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好这些士子之后,段纶又找到了在长安的许敬宗。
如今的许敬宗也蓄起了胡须,段纶看着他说道:“许兄,好久不见了。”
许敬宗也看着他说道:“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段纶低声说道:“长安令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两人各自问了一句,也相视一笑。
段纶说了这些日子他在关中各地看到的情况。
许敬宗也向段纶讲了这些日子长安的情况。
段纶拿出一份借条说道:“我打算向长安令借一些钱。”
许敬宗接过这份借条,“你要借五万贯?堂堂段家已经沦落到这一步了吗?”
段纶低声说道:“我知道长安令这个人,想要借钱就要写借条,我也不想白欠长安令的。”
许敬宗收起这份借条说道:“我会和长安令说的。”
“多谢。”
等段纶走了之后,许敬宗推开身边的女人,起身站在楼台上,看着平康坊街道上的路人。
戴胄去世后的第三天,李正坐在村口看着一队人从泾阳的路口路过。
那些人穿着一身白衣,扛着棺材。
是给戴胄送行的。
大牛站在李正的身边,看着老师拿出两个杯子,又拿出了一壶酒。
给两个杯子把酒倒满。
平日里老师都是不喝酒的,可以说是滴酒不沾。
李正把一个杯子放在自己的面前,另外一个杯子放在石桌的另外一端。
举起杯子,李正朝着远处的那队为戴胄奔丧的人敬了一杯酒。
大牛小声说道:“老师,学生还记得当初戴胄老先生来泾阳质问你的事。”
看了一眼大牛,李正说道:“如今的你就快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大牛说道:“学生已经十五岁了。”
李正重新坐下说道:“河道的勘测如何?”
大牛低声说道:“很顺利,应该不出几日就可以做出规划的图纸了,还有养猪场的下一次改建已经设计出规模了。”
李正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水,一口喝下说道:“最近的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
大牛点头,“今年的冬季来得真快。”
奔丧的队伍已经越走越远,一炷香的工夫不到已经不在视野中了。
李正站起身准备回村子里。
大牛跟在李正的身后说道:“老师,上官仪想要见你。”
“上官仪?”
大牛点头说道:“他说不想在书院里教书。”
稍稍停了停脚步,李正改变了方向朝着书院而去。
如今新建的泾阳书院可以容纳至少一千个学子,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宽大的平地作为操场。
如今书院里还有不少的孩子正在上课,如今讲课的褚遂良,正在教孩子们写字。
李正跟着大牛,来到上官仪的办公室。
此刻的上官仪正在打瞌睡。
大牛推了推上官仪说道:“上官夫子,老师来了。”
上官仪睁开眼,见到站在面前的李正又匆忙起身。
看着他的神情有些慌乱,李正笑着说道:“听大牛说你不想在书院做夫子了?”
上官仪稍稍行礼,再怎么样李正也是堂堂一个郡公。
又擦了擦嘴,上官仪说道:“长安令,我确实不想在这个书院里了。”
李正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说道:“我听听你的想法。”
上官仪躬身说道:“在书院里,李淳风可以教数术,褚遂良可以教孩子们写字,孙思邈可以教孩子们医术,阎立本也可以教孩子们做工匠。以前我不觉得,但是现在随着书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觉得我能够教给孩子们的,没有其他人能够教给孩子们的人多。”
大牛也看向李正的脸色。
李正说道:“那你想要做什么?”
说到这里上官仪又沉默了下来。
李正再次说道:“我大致都明白了,泾阳县令的位置已经空缺许久了,你可以做泾阳的县令,管一管泾阳的闲杂事,你可愿意?”
