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临危受命一般,大虎这就去村子里拉车,村子里一半用的是牛车,把牛卸下,用马儿来拉就行。
李江山远远看着李正又是吩咐大虎办事,又是吩咐许敬宗。
一时间也看不明白李正到底要做什么。
不过心中还是记下了李正的作为,站在远处继续盯着。
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式
把马匹绑上车驾,上好缰绳。
李正和大牛就离开了马圈。
等他们走远之后,李江山来到马圈旁的小屋,这里的门也没有锁。
平日里这里也不会锁门,走入这间小屋,李江山来到桌案前,这里是李正刚刚写过东西的地方。
墨水渗入纸张的时候,会零星留下一些痕迹,而且会在桌案上留下一些墨水痕迹。
拿出一张干净的纸张,李江山把纸张贴合在桌案上。
贴合之后,再往薄如蝉翼的纸张上涂上一层油。
渐渐地一些字迹便浮现了上来,比较模糊但还是看得清楚写了什么。
李江山观察着这些字迹,发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符号。
看起来像是文字,看起来又不像是文字。
有些像是泾阳书院的数术公式。
但又看不明白。
李江山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字已经符号全部临摹下来,收拾干净迅速离开。
一路离开村子,大虎赶着马车,回头看了看李正。
李正还在瞧着自己写好的化学公式。
“长安令,这一次我们出去是要做什么?”
大虎问道。
李正收起自己写下的化学公式说道:“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做烟花的时候吗?”
大虎用力点头,“当然记得了。”
李正又说道:“现在又可以派上用场了,就去我们之前采集过硝石的老地方。”
讲完之后,李正又说道:“在多采集一些没用的石头,掩人耳目用。”
火药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打开它之后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冷兵器一旦进入了热兵器,在巨大杀伤力下,热兵器会让战争的惨烈程度上升几个台阶。
战争会变得更加惨烈。
人命也会在热武器下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火药是个开端,火药一次次变迁会让热武器不断地迭代从而会让热武器的杀伤力一步步提升。
以至于到了未来,人们不得不限制某一种武器以换取和平。
当然也不想现在就把火药这个东西交给李世民。
人活着要有自己的底牌。
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
要真的和李世民鱼死网破,大不了把他的皇宫给炸了。
李正心中笃定。
来到一处荒山,长安靠近陇右一带,这里的山麓都很荒凉。
古语有云,“硝石出陇道”
关陇道一带的硝石一直都是比较丰富的。
这座山长不出什么植被,是因为这座山其实是一座硝石矿山。
这些硝石足够做数万吨的烈性火药的。
瞧见这里也有不少的乡民也在这里挖硝石。
大虎解释道:“自从长安的人知道用硝石来制冰之后,经常会有人来这里采集硝石。”
硝石在火药中的占比并不是很多。
李正翻身跳下马车,和大虎动手开始挖硝石。
乡民都是来自长安周边的,他们也并不知道和他们一起挖硝石的人,就是拿出硝石制冰配方的人。
等到李正和大虎已经挖好了满满的三袋硝石离开之后。
有人说道:“刚刚那个和我们一起挖矿石的人,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一旁的老汉笑呵呵说道:“大家都是一张嘴一只鼻子,两个眼睛,你看谁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刚刚那个年轻人我真的见过,好像是在长安长乐公主出嫁的那天。”
“该不会是新晋的泾阳郡公吧。”
“怎么可能,堂堂郡公怎么可能来这里挖硝石。”
“好像就是泾阳郡公。”
……
正当人们猜测之时一个宫中来的太监策马而来,“刚刚泾阳的郡公是不是来过!”
此话一出,一群乡民都安静了。
真的是晋阳郡公。
李正和大牛又来到一处荒地,这里只有一地黄沙没什么作物。
大虎回头看了一眼,“长安令,我们后面好像没什么人跟着。”
李正下了马车说道:“随便挖一些沙子吧。”
“好!”
