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李正拱手说道:“好吧,陛下确实鲁莽了。”
瞪了李正一眼,李世民说道:“那你说朕要如何办这件事才可以办好。”
李正走到自己的院子伸展着自己的懒腰,“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即然陛下铁了心要做,我们先不考虑钱的事情,假设有了足够的钱办这件事,敢问陛下想要什么样的学子。”
李世民颔首说道:“当然是学问好,有本事的学子,还有不要那种死要钱的学子。”
“说白了陛下就是想要身家干净的寒门学子吧,敢问陛下有多少的底气可以和世家斗。”
李世民沉默了。
李正又说道:“首先想要什么样的学子,不能光看身家是不是干净,陛下刚刚就是在搪塞我,与其说是身家,不如说陛下想要的是可以对抗世家的学子。”
“想要办成这件事,陛下需要很多的夫子,即然是夫子陛下觉得什么样的夫子可以教出和世家对抗的学子。”
李世民依旧沉默着。
被人反驳确实很不好受,尤其是李正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话反驳干净了。
但是回想一下又觉得很有道理。
在原地站了许久之后,李世民一言不发地迈开脚步,走出院子,一路朝着村外走去。
王鼎也亦步亦趋跟在李世民的身后。
看着当今皇帝的背影,李正小声问着李丽质,“你说你父皇是不是不开心了。”
李丽质使劲掐着李正胳膊上的肉说道:“你和我父皇说话就不能婉转一些吗?你把父皇的话反驳成这样父皇能高兴吗?”
李正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道:“孔子他老人家说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李丽质叹息说道:“那不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那是孟子说的。”
李正惆怅地看着天空,“是吗?”
李世民回到宫里,听着李承乾汇报最近婚事的准备,太子婚事就在这两天。
“承乾,朕问你一句话。”
李承乾躬身说道:“父皇请讲。”
李世民提笔而且写下两句话,让王鼎递给李承乾。
小心翼翼地接过父皇写的字,李承乾念道:“凡是他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过来。”
李世民低声说道:“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揣摩这两句,又看了一眼父皇,李承乾想不明白父皇为何会问自己这么两句话,而且这两句话看起来非常的高深莫测。
莫非是父皇在提点自己什么?
见李承乾不说话,李世民说道:“回去吧,婚事不能耽搁,但是这两句话你也要给朕想明白。”
“儿臣明白了,儿臣告退。”
李承乾走出甘露殿又看了一眼这两句话,不得不说父皇写的飞白体很好看,可是这两句话也太高深了。
第五百五十八章 亏欠
他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过来。
坐在东宫的李承乾把这句话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把这句话交给了自己东宫的属官,让东宫的属官把这些话放出去,并且让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家解读。
宫中最近也在忙着准备婚事。
太子就要大婚于朝中,对宫中上上下下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太子和长乐公主不同。
长乐公主是当今陛下的掌上明珠,终究也只是掌上明珠而已。
但是李承乾是太子,太子是一国的储君,储君的婚事牵扯到很多人。
尤其是太子妃的人选,竟然是岐州刺史苏亶长女。
门第不高,却也不是五姓中人。
很多人都看得明白,陛下是有意在避讳五姓,当然也不想一国储君和五姓的关系不清不楚。
太子的婚事不是小事,眼下门下省的一众官员也顾不上太子的婚事了。
朝中言官们聚在一起此刻正在对李正口诛笔伐。
言官们纷纷书写奏章弹劾李正。
“吐蕃本就已经是朝不保夕了,如今出兵驰援吐蕃,能不能救活两说,说不定会牵累大唐,会让大唐陷入战争的泥潭。”
“吐蕃一日不太平,大唐就要一直出兵!”
