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徐照邻站起身说道:“无妨,既然你不愿意说出眼药水的秘方,老夫不强求,最近太医署也很闲,老夫打算在你的泾阳多呆几天,你什么时候肯拿出秘方了,老夫再离开。”
    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不给秘方他还打算赖在我泾阳了?有这种好事?李正一拍大腿说道:“那太好了,我们泾阳正好缺大夫,徐老哥咱们接下来聊聊月钱的事情吧。”
    徐照邻:“……”
    李正又说道:“一个月十贯钱如何?”
    “……”
    李世民还在批阅奏章,每次批阅奏章都要花费大半天的功夫,每每批阅到眼睛酸涩。
    如今用了眼药水之后,批阅奏章再也不用担心眼睛酸涩到睁不开。
    眼睛干涩的时候滴两滴眼药水,休息一刻之后便可以接着批阅奏章,眼睛的劳累也会一扫而空。
    看着放在桌子上的眼药水,李世民发现要是继续这么下去,怕是会很依赖。
    王鼎来到李世民身边说道:“陛下,如今太子和魏王抢着要买眼药水呢?”
    李世民笑了笑,“是吗?”
    王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李世民收起眼前的奏章,“这两个小子实在是不成器,为了眼药水两兄弟抢着给李正送钱,他们又如何能够明白朕真正的心意。”
    王鼎低声说道:“陛下,现在的眼药水已经被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喊到五百贯一瓶了。”
    “五百贯,如今宫中有钱了,这两个小子又不把钱当钱了?以前宫里日子难过的时候,朕劝他们勤俭,也是希望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现在这两个小子完全就忘了,朕当初让他们这么做的初衷,李泰也罢,承乾也罢,没一个让朕放心的。”
    王鼎听着李世民的念叨,站在一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世民颔首说道:“承乾的大婚在即,该到的人都到了吗?”
    王鼎低声说道:“都差不多快要到了,齐王李佑大概还有两天也到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该准备的都让宗正寺准备起来,承乾早日完婚之后,五姓世家的人也该收收心思了。”
    “喏,老奴这就去安排。”王鼎躬身说道。


第五百六十八章 质疑
    王鼎刚离开不久,殿外的侍卫来报:“陛下,尉迟大将军求见。”
    李世民依旧批阅着奏章低声说道:“让他进来。”
    “喏!”
    守卫走出甘露殿,一盏茶的功夫尉迟恭便走入甘露殿中躬身行礼,“陛下。”
    李世民头也不抬说道:“讲。”
    “喏!”尉迟恭拿出一份军报说道:“陛下,边关奏报,凉州城内发现刺客意图行刺蜀王殿下的刺客。”
    停下手中批阅奏章的动作,李世民又说道:“刺客抓到了吗?”
    尉迟恭双手递上军报,“人已经抓到了,也已经派人去告知蜀王殿下小心为上。”
    李世民稍稍点头,站起身走到尉迟恭的面前拿起军报又问道:“什么人胆敢刺杀李恪?”
    尉迟恭低头说道:“回陛下,这件事说来也离奇。”
    看了一眼尉迟恭,李世民无奈笑了笑,“朕与你相识也十多年了,你不用这么拘谨。”
    “喏。”尉迟恭这才放松了一些,站直身体说道:“陛下,其实也挺巧合的,巧合得有些太离奇,根据带军报来的官吏说,是那个刺客在酒肆与人喝酒,可能是喝醉了,就放言说要杀了蜀王殿下,而且在那个刺客身上还搜到了一份画押的书信和凶器。”
    李世民狐疑地看着这份军报。
    尉迟恭接着说道,“不过凉州的守备还注意到,那名刺客到凉州的时候就有人热情地招待,刺客也是别人雇的,目前正在押往大理寺,过几日便会到长安。”
    “刺杀李恪?有什么人和李恪有怨?”
