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纶心里想着,可是这对长安令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
    吐蕃的谈判事由上,大唐这边是需要出兵的,只是如今迟迟没有发兵。
    当然了,对李正来说对吐蕃的失信是小事,若是孤军深入的蜀王殿下有了什么意外,那才是最担忧的。
    冷静下来再一想,这里面是不是又有李正的动作。
    是不是李正以退为进,还留有后手。
    在段纶的印象里,李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干燥的秋季难得又下起了一场大雨。
    对于李世民的第二道旨意,看起来就很正常。
    如今的西突厥人在关外横行,有所防备和对西突厥一个警告也没什么。
    一场死谏让李世民让步,向五姓妥协。
    很多人认为是五姓赢了。
    段纶不这样认为,往往最让人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最容易吃亏的时候。
    许敬宗的动作很快,才过了一天就把名册送到了泾阳。
    李正看着这份名册中的内容,这么一看长安有权贵背景的商户还不少。
    洋洋洒洒记录有六十余家商户。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上面皇家外戚居多,那些皇家的外戚在长安都有开设商户,而且大多数都是借着旁支亲属来开张的。”
    李正翻过一页,继续看着。
    许敬宗又说道:“我们的人打听过之后才知道,这些商户有不少近几年刚刚换过人,但是生意还是一样的,期间有不少是太上皇还在位时的商户,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全部被如今陛下的外戚都买下了。”
    许敬宗的情报工作确实越来越精细了。
    李正也吃惊于古代商户的合并手段。
    没想到如今的古人已经有了后世商人合并经营的理念。
    老祖宗的智慧果然不能小觑。
    李义府拿着基本册子走过来说道:“长安令,这是这些日子我们护卫队查到的人,确实有一些人经常在泾阳坊市徘徊,也不买什么东西。”
    李正又拿过李义府的册子,看着上面的内容皱眉说道:“查清楚都是什么来历了吗?”
    李义府低声说道:“已经跟下去了,应该这几天就可以知道。”
    李正又对许敬宗说道:“你们两个人接头一下,凡事你们之间的情报有重合的线索,可以找到对应的人手的权贵,把他们的眼线先拿下。”
    许敬宗和李义府收到话语开始办事。
    李正坐在马圈旁看着大虎勤快地喂着马匹。
    大理寺的地牢,称心放下手中的一本书,再次重新拿起一本。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隔几天都会来看自己,每一次来都会带来一些书籍。
    回头看去,如今自己的牢房中已经放了不少书籍。
    垒在一起像是又多了一堵墙。
    就连牢房里也多了一盏油灯,这也是许敬宗让狱卒安排的。
    如今的许敬宗和这些狱卒就像是兄弟一般熟悉。
    似乎许敬宗也很擅长和狱卒打交道。
    时常也可以在牢房里,听到墙外许敬宗和狱卒们的交谈。
    从对如今大理寺中的一些无奈,月俸微薄的抱怨再到聊女人。
    在地牢中已经度过了这些日子,刚开始还有些想籍,还有许敬宗也会送杂志过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也能知道。
    渐渐地称心对外面喧闹的长安城也不期待了。
    从一开始只是送书籍,这里的狱卒也已经习以为常不再盘问,就连长孙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来见自己。
    称心打开一本书,书本中夹着一张字条。
    打开字条看着上面的内容,是如今的吐蕃的情况。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次送来的书籍中都会带有这样的字条。
    从收到这些字条开始,称心就知道李正没有放弃自己。
    或许李正已经准备救自己出去了。
    看完字条上的情况,称心把字条用油灯的火烧毁。
    书籍大多数都是一些讲述故事与一些典故的书籍。
    还有一些数术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籍和外面书籍很不一样,称心想着在泾阳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些书籍。
