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世对袁天罡的说法很多。
    袁天罡抚须说道:“也罢,既然是你说的,老夫就去蓝田县看看。”
    李正捧着茶杯换了一个坐姿,坐了这么久浑身不舒服。
    袁天罡低声说道:“李正,你以前说的事情,老夫还有可能知道吗?”
    “之前说的事情?”
    “你说老夫算错的事情,老夫平生为很多人算过,你说老夫有算错的,老夫到底算错什么了?”
    看着一脸沧桑袁天罡,有些话说出来或许根本没用。
    李正长叹一口气。
    袁天罡低声说道:“老夫也明白,你要是不愿意说,老夫也不强求,老夫行道这么多年,见过的人和见过的事情也很多。”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有些不太想搭理袁天罡了。
    袁天罡低声说道:“今日是太子婚事,我们不说这些。”
明天安排,明天安排。
明天绝对不鸽子了,明天一定补上,明天五更,我堵上女装,我要是明天不五更,评论区女装照!


第五百八十章 容易把天聊死
    李正喝下一口热水说道:“原来袁道长不想说这事啊。”
    被李正这么一反驳,袁天罡感觉自己说了一句废话,想了一会儿又说道:“李正,老夫总觉得和你说话,特别的……”
    “特别地容易聊不下去对吧。”
    李正打断道。
    袁天罡斟酌再三说道:“也不是聊不下去,就是觉得你说话有些太直接。”
    李正点头,“没错,我这人就是这么直接。”
    袁天罡站起身说道:“看着你们年轻人一辈越来越厉害,这才回神发现,我们都老了。”
    李正笑了笑,“袁道长一定能长命百岁的。”
    “上一次你娶长乐公主,长安夜空,天有异象,看着像是吉兆,也不知道贫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再看看那样的场面了,如今想来那一朵朵花在夜空绽放,足以让人一生铭记。”
    说完袁天罡这才挪动脚步,也没有再和东宫的其他人说话,默不作声离开了这里。
    袁天罡如今也是须发皆白,刚刚看他站起身的时候也看得出,如今的袁天罡就连起身也变得非常吃力。
    可能是袁天罡真的时日无多了。
    李正看向李泰,这个胖子一个劲地吃着熊掌。
    “胖子!”李正呼唤道。
    停下吃熊掌的动作,放下手中的猪蹄,李泰机械般地扭头看向李正,“这东宫这么多人面前,你能不能不要叫我胖子。”
    提着自己的坐垫,李正在李泰身边坐下,小声问道:“你说袁天罡到底有几岁了。”
    李泰摇头,“传言好像有一百多岁,我怎么知道他几岁了,你问他的事情做什么?莫非袁道长又想要和你坐而论道了?”
    “没什么。”
    李正依旧捧着自己的茶杯。
    李泰目光看向站在李承乾的身边的一个人,撞了撞李正的胳膊说道:“你知道站在太子身边的人是谁吗?”
    李正顺着李泰的目光看去,“谁啊。”
    李泰擦了擦手上的油腻说道:“那人叫做纥干承基,是李承乾身边的近卫。”
    李正看着站在李承乾身边这个不苟言笑的人物,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的模样。
    “你说他做什么?”
    李泰低声说道:“这个纥干承基前两天在朱雀大街上打了我魏王府的人,他是太子身边的近卫,你说我要找他算账,总要看看太子的脸色,他是太子我是魏王,我总不能杀到东宫来给我府上的仆人出气对吧。”
    听着李泰,李正大致明白了意思。
    这个纥干承基在外面仗着他是李承乾近卫,到处嚣张跋扈?
    李正拍着李泰的肩膀低声说道:“你知道,你离开立政殿之后,你父皇对我说了什么吗?”
    李泰又提起一只鸡腿吃着问道:“说什么了?”