    尉迟恭忧愁着说道:“蜀王殿在朝中没什么人脉,更不会攀交什么人,不过,吐蕃一战已经查实确实是蜀王殿下带着两千人打败了两万西突厥人,松赞干布也做证明了,过几日便会把消息与奏报送到兵部,如今知道的人不多,估计不出三天满朝都会知道了。”
    李世民收起这份军报说道:“朕知道了。”
    其实军报查实之后与刺杀蜀王的刺客联系在一起,大致就可以知道是什么人要杀蜀王了。
    刺杀皇子不是小罪,就算是李恪不是嫡子,并不受当今陛下的重视。
    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子。
    想要刺杀皇子的人也是胆大包天。
    尉迟恭心里想着这些,见李世民也不说话躬身说道:“臣就先告退了。”
    两日之后,军报就送到了长安兵部,还未等到第二天开朝,朝中很多人都知道了,甚至还传出了有人要刺杀蜀王殿下的事情。
    后宫,杨妃也是长出一口气,作为蜀王李恪的生母,杨妃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平安就好。
    并不希望他可以立下多大的功勋,一开始说战报是捏造的时候一时间也慌了神,现在传来军报是真的也长出了一口气。
    甚至还听说了有人要刺杀自己的儿子没有成功。
    杨妃抬头看向吐蕃方向的天空,不论战功如何,只要自己的儿子平安就好。
    知道李恪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也知道他立功也为了自己这个做母妃在宫中的地位。
    从李恪出生到懂事,他从小就被很多人疏远。
    因为他的出身,因为自己的身份,杨妃心里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亏欠的,因为前朝的身份自己饱受多少冷眼都没有关系,只是希望儿子平安。
    当初让李恪跟着李正,也是希望李恪远离朝堂这个漩涡。
    这些思绪直到长孙皇后的到来才被打断。
    房玄龄从中书省忙完去见了魏征。
    魏征正在家中喝着酒水见到房玄龄来到访也有些意外。
    房玄龄笑呵呵说道:“魏老这是在喝酒?”
    魏征喝下一口酒水说道:“老夫门前冷清,难得见客人上门,坐吧。”
    房玄龄闻言坐下,“起初大家都在猜疑吐蕃的军报是否真假,如今已经查实军报是真的。”
    魏征放下酒杯疑惑:“真的?”
    房玄龄点头,“兵部的官吏亲自去吐蕃求证的,而且有松赞干布作证,应该不会有假。”
    魏征神情有些错愕。
    房玄龄又说道:“还有一件很离奇的事情,有人想要去刺杀蜀王,刺客还没出关就被拿下了,想来这两日就会被带到长安。”
    魏征想要再次拿起酒杯又收回了手,“这事……”
    房玄龄低声说道“大家都知道郑国公是一个直臣,群臣之中没有几个人有郑国公这样的勇气每一次在都可以站在陛下面前,郑国公的做法是对的,就算是在下,我也会猜测这个军报是真是假。”
    看着魏征的神情,房玄龄把酒杯推到魏征的面前说道:“这一次在边关抓到的刺客,是去刺杀蜀王殿下的,郑国公觉得一旦蜀王出事,最先被牵连的是谁?”
    魏征似乎明白了什么,手有些微微颤抖。
    房玄龄接着说道:“一旦蜀王出事,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一次主张谈判的李正,谁最愿意看到李正出事?”
    魏征双手握拳眼底里有些愤怒。
    看来魏征已经听进去了,房玄龄站起身说道:“朝堂之上需要魏老这样的忠直之臣,但是魏老切莫被人利用了,也切莫让陛下误会,想来郑国公也知道该怎么做”
    魏征站起身稍稍一礼说道:“多谢告知。”
    房玄龄也还礼说道:“陛下已经让大理寺查问了,魏老放心。”
    说完魏征看着房玄龄走出自己的家门,他愣在原地许久,这才回过神,“活了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被这些宵小之辈利用,老夫竟然帮着他们出头弹劾,人心险恶,何至于此!”
    说完魏征回到自己的屋中开始写弹劾奏章,弹劾李世民用人不明!
    御史台,朝中的言官们聚在一起。
    起初大家都在弹劾李正,没想到这一次蜀王李恪的战功是真的,还有松赞干布作证。
    “现在看来是我们当初过于偏激了?”
