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况且又是这么一个重度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凡是强权之下的皇帝,基本上就没有外戚干政的状况。
    李丽质看着这些清单,古怪地看着李正。
    李正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说道:“公主殿下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丽质好奇问道:“为何这些外戚都来道歉了呢?信上还说他们再也不会来碰泾阳的生意。”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可能是他们良心发现了吧。”
    李丽质又说道:“该不会是你做了什么?”
    李正继续看着礼单说道:“最近我挺忙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哪里顾得上这些。”
    话虽然这么说,李丽质心里想着,李正确实没必要插手皇家外戚的事情,就说李正这人的脾性,也不会去触碰皇家外戚这么复杂的关系。
    莫非是真如李正说的那样,是那些外戚良心发现。
    李丽质又瞧着李正的神情,其中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中狐疑地想着。
    离开家门,李正来到养殖场,岭南又来了不少粮食。
    不过岭南的粮食价格都比较便宜。
    这些都是陈粮,吃起来胃口和口感都很差。
    给了岭南土豆的种子,岭南答应给泾阳水稻的种子。
    其实泾阳有种水稻,而且是杂交水稻。
    只是系统给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有限的。
    种出来的杂交水稻还要留着一部分用来培育种子。
    村子里也都是存着,也不够村民用来做主食。
    最多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吃水稻。
    泾阳村民都省吃俭用习惯了,这么水稻这么精细的粮食怎么敢一直吃。
    薛仁贵急匆匆而来,“长安令,这是王玄策送来的战报。”
    李正接过战报看着上面的内容,还有一份巨大的地图。
    这卷地图劈开之后足足有三米多宽。
    地图是很标准的等高线地图,这些地图上标着的红点就是如今的西突厥人的势力分布,这是如今王玄策做的事情。
    王玄策和蜀王李恪现在做的事情有点像是侦察连做的事情。
    薛仁贵低声说道:“长安令,是不是可以增派人手了。”
    李正摇头说道:“还不到时候,我要等一个人的消息。”
    “谁的消息?”
    “一个坏人的消息。”
    说完李正笑着又说道:“你把这份地图交给李绩大将军,他知道该怎么做。”
    薛仁贵细心的收起地图,“长安令,朝中真的不打算向吐蕃出兵了吗?”
    李正对薛仁贵解释道:“现在来说朝中确实是不打算向吐蕃出兵,以后不好说。”
    薛仁贵有些愤慨,“长安令这次吐蕃谈判,也算是给朝中立功,这次的功劳堪比开疆拓土,朝中却屡次朝议,屡次阻挠出兵。”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薛仁贵,你只是一个侍卫,私下里也就算了,切莫在外面这么张扬地议论政事。”
    薛仁贵有些不服气道:“不瞒长安令,其实我们护卫队中很多人都对这一次的事情为长安令鸣不平,事情是长安令办成的,却让长安令背了一个如此坏的名声。”
    李正苦涩笑道:“老薛啊,你跟着我也有些时日了吧。”
    薛仁贵躬身说道:“在下和裴行俭来泾阳已经有四年了。”
    李子耐心说道:“我讲一个故事吧。”
    薛仁贵站得笔直,“长安令请讲。”
    “从前有个道士,他给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算命,说他们这个女人不能嫁出去,谁要是娶了这个女人,谁家就会大祸临头,这个道士非常地有威望,本以为别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不敢娶这户人家的女儿。”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地巧合,过了很多年之后那个曾经让道士算命的女子长大了,而且长得很漂亮,看上她的人也不少,终于有一天她要嫁人了。”
    “那个道士知道之后,便下手把要娶那个女子的男方全家都给杀了,从此以后只要有男子看上这户人家的女人,便会杀了对方,人们就开始怀疑这个道士是不是说得真的。”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娶那户人家的女儿,这个道士维护了自己的名声。”
    薛仁贵听完安静了许久说道:“这个道士真是可恶。”
    李正笑着又说道:“从前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神医,他给一个人看病的时候诊断这个命不久矣。”
    “可是一个经验有些浅薄的行脚大夫看得出这个病人不过是小毛病,根本不会命不久矣。”
    “行脚大夫便给这个病人看病,但是这件事被神医知道了,不出几天那个病人就被人毒死了,行脚大夫不断解释说是被人毒死的,但是神医却说是病死的。”
