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点头道:“不瞒大将军,确实是。”
李绩笑道:“你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苏定方又低下了头。
“不过也好,至少现在好收场了。”李绩点头道。
从怀中拿出军训手册这本册子,苏定方说道:“大将军,这是李正交给我的,若是大唐卫府兵马都可以学会这上面的本领,按照这上面的内容来训练,大唐兵马一定会更强一筹的。”
李绩看着册子上的四个字,军训手册。
“这本册子老夫已经看过很多遍了,泾阳有的是这些。”
“那可否向陛下进谏?”
李绩摇头:“把这本册子收好,老夫劝你千万不要这么做。”
苏定方又说道:“在下刚刚亲自试不试,这么多人看到了。”
“那又如何?”李绩冷笑道:“老夫自然知道这本册子的妙用,它适合泾阳,它不适合大唐的卫府,如今的大唐卫府是什么样,你应该比老夫清楚才对。”
苏定方又低下了头。
李绩又说道:“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的大唐卫府涉及权贵,土地,兵马,兵权,利益,其中很复杂连三句话说不清楚,更不用说什么新的训练方式。”
苏定方明白李绩的话,“大将军的意思是积重难返。”
李绩把册子重新还给苏定方,“好好收着吧,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以后的世道谁又知道呢。”
苏定方收好册子说道:“在下谨记大将军教诲。”
看程咬金也从人群中走出来,李绩说道:“我们几个老家伙要商量商量吐蕃的事情,你小子要不要也来听听,年轻人脑子好用,也可以给我们几个老将军想想办法。”
“好。”
苏定方咧嘴笑了笑,很爽快地答应了。
泾阳
大牛找到正在画着修路图纸的李正,“老师,听薛仁贵说要派人去吐蕃。”
李正点头。
大牛又说道:“老师,我也想去。”
李正阁下手中的笔,“你这么想要走出去吗?”
大牛点头,“老师,学生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正打开竹筒杯子,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学有所用,学到了知识若是只是理论,确实也没什么用。”
大牛看着李正的神色说道:“老师放心,学生已经十五岁了,可以保护好自己。”
李正看着自己画着的图纸说道:“你随我来。”
带着大牛来到自己的家中,来到书房,李正对大牛说道:“我现在和你说说我在吐蕃都做了一些什么。”
一张地图打开,这是一张吐蕃的地图,地图上画着很多的圈点线。
李正指着河西走廊处的一个红点说道:“这里是一处客栈,就在河西走廊的边上,那里的幕后老板是我的人,他也是帮我买卖兵器的。”
大牛盯着这个红点。
李正顺着河西走廊再次指向一个地方,“这里是祁连山山脉,这片地方很荒芜,其实这里是一片油田,所以长不出什么作物,但是这个油田很重要。”
说完李正又指向更远处的一个地方,“那里是拉萨,也是将来和现在吐蕃的核心,那里背靠雪山,算是吐蕃最富裕的地方,松赞干布在那里,我估计的不错的话,唐玄奘也应该在那里。”
又指向另外几处地方,李正说道:“这三处是银矿,地下银矿,我也不知道储备量有多少,但是这三块地是我的,当今陛下已经将它们划入的家产之中。”
“陛下知道吗?”大牛问道。
第六百三十二章 为去吐蕃准备
李正摇了摇头,“现在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大牛记下这几个地方好奇问道:“老师,若学生到了这些地方,需要把地下的东西都挖出来吗?”
李正依旧是摇头说道:“暂时还不需要,你若是可以在吐蕃发展出足够的实力,也不是不可以。”
“好。”
李正低声对大牛说道:“这段时间你先好好准备吧,这一次进入吐蕃你会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总不能一直把你放在泾阳。”
大牛用力点了点了点头,“学生明白了。”
李正走出厨房准备做晚饭。
大牛抄画地图,在去吐蕃之前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吃晚饭的时候,大牛也留下来吃饭了。
大牛和李治的关系特别好。
晚饭后,自己的书房就被李治和大牛占领了。
李丽质给李正泡了一杯茶水,“父皇已经回宫了。”
李正点头,“我知道。”
李丽质小声说道:“真的要让大牛去吐蕃吗?”
