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莫名有些落差,李世民思量了一会儿,看向一旁的王鼎,“你和李绩安排下去吧。”
    “喏。”
    王鼎和李绩走出甘露殿。
    李绩说道:“老夫去安排各路关口的将领。”
    王鼎也说道:“老奴去整顿军械。”
    两日之后,这些军械在商队的伪装下送往关外。
    忙完了陛下吩咐的事情,把宫里的事情再安排好之后。
    王鼎再去泾阳之前,还要去见一个人。
    戴胄自从离开大理寺之后,就一直住在长安城的郊外。
    在长安城郊外有一处宅院。
    宅子不是很大,看起来也有些老旧了。
    王鼎提着一些药材,敲响了门。
    开门的是一个小童,见到是王鼎连忙行礼。
    王鼎微笑说道:“戴胄老先生可在?”
    小童连忙说道:“老先生就在书房,这边请。”
    王鼎迈步走入宅院中。
    小童一路带着来到宅院的一处角落小屋。
    地理位置不错,阳光可以径直照进窗户。
    小童先进去禀报了一声,又出来说道:“老先生有请。”
    走入书房,王鼎打量着这里,又看向坐在桌案前的戴胄。
    “你怎么来了?”
    戴胄先开口问道。
    王鼎把药材放在一旁低声说道:“陛下让老奴来看望老先生,老先生近日可好?”
    戴胄搁下手中的笔,吹了吹刚写下字迹的纸张,让好墨水凝得更好一些。
    王鼎也看着写在纸张上的字说道:“老先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戴胄叹息一声说道:“不是老夫的字写得多好,是李正的泾阳做出来的纸好。”
    知道戴胄话里有话,当初大理寺查兵器案,戴胄查了很久,知道的线索也不少。
    王鼎坐下说道:“若没有写字的人,纸张要来何用?”
    戴胄古怪地看了一眼王鼎,“老夫已经是古稀之年,如今也无心力帮助陛下处理朝政。”
    王鼎低声说道:“人都有这么一天,老先生不用太过自责,陛下还是很挂念老先生的。”
    戴胄又给王鼎倒上了一杯茶水,“王公公尝尝?”
    王鼎拿起茶杯喝下一口,“泾阳的茶,确实味道很不错。”
    戴胄笑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凡是泾阳的货物都有了泾阳这个盖印,据说是当初陛下亲笔给李正的题字。”
    王鼎点头,“确实是这样,外面有不少人在倒卖泾阳的货物,为了控制这个情况,以免有人以次充好,这也是长乐公主向陛下的要求的。”
    戴胄苦笑着:“老夫虽然不喜欢李正这个人,但是他的东西确实是很好东西,他的肥皂,他的纸张,他的印刷术和茶叶,不知不觉老夫已经离不开这些东西了。”
    王鼎又喝了一口茶水。
    戴胄接着说道:“李正确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老夫离开大理寺的时候想过很多事情,有时候对错不是这么重要,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李正虽然不在朝中为官,但是陛下需要李正做事,老夫说得可对?”
    王鼎微笑说道:“让老先生见笑了。”
    戴胄抚须说道:“无妨,离开大理寺之后,老夫也看明白了。”
    看着戴胄脸上的笑容,王鼎说道:“老先生有什么需要老奴做的,尽管说。”
    戴胄摇头,“不用,老夫的孩子们已经去了家乡,以后也不会再过问朝中的事情了,至于大理寺的事情以及兵器案的事情,老夫不会说出去半个字,半截身子入土了,孩子们也都已经成家了,老夫没有这么多的牵挂。”
    听到这话,王鼎站起身朝着戴胄躬身行礼。
    戴胄说道:“老夫知道你事情多,若是有朝一日李唐江山更加的壮丽,老夫此生也不枉白走一趟。”
    王鼎说道:“老先生也要注意身体。”
    “你走吧,老夫不送了。”
    戴胄咳嗽了两声重新拿起了笔。
    王鼎走出这处书房,再看一旁的小童神色不是太好。
    拿出一块银饼,王鼎递给他说道:“孩子,好好照顾老先生。”
    小童带着王鼎走到宅院外,带着一些哽咽说道:“大夫来看过了。”
    “大夫?”