大虎也跟着干,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装满了一袋沙子,大虎再次策马让马儿拉着马车离开这里。
半时辰之后,几个太监就出现在李正刚刚来过的地方。
拿出毛笔在一根竹简下记下李正在这里做过什么。
而后朝着李正离开的方向而去。
当天夜里,李世民忙完今天需要批复的奏章。
王鼎拿上一份奏章说道:“陛下,今日长安令离开泾阳了。”
李世民接过奏章看着。
王鼎小声说道:“长安令的动向都写在奏章上了。”
李世民看完之后有些疑惑,“硝石,沙子,木头,泥……”
“竟然还有木炭?”
看完之后李世民沉思好久问道:“李正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
王鼎躬身说道:“回陛下,长安令带着这些东西已经回到了泾阳了,至于用来做什么已经派人去查探,想必不日就会有消息。”
李世民放下奏章又是沉思半晌,“你派人把李正去过的地方所挖的,所拿的都一样给朕也带一份。”
王鼎躬身说道:“喏!这就去安排。”
李世民起身走出甘露殿,看着空洞的黑夜,心中思量李正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朕不知道的东西。
大食人的东征,李正打算怎么抵挡。
李世民来到立政殿,也看到李江山的来信。
长孙皇后坐在一旁给高阳打理着头发说道:“这是李江山送来的,也不知道李正在做些什么。”
李世民狐疑看着这封书信,看着纸上的文字眉头紧皱。
这里面有些文字看得懂,有些文字根本看不懂。
李世民瞧了许久愣是看不明白这上面的公式,“观音婢你觉得李正写的这些是什么文字?”
给高阳梳好了头,高阳便跟着宫女离开了。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臣妾也看不明白,不如让孔颖达看看,孔颖达或许能看得懂。”
第二日,李世民就让人把李正的这些公式送入了国子监。
孙女嫁出去之后,孔颖达的心情都不是太好,主要同样是书香世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武夫的儿子,鄙视链上没少听到闲话。
王鼎把一卷书信递给孔颖达,“这是陛下吩咐的,说是上面的文字不知道孔颖达老夫子是否认识。”
第六百八十章 绝对领先的常识
孔颖达看着眼前这个化学公式也是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明白,不过还是说道:“能否给老朽一些时日?”
王鼎点头说道:“不着急。”
孔颖达这才收下书信。
王鼎回到宫里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已经交给了孔颖达老夫子,说是可能要过些时日。”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王鼎又说道:“陛下,禄东赞已经入关快要到长安了,说是赶着今年新年来给陛下朝贺,诸国的使臣也在路上了。”
不知不觉就要到贞观十年了。
李世民心中有些感慨自己这个皇帝也做了十年了。
放下手中的奏章,李世民说道:“禄东赞到了就把人接到泾阳,其余的诸国使臣就交给礼部接待。”
“老奴明白了,只是如今礼部尚书一职依旧空缺。”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当初吏部的事情是李孝恭在办,李孝恭后来又交给了他儿子李崇义。
现在李崇义又去了京兆府,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确实空缺很久了。
李世民惆怅地长叹一口气,“那就让李孝恭去。”
泾阳
李江山这段时间也在盯着李正,只是不知道李正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从外面挖来的东西,自从运来之后,李正好像没什么举动,实验室也重新修建好了,李正也从来没有用过。
是不是看不透李正到底想要做什么?
那些运来的硝石沙子就在眼前,可是自从运来之后,李正就没有动过它们。
再次来到泾阳河边,远远看着正在和魏王钓鱼的李正。
这家伙竟然这么惬意地钓鱼?
