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正心里盘算着,自己见武媚这个小丫头的次数不算少。
    和她交流的次数却很少,和这个小丫头说过几句话,甚至可数得过来。
    武士彟站起身朝着李正行礼,“李正,老夫的女儿就暂且托付给你了。”
    李正连忙说道:“说不上托付,您不是也住在泾阳,只不过是照应而已。”
    说完李正朝着武士彟也行礼。
    长出一口气,武士彟长出一口气,“老夫想起来,今日朝中还有不少事情要办,就先告辞了。”
    袁天罡说道:“世事无常,有时候想想贫道这一生做的事情也不知道对错,老夫去村子里走走。”
    袁天罡和武士彟一起离开了。
    在家中收拾衣服的李丽质走出来说道:“小兕子和稚奴长得可真快,那些衣服又穿不下了。”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他们十八岁之前,还要换好多衣服呢。”
    李丽质在李正的身边坐下,“刚刚那两位怎么来了?”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为了武媚的事情,他们两位的意思是想要我收武媚做弟子。”
    李丽质目光看着院外说道:“那你答应了?”
    “没有。”
    李正摇头说道。
    “为何?”
    “暂时还不打算开这个口。”
    “其实武媚这丫头的悟性很不错,生意上的事情稍稍提点提点,他就会了。”
    看向李丽质的神情,李正说道:“我打算让她以后跟着你办事,那两位无非忧虑将来,就是对武媚的不放心,只要我们可以照应着,他们也可以放心一些,再说了也不至于收徒。”
    李丽质又说道:“其实我也有些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想收武媚做弟子。”
    李正感慨地说道:“还不是时候吧。”
    “你在担心什么?”
    李丽质追问道。
    李正说道:“这个丫头的天分太高。”
    李丽质又说道:“要说天分再高,有你高吗?”
    “你似乎很希望我收武媚做弟子。”
    李正反问道。
    “武媚有什么不好的吗?”
    李正扶着自己的额头,“我在考虑考虑。”
    徐慧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公主殿下,时辰差不多了。”
    李丽质也注意到了天日,“差点忘了,今天还要去核对账目。”
    说完李丽质带着徐慧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独自坐在院子中,李正重新回到自己的书房,看着如今的吐蕃的地图,瞧着吐蕃的几处金矿。
    心里琢磨着怎么把这几处银矿搞到手。
    再拿出一幅更大的地图,这是一幅世界地图,这幅世界地图上标注了世界上最大的几处银矿。
    一处在南海,一处在中原的最北面,还有西方拜占庭那个范围,还有几处大银矿。
    这些如今还没开采与开发出来的银矿都是一笔笔丰厚的财富。
    当然了,另外一片西方大陆的银矿,短时间内就别想着开采了。
    目前来说,手头上需要很多的银钱来修路。
    基建是一个吞金巨兽,缺钱。
    李正长叹一口气,实在是太缺钱了。
    这边李正还在为银钱发愁。
    长安以南的一处郊外,长孙冲来到了戴胄的府邸前。
    自从戴胄离开朝堂之后就住在这里,因为年事已高,也不能长途跋涉回故乡,就在长安的郊外住下来。
    长孙冲敲响了门扉,开门的是一个小童。
    小童看到长孙冲行礼,“敢问这位公子,所来何事。”
    长孙冲说道:“我来见戴胄老先生。”
    小童稍稍退后一步,做了个邀请的动作,“请进吧。”
    长孙冲走入宅院,小童带着他来到卧房,说道:“老先生病重,如今已经不能下地了。”
    走到床榻边,长孙冲看着戴胄行礼,“老先生。”
    戴胄睁开浑浊的双眼稍稍点头,“长孙公子所来何事。”
    他的声音很沙哑,也很轻。
    长孙冲低声说道:“老先生入大理寺以来一直治理有方,这一次在下前来是想问问当初的兵器案。”
    戴胄闭上眼摇头,“兵器案是老夫无能,陛下是让长孙公子来问罪的吗?”