    “嗯。”小童看了一眼家中小声说道:“大夫说老先生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年纪太大了,又长年操劳如今病来如山倒。”
    王鼎蹲下身说道:“老奴认识很多厉害的大夫,回来给老先生看病的,你不要太难过了。”
    “您慢走。”小童说完抹了抹眼泪,便跑回了宅院中关上了门。
    瞧着紧闭的门,王鼎心里对戴胄是有亏欠的。
    或许戴胄已经知道了真相,就算是时日无多了,他还是愿意为陛下保守秘密。


第六百零七章 和修路过不去的长安令
    心中感慨万千,王鼎一路朝着泾阳而去。
    一路走回官道上,如今的官道上行人很多。
    宽敞又干净的官道上走着,让人心情也好了不少。
    王鼎来到泾阳的坊市,买了一张饼叫了一碗羊肉汤,简单地对付了两口,便走向泾阳的村子。
    陛下还嘱咐了要买一些眼药水回去。
    泾阳护卫队王鼎已经很熟悉了。
    看守的护卫知道王鼎是给当今陛下传话的人,自然不会拦着。
    从泾阳的后山走入,走出后山之后眼前便是豁然开朗的一幅田园泾阳。
    一群孩子在远处嬉笑着,越往村子里走去,还有一些狗叫声,与妇人们的嬉笑声。
    这里总是充满了生机。
    找到李正的时候,李正正在和泥。
    王鼎瞅着这一幕说道:“长安令为何总是和泥过不去呢?”
    李正把手中用来搅和泥的棍子放下说道:“王公公有所不知,这个是混凝土。”
    “混凝土?”
    李正解释道:“有些不好解释,就是一种很好用的建筑建材,用完之后非常地坚固,甚至可以用来修筑城墙。”
    王鼎瞧着地上的泥点头,“是吗?”
    李正又说道:“不知道陛下需不需要,若是以后要修缮城墙,可以用上我的混凝土。”
    王鼎了然的点头道:“让长安令担忧,现在的长安城挺好的,而且各地的城门都有修缮,现在应该用不上。”
    李正又说道:“以后总会用得上的,现在的长安城墙就是用泥和砖石糊上去的,太脆弱了,而且长安的气候也不好,建筑风化严重,指不定过两年就又要修缮了。”
    王鼎笑呵呵点头,“长安令的忠告,老奴一定谨记。”
    嘴上说着,王鼎心里泛起一阵苦涩,这个李正两句话离不开生意,本来想着先问一声好,这话怎么说着说着又说道买卖上去了。
    李正放松着四肢,打开水杯喝下一口水说道:“王公公,最近兵器生意又重新做起来的,应该不会再出岔子了吧。”
    王鼎说道:“长安令放心,老奴上上下下都已经打点好了,就算是有岔子,也落不到长安令的头上。”
    “也是。”李正点头,“陛下若是没了我就没有销售的渠道,应该不会把我卖了。”
    王鼎点头。
    “到时候王公公怕是……”
    听到这话,王鼎脸色变得有些僵硬,“长安令放心,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陛下的。”
    李正怪笑着,“我还什么都没说呢,王公公你紧张什么。”
    王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没紧张,没紧张。”
    “是吗?”
    “是的。”
    ……
    秋风吹过,王鼎有些凌乱,又擦了擦汗水说道:“长安令这么多时日和泥,这些泥很值钱吗?”
    李正记录着自己的实验记录说道:“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已经把混凝土做出来了,如今只是为了尝试一下更好的配方,真理总是出现在实践中,有了混凝土就可以修路建房子。”
    “对了。”李正搁下手中的笔说道:“王公公,我打算再修一条路。”
    “再修一条路?”王鼎思量半晌,“好事呀,长安周边确实有不少官道需要修缮,只是宫中用度紧张,处处都要用钱,陛下也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修路,又怕……”
    说到这里王鼎又停下了。
    李正说道:“又怕朝臣弹劾陛下,大征民力,毕竟杨广就是前车之鉴对吧。”
    王鼎点头。
    “若是这件事让我来做,不仅可以陛下省钱,而且陛下有可以不用背负骂名,反而背骂名的是我,做事的是我,花钱的也是我,好的坏的都是我的,累活苦活都是我的,陛下只要坐享其成,对不对?”