让大牛现在去吐蕃确实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不过有这里的五百护卫队保护。
这孩子天赋很高,就算是自己李正也觉得这孩子要是在后世也是一个理工系的天赋高材生。
大牛这个孩子很聪明。
李丽质按着李正的肩膀。
李正闭眼感受着李丽质的力道说道:“可以再用力一些。”
李丽质瞪了李正一眼,挥拳砸在李正的肩膀上,“我一个公主你给捏肩膀,你还挑三拣四。”
说完李丽质又端来了一盆糕点说道:“这些糕点都是母后让人送来,挺名贵的。”
李正吃了一口说道:“米糕?还有点清凉。”
李丽质微笑说道:“嗯,兕子很喜欢。”
让徐慧准备了一些东西,李丽质说道:“我还要去见见大牛的父母,到时候被他安排一门婚事。”
李正吃着米糕说道:“是不是有点太早了,他才十五岁,就让他成婚了,就算是成婚,他过些日子就要去吐蕃了。”
李丽质说道:“大牛是你的第一个弟子,怎么说也是你名下最厉害的弟子,我们当然要表示一下了。”
李正对李丽质说道:“若是大牛答应可以,但是大牛如果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想这么快成婚……”
李丽质说道:“你和我是怎么过来的?我当然也希望大牛这个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欢的姑娘,到时候我可以亲自去做媒,我也算是大牛的师母。”
“好。”
李正稍稍点头。
李丽质又补充道,“不过大牛的父母还是要去告慰一下,人家的儿子要去吐蕃能不提前告慰一下吗?”
说完李丽质笑了笑带着徐慧走了。
说来也是不论是情面上,还是交情上李丽质还是要顾着一些。
这女人看起来还是挺会做人情的。
李正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这一次去吐蕃要做很多的事情。
要策应在吐蕃的王玄策,还要处理出一条关外与关中的临时商道。
在吐蕃的很多资源都要送到泾阳来。
包括资源。
李治坐在书房中,看着大牛熟练地画着图纸小声说道:“大牛哥,我也想要去吐蕃。”
大牛双手不停在一张白纸上测绘着说道:“你是皇子,就算是要去吐蕃,别说老师不答应,你父皇也不会答应的。”
李治看着窗口长叹一口气说道:“我要不是皇子该多好。”
大牛又说道:“这种事情,谁能说了算。”
李治一脸的无奈,长叹一口气。
到了深夜,大牛才走出书房,“老师,我地图抄录得差不多了,回去之后我会好好准备一下。”
看着大牛眼里还有些兴奋,李正耐心对他说道:“其实没有这么容易,吐蕃的气候很恶劣,尤其到了春夏两季换季的时候。”
大牛说道:“学生会做好准备的,老师放心。”
李正点头看着大牛走出家门。
回到自己的书房,李正从系统图书馆拿出一些书籍,荒漠求生手册,高原气候记录,西域地貌地形特征。
拿了十多本书出来,李正长叹一口气。
眼镜要提前做了,迟早要近视了。
第二日一早,大牛又来了。
看着李正桌子上的书籍,大牛问道:“老师,这些字怎么不太一样,看起来又有些像。”
“这是简体字,和你以前看的书有些不同。”
“书院的书也是从这里来的?”