    这些书也都是泾阳的书籍。
    称心每天都会看,有时候看了一遍又一遍。
    尤其是那些数术题,在解题的时候特别有意思。
    秋季的吐蕃,风越加大了。
    默呕带着孩子们在来到一处矮坡下躲避风沙。
    孩子们的目光都看着眼前这只正在被烤熟的羊。
    这处矮坡在篝火下温暖了许多。
    默呕把羊肉分给孩子们,而自己吃着一张饼。
    等孩子们吃完之后,默呕继续和孩子们讲着故事。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默呕把一份羊皮卷交给其中一个孩子,让他去不远处的吐蕃部落送信,送信之后并且平安回来。
    等了半天之后,这个孩子才回来,听这个孩子讲述着对方接过信之后激动的神情,以及一连串的疑惑。
    默呕并没有解答。
    而是拿出另外一份羊皮卷给了另外一个孩子,让他交给一群正漫无目的在荒漠上游荡的西突厥人。
    同样地这个孩子也平安回来了。
    这个孩子带来的消息是,西突厥人都想要见一见他。
    默呕还是没有给出解释,继续往吐蕃的深处走着。
    期间默呕遇到了十多个快要饿死的吐蕃人。
    意外的发现这些吐蕃人都是哑巴。
    是被西突厥人折磨成哑巴的。


第五百九十九章 莫先生的传闻
    他们原本都是吐蕃的勇士。
    默呕给了他们食物,并且将无处可去的人收做了护卫。
    接下来的日子,默呕一直让这些孩子去送信。
    直到半个月后吐蕃地界不论是西突厥人还是吐蕃人,都知道了有一个可以帮助买到大唐的兵器和粮食。
    传闻一时间在吐蕃地界上盛传。
    不少部落与游荡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听说了,传信的人是孩子,据说是一个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帮助别人买到大唐的兵器。
    只是给这个莫先生送信的人是一个孩子,更有人说是好几个孩子都在送信。
    而且每一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一个护卫。
    传言越传越快。
    关于莫先生的传闻越来越多。
    谁都不知道这个莫先生是谁。
    也不知道这个莫先生在哪里。
    默呕来到河西走廊的边界很近的地方,在这里买下了一个驿馆。
    这个地方背靠河西走廊,后方是大唐的守备大军,而且在河西走廊来往的关外人不少。
    默呕用一些金子买下了这附近的一座酒肆,用来作为落脚地。
    来往的关外人是生意来源,甚至还有后方的大唐守备官兵也时常会来喝酒。
    这里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而且和李正联系上之后,可以得到泾阳上好的食材用来做生意。
    默呕心中很满意。
    酒肆买下之后,默呕把人手都留了下来,让他们继续在这里干活。
    几天只有,默呕就收到了第一份来自西突厥的订单。
    听着送信回来的孩子的描述,默呕就知道了是谁来买兵器,是一个以前西突厥的贵族。
    默呕把信收好,准备下一次去关中进食材的时候交给李正。
    酒肆的经营照旧,在这个酒肆还可以打听到西突厥和吐蕃之间的东西。
    谁也不知道这个和酒客们热情交谈的酒肆掌柜,就是当初的西突厥国师,就是当初那个一手拿着关中兵器,一手差点把东突厥平定的西突厥默呕。
    如今的默呕已经改头换面,说着一口流利的关中话。
    如不是默呕自己说他是东突厥人,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个默呕是关中人。
    快要到冬季的时候,一支从岭南而来的运粮队到了长安。
    一路到了泾阳。
    冯盎在冷风中收紧衣衫对李义府说道:“李正人呢,老夫有事和他谈。”
    李义府忙着招呼人收粮又说道道:“冯大将军再等等,最近长安令有点忙,估计还要在等一会儿才回来。”
    冯盎看到李绩在护卫队的营地中和人攀谈着,也说道:“老夫先去找李绩老匹夫聊聊,等李正来了让他来找老夫。”
    说完冯盎笑呵呵朝着李绩喊道:“李绩老匹夫,和老夫喝一杯?”
    李绩也笑脸相迎。
    泾阳,李正坐在马圈还在和王鼎交谈着。
    王鼎狐疑地看着李正小声说道:“长安令,最近老奴听闻一件事。”
    李正烤着羊肉串,“说来听听。”
    王鼎坐在火架子旁取暖,闻着烤羊肉的香味说道:“也是陛下说起的,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咱们皇家的几家外戚,有些招耗子。”
    李正琢磨着疑惑,“招耗子?”