上官仪躬身说道:“可以。”
“你先尝试做个县令看看,我也看看你的能力,若是你的能力够好,我可以让你去朝中办事。”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孝恭再来谈话
上官仪连忙说道:“在泾阳挺好的,在下其实……”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行了,最近泾阳的事情有些多,李义府确实有些顾不上来,从明天开始吧,你和李义府一起管。”
上官仪点头,“多谢长安令。”
李正看了看上官仪的神色,走出书院。
上官仪从来到泾阳到如今也有几年时间了。
这些年以来上官仪也一直都在书院。
从史册中看到的上官仪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一个小小的学士再到皇帝的秘书,再到拜相。
上官仪的一生从高到低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就是上官仪有了一个孙女,上官婉儿。
上官仪的一生的命运就此颠覆了。
命运就像是开了一个玩笑。
李正又去印刷厂看了一眼,阎立本和铁大已经造出了三条流水线,因为水流的关系,三条流水线的动能分开来,每条流水线的动能平均一下,速度慢了不少。
不过三条流水线一起运行,还是可以弥补动能不足的问题。
李正很想现在就把蒸汽发动机做出来。
如今的冶金技术太差,想要造出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想法和几句话的事情。
况且还没到那个时候。
现在印刷厂的功效来看,一天可以印刷出三千到四千册书,比之一条流水线快了不少。
走到泾阳的河边,李正看到李淳风独自一个人站在那里。
“看什么呢?”李正走到他身边说道。
“袁天罡走了。”李淳风低声说道。
“我知道。”
李淳风看着平静的河边,“袁天罡没有说他要去哪里,他让一群道门中人带着他走的,我知道他这次离开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以他的身体来说可能就这几天的寿命了。”
李正低声说道:“袁道长是不是有些生前的事情要做。”
李淳风低声说道:“不是这样的,他只是找到了他自己的墓地,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就联系了一些道门中人,那些道门中人说是道门子弟,其实都是一些堪舆人士。”
“那些道门中人,这一年中一直都在寻找袁天罡的墓地,如今看来已经找到了。”
李正记得在后世史册的评说中,袁天罡的墓葬所在是一个谜团。
在中原有很多袁天罡的疑塚,就像是曹操的墓葬一样。
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
甚至有些可以以假乱真,到头来一看还是假的。
李正问向李淳风,“推背图到底是什么?”
李淳风笑了笑说道:“袁天罡临走前和我说过,你李正一定问我推背图的事情。”
“我只是好奇,想知道推背图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
李淳风低声说道:“李正,其实推背图上的内容很晦涩,有很多的隐喻,我也说不清楚,当然我也不会把推背图交给你,你也不稀罕推背图吧。”
李正点头,“推背图是你和袁天罡半辈子的心血,我怎么能巧取豪夺。”
李淳风又说道:“要说推背图,我更喜欢数术,在研究数术的时候,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我很喜欢那种感觉,原来数术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解法,认识你之后,我才知道数术的真正魅力。”
遥想后世,多少学生被奥数折腾得痛苦不堪。
没想到李淳风竟然可以乐在其中。
徐慧急匆匆走来说道:“驸马,宗正寺的河间郡王来了。”
“他来做什么?”
徐慧摇了摇头,“倒是没说,只是说了要见驸马。”
李正拍了拍李淳风的肩膀说道:“节哀。”
李淳风摆手说道:“不妨事。”
走到自家门口,就看到站在门口的李孝恭。
还没走到门前,李孝恭迈着有些豪放的脚步就朝着自己走来。
“河间郡王,好久不见了。”李正稍稍行礼说道。
“呵。”李孝恭冷笑一声,“确实好久不见了。”
“对了,还要恭喜河间郡王。”
“你恭喜什么?”
“当然是恭喜河间郡王的夫人又怀了一个孩子。”
李正说道。
“咳咳。”李孝恭清了清嗓子说道:“此事暂且不提,也没什么好恭喜的。”
“当然要恭喜了河间郡王,说明河间郡王老当益壮。”
李孝恭老脸一红说道:“你小子给的药确实不错。”
李正小声说道:“还要不?”
