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牛咧嘴笑着说道:“行了,王大哥现在还有一件事要你办。”
    “还有!”大气还没喘过来的王玄策跳脚说道:“大牛!你不要太过分了!”
    大牛连忙解释道:“王大哥,你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再写檄文,看在高昌都城这么多的百姓的份上,我们可以不放火烧城,但是高昌都城必须交出来,高昌国王必须出来认罪,顺便让蜀王殿下押去大唐向大唐陛下认罪。”
    王玄策看了一眼四周,眼下蜀王李恪还没有回来。
    大牛这一次来其中一件事,就是带来陛下的意思,接蜀王李恪回关中。
    蜀王在吐蕃够久了,如今也已经到了西域。
    押着西域高昌国国王回长安,夺下了西州和高昌都城,这个功劳确实不小。
    王玄策顿时又来了精神,“也好,也确实该让蜀王殿下回去了。”
    大牛对王玄策说道:“王大哥来西域这么久了,是不是也该……”
    “别!”王玄策连忙摆手说道:“西州和高昌的功劳都是蜀王的,我还什么大功劳,再说了我也有些账要去找唐玄奘算一算。”
    大牛写下了一篇檄文交给了王玄策。
    王玄策也找人抄了几十篇。
    檄文很简单,除了写给高昌的国王看,也是写给高昌的子民看的。
    三个选择,第一:放火烧城,所有人都别想活了。
    第二:高昌国王自己出来认罪,并且解除城内所有防备,一应兵械,兵员全部交出来。
    第三:让百姓们自己选择,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一起把高昌国王交出,还是与都城一起葬身火海。
    看完这份檄文,王玄策感慨道:“大牛啊,你到底和李正都学了什么?”
    大牛不以为然,“我没现在就放火烧城,是我西域人最后的一丝怜悯了。”
    王玄策哑然一笑,“就算高昌国王自己不出来认罪,高昌的那些子民为了活路也会把高昌国王反了的,你看似给了他们选择,其实你压根就没有选择,你的怜悯也太残酷了。”
    大牛说道:“当他们放下的兵器他们都是普通人,当他们拿起了兵器他们谁也不是无辜的。”
    西域没有这么多的规则,也没有这么多的尊严,细细想一想大牛说的也对,火油都已经铺满了整个都城,就是一把火的事情,现在的高昌国王没资格谈选择。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吐蕃屏障
    一百多支箭矢再次冲天而起,每一支箭矢上都绑着一卷檄文。
    大牛看着箭矢落入高昌的都城之中,接下来只要看着这些西域人的反应就行了。
    李恪带着人回来了,讲述着看到的事情。
    大牛好奇道:“这些人帮着我们打退了大食人?”
    “一个很奇怪的孩子,是莫先生的孩子,现在在吐蕃和西域卖兵器的就是这些孩子。”
    李恪接着讲述着这个孩子说过的话。
    大牛不再看远处的高昌都城,跟着王玄策和李恪一路走回营地,也听着李恪的话语。
    “他为什么不卖给波斯兵器?”
    王玄策疑惑问道。
    大牛笑着说道:“王大哥,若是卖波斯兵器,波斯还是败给了大食,会怎么样?”
    王玄策思量半晌,而后放弃了思考,“我怎么知道。”
    大牛拉着缰绳让身下的马儿放慢速度,又低声说道:“其实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莫先生的想法就是要让这些兵器有用,比如说有人买了莫先生的兵器,并且可以让买了兵器的人,得到好处,并且达到了目的,这样子传出去,以后莫先生的名声会更好。”
    “其实这和老师所做的泾阳坊市是一样的,泾阳坊市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外面有很多倒卖泾阳货物的人,但是现在凡是泾阳卖出去的货物,都是有招牌,这个招牌的意义不是在于货物上的一个标志,而是一种形象,兵器买卖也一样,莫先生是在为了照顾他自己的形象。”
    王玄策摇头,“你能说得明白点吗?”
    大牛叹息一声,“就比如说王大哥身上有一种可以治病的药,但是卖给了一个病入膏肓救不活的人,你明知道已经救不活了,你还卖药给他,而且你收了钱,结果这个病人还是病死了,王大哥以后的药怎么卖?”