    长孙冲连忙说道;“并不是陛下的意思,是在下想查。”
    戴胄低声说道:“抱歉,老夫无可奉告。”


第六百一十九章 袁天罡的身世
    说完戴胄又闭上了眼,不论长孙冲如何追问他都不说话。
    小童走上前说道:“长孙公子,老先生要休息,还请你不要再打扰了。”
    长孙冲看着戴胄,若不是可以察觉到他呼吸时候的起伏,还真会以为他已经死了。
    站在原地许久之后,长孙冲离开戴胄的卧房。
    驻足了好一会儿之后说道:“老先生,晚辈改日再来。”
    说完之后,长孙冲这才离开。
    深秋的关中很冷,行人都添了衣服。
    冷风吹过,李正坐在院子里打了一个喷嚏。
    小兕子穿着新做的棉袄,正在门外和几个孩子玩跳绳。
    新棉袄穿着有些臃肿。
    捧着温热的茶杯,李正对李泰说道:“最近不见你,你去做什么了?”
    李泰一脸懒散地说道:“忙着括地志的事情,太子大婚之后母后就开始张罗宗亲的婚事,最近好多人要成亲,我可能也要成亲了。”
    李正看了李泰一眼,“你怎么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李泰喝下一口热茶,“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一个人过日子挺好的,突然要多一个人和我一起过日子,我就觉得特别的……”
    “特别地不好受?”
    李泰又说道:“以前我不觉得,但是现在我觉得父皇若是为了拉拢人心,来安排我的婚事,我就觉得特别变扭,虽说只是一个女人吧,也只是一桩婚事,但总觉得很不舒服,父皇想要拉拢别人用的却是我的婚事。”
    “魏王殿下不该有这样的想法才对。”
    李正低声说道。
    小泥炉烧着,上面架着一口小锅,锅里面煮着茶叶蛋。
    李泰从锅中捞出一只茶叶蛋,一边剥着蛋壳说道:“李正,我很羡慕你,你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作出努力,让父皇妥协,若不你搅局,说不定父皇就让皇姐嫁给长孙冲了。”
    李正拿过李泰剥好的茶叶蛋咬下一口。
    李泰看向李正,“你要吃就不会自己剥吗?”
    抱怨了一句,李泰再次捞出一颗茶叶蛋,细心地剥着。
    徐慧拿着一卷书信而来,“驸马,吐蕃送来的战报。”
    吃下茶叶蛋,李正打开书信看着内容,战报是王玄策写的。
    写的都是这些日子他们在吐蕃各处消灭西突厥部落的事情。
    从头看到尾上面还写了唐玄奘的事情。
    也是很意外,王玄策他们竟然可以遇到唐玄奘。
    现在的唐玄奘应该从天竺回来的路上才对。
    李泰好奇问道:“军报上怎么说?”
    李正说道:“还行,王玄策和蜀王殿下都还平安,他们在吐蕃的日子也还不错,松赞干布也夺回了拉萨,不过他们遇到了唐玄奘,唐玄奘还成了松赞干部的座上宾。”
    李泰吃惊说道:“唐玄奘?就是那个出走西域的和尚。”
    李正点头,“魏王殿下认识?”
    李泰冷笑说道:“一个和尚而已,我只是听人说起过而已,一个和尚而已,犯不着我去结交他。”
    李正又喝下一口水说道:“信上还说了,松赞干布可能会联合佛门。”
    李泰又说道:“他怎么联合佛门。”
    李正收起这份书信,李泰可能还不知道唐玄奘在佛门的重量。
    在贞观之后的数百年,吐蕃的佛门会迅速地发展,甚至成了吐蕃第一大佛门,以后的吐蕃信仰一直都是佛门。
    甚至沿袭了后世数百年。
    佛门成了吐蕃的第一大派,甚至吐蕃国法。
    李正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历史的轨迹总是很奇怪。
    以后的历史会怎么样,李正自己也不知道。
    但总是会有一些因果关系。
    本以为文成公主出嫁的事情没了。
    佛门可能就不会在吐蕃发展。
    现如今看来布达拉宫建设可能还会继续,佛门还是会在吐蕃大兴。
    出于松赞干布想要联合关中佛门的力量也好。
    或者是唐玄奘的目的也好。
    总有一些意外的因素。
    “想什么呢?”