    李正小声说道:“太子终究还是太子,但你是魏王你终究不是太子。”
    李泰吃鸡腿的动作停下,神色有些不好看。
    李正对李泰说道:“魏王殿下,李承乾终究是太子,你也终究是魏王,我不想掺和你们皇家的事情,但这句话是你父皇给我的一个警告。”
    李泰深吸一口气,又凶狠地咬下一口鸡腿。
    “不论将来你还是不是魏王,李承乾还是不是太子,我希望我们还能做朋友。”
    李泰用力咽下口中的食物,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李正我也希望我们之间的交情,不要因为我和太子的事情变了味道。”
    李正拿起茶杯和李泰的酒碗碰了碰,喝下一口。
    瞧着李正的举动,李泰一脸嫌弃说道:“你就喝一口酒吗?”
    李正惆怅着说道:“喝酒误事啊。”
    李泰灌下一口酒水,长叹一口气。
    两人正说着话,李承乾走来说道:“李正,那边有人要做个诗赛,你的文采这么好,他们想要请你作诗一首。”
    李泰闻言看了一眼李承乾。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太子殿下,在下昔日一夜赋诗三百首,我已经江郎才尽了,怕是做不出诗了。”
    “是吗?”李承乾尴尬地笑笑,“可是……”
    李正清了清嗓子又说道:“我这人不是很喜欢和那些人比拼,我坐一会儿便回去了。”
    李承乾踌躇半晌说道:“那好吧,孤不勉强你。”
    说完李承乾又出了殿外,和一群文人站在一起。
    李泰说道:“太子邀请你作诗,你都不作?”
    李正低声说道:“魏王殿下,知道什么叫做物以稀为贵吗?”
    李泰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不管我在怎么躲总有人来找我,他们总觉得可以碾压我,或者和我比较。”
    李泰说道:“你看看那些文人墨客,有多少人想要和你说话,只要你和他们比较,他们就算赢不了你,他们或许也可以在长安城扬名。”
    “魏王殿下,你知道吗?有些比试永远不可能是公平的,甚至以他们一群人共同的声音来贬低我抬高别人,但是只要我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他们永远只能仰望我的项背,他强任他强,明月依旧照大江。”
    “嗯,明月依旧照大江。”
    李泰又灌下一口酒水。
    一群书生士子听到李承乾的回复,李正不愿意出来做事,众人的脸色都有些意难平。
    “莫非李正是怕了?”
    “我看李正徒有虚名!”
    “难不成是李正看不起我等?”
    ……
    李承乾听着一群人议论李正,神情落寞,今日是自己的婚事,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在讨论李正。
    其实心里也知道不少士族都父皇都有想法。
    不少人也是因为听说李正要来,他们才来。
    甘露殿中,李世民听着李绩和李君羡的禀报。
    李世民听完之后问道:“所以说李恪和王玄策在那里驻军了半个多月才有所动作是吗?”
    李绩点头,“如今正在往布达拉宫进发,陛下河西走廊已经有五万兵马准备好了,是不是可以进军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领军的人是谁?”
    李绩想了想说道:“李大亮。”
    李世民把身体的重量全部放在身后的靠垫上,扶着额头说道:“你们觉得王玄策怎么样?”


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世民的忧虑
    李君羡拱手说道:“在王玄策出征之前,末将与此人有过几次演练上的交手,此人排兵布阵不像薛仁贵这般稳,但是奇招不断,总是会找到别人意想不到的突破口给致命一击。”
    李绩也说道:“王玄策此人年纪尚轻,但是在用兵上有些大胆,却也能奇招制胜。”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说道:“如今卫府的年轻将领,与王玄策和薛仁贵相比如何?”
    李绩和李君羡相看一眼。
    李绩说道:“按如今所知的卫府将领中,年轻一辈有程处默,李大亮,苏定方……”
    “这些年轻将领与王玄策相比如何?”
    李绩三缄其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君羡也是沉默不语。
    安静许久之后,李世民低声说道:“说吧到底怎么样。”
    李绩开口说道:“要说真的行军打仗,军中的那些将领或许真的不如王玄策。”
    李世民看向甘露殿的窗外,“当真吗?”