    王鼎点头,“长安令好觉悟。”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我这不是贱吗?”
    王鼎干笑着,“老奴多嘴问一句,长安令为何总是想着要修路?”
    李正一脸惆怅,“我要致富。”
    王鼎又说道:“泾阳与长安的官道修好之后,确实给泾阳带来了不少的生意,再修一条?应该不至于吧,长安令不像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我如果说我只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散尽家财,王公公信吗?”
    王鼎使劲摇头。
    李正一脸惆怅,“果然不信,好吧,其实我修路是为了给自己积德,我这年纪轻轻做了太多的坏事,修路是为了积德,不积点德我怕哪天出门就被雷劈了,现在公公信了吗?”
    王鼎点头。
    “……”
    “你看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的复杂,好人难做啊。”
    王鼎干笑着说道:“长安令若是想要修路,可以写下奏章,老奴可以代为转交陛下。”
    李正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与一份图纸,“都已经准备好了。”
    王鼎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又说道:“长安令,眼药水。”
    “眼药水?”
    “嗯。”王鼎点头,“陛下宫中的眼药水就要用完了。”
    李正又说道:“王公公想要多少。”
    王鼎又说道:“不用太多,十来瓶就好。”
    李正小声说道:“王公公,你说这个眼药水,整个中原只有我一个人有对不对?”
    王鼎点头,“确实如长安令所说,老奴也查探过,这个眼药水确实只有长安令才有,不过陛下也说了,若是长安令敢坐地起价的话,陛下一定会让龙武军踏平泾阳。”
    “这么狠?”李正诧异道。
    “长安令开价吧。”王鼎说道。
    “那这样吧,陛下若是可以一次买一千瓶,我可以给陛下一个优惠价,一瓶只要一百贯。”
    “一瓶一百贯,一千瓶就是……”
    “别算了。”李正打断王鼎的话,“这个眼药水只有我独一份,再说了当初太子和魏王要买眼药水一瓶眼药水都喊到上千贯了,一百贯一瓶,一千瓶起卖。”
    王鼎还是有些犹豫。
    李正接着说道:“一百贯一瓶的价格,只有我和王公公知道,陛下可以用眼药水赏赐给臣子,如今满朝都知道这个眼药水价值几何吧。”
    王鼎点头。


第六百零八章 基建吃银钱
    李正接着对王鼎分析道:“王公公,陛下用价值一千贯的眼药水来奖励臣子,这是关切,要说拉拢人心也好,总之对陛下来说他只用了一百贯钱就可以收买人心。”
    王鼎犹豫着说道:“老奴现在没有带这么多的银钱,要不是等老奴回禀了陛下之后,再做定夺?”
    李正点头,“可以。”
    说完李正又提笔写下一份契约交给王鼎。
    王鼎看着这份购买眼药水的契约,心中有些嫌弃,“长安令你是担心当今陛下会赖账吗?”
    李正尴尬笑笑道:“怎么会呢?我这个人比较讲究契约精神,买卖就写在白纸黑字上,谁也不能赖账,我也不能。”
    敢这么和当今陛下做生意的人也就只有李正一个,也就只有李正敢这么和陛下做生意,陛下也不会计较什么。
    当然除了李正也没人敢这么做。
    王鼎收好这份契约,又说道:“还有一件事,陛下已经收到了看到了订单,说起这次的兵器生意,为何这一次比以往少这么多。”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我也想让生意更好一些,之前的计划给打乱,我也没有办法,这门生意不能见光,如今重新恢复就是从零开始,在下也很无奈。”
    王鼎长叹一口气,“这些老奴都知道,若是没有长孙冲那一朝,说不定现在生意还做的火热。”
    李正点头。
    看了一眼李正的神情,王鼎又问道:“有一件事老奴想不明白。”
    “王公公请讲。”
    “长安令当初说要在吐蕃置换几块地。”
    “对呀。”
    王鼎一脸不解地问道:“那几块地,不瞒长安令其实陛下让老奴暗中派人去调查过。”
    李正点头,“所以呢?”
    王鼎又说道:“那几块都是不毛之地,也没见可以种粮食的地方,长安令要那几块地到底是何用啊。”
    “多给自己置办点家产不好吗?”
    王鼎苦笑说道:“长安令若是不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