩说道:“陛下要修建勋功台,用来彰显大唐自开国以来的能臣大将军,老夫以为你会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勋公台?彰显开国的能臣大将军,李正思量半晌下意识小声道:“这不是凌烟阁吗?”
“凌烟阁,好名字!这名字听起来”李渊听了这名字不住点头,“听起来不俗,隐晦不张扬,而且颇有意境,那就叫凌烟阁了,改日老夫去信给宫中。”
李正苦笑不已终于还是要修建凌烟阁了。
李绩接着说道:“你李正的名气不小,而且立功颇多,甚至比我们武将还要多。”
李正思量着说道:“在下怎能和大将军们相比。”
李渊笑道:“别人不知道,老夫还能不知道?朝中和宫中可都在议论你李正,等消息吧,你小子多半要上。”
李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