    李绩躬身说道:“陛下,如今朝中卫府治军是什么样子,末将一目了然,除了如今的龙武军与泾阳的护卫队,其他卫府的军中的训练非常的松垮,要说王玄策和蜀王殿下有多厉害,不如说是泾阳护卫队的兵马厉害。”
    李君羡也说道:“没错,末将也以为泾阳的兵马拉出来可以敌对卫府任何一个人数相同的兵马,按照李正的练兵方法很奇特,短时间确实看不出什么,但是一旦训练成熟之后当以敌一万。”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
    李绩又说道:“陛下,末将以为李正的练兵之法可以推广到全军中使用。”
    李君羡也躬身说道:“陛下,末将也附议,李正的练兵之法龙武军一直在用,如今的龙武军士兵的能力上升不少,除了打斗,在组织和调度上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龙武军三万兵马,行伍之间的配合虽说还不如泾阳,但是已经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
    让李正进入卫府来训练兵马显然有些不太合适,李世民心里想着李正此人的为人别说是进入军中了,就连朝中李正自做官以来一天上朝都没有来过,要是李正真的出现在朝堂上,那他可能是疯了。
    再者说李正在泾阳的练兵之法也不一定合适所有的卫府兵马。
    如今的卫府兵马都是将领所带,军中的章法不好随便改变,其中会涉及很多利益以及将领的权力。
    李世民想着内心很纠结。
    泾阳的练兵方法按照李君羡和李绩说的。
    确实很不错,而且当初也亲眼见过泾阳的演练。
    那种整齐划一的排兵布阵到现在时常浮现在脑海。
    想完这些,李世民又问道:“薛仁贵如今还是不愿意来军中吗?”
    李绩点头,“当初和薛仁贵说了,他说暂时没有入军中的想法,住在泾阳的这些日子,末将也旁敲侧击过,他不是回避就是拒绝。”
    李世民朗声又问道:“王玄策也是一样吗?”
    李绩点头。
    老一辈的将领像李孝恭,如今李孝恭已经不在过问朝中和军中的事情,现在管着宗正寺,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现在也在京兆府任职。
    还有程咬金,程咬金虽说还有军职在,但也很多年没有去军中了。
    而且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一直以来都厮混在泾阳。
    回头看看,朝中这么多老一辈的将领都退下了。
    军中大多数的武将子嗣并没有特别出众的,反而有些青黄不接的样子。
    李世民滴了两滴眼药水,闭眼说道:“如今军中将领的好苗子不多,若是王玄策和薛仁贵愿意来军中,自然是好,李绩!”
    李绩上前一步躬身说道:“末将在。”
    “你去安排,不论王玄策和薛仁贵想要什么好处,朕都可以给他们酌情安排,入伍军中朕可以给他们副将的位置。”
    “喏!”
    “李君羡!”李世民再次说道。
    李君羡上前一步,“末将在。”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把李正如今用在龙武军的所有练兵之法全部记录下来,交予朕。”
    “喏!”
    “退下吧。”李世民疲倦的说道。
    李绩和李君羡一起走出甘露殿。
    看向吐蕃的方向,如今吐蕃的战事很影响以后的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关系。
    李绩一路走着地上对李君羡说道:“和陛下说了河西走廊已经准备好了兵马,虽说举荐了李大亮,可似乎现在看来陛下还是没有要派兵进入吐蕃的想法。”
    李君羡说道:“陛下或许有更多的顾虑吧,朝中这么多大臣当初都反对出兵。”
    空荡荡的甘露殿中,李世民从桌案下拿出一份书信。
    这封书信是李正送来的。
    还记得是当初给他做官,他拒绝的事情。
    打开这卷书信,李世民看着上面的内容。
    字迹非常地难看,应该就是李正亲笔写的。
    这封信上的内容把如今朝堂批了一个体无完肤。
    当初看到这封信很生气,那时候想杀了李正的心都有了。
    按照李正这么说,如今的朝堂有这么多的不对,大唐江山或许早该亡了。
    但是李正在信上说的那些问题确实也存在。
    就像是李正说得:“如今的大唐官吏兀官太多,有些官吏就是闲置官职,官吏考评,风闻奏事,卫府军中兵员良莠不齐。”
    看完之后,李世民又收起这卷书信,有些话他说得对不对,还有待考据。
    但有些事情,确实是如今的朝堂需要改变的。
    这个混账小子,还写信将这些写出来,真以为朕一怒之下会答应辞了他的官?
    信中说的有多么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