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口茶水呛在喉咙口,李正咳嗽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说道:“原来你之前说了这么多,现在就是为了可以以后独自掌握一直卫府的兵马?”
    “不然呢?”程处默又灌下一口酒水说道:“你以为我会这么轻易就答应那个老头子,我又不傻。”
    李正扶着自己的额头。
    程处默又说道:“我已经想好了,以后我带的兵马都要按照泾阳的方式来训练,以前朝中的那些兵马训练方式全部都要换。”
    不过想来也是,程处默理想可能就从来不是成家立业生孩子。
    他想要做一个征战四方的大将军。
    看着程处默满腔热血的样子。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心里想着当一个将军哪有这么容易。
    这世上做一个好将军的下场往往不是太好。
    像是李靖,现在的李靖虽说还有声望,但已经没有了兵权。
    甚至一直都呆在家中足不出户。
    做一个将军还要顾及朝中的事情。
    做一个好人是复杂的,做一个好将军更难。
    程处默是程咬金的长子。
    不论怎么说,程咬金都不会让他的儿子涉险。
    就算是做将军,程咬金也一定会让让程处默做一个闲散将军。
    至少,程咬金会让他的儿子平安的过一生。
    梦想是热血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像是程处默这样的人,他的理想也迟早会被毒打。
    这世上的梦想从来都不是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就的。
    往往你想要站起身来的时候,现实都会给你一个巴掌。
    它会告诉你这就是现实。
    李正吃着花生米,听着程处默讲着他将来的设想,当然也不想浇灭程处默心中的热血,谁还没有一个年轻热血的年纪。
    用这种热血去迎接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的站起来,一次次的倒下去。
    还有那些给你讲述着未来很美好,你只需要向前迈出一步就可以。
    这些人给你画大饼,给你将将来。
    他们往往不会和你讲过程,更不会和你讲未来的残酷,往往只是想要忽悠你而已。
    程处默在泾阳大醉了一场,李正让人把他送了回去。
    独自站在自己家门,程处默也成家。
    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
    回想起当初自己还和程处默一起放火,一起坐牢。
    远处李丽质和武媚还有徐慧说说笑笑,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一些什么。
    李正伸着懒腰回到院子里,接着睡午觉。
    第二日,程府的婚事就开始了。
    一时间朱雀热闹非凡。
    家中长子成婚对程家可是一件大事。
    武人的婚事对孔颖达来说比较粗野。
    在送自己孙女来到程府,来到程府坐下,看着程咬金和一群将军们说说笑笑。
    在孔颖达的目光下,程咬金太高兴了,愣是高兴地打倒了十多个自家的部曲。
    明明是一场婚宴,在孔颖达眼里就成了一场群魔乱舞。
    太粗鄙了!
    孔颖达一脸嫌弃地参加完婚宴,而后一脸不舍的和自己孙女告别。
    婚后的第二天,程处默鼻青脸肿地来到泾阳。
    李正看着程处默满脸红肿淤青好奇问道:“处默兄,你昨日不是大婚吗?”
    程处默叹息说道:“对,我昨日确实大婚。”
    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拿出一些系统药店中的创伤药。
    一边给程处默涂着药,李正又问道:“你昨晚该不会是想要逃婚,被你家老货给揍了吧。”
    程处默摇头。
    李正倒吸一口凉气,“你脸上的伤像是隔夜伤,也不像是今天早上的伤。”
    程处默低声说道:“李正,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没用。”
    李正连忙摆手说道:“在下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程处默忍着药水涂在伤口上的疼痛,“李正,你知道我脸上的这些伤口怎么来的吗?”


第六百四十五章 排查细作
    李正一边给他涂着红花油问道:“怎么来的?”
    程处默沉默了一会儿。
    李正看着他的神色,难得从他这么一个粗汉的脸上看到这么忧郁的神色。
    程处默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是被我的夫人打的。”
    “你的夫人?”李正倒吸一口凉气,“是孔颖达的孙女,你们不是昨天才成婚吗?”