李正看着鱼线对李泰说道:“我最近出了一趟村子。”
李泰双目无神看着前方,有气无力地应道:“哦?与本王有什么关系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其实与魏王殿下确实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我出了一趟村子之后,总觉得有什么人跟着我。”
李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那是自然的,你李正年纪轻轻,得罪的人可不少。”
说完李泰还数了数,“佛门,五姓,权贵,一部分皇家外戚,还有东突厥人也不知道现在阿史那是死是活,要是活着应该会找你拼命,还有吐蕃的松赞干布八成是恨不得把你生吞了,还有……”
“行了行了,你不用说了。”李正打断道:“你总说我总觉得,我这一次出村能活着回村子里算是我命大。”
李泰拍了拍李正的肩膀,“可惜了,本王若是可以做太子,并且登基称帝,说不定……”
李正看向李泰,“说不定会帮我铲除这些仇敌。”
“错!”李泰郑重其事地说道:“我会砍了你的头,以慰天下人苦李正久矣。”
李正自嘲地笑了笑:“还真是你会做得出来的事情。”
李泰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李正,其实本王虽说现在不在长安,但是在长安还是有些人脉了,前些日子打听了一下,前段时间向父皇进言说是成年皇子离开长安,有不少进谏的官吏和太子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胖子,你们皇家的事情,我不想掺和。”
李泰又说道:“我现在没有心思和太子作对,但总不能说让他这么就胡来,我李泰虽然老实,他也不能欺负老实人对不对?”
李正瞅了一眼李泰,又看了看天。
李泰也看了看天,“怎么了?”
李正收回眼神说道:“没什么。”
“嗯?”李泰也收回眼神,一想又不对说道:“李正,你该不会是觉得我睁眼说瞎话,老天会降雷劈我。”
“没有,魏王殿下想多了。”
两人安静了好一会儿,李泰站起身说道:“算了,不钓了,这长安的鱼都成精了。”
李泰说话便没了乐趣离开。
李江山远远看着这一幕,等到李泰离开之后,看着李绩朝着李正走来。
“听大虎说你有事情找老夫?”
李正对他说道:“送去吐蕃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李绩坐到李正的身边,“就知道这一次你有很多事情要嘱咐老夫,说说吧。”
李正把鱼竿放到一旁说道:“我在实验室旁有一车东西,这些东西到时候一起送到吐蕃,交给默呕,让他交给大牛。”
李绩点头,“明白了。”
李正接着说道:“还有让称心也进入吐蕃,让他在吐蕃找到大牛帮着大牛做事。”
“还有什么吗?”
“现在就这些。”
李绩心中记下李正安排,“我这就去安排。”
兵器生意能够开张,李绩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李正钓起一条草鱼,钓鱼这种事情需要耐心,像李泰的性子在河边他都坐不到半个时辰。
提着钓来的鱼,李正回到家中打算做鱼汤喝。
让许敬宗安排,默呕送给大牛的信中有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还有火药的用法。
这封信也只有大牛看得懂。
信送到大牛手中,再加上和兵器一起运出去的火药原材料。
大牛就可以在吐蕃做出火药。
如今的大牛人手,有王玄策和泾阳的护卫队,蜀王也已经回到了泾阳。
在火药的详细配比上,只有大牛和王玄策的手中的泾阳护卫队能够知道。
若是现在把配方交给李世民,李正怀疑李世民得到了这种利器会毫不犹豫地杀了自己。
秘方上是完全保密的,李正有信心就算是李世民截获了自己要交给大牛的信。
他们也是看不懂的,化学方程式领先这个时代近一千年,后世的中小学化学基础知识。
差好几百辈呢。
送出去的货物中除了硝石,木炭,以及一些泥沙。
其中只有四样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其余的那些东西都是无用的,而且都是随处可见的材料。
这些东西一起运出去,就算是李世民想破脑子也想不出这些东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听到门外小兕子的嬉笑声,李正回过神接着杀鱼,今天可以做一碗豆腐鱼汤。
禄东赞策马在陇右道上,跟在禄东赞身边的唐玄奘。
唐玄奘看着陇右道的环境,“许久不回中原了,这里还是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