李正点头说道:“我先教你怎么看懂这些字吧,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形体相同。”
李正又拿出一本古文字对照,让大牛可以直接对照着古文字和简体字的对照来看这些书籍。
看习惯之后,大牛已经可以很好地独立阅读了。
大牛说道:“谢谢老师。”
“什么谢谢?”李正有些诧异。
“学生知道老师一定有很多的不传之秘,学生能够学到这些很感谢老师。”
“你这段时间,慢慢学,能学到多少是多少。”
书房里的书很多,都是昨晚睡前准备的。
有化学,有物理的,这些书能看懂多少,能学到多少就看自己了。
有些书籍就算是自己看起来也晦涩难懂。
毕竟是自己学没有后世的老师来教自己。
李正拿着一本玻璃制造工艺历史和一本基础化学简要走出书房。
书房暂时就交给大牛,让他一个人闭关自学。
李正对徐慧说道:“大牛在书房看书,没有必要别去打扰他。”
徐慧点头说道:“明白了。”
李正拿着书走出家门。
找到李义府的时候,李义府看起来也刚刚从长安回来。
看着李义府的脸色,“怎么有黑眼圈了,你昨晚在长安做什么了?”
李义府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说道:“就是和许敬宗在平康坊过了一夜。”
李正了然地点了点头,带着李义府来到一处库房。
这个库房是村子里用来摆放杂物的。
宽敞倒是挺宽敞的,大概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这里距离田地比较远。
附近也不是住宅区,平日里也没有行人。
李义府办事挺利落。
立刻就抽调了几个人手,开始收拾库房。
李义府说的:“这个库房还有些漏雨需要好好修缮一下,长安令为何要这个库房?”
“我有大用,你先收拾。”
“明白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玻璃
李正拿着玻璃工艺制造的书开始收集烧制玻璃的石料。
玻璃的烧制要说复杂也不复杂。
要说简单吧,也不简单。
起初自己也不过是随便烧烧,只是烧出一颗结晶体而已。
牵着大狗,李正走出村子就撞见了李泰。
李泰看着李正,“你怎么出村子了。”
李正把书放入书袋子中说道:“我要出去搜集一些石料。”
“石料?”李泰看着东张西望的大狗,“我看你是遛狗吧。”
李正牵着大狗说道:“顺便遛狗,要是半道上遇到了劫匪,还能把大狗当作保镖。”
“是吗?”李泰说道:“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咱们一起走走。”
往村子的东南方向走,就看到远处一片狼藉。
这里是李世民原本打猎过的地方。
近万的人马在这里呆过几天几夜。
这些人在这里打猎之后,留下了一片狼藉。
公德心有时候很重要,但公德心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李正惆怅着说道:“你说说,你父皇是快乐了,还留下了这么多的垃圾。”
就连大狗也嫌弃地扭头不想走进去。
李正瞧着地上的垃圾,“多影响我们泾阳的村容,要有人来收拾一下才行。”
李泰说道:“我会找人来收拾的,那些权贵子弟确实太没有规矩了。”
走过这片猎场,就到了龙首原。
李正捧起一把沙子,确认了一番之后,拿了一些放入袋子里。
又走了一段时间,李正继续找沙子。
李泰一路跟着也不明白,李正为何对沙子这么感兴趣。
找了一包裹的沙子,李正就往回走。
李泰好奇问道:“李正,你拿这么多沙子做什么?”
李正打开水囊喝下一口水,没有回答李泰的话。
到了村子已经是中午时分,库房也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
李义府说道:“漏雨的地方都已经修好了,长安令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李正打量着说道:“准备几口大小不一的锅,还有碗,瓶子,再给我们准备桌椅。”
李义府好奇问道:“长安令是打算在这里做饭吗?”
李正瞥了一眼李义府说道:“不是做饭。”
“那……那在下这就去安排。”
李义府也不再多问,立刻找人办事。
李泰去见了李渊,还要给他的皇爷爷问安。
解开了大狗脖子上的绳子,闻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味,便跑远了。
回到家中,李正简单做了几个菜。
一家子简单吃了几口。
小兕子和李治早早的来吃了饭,吃了便走。
来得最早吃得也最快。
李丽质和徐慧则来得比较晚。
李正对付了几口也要接着去做实验。
一个人吃着饭菜,李丽质问向徐慧,“这些日子李正都在忙什么?”
徐慧回道:“也不是很清楚长安令要做什么,应该是在为下一次去吐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