    又是思量半晌,王玄策这才点头说道:“会坏了我的药的名声,谁都知道我的药吃死了人,谁还会来买我的药?”
    大牛点头,“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原来如此。”
    醒悟过来的王玄策脑海中立刻闪过一个念想,紧张地看向大牛,“你这话的意思是说波斯已经……”
    大牛点头,“那就说明波斯可能已经救不活了,或者说那个孩子也认为,波斯要亡了。”
    “波斯要亡了……”
    王玄策有些遗憾地重复了一遍,说来事不关己,波斯的事情和关中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算是波斯亡了,关中也管不着,更管不了。
    波斯和关中差几千里地呢。
    管得着吗?
    “你说大食人攻打波斯,以后会不会来攻打吐蕃和西域,这一次他们就已经插手西域的事情。”
    听到王玄策的话,李恪说道:“大食的东征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他们一路拿下了不少的小国与大国,若是他们有心吐蕃想必也不会放过。”
    大牛赞同李恪的话,也说道:“大食的这次东征来势汹汹,不过波斯和吐蕃之间有一道屏障,波斯和吐蕃之间是一片山脉,这座山脉对吐蕃来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一旦大食人越过了这道屏障,便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整个西域或者吐蕃,就像是一群蝗虫进入了田地,它们会啃食这里的一切,一片狼藉之后,他们就会换一个地方更加富裕的地方。”
    王玄策安静了下来,更加富裕的地方,大牛就差明说那个富裕的地方就是中原。
    吐蕃和波斯之间确实有一道屏障,大雪山就在拉萨的后方。
    李恪心中也在思量,或许这就是父皇一直想要出兵吐蕃的原因,即便是朝中几次劝谏,父皇也只是稍作退让并没有放弃这个决定。
    去过吐蕃来到西域,李恪的心里更是明白了父皇对吐蕃的渴望是来自何处。
    吐蕃背后的那道屏障不仅仅是关乎吐蕃自己,更是会影响中原。
    一旦吐蕃沦陷,大雪山被他人掌控,就像是把刀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中原的西北偏西南都会成为他人的嘴边肉。
    敌人就可以从高原一路向东,直抵中原。
    这就像是阴山,只要阴山一旦在突厥人手中,大唐以北会永不安宁。
    在渭水之盟后的那段日子,父皇常常夜不能寐。
    就怕突厥人南下。
    到了现在,李靖大将军收复了阴山,大唐的北方边陲才得以安宁。
    父皇睡不好的病,就这么治好了。
    只要拿下了吐蕃,大唐就可以得到这道屏障。
    以至于控制这道屏障,拒敌于大雪山之外。
    中原以西将会再无祸患。
    拿下吐蕃对将来,对以后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回到了营地,队伍收拾了一番要再次换个地方驻扎。
    同一个地方不能久留。
    高昌地界地势平坦,没有地方可以据守。
    找了一处靠河地方,队伍在这里驻扎可以补充水源。
    这两天都累坏了。
    上千人不停地做孔明灯也就算了,王玄策带着队伍还要来回运输火油,不知道跑了几趟,直到所有人都腿软就连马匹都口吐白沫。
    甚至把马儿一路拴在半道上,用护卫队数百匹战马构建出一条运输线的中继站。
    到了地点换马,马儿跑一段距离,换人拉。
    一边人拉人运,过一段路再换骑马,马儿跑一段,人跑一段。
    这种长距离的折返负重跑,才带来了这些火油。
    要不是护卫队的队员有几年在泾阳高强度拉练下锻炼出来的体力,一般人还真是吃不消。
    休息了一晚,天还没亮大牛就准备去看看高昌的情况。
    王玄策打着哈欠也是刚刚睡醒,见到大牛整理着队伍,“这么早就要去查探情况了?”