    “没想到这件事是真的。”
    “蜀王殿下从小就在军中,在陇右戍边这么多年总有一些兵家的底子在。”
    “我们起初这么弹劾,陛下会不会怪罪我们。”
    坐在上首的谏言大夫卢尚元说道:“风闻奏事是我们御史台该做的,就算是李正没有捏造军报,我们也应该提出质疑也是我们御史台应该做的。”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太子大婚在即
    御史台内当即有些人附和道:“对,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开始有些慌乱的御史台言官又恢复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模样。
    李世民收到了魏征的奏章,看得眼皮直跳。
    还没等李世民说话,王鼎泡上一杯热茶放到李世民的面前,又让一群宫女太监先退下,非常熟练。
    好在魏征人没有过来,不然怕是陛下又要练剑了。
    王鼎连忙说道:“陛下息怒。”
    李世民灌下一口热茶,“这个魏征!明明是他自己被人晃点,被人利用!还说是朕用人不明!简直岂有此理。”
    王鼎躬身在一旁说道:“陛下,太医署的医官说过,陛下要注意情绪,怒火攻心对身体不好。”
    “他傻呵呵帮别人出头,到头来还怪朕选了一帮宵小之辈做朝臣,他竟然反过来骂朕,这个魏征到底有几颗脑袋不够朕砍的?”
    “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王鼎苦笑着安抚李世民的情绪。
    把魏征的奏章扔在一旁,李世民虽说心里生气不过也放心了不少,至少魏征也撇清了他自己,是他自己一时头昏脑热顺了那些言官的弹劾,不过既然他能写出这份奏章,那就和世家的喉舌撇清关系了。
    泾阳,李正听着许敬宗送来的消息说道:“所以说这一次就连魏征也被人忽悠了?”
    许敬宗点头说道:“想来应该是的,想必现在郑国公一定气极了。”
    李正拿出一份信件交给许敬宗,“让人把这份信交给王玄策。”
    小心翼翼的收过信件,许敬宗收入怀中说道:“长安令,段纶现在就在我们泾阳的酒肆,要见吗?”
    李正点头,“把人带过来吧。”
    “喏。”
    等许敬宗把人带到马圈已经是下午了。
    许久不见到段纶,这个家伙比以前又瘦了许多。
    段纶笑呵呵说道:“长安令好久不见了。”
    李正给他倒上一杯茶,“最近你那里怎么样?”
    段纶坐下说道:“还不错,现在也接触了几个世家的嫡系子弟,不过还是全靠长安令的指点,颜勤礼真的做上著作郎了,世家不少人想要接触他。”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点头。
    段纶喝着茶水说道:“长安令,这天气有些清冷,你摇着扇子不冷吗?”
    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扇子,李正说道:“还行,我就是想让自己时刻保持冷静,顺便让别人觉得我很高深。”
    段纶说道:“前些日子给长安令的信,可收到了?”
    许敬宗站在一旁说道:“收到了,也已经派出人手去办了,今日刚刚收到了消息,刺客还没出关就被拿下。”
    段纶长出一口气,“那便好,只是如今世家为了对付长安令什么手段都会用得出来,没想到他们的胆子竟然这么大,世家派出杀手刺杀蜀王,也是为了破坏这次驰援吐蕃的事情,这一切可都是长安令一手办的。”
    “人心险恶啊。”
    “确实。”
    段纶非常赞同的点头,“就像是他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其实我是长安令安插在世家的眼线,真是太险恶了。”
    这话听着不对味,许敬宗心想着要说人心险恶,在某些手段上其实李正比世家还要险恶。
    李正是一个恶人,这是许敬宗这些年对李正的认知。
    在李正的一手安排下,关外都成了什么样子了。
    一桩兵器生意让关外战乱四起。
    杀人不用自己的动手,却能让对方尸横遍野,这才是大恶人。
    段纶喝着茶水,“还是长安令这里的茶好喝。”
    “那就多喝点。”
    李正又给段纶添上茶水。
    “明日我就会和那些世家子弟一起去一趟洛阳,参加五姓主持的中秋游园会。”
    “挺好的。”
    李正点头说道。
    段纶长出一口气,“长安令,有些话我在信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知道长安令意下如何?”
    “你要做什么我不拦着,你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也可以,你只需要给我消息就行,我以前给你的承诺一样,我会给你一番大好前程。”
    “多谢长安令。”段纶听到李正的话心里放心了不少,又拿出一份书信说道:“长安令,这是世家布置在朝中的喉舌,官员的名册都在这里了,在下从他们世家嫡系手中抄录下来的。”
    看了一眼名册上的名字,李正交给许敬宗。
    段纶接着说道:“他们用金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