    “这个时候人们选择听信了这个享誉四方的神医的话。”
    薛仁贵听完又沉默了。
    李正低声讲道:“庙堂之高,都是自负盛名之辈,他们眼里只是想要正确而已,有些正确就是要靠手段的,不然他们何以立下声望,就像是一场他们治不好的病,只要他们治不好,他们也不会让其他人治好,更不会让其他人来治,到头来他们还是站在庙堂之上,还是拥有最高声望的那些人。”


第六百零一章 不许他坐地起价
    薛仁贵说道:“在下明白长安令的意思了,就像是得病的吐蕃,他们宁可让吐蕃就这么亡了,也不会让长安令去治吐蕃的病,若是长安令治好了,损失的是那些庙堂之上的人。”
    “明明可以治好的病,他们宁可让吐蕃病死,他们也不会让长安令去碰,因为长安令是他们的敌人。”
    李正对薛仁贵说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插手别人的事情,若是说多了,说明白了,以后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薛仁贵点头,“在下明白了,以后不会再随便议论了。”
    “行了,把地图交给李绩大将军,你接着去训练护卫队吧。”
    “喏。”
    薛仁贵带着地图回去了。
    李正打开军报看着上面的内容。
    王玄策他们已经到了拉萨,而且护卫队的成员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适应,也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
    按照现在送信的路程来看,这封信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在这个信息落后的时代,一个军报消息隔了一个月,这还怎么指挥。
    出征在外的将士,全凭自己的判断。
    看完军报,李正继续帮着收拾这些岭南粮食。
    一些稻米从麻布袋子里撒了出来,这些稻米有些发毛。
    显然是不能用来吃了,可以用来喂鸡鸭。
    李正捧起一些打量着这些稻米,这些稻米的颗粒有些大。
    剥开稻壳看着稻米的颜色,白色中带着一些黄,而且像普通稻米一样带着一些透明感。
    这不是糯米吗?李正当即就看出来了。
    在古代有糯米种子难得。
    如今的稻谷也没有这么多的分类。
    稻米,糯米,黍米都是粮食。
    李正又扛下几袋稻米,看着其中的区别,有些稻米和糯米都混在一起了。
    拎起一袋糯米比较多的稻米。
    倒出来开始一颗颗分拣着稻米。
    一旁的婶婶看到李正的举动,连忙说道:“正儿,你现在也是郡公了,怎么能干这么粗活,我们这些婶婶来做吧。”
    李正一边挑拣着说道:“好像有一些稻米混在一起了。”
    和婶婶们说了稻米和糯米的区别。
    婶婶笑道:“我们来做吧,你去忙别的去,钓鱼也好,这种细活我们女人来做就好,平日里我们茶余饭后都可以挑拣。”
    李正站起身说道:“那就辛苦婶婶们了,也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婶婶笑骂着,“臭小子说的什么话,怎么就辛苦婶婶了,你带着我们全村上下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报答你还来不及,这些活我们来做就好。”
    说完婶婶们立刻开始了挑拣稻谷的工作。
    李正帮着村民们把这些陈粮全部搬入粮仓。
    说来泾阳这么多年以来,粮食的储备量越来越多了。
    够泾阳所有人三年不劳作也能吃一年。
    当然了,还要在作物的多样性上做选择,谁也不会吃土豆吃三年。
    更多的还是把黍米当作主食,和一些瓜果蔬菜搭配着吃。
    也不能不耕作,种菜要也要种。
    田地里走不了几步就可以看到落在地上的没人要的土豆。
    而且积存多年的粮食吃不完也都当作了饲料,更多的也一放就这么多年。
    村民平日里吃的也都是新粮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把一部分的陈粮拿出来,到时候运到吐蕃去,也可以卖到关外去。
    李绩收到了地图第一时间来到了宫中。
    正在甘露殿批阅这份奏章的李世民见到这份地图有些讶异,“这真的是李恪在吐蕃画的地图。”
    李绩点头道:“确实是蜀王殿下送到泾阳的,想来李正已经先看过了。”
    李世民非常中肯地点头,“看来李恪这些日子在泾阳也没白呆,倒是给他学会了一些东西。”
    李绩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陛下真的不派兵去吐蕃了吗?”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脸色又变得有些难看,“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李恪在吐蕃孤军深入,朕怎能不担心。”
    李绩又低下了头,“陛下为了朝臣让步,可……”
    “够了!”李世民打断李绩的话语,“你继续去泾阳看着护卫队吧,有什么消息给朕送来。”
    李绩躬身行礼,“末将告退。”
    李世民往眼睛里又滴了两滴眼药水,一瓶眼药水又要用完了。
    如今甘露殿就剩下两瓶了,这么用下去迟早要用完。
    也依赖上了这种东西,李世民问向一旁的王鼎,“太医署的那些医官还没有研究出眼药水的配方吗?”