李孝恭看了一眼四下说道:“最近应该不用了,你这个药效很好,但是用完之后就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不宜多用。”
李正点头,“您老说得不错。”
李孝恭说道:“程咬金的夫人也怀上了。”
“嗯?”李正古怪地看向李孝恭。
“你别这么看着老夫。”李孝恭悻悻地把手中放在袖子里说道:“本来想着让程咬金这个老匹夫也试试这个药,药效确实挺猛的是吧,但是他夫人怀了,和老夫绝对没有一点关系,都是你的药祸害的。”
李正也尴尬笑笑,“是吗?”
“老夫找你做什么来着?”李孝恭的神情从尴尬又恢复了镇定。
“什么事情来着?”李正也疑惑。
“对了。”李孝恭一拍脑袋说道:“前两日陛下找老夫谈了谈。”
李正走入自家的院子说道:“谈了谈?”
李孝恭又说道:“你知道陛下和老夫谈了什么?”
李世民和李孝恭谈话?这两人的关系就像是上级和下级,一般上级对下级的谈话,大多数都是以理想为前提,然后开始画大饼,上级对下级的规划可以畅所欲言。
甚至作为下级,下级自己都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可以有这么远大的理想。
李孝恭见李正不说话问道:“你想什么呢?”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没想到,只是想到了当年自己被舍会毒打的日子。”
“被毒打?”
“嗯。”李正一脸惆怅。
“确实。”李孝恭一脸嫌弃地看着李正,“你要是老夫的儿子,老夫也天天毒打你,好好的一个小子明明一身的本事,就是知道挣钱做生意,还到处闯祸,勾搭公主,你要是老夫的儿子,看老夫不把你揍得下不来床。”
李正笑了笑说道:“那还好,您老不是我爹。”
第六百二十四章 替陛下来问
有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李孝恭三缄其口,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李正的话,要是李正是自己的孩子,说不定现在自己或许是满朝文武羡慕的对象吧。
心里这么想着……
李泰提着一个小泥炉而来,小泥炉上还架着一口锅。
“皇叔,你也在啊。”李泰朝李孝恭招呼道。
看见李泰在这里,李孝恭还有意外,“你怎么在这里。”
李泰笑呵呵地从锅里捞出一颗茶叶蛋,“皇叔,要不要尝尝?”
李孝恭摆了摆手一脸严肃,“括地志编撰得怎么样了?”
李泰剥着茶叶蛋说道:“皇叔放心,不会耽搁的。”
李孝恭一脸惆怅地说道:“这都几年了,你的括地志到现在也没有动静,你不要辜负你父皇对你的期望。”
“皇叔放心,我一定不会荒废的。”
听着叔侄俩的对话,李正心中捧腹,李泰那是荒废吗?李泰根本就不想把括地志编撰出来。
按照大唐的律法,皇子成年之后是要去封地的。
李泰若是成年之后也要去封地。
这个胖子的心思八成是想用括地志编撰的事情拖着,括地志什么时候可以编撰成功,估计要看李泰的心情。
李泰低声说道:“皇叔,其实括地志的编著哪有这么简单,还要收集中原各地的典籍,特别地费时间。”
李孝恭颔首说道:“所以你整日在这里煮鸡蛋,不务正业?”
李泰递给李孝恭一颗茶叶蛋,“皇叔真的不尝尝。”
犹豫半晌,李孝恭还是接过李泰递来的茶叶蛋,不过是一脸嫌弃的表情。
李泰自顾自又捞了一颗。
瞧着淡黄色的鸡蛋,李孝恭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放入口中。
一整只茶叶蛋,就这么一口囫囵吞枣放入口中。
在嘴里咀嚼好一会儿,咽下之后李孝恭原本嫌弃的脸色全无,换来的一脸讶异的神色。
李泰又给剥好一颗放在李孝恭的面前。
李孝恭也没说什么又是拿起一整颗茶叶蛋放入口中。
李泰又殷勤地给李孝恭倒上一杯茶水,“皇叔请喝。”
李孝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个蛋的味道确实不错。”
李泰中肯地点头,“这还是李正的秘方,全关中说不定只有这独一份,就连泾阳的坊市都没有买。”
李孝恭看向李正,“如此好的东西为何不拿出去卖的。”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费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