    大牛吃着饼说道:“昨日刚刚放出檄文,不会这么快有效果。”
    王玄策懒散地坐下,“昨日跑完之后,现在腿肚子疼。”
    吃完了饼,大牛喝下一口水润口,看向营地前这片荒凉的黄土地,每一次风吹起就会卷起一片沙尘,让人感觉很厌烦。
    “也罢,我陪你去看看那些西域人如何了。”
    王玄策说完翻身上马。
    大牛也翻身上马说道:“其实王大哥可以休息几日的。”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切都是徒劳
    王玄策笑着说道:“你有脑子,高昌都城能拿下也全靠你的办法,我还要跟着你拿一些军功好回去。”
    听他这么说着,大牛还是听得出王玄策这个大哥对自己的照顾。
    都是泾阳一起出来的,王玄策身上有一股游侠气。
    骑马离开营地,大牛说道:“真想不明白以前的王大哥为何要做一个县丞。”
    王玄策也咧嘴笑了笑说道:“我也觉得我更适合做一个将军。”
    檄文已经进入了高昌都城。
    想要看到效果并没有这么快。
    王玄策觉得大牛这个孩子已经用到人心的手段。
    无论是兵法,还是数术,控制人心的手段往往是最可怕的。
    就像是你成了一个别人的提线木偶。
    你的心中所想所猜对控制你的人来说都一清二楚。
    而且你甚至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被人控制了。
    想到这里王玄策就觉得脊背一阵发寒。
    能用到这种手段,王玄策就觉得大牛这个孩子以后可能会变得很厉害。
    当然大牛的这种手段,还没有自己所想的已经到了那种境界,更像是一种在对方的军心上瓦解。
    这种手段历代战争的兵法上用得也不少。
    来到之前来过的这处高坡,王玄策也不知道大牛为何总是喜欢在这里观察高昌都城。
    从这里就看到高昌都城全貌,就像是一个歪歪扭扭的棋盘。
    看着让人觉得非常别扭。
    不像是关中的城池那样是方方正正的。
    而且从这里看去,高昌城一眼可以看个完全,但看着很小,只能看到一些建筑,也是看得很费劲。
    只有大牛通过望远镜这个东西,可以看清高昌的一些细节。
    “看到什么了吗?”王玄策问道。
    “不少的火油都被清理出去了,不过没有太多的意义,只要他们不能解决飘来的孔明灯,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大牛说完收起望远镜,“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再发放一批孔明灯数量不用太多,几百个就够。”
    王玄策说道:“可以,我去安排。”
    大牛又说道:“现在的城中看不出什么大骚乱,不过已经开始三五成群了,那几个高昌出来的西域老人还在吗?”
    “还在呢?还在我们的营地。”
    大牛笑着说道:“火油需要一把火点燃,现在的高昌都城的情况想要再发生变化也需要一把火来点。”
    又看了一会儿,大牛和王玄策便回到营地。
    李恪正在布置着营地周围的防卫。
    回到了营地之后,大牛找到了这两个西域来人。
    让他们帮忙做一些事情。
    一开始他们不愿意再回高昌都城。
    大牛给了这两个老人几块琉璃镜片,他们就爽快答应了。
    交给了他们任务,大牛也亲自送别了他们。
    “蜀王殿下,你说这些老人家前后态度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大牛惆怅着说道。
    “怎么了?”李恪还不知道大牛都做了什么。
    等到大牛解释了之后,李恪有些吃惊,“你用琉璃收买了他们?你哪来的琉璃?”
    “老师做的,是用来做望远镜的备用镜片,和放大镜用的镜片,我还有不少不碍事。”
    “你还有?”
    李恪语调都高了几分。
    带着李恪来到自己的营房,大牛拿出一个包裹,“再来西域之前,老师给了我很多东西,说是在西域应该能用到。”
    先不管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李恪的目光立刻就在那些镜片上。
    一块块透明的镜片,一共有十块。
    大牛解释道:“老师说这些镜片有杂质,镜片上有很多的斑点,不过用起来应该不是很碍事,也能凑活着用。”
    李恪苦笑不已,“如此纯净的琉璃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正哪里来的。”
    大牛笑了笑没解释。
    “你管它叫做镜片?”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镜片,和琉璃还是有些区别的。”
    李恪苦笑道:“这可比一般的琉璃好太多了。”
    看完之后李恪又把琉璃重新放回到大牛的包裹中,“好好留着。”
    大牛说道:“若是这种琉璃只有一块,或者两块或许就价值连城了,若是把其他的琉璃全部打碎了,剩下的就是最值钱的,当初老师卖香水的时候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