“他李正为了五百万贯的生意,竟然将国事如此儿戏,臣死谏。”
……
一份一份的弹劾奏章从门下省送出。
文官们的弹劾一个接着一个,不少人都写了十多份。
许敬宗站在承天门外,正在和守卫套近乎,看着一个个门下省官吏进进出出的买卖纸张。
看着这一幕许敬宗感慨,“文官如此豪掷千金买纸,这光景实在是罕见啊。”
守卫低声说道:“还是弹劾李正。”
许敬宗点头,心想长安令果然高明啊,这么一来纸张会卖得越来越好,反正都是泾阳挣钱。
守卫低声问着许敬宗,“你说这李正的命还真硬,这些年这么多的文官都在弹劾他,这泾阳李正怎么还越活长久了,真邪门。”
许敬宗对侍卫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长安令是忠臣。”
守卫有些懵,又问道:“忠臣都是这样的嘛?”
看到长孙冲路过,许敬宗又连忙说道:“在下需要找个茅厕方便一下,就先不多说了。”
守卫对许敬宗说道:“明天还是我看守,你还来啊!”
“一定一定。”
忠臣?弹劾?守卫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许敬宗装着肚子疼跟上长孙冲的脚步。
人流有些拥堵的朱雀大街上,许敬宗一路远远跟着,直到长孙冲走入了大理寺。
稍稍停下脚步,许敬宗看了一会儿大理寺的大门,便装着路过继续往前走。
长孙冲走入大理寺便来到了地牢。
昏暗的地牢中,长孙冲看到称心正在看书,有些诧异。
又让狱卒打开牢门。
称心见长孙冲来了便收起书本,“见过长孙公子。”
走到他面前,长孙冲说道:“谁让你在这里看书的。”
称心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支支吾吾说道:“是泾阳……”
“泾阳!?”长孙冲上前一步说道:“你是囚犯!谁说让你在这里看书的。”
称心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一旁的狱卒站在牢房门口说道:“长孙公子,你虽说可以提审称心,也是提审而已,称心是大理寺的犯人。”
长孙冲回头瞪向这个狱卒。
狱卒苦笑着说道:“长孙公子,差不多得了,一些书籍而已人跑不了,再者说了你提审犯人也只是提审,大理寺的犯人大理寺来管,您说是不是?”
低头看了一眼放在草塌上的书籍,长孙冲低声说道:“把称心带出来,我有话问他。”
“好嘞。”狱卒虽然讨厌长孙冲,不过长孙冲的吩咐还是要办。
走向地牢的刑房,称心低声对这个狱卒说道:“多谢。”
狱卒笑呵呵说道:“不客气,我也是收人钱财帮人办事。”
称心看得出来,这个狱卒平日里也没少收小恩小惠,能够在这里混迹这么多年,说明他也是一个办事靠谱的人。
许敬宗送自己来到了地牢之后,称心也发现这里的狱卒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来到刑房坐下,称心看着长孙冲。
长孙冲低声说道:“李正找你做什么?”
“也没什么,我这么多年在吐蕃,李正就问我一些关于吐蕃的事情。”
“李正真的和兵器案没关系吗?”
称心笑道:“长孙公子,你想要我怎么说都可以,栽赃李正也不过是我的一条命,你的一句话而已,能不能直截了当一点。”
长孙冲低声说道:“我要证据!”
称心说道:“我说了多少次了,我手上没有任何证据。”
许敬宗坐在长安的一处酒肆,等着狱卒下差回来说称心的情况。
前前后后和大理寺的狱卒也都混熟了,称心在狱卒关照下应该不会有大事。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让称心安心,这样对称心也可以对李正有更多的信任。
就算是李正在泾阳和称心说了那些,其实也没什么大碍,因为称心手上根本没有铁证。
只不过是几句话,还拿不下如今的泾阳郡公,当今驸马。
可能是出于心里的亏欠,这么做可以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
泾阳
大牛这段时间一直和张公谨在一起,也不知道他们一直在商量什么。
李正接过李治递来的河流仗量结果。
看着一幅幅图上的测绘,李正说道:“你觉得若是在上游建设水坝,下游那一段河道需要如何修缮。”
李治有些迷茫许久说不出话。
李正把图纸递给李治说道:“河道仗量是仔细了,你们也要明白仗量是为了什么?上游的水积蓄起来,对下游来说会有很大的压力,上游的水坝要多高,水量有多大,多大的水力,下游可以承担多少,下游的河道要如何修缮才可以承受上游水坝泄洪时候的水流?”