    王鼎回道:“陛下,太医署的医官也说过,这种无色无味的眼药水,实在是难以分析出其中配方,就连徐照邻也说过眼药水的配方难以调制,怕是李正不松口这眼药水的秘方难以研究出来。”
    李世民揉着眼睛,“难不成要朕亲自去泾阳求着他把眼药水的秘方交出来?”
    王鼎尴尬笑了笑。
    眼药水确实是个好东西,长期这么批阅奏章的李世民当然其中妙用。
    朝中也有很多人要处理太多的公文。
    哪一个不是人到中年,或者年纪轻轻就看不清楚事物。
    又其实房玄龄和杜如晦每日要看的奏章比朕还要多,他们的眼睛一定更需要眼药水。
    放松了眼睛,李世民对王鼎说道:“罢了,你去找李正再买一些眼药水吧。”
    王鼎点头。
    “不能让这小子坐地起价!”
    李世民连忙又补充道。
    王鼎一个劲点头,“老奴这就安排。”
    吐蕃,雷雨刚刚下过。
    天气又马上晴朗了,王玄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自从来到吐蕃深处,这里的天气越来越诡异。
    前段时间刚刚下过一场冰雹,要不是带着头盔会把人砸晕过去。
    李恪也在一旁,倒是顾不上天气,眼下的不远处两股人马正打在一起。
    禄东赞带领的吐蕃勇士和西突厥人此刻打得不可开交。
    作为第三方,护卫队伏在高坡这边,安静的观战着。
    王玄策调整着复合弓,把弓弦调整到适合的力道。
    搭箭而起瞄准了更远处一个西突厥人头目。
    李恪估算着距离,伸出手朝着后方的护卫队成员做了个手势。
    站在高坡下的护卫队成员,整齐划一地调整复合弓的弓弦。


第六百零二章 松赞干布的好意
    王玄策率先一箭射出,箭矢带着破空声,居高临下一箭就射中了西突厥人,那人看起来是个西突厥人头目,中箭之后便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李恪一挥手,身后的箭矢从高坡之下冲天而起,箭矢掠过吐蕃人的头顶,到了最高点之后再朝着西突厥大军的后方而去。
    西突厥人看到自己的部落头目被箭矢贯穿胸腔,眼看是不活了。
    刚回过神,想去看暗箭射来的方向,抬头看去,却是漫天的箭矢,正在铺天盖地而下。
    西突厥人慌忙地拿起盾牌举过头顶。
    王玄策瞧着远处的西突厥人后方阵营已经乱作一团,不屑道:“西突厥人?不过如此。”
    李恪挥手而下,又是一轮箭雨射向西突厥人。
    与此同时,抓住如今西突厥人混乱的时机,禄东赞带着吐蕃勇士,冲进了混乱的西突厥人阵营中。
    眼看吐蕃人就要把西突厥人打得四散而逃。
    王玄策心底里还是对吐蕃人的打仗方式很鄙夷。
    三万吐蕃人打一个万人不到的西突厥人部落还这么吃力。
    “明明有轻松取胜的办法,偏偏要这么横冲直撞。”王玄策一脸鄙夷地说道。
    “要我们打,肯定远攻袭扰,对方就会不攻自破。”李恪也说道。
    说完组织着护卫队走下这处高坡,王玄策瞧着远处的大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