    李泰看着李正出神问道。
    李正摇了摇头,“没什么。”
    李泰自顾自吃着茶叶蛋。
    门外时不时可以听到小兕子和孩子们玩闹的笑声。
    李淳风穿着一件厚实的衣服来到院子中,嘴里有些抱怨地说道:“这还没入冬天气怎么就这么冷了。”
    徐慧很懂事地给李淳风倒上一杯热茶。
    李正递给李淳风一颗茶叶蛋,“吃一个。”
    “多谢。”李淳风接过茶叶蛋吃下一口这才舒坦了一些。
    坐下之后,李淳风说道:“李正,最近还有什么数术上的书吗?”
    李正点头说道:“有啊,李淳风道长想要什么方面的。”
    李淳风说道:“几何方面的。”
    李正点头,“晚点给你送来。”
    说完李淳风想了一会儿又说道:“最近袁道长叫了不少道门的人。”
    李正疑惑道:“道门的人?”
    李淳风再拿过一颗李泰递来的茶叶蛋说道:“我也不知道袁道长要做什么,只是有一些很不安的感觉,袁天罡对我来说亦师亦友,对我来说,若是这世上有什么亲人,袁天罡可能是贫道唯一的亲人了。”
    看着李淳风的表情,李正低声说道:“李淳风道长知道自己的身世吗?”
    李淳风思量着说道:“其实我也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自我懂事以来,我就是在道观里长大,那时候世道怎么乱,有个温饱就值了,哪里顾得上自己是谁的孩子。”
    李正稍稍点头。
    李淳风又说道:“到了我懂事的年纪,十岁的时候袁天罡就来到我的道观,把贫道接走,那时候起我就一直跟在袁天罡的身边,他对我就像是对自己的弟弟一般,说句心里话,很多时候我都把袁天罡道长,当作亲兄长。”
    历史上关于李淳风和袁天罡之间的身世,是一个很大的谜团。
    直到后世也难以靠近袁天罡和李淳风的亲生父母是谁。
    在后世的传说中,有人也说过,袁天罡和李淳风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两人在堪舆道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
    在一些传说里,袁天罡知道李淳风就是他同母异父的兄弟。
    或许这个秘密,袁天罡想要带到棺材里。


第六百二十章 都快贞观十年了
    李正也在一些典籍中看过李淳风和袁天罡的传说,为了在这个世道生存,李正就快把大唐这三百年间的历史翻烂了。
    而且袁天罡在贞观九年也去世了。
    就是这一年,或许也就这几天。
    袁天罡的年纪太大了,或许就连袁天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几岁了。
    袁天罡和李淳风身世被传得很玄乎,甚至牵涉了仙人。
    就连正经的史书上也说不清袁天罡的来历。
    李正给李淳风的杯子续上茶水说道:“有时候亲兄弟还不如拜把子。”
    “有时候亲兄弟还不如拜把子。”
    李淳风重复着李正的话。
    李泰非常中肯地点头,“说得好,还真是亲兄弟不如拜把子。”
    看来李泰是深有体会,皇家富贵但是在兄弟感情上,李泰和李承乾之间还有几个皇子,没有兵戎相见都算不错了。
    李正对李淳风又说道:“或许李淳风道长可以叫袁道长一声兄长。”
    李淳风笑着说道:“李正,你的话有道理。”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我就随口一说。”
    李淳风说道:“有关于几何数术的书,到时候可以送到书院,我先回去教孩子了。”
    李正点头,“李道长慢走。”
    接下来的日子,关中越来越冷。
    长安在秦岭以北。
    北方的冷空气直转而下,让人很不舒服。
    而且还有西北的干燥气候,早上醒来的时候,地上都有厚厚的一层霜。
    李正穿好衣服走出书房,就看到李丽质也在给小兕子和李治做着新衣服。
    李丽质用针线做着衣服说道:“你醒啦。”
    李正在饭桌坐下,吃着已经准备好的热粥。
    因为清晨没什么阳光。
    家里点着几盏油灯,很昏暗,不过很温暖。
    李正吃着粥问道:“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呢?”
    李丽质手里的针线活没停,一边说道:“还是睡着呢,小兕子和稚奴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明年的衣服又要重新做,宗正寺的人又来过了。”
    李正吃着包子又喝下一口粥说道:“说什么了吗?”
    李丽质说道:“倒也没什么,还是那几句,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有个孩子。”
    一口粥呛在喉咙口,李正不停咳嗽着。
    李丽质俏目瞪了一眼李正,“你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