    程处默点头,“一开始在房中,我和她说了那天拿她衣服的事情,然后她一拳打在了我的脸上。”
    李正点头,“不就是一拳的事情。”
    “不!”程处默叹息说道:“这个女子没有这么简单,我本想着我不和女人计较,没想到这个女人的身手这么好,放手就把我扣倒在地上,对我一阵拳打脚踢。”
    李正认真的听着,“然后呢?”
    程处默又说道:“这女人把我揍了一顿也就算了,还把我……”
    “把你怎么了?”李正追问道。
    程处默咽下一口唾沫,“把我打一顿也就算了,她还把我放到榻上,强行把事儿给办了。”
    “……”
    “李正,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虽然比较粗野但也没这么彪悍,哪里知道孔颖达的闺女如此厉害。”
    “不对吧。”李正疑惑道:“孔颖达那是世代书香世家,孔颖达的孙女也是知书达理,不至于会出这样的事情,她有这么彪悍吗?”
    程处默悲伤的点头。
    拍了拍程处默的肩膀,李正安慰道:“没事,以后你和她慢慢培养感情,后半辈子……珍重吧。”
    程处默悲伤地低下头。
    这件事越想越奇怪,孔颖达的身后比程处默还要好?
    程处默看了一眼天日说道:“快到午时了,我要赶紧回去,她说午时不回家还要揍我。”
    “……”
    说完程处默一溜烟便跑远了。
    看着他一路奔跑的背影,李正倒是有些担忧程处默的后半辈子了,所谓一物降一物,没想到程处默命中克星就是孔颖达的孙女。
    李丽质回来之后,李正问起她关于孔颖达孙女的事情。
    回忆了半晌,李丽质说道:“孔颖达的孙女,她的母亲以前是一个绿林好汉的女儿,当初孔颖达还反对过他儿子要娶这个绿林女子,不过那时候他儿子已经和她有了身孕,孔颖达碍于颜面,也只好任由他儿子娶了这个绿林女子,就有了这个孙女。”
    “难怪呢,程处默大婚当天就孔颖达的孙女给揍了。”
    “什么?”
    李丽质也很诧异。
    李正把程处默成婚的那个事情和李丽质说了一遍。
    李丽质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也想找李江山姐姐学两招,最近生意挺稳的,闲着也没什么事情。”
    “……”
    “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丽质瞧着沉默的李正。
    李正回神说道:“那什么,杀手姐姐一直都挺忙的,应该没空。”
    “我最近挺空的。”
    突兀地一句说话声,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江山已经站在了身后。
    吓得人一个激灵,李正回头看着李江山,“杀手姐姐,你以后不要突然就出现在别人的身后好不好。”
    似乎也觉得有些理亏,李江山说道:“那我以后就出现在你面前。”
    “别!你还是就这样吧。”
    李正想着你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会更吓人的。
    李丽质要和李江山学身手,李江山也不会拒绝。
    长乐公主是皇后的嫡女,也是李江山的保护对象。
    村子里,上官仪和李义府开始了人口排查。
    算是一种人口核查,查查如今的泾阳人口,了解了解泾阳的民生,也算是一个县令该做的事情。
    三天过后,李义府带着泾阳护卫队的人,一共抓了十个细作。
    还有三个细作是其他人供出来的。
    还有两个是自己招认的。
    加上之前抓得一个一共十六个人。
    泾阳县衙,上官仪也有些吃惊泾阳竟然有这么多的细作。
    不过这些细作很嘴硬,怎么都不说出他们给谁在做事。
    甚至还有带有一些满不在乎。
    上官仪把这些人全部都关押了起来。
    李义府好奇问道:“就不盘问盘问吗?他们的背后主使。”
    听到李义府的话,上官仪摆手说道:“没有必要,他们不说我们问了也白问,不用做这些没有必要的事情。”
    李义府有些愣愣的点头。
    跟着上官仪办事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这人办事确实很有一套。
    之前让上官仪一直留在书院,确实有些浪费人才了。
    这人的办事能力确实不错,甚至比自己还要好,还可以说是与许敬宗相当?