    王鼎一脸认真地点头。
    李正一脸恍然地说道:“耗子是吧,那要养猫呀。”
    王鼎瞧着李正说道:“长安令,你是真的不知道吗?”
    干笑两声,李正往羊肉串上撒上一些辣椒粉说道:“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都没有离开过泾阳半步。”
    王鼎接过大虎递来的热茶又说道:“长安令,有些事情虽然不能明说,但是咱们也不是外人。”
    李正吃了一口自己做的烤羊肉,“到了冬天,羊肉的口感越来越好了。”
    王鼎凑近坐了坐,“长安令,最近陛下说几家外戚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走丢人,这人走着走着,什么都干,人就突然不见了。”
    李正吃着羊肉串疑惑道:“是吗?这么神奇。”
    王鼎点头,“可不咋滴。”
    李正递给王鼎几串羊肉又说道:“这是大变活人啊,也太会玩了。”
    王鼎叹息一声,“长安令,你说最近几家外戚的人,莫名其妙就不见了,大理寺没日没夜地查,还没查到一个结果。”
    李正非常赞同地点头。
    见李正还在装糊涂,王鼎又问道:“长安令知道那些不见的人去哪儿了吗?”
    李正换了一个坐姿对王鼎说道:“其实不瞒王公公,最近我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哦?”王鼎好奇道:“什么烦心事?”
    李正又拿了拿起一旁的生羊肉放在铁架上,“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我们泾阳有些招苍蝇,王公公知道苍蝇吗?”
    王鼎点头。
    李正抬头说道:“王公公有所不知道啊,那些苍蝇天天都在头上飞着,他们什么也不干,就一直嗡嗡嗡地飞,你说烦不烦。”
    王鼎吃着羊肉道:“确实挺烦的。”
    李正也点头,“现在王公公知道了吧,其实我也有一些烦心事。”
    王鼎站起身说道:“老奴明白了,这就去和陛下说,帮长安令把那些苍蝇赶走。”
    “王公公客气了。”
    王鼎摆手说道:“长安令不用送了。”
    等到王鼎走后,李正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羊肉串,对大虎说道:“把这些吃不完的羊肉串,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别浪费了。”
    大虎点头答应,“明白了。”
    李正离开马圈,又去了村口见了冯盎。
    和冯盎敲定了粮食种子互换的事情。
    泾阳给岭南土豆种子,冯盎给泾阳更多水稻的种子。
    半月之后,泾阳就收到了不少皇家外戚的道歉信,对泾阳这么些日子的打扰那些外戚都送来的信件,甚至还送来钱财以表道歉,以后再也不会来打泾阳坊市的主意。
    而就在这些外戚道歉之后,不少之前外戚的眼线,又回到了长安。
    那些消失不见的人都狼狈地回去了,泾阳还是和往昔一样地做生意。
    李正坐在家中听着许敬宗的汇报,有些事情给自己添堵就算了,给李丽质也就是自己的老婆添堵,没把这些外戚的牙给打掉就算不错了。
    这些外戚能来道歉,看来也是李世民在其中出力了。


第六百章 狐疑的李丽质
    看着人家送来的赔礼礼单,不少都是直接送金玉器具。
    其中送得最多的就是韦氏韦妃的人。
    没想到李世民的后宫也这么有钱。
    宫墙内是一个什么模样,李正并不感兴趣。
    也不想掺和她们后宫的事情。
    至于她们后宫是不是真的像后世电视剧那样,李正更没有兴趣。
    皇家外戚的事情对李丽质和自己的来说有些棘手。
    但是对李世民来说就简单了。
    皇权的巩固之下,外戚的权势很大一部分都是皇家赐予的。
    这是一种阶层关系。
    外戚靠着皇权起家,能够做大也是李世民说了算。
    要是李世民想要打压外戚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李世民虽说腹黑,也是一个狠起来连亲兄弟都不放过的狠人。
    连亲生兄弟都不放过,更别说外戚了。
    外戚在李世民的脚下都瑟瑟发抖。
    李世民别的事情做得不怎么样,管他自家的亲戚还是挺横的。
    况且又是这么一个重度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凡是强权之下的皇帝,基本上就没有外戚干政的状况。
    李丽质看着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