李治收起图纸说道:“是学生疏忽了,这就去办事。”
“去吧。”李正摸着家门口的小狗说道。
李治带着图纸又离开了,相比李泰,李治这个小子做事就没有李泰这么机灵反而有些一板一眼的。
李世民的儿子倒是每一个都各不相同,李承乾比较愣,李泰有些小机灵但没什么大胆子,李治又有些一板一眼的。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要下雨
没一个争气的,李正心里有些同情李世民,不过说来也是,李世民家的家教确实不太行。
“最近朝中有很多的人弹劾你。”李江山站在李正的身后说道。
听到李江山的说话声,李正有些意外,“杀手姐姐,好久不见了。”
李江山抱着横刀还是和以往一样的一副扑克脸。
李正放开那只小狗,它便欢快地跑远了。
“似乎最近有一段时间不见杀手姐姐了。”
听到这话,李江山的神情似乎有些低落,“最近去祭奠了一位故人。”
“哦。”
李江山看了一眼李正满不在乎的神情,“你就不想知道是谁吗?”
李正舒展着自己的四肢,“我需要知道吗?”
“你确实不需要知道。”
又看了一眼她的神情,李正意外地发现今天的杀手姐姐还有些多愁善感。
李江山目光看向远处,“是李秀宁,坊间很多人都说她已经死了。”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今年棉花种得很多,看样子明年可又可以卖不少的棉布了。”
李江山又说道:“可是从来没有人见过她的尸首。”
李正琢磨着:“明年是不是我们泾阳可以再开一个制衣作坊。”
“……”
两人鸡同鸭讲好一会儿。
李江山黑着脸说道:“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李正再次看向李江山,“若是杀手姐姐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尽管说,不用费这么多口舌。”
看了李正好一会儿,李江山收回目光便转身离开。
这杀手姐姐今日有些反常啊,李正啧吧着嘴,继续琢磨着要不要开一个制衣工坊。
回到自己的书房,关上房门,李正打开系统,属地:一万四千六百亩,人口三万一千三百人。
任务:修路三十公里。
完成任务奖励:铁矿七千吨。
到现在系统开放的有:药店二阶段,农作物三阶段,图书馆三阶段。
李正从系统药店里拿出一瓶眼药水,滴上眼药水闭眼休息片刻便开始看书。
傍晚时分的时候,李丽质带着徐慧回来了。
李丽质带来的还有一份旨意与她父皇的口信。
写着李世民旨意的布绢上有一个两个硕大的字:泾阳。
李丽质微笑说道:“你看这是父皇的题字,按照你的说法就是我们泾阳商铺的一个招牌。”
看李正在观察着这两个字,李丽质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是母后让人带话来的。”
“你父皇肯还钱了?”
“钱钱钱,你眼里就只有钱。”李丽质瞪了李正一眼又说道:“最近朝堂上有很多的人弹劾你。”
“我知道。”李正点头。
“你是不是又做什么事情了?”
听着李丽质的质问,李正无奈说道:“你看这就是给你父皇办事的结果。”
这些年李正可以说是树敌无数。
每一次都是在风口浪尖,不少言官怕是都想要将李正生吞活剥。
李丽质坐下来说道:“你为大唐立下了多少功劳,他们这些言官又做什么了?凭什么都弹劾你。”
说完李丽质义愤填膺站起身,“我要去和父皇说。”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去吧,到时候肯定会有言官弹劾长乐公主,不守纲常掺和朝政。”
李丽质停下脚步站在原地。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去吧,我不拦着你。”
李丽质又从门口走回来,面无表情地坐下,“我觉得我还是不