    当初长安令的眼光毒辣啊,难怪那时候点名要上官仪来泾阳。
    正当李义府的小心思琢磨着,上官仪说道:“义府兄,当初要你安排找的画师找到了吗?”
    李义府这才回过神说道:“已经找到了,人说了过两日就来泾阳,就在长安许敬宗安排的。”
    上官仪说道:“那就好,印书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已经和印书坊的人说好了。”
    说了两句,李义府又觉得不对,这个上官仪什么时候是可以指点自己办事了。
    自己还有自主的听着他的安排办事。
    李义府警惕地看了一眼上官仪。
    当初泾阳还是落魄小村的自己就跟着李正了。
    要说在长安令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跟着李正。
    想完这些,李义府心里有安慰不少,也警惕了起来,可不能被上官仪给比下去。
    王鼎这些日子都在等着泾阳的消息,正在想着细作的事情要怎么安排。
    却等到了后宫送来的消息,皇后那里李江山送去了消息,说是陛下安排的十多个细作都被李正手下的泾阳县丞上官仪抓了一个干净。
    王鼎都没准备好怎么对付,人就已经被上官仪给抓了。
    跪在李世民的面前,王鼎欲哭无泪,“陛下,都是老奴不好,是老奴办事出了纰漏。”
    李世民沉思着,王鼎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也是一个办事好手,这一次出了意外也有王鼎大意的地方,也不能全部责怪这个太监,有些吩咐还是朕自己亲自命令的。
    “这个上官仪是什么来头。”
    李世民问道。


第六百四十六章 父皇怎么能这么做
    李正手底下的那些人底细都很明白,那些在李正手底下办事的人也不是什么身份不明的人。
    在当年李正点名要这些人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人的底细查清楚了。
    王鼎低声说道:“这个上官仪是关中人士出生陕县,也算是出生名门,其祖上豳州刺史上官贤,其父在前隋大业年间门荫入仕,授比部郎中,只是在巡游江南时,其父遇害了。”
    “遇害了?”李世民颔首问道。
    王鼎说道:“据传闻当时上官仪的父亲上官弘,跟随杨广巡游江南,到了江都就遇到了兵变。”
    江南的江都兵变的事情,李世民当然知道。
    那时候也是瓦岗军逼近东都,也是自己跟随还没称帝的父亲李渊进入长安的时候,也是在那时候大业十三年封唐王。
    杨广的最后势力亡在了江都。
    说到了江都兵变李世民也不自觉想起了当年的情况。
    天下大乱,各地好汉并起。
    所列杨广十大罪状,天下英雄豪杰共伐。
    王鼎接着说道:“上官弘死在了江都,而上官弘的儿子上官仪那时候藏匿了下来,隐居在一处寺庙之中,做起了和尚这才逃过了一劫。”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往事再次浮上心头。
    李世民低声说道:“王鼎,你觉得这个上官仪如何?”
    王鼎躬身说道:“到了泾阳之后,上官仪一直都在李正的泾阳书院做事,也看不出什么,现在成了泾阳的县丞办事倒是得体。”
    李世民摘下眼镜说道:“你先退下吧,至于那些细作的事情,你和李正打一声招呼吧。”
    “老奴明白了。”
    王鼎离开甘露殿长出一口气,心中下定决心。
    下一次一定要做得更好。
    不能再让陛下失望了。
    关中终于入冬了,李正瞧着地里茁壮成长的棉花心情非常美丽,再过两月这些棉花都可以收了。
    冬日里的风还是挺冷的,收了收自己的衣衫。
    离开棉花地,走到村子里另外一头,这里正在新建养猪场。
    阎立本正在带着他的工匠班修建着。
    如今阎立本的工匠队也壮大了不少。
    从最初的十多人现在人手已经扩充到了一百号人。
    新建的养猪场比养鸡场大不少。
    这是为了以后几年做打算。
    村子里现有的养猪场已经养不下这么多的猪了。
    而且要治理,要卫生,平日里收拾也越来越麻烦。
    这个养猪场是李治带着泾阳的学子一起设计并且做好了为了三年到五年的打算。
    这个养猪场最短的使用时间是三年。
    三年后可能还要接着